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洲猪瘟是致死性和传染性很强的病毒性传染病,对我国猪养殖业的打击非常大。为此,应该采取严密措施防控非洲猪瘟的发生传播和蔓延,本文主要从日常饲养管理和构建完善的监测体系等方面分析了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特点,重点阐述了具体的防范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烈性、高致死性传染病。总结俄罗斯、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家的防控经验,动物防疫条件达标、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到位,饲养管理人员防疫意识提高是防控非洲猪瘟的重要手段。本文对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防控和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接触性的传染病,由于病毒有传播速度快、传染范围广、死亡率高等特点,对家猪、病猪的饲养产生极大的威胁。因此,应该加大屠宰场检疫部门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从根本上切断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源头。  相似文献   

4.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高致死率的传染病,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损失,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刻不容缓。本文从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着手,介绍了消毒、限制调运、禁喂泔水及含猪副产品饲料、封闭饲养、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检疫、排查、处置和区域净化等9个方面的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是一种非常严重传染病,如果没有及时防控,很容易造成大规模生猪感染,所有接触的生猪都会出现病症。为了能够加强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应当要从生产管理、疫病防御、产地检验、屠宰运输等环节对非洲猪瘟进行全面排查,有效提高非洲猪瘟整体防控水平。本文通过对非洲猪瘟排查及防控工作进行探究,明确当前非洲猪瘟排查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提出正确的防控策略,保障我国非洲猪瘟疫情有效控制,维护生猪养殖场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导致的一种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兽医临床上还没有有效的商品化非洲猪瘟疫苗,该病的防控应重视生物安全措施,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消毒措施。非洲猪瘟病毒对碱类、戊二醛等多种消毒剂均敏感,根据消毒范围可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相似文献   

7.
金鸿 《中国猪业》2022,17(2):102
摘要: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猪死亡率高,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该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也可经媒介昆虫叮咬传播。目前,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殖”,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短期内难以全面根除。创建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和非洲猪瘟无疫区是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防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的国际通行做法。本文针对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和散发情况给生猪养殖业带来的影响,从基础设施建设、引种、饲养管理、免疫、粪污无害化处理等生物安全因素考虑,探索非洲猪瘟无疫种猪场创建的方法及措施,旨在为贵州生猪健康养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由于传播速度快、传染范围广、死亡率高等特点,对生猪的饲养产生极大的威胁,并阻碍养殖业的稳固发展,给养殖户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对非洲猪瘟的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来遏制此传染病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前非洲猪瘟已常态化流行,在非洲猪瘟防控压力下,猪场首先要从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及饲养管理着手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其次通过免疫程序调整优化做好常见疫病的免疫防控并减轻非洲猪瘟的防控压力;另外对和非洲猪瘟易误诊的细菌重症感染做到及时确诊治疗,并做好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当前非洲猪瘟尚无有效疫苗或药物。作者探讨了中药对防控非洲猪瘟的可能性,中药防控非洲猪瘟的可能作用点,中药对病毒的防控机理。  相似文献   

11.
牟雁群  宋颖  崔超 《猪业科学》2022,39(4):34-35
非洲猪瘟(ASF)是因野猪和家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ASFV)而引起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过程短,急性和最急性致死率高达100%,临床症状与猪瘟症状相似.虽然至今尚未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和兽药用于预防和治疗非洲猪瘟,但实践证明,ASF是可防可控的.笔者将近年来在里岔黑猪饲养管理中所采取的防控措施总结如...  相似文献   

12.
非洲猪瘟危害大、防控难,已是生猪养殖业的第一"冷血杀手",是规模猪场疫病防控和产能恢复的重中之重。本文介绍了非洲猪瘟的感染和传播特点,结合规模养殖场近年防控实践,指出可能导致非洲猪瘟防控失败的五种主要原因,提出在实践中落实好非洲猪瘟防控的六项关键措施,掌握技术要点,做好日常防疫和饲养管理,强化场区消杀,实行封闭式管理,全进全出,做好疾病排查、监测,严防死守,如此方能防患于未然,以期促进养殖场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在生产中经营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非洲猪瘟发生后,猪场疫病防控及饲养管理等措施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和改变。笔者总结相关经验,提出了非洲猪瘟背景下的猪场疫病防控思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Infection with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家猪和野猪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不是人畜共患病,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急性、高度接触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病程很短。临床上最初主要表现为高烧达40~42℃,眼、鼻有浆液性或粘液性脓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耳部、腿部和腹部皮肤发红。剖检的典型症状为淋巴结、脾、胃肠粘膜、肾等部位出血。临床上非洲猪瘟与猪瘟的症状和死后病变相似,很难鉴别诊断,只能依靠实验室监测来确诊。目前没有防治非洲猪瘟的特效药物和预防疫苗,可以通过加强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来防控非洲猪瘟。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African Sswine Fever,AsF)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18年8月在我国首次发现。本文结合国内外非洲猪瘟防控研究实践,就如何进行非洲猪瘟的防控和根除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为各地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猪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家畜种类,非洲猪瘟作为急性传染病,给养猪业带来的影响非常大,也是我国需要重点防控的动物疫情。本文分析了非洲猪瘟的传播方式(生物媒介传播、贸易传播和野猪接触传播),并提出了完善非洲猪瘟防控体系、加强出入境监管、强化生猪运输监管、加强饲料喂养管理和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出血性、病毒性传染病,非洲猪瘟的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影响。本文概述了非洲猪瘟病毒特征和临床症状,探讨了应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8.
非洲猪瘟在2018年8月传入我国后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危害,并已成为常态化传染病.在非洲猪瘟背景下如何稳步推进生猪复产保供工作,由于没有可用的疫苗和特效药物,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已成为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本文对猪场生物安全管理要点进行了总结,旨在为非洲猪瘟的防控和生猪安全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非洲猪瘟传播风险,本文就养猪场户如何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展开综述,先阐述了非洲猪瘟的特点及传播方式,随后基于当前基层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现状,提出了加强猪场内部饲养管理、防止家猪与野猪接触、禁止给生猪饲喂残余垃圾等综合防控措施,并就如何履行好防疫职责与科学进行猪肉消费进行了论述,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诱发的生猪易感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此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带来的经济损失比较严重。本文从做好基层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目标出发,介绍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1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发病猪和带病毒猪是非洲猪瘟重要的传染病源,病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