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株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在低免疫鸡胚中进行同胚接种培养的可行性,通过将不同稀释倍数的La Sota株和M41株接种同一低免疫鸡胚,分别测定收获尿囊液La Sota株和M41株含量,确定最佳的稀释倍数以及适宜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结果显示:La Sota株和M41株以10 000∶5 000的比例稀释,培养96 h病毒含量和收获量最佳,La Sota株含量可达到109.17EID50/0.1 m L,HA效价为1∶1 024,M41株含量可达到106.50EID50/0.1 m L。接种后孵育温度为36.5℃时,每胚收获量比37℃培养增加了1.0~1.2 m L。按照此工艺生产病毒制备疫苗免疫SPF鸡,NDV和IBV抗体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试验探索并优化了La Sota株和M41株在低免疫鸡胚中同胚接种的培养条件,为大规模抗原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对保存于中国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4个不同年代(1991年4月、1996年6月、2001年1月、2006年12月)冻干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毒种进行了对雏鸡的毒力和病毒含量测定试验,结果表明:4个不同保存年代的IBV M41株毒种均能使雏鸡100%出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典型症状,病毒含量均≥10~(6.0)EID_(50)/0.1 mL。其中一支毒种在-70℃以下保存22年11个月,其毒力和病毒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二○○○年版)规定,能够满足检验需求。本试验为探寻IBV M41株毒种更加合理的保存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鸡呼吸道、输卵管、肾脏、肠道及腺胃等多部位病变。不同性别、品种和年龄鸡均易感,但主要侵害1~4周龄幼鸡[1]。IB呈全球性分布,自1972年我国学者邝荣禄首先在广东省报道IB以来,全国开始陆续报道IB的流行,该病是继鸡新城疫、马立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之后的又一严重危害我国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2]。国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的治疗效果,试验用中药制剂复方板蓝根进行鸡胚感染试验,结果显示,此制剂对胚胎的发育无任何不良影响,且不同浓度的药液对感染鸡胚均有保护作用.因此,复方板蓝根制剂具有明显抗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的致病性及排毒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医学报》2019,(5):842-847
本试验针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呼吸型M41标准株的S1基因设计并合成引物,构建了阳性质粒标准品;经过不断优化建立了检测IBV-M41 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标准曲线。通过对8日龄SPF鸡人工感染IBV-M41发病,采用Real-Time PCR方法跟踪检测其泄殖腔排毒情况;剖检并采集试验鸡的相关器官制作病理切片;在临床观察的基础上记录试验鸡的体质量、体温等指标。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特异性高,最低可检测到28.3拷贝/μL的病毒核酸。人工感染病毒3~15 d后在鸡的排泄物中均检测到了病毒;攻毒组鸡临床症状明显,相关组织器官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病变。该病毒致病性试验、排毒规律和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为IBV感染鸡作为实验动物模型进行相关药物的临床药效评价提供方法与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制备合格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种毒,将M41株毒种接种SPF鸡胚进行传代培养,收获尿囊液、分装、冻干,并对冻干毒进行了无菌检验、支原体检验、剩余水分测定、真空度测定、外源病毒检验、病毒含量测定、特异性检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冻干毒种各项检验均符合规定,可作为研究用种毒。本研究可为其他禽源病毒种毒的制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2株不同来源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毒株的生物学特性、免疫原性及S1基因同源性.将TONG-IBV和MOU-IBV分别接种10日龄SPF鸡胚,观察鸡胚病变特点、计算病毒含量(EID50)、制备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抗体效价检测,进行S1基因测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接种TONG-IBV株后鸡胚出血较严重,蜷缩程...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用系统血凝抑制(HI)交叉试验,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和Conn株进行抗体区分。结果表明,M41株和Conn株标准抗原与M41阳性血清HI抗体效价在免疫后21 d分别为8 log2、5 log2,相差3 log2;免疫后28 d分别为8 log2、5 log2,相差3 log2;免疫后35 d分别为8 log2、5 log2,相差3 log2。M41株和Conn株标准抗原与Conn阳性血清HI抗体效价在免疫后21 d分别为4 log2、8 log2,相差4;免疫后28 d分别为4 log2、8 log2,相差4 log2;免疫后35 d分别为4 log2、9 log2,相差5 log2。因此,用血清HI交叉试验能够将抗M41株和Conn株抗体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D971分离株感染SPF鸡后主要表现为消瘦、稀便、伴有轻微的呼吸症状;剖检可见腺胃乳头肿胀、充出血、或乳头凹陷,并附有大量黏液;组织学观察可见腺胃黏膜上皮和固有层有坏死、脱落或溃疡,个别病例见有淋巴样细胞浸润,肌胃黏膜有中度坏死,伴有少量淋巴样细胞浸润,实质器官细胞变性、坏死,脾、胸腺及法氏囊的淋巴细胞有较为明显的坏死。M41株和T株感染SPF鸡后,其腺胃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病毒悬液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病毒悬液,采取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在同一个鸡胚上进行接种,可使两种病毒之间互不干扰,并能在同一鸡胚上共同增殖。取鸡胚绒毛尿囊膜检测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其EID50为105.5/0.2ml,取尿囊液检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其EID50为106.3/0.2ml。与单项接种对照组相同;用同胚增殖的绒毛尿囊膜和尿囊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制造二联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后30d和6个月后分别用ILT、IB强毒进行攻毒试验,结果免疫后30d,ILT和IB的保护率均为100%,免疫后6个月,ILT和IB的保护率分别为95.3%、86.7%。本试验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增殖病毒,既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免疫效果,为今后制造二联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病毒悬液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病毒悬液,采取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在同一个鸡胚上进行接种,可使两种病毒之间互不干扰,并能在同一鸡胚上共同增殖。取鸡胚绒毛尿囊膜检测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其EID50为10^55/0.2ml,取尿囊液检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其EID50为10^63/0.2ml。与单项接种对照组相同;用同胚增殖的绒毛尿囊膜和尿囊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制造二联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后30d和6个月后分别用ILT、IB强毒进行攻毒试验,结果免疫后30d,ILT和IB的保护率均为100%,免疫后6个月,ILT和IB的保护率分别为95.3%、86.7%。本试验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增殖病毒,既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免疫效果,为今后制造二联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了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引起雏鸡多个器官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研究对IBV M41株人工感染SPF雏鸡后不同时间的气管、肺脏、肾脏、哈德氏腺、胸腺、法氏囊、脾脏、肝脏、胰腺和十二指肠进行病理组织学变化观察,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气管和肾脏中IBV载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IBV M41株主要侵害鸡呼吸器官气管和肺脏,分别在感染后第1、3天开始出现病变并持续2~3周。肾脏主要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变性和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从第5天持续到第28天。感染后第5天,免疫器官哈德氏腺、胸腺和法氏囊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变性,其中哈德氏腺最严重。感染后第3~21天,脾脏白髓面积增大,局部出现少量异嗜性细胞,病变轻微。感染5 d后,肝脏、胰腺和十二指肠先后出现轻度细胞变性,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持续到第28天。感染后第1~11天气管和肾脏病毒载量维持较高水平,分别在第5、8天达到峰值,气管病毒载量较肾脏高。结果表明,IBV M41株主要侵害鸡呼吸系统,对泌尿、免疫和消化系统也有亲嗜性;不同器官组织损伤程度和持续时间存在差异;气管和肾脏的病毒载量与组织损伤存在相关性。研究首次对IBV M41株感染雏鸡进行系统的组织病理学观察,为了解疾病发展过程、IBV致病机理和病理学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主要通过喘咳停抗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52株(IBVH52)鸡胚感染抑制试验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IBVM41)雏鸡感染治疗试验来了解其对病毒引起的鸡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试验Ⅰ分为A1(IBVH52)、A2(IBVH52+中药煎剂)、A3(中药煎剂)和A4(空白)4组,鸡胚接种后120小时,A2组(30%)鸡胚死亡率比A1组(80%)低50%,A3组、A4组全部存活;活胚平均重A2组(6克)明显大于A1组(3.3克),与A3组(7.9克)和A4组(7.8克)接近.试验Ⅱ分B1(喘咳停)、B2(对照药)和B3(空白)3组,IBVM41株感染鸡治疗3天后,B1组鸡只痊愈,10天后剖检病变不明显;B2组鸡只呼吸道症状减轻,但个别鸡只有继发感染,剖检见呼吸道内有少量粘液,肺脏纹理清晰;B3组鸡死亡3只,呼吸道症状明显,剖检见呼吸道内有大量粘液,肺脏纹理极为明显.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喘咳停具有明显的抗呼吸道病毒IBVH52株和M41株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主要通过喘咳停抗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52株(IBVH52)鸡胚感染抑制试验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IBVM41)雏鸡感染治疗试验来了解其对病毒引起的鸡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试验Ⅰ分为A1(IBVH52)、A2(IBVH52+中药煎剂)、A3(中药煎剂)和A4(空白)4组,鸡胚接种后120小时,A2组(30%)鸡胚死亡率比A1组(80%)低50%,A3组、A4组全部存活;活胚平均重A2组(6克)明显大于A1组(3.3克),与A3组(7.9克)和A4组(7.8克)接近。试验Ⅱ分B1(喘咳停)、B2(对照药)和B3(空白)3组,IBVM41株感染鸡治疗3天后,B1组鸡只痊愈,10天后剖检病变不明显;B2组鸡只呼吸道症状减轻,但个别鸡只有继发感染,剖检见呼吸道内有少量粘液,肺脏纹理清晰;B3组鸡死亡3只,呼吸道症状明显,剖检见呼吸道内有大量粘液,肺脏纹理极为明显,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喘咳停具有明显的抗呼吸道病毒IBVH52株和M41株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毒种接种11日龄鸡胚,收获感染鸡胚病毒液,将新鲜的病毒液用小型盒式超滤浓缩系统浓缩,然后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去上清,沉淀用原病毒液体积1/100的HA缓冲液悬浮,制备出100倍浓缩的IBV病毒液;将100倍浓缩的IBV病毒液中加入15%^20%的A型魏氏梭菌滤液,充分混匀,放37℃恒温振荡器感作2h,取出置2-8℃条件下48 h.制备出了5批IBV M41株HI杭原.检验结果显示:5批HI抗原的性状均为白色混浊液体,底部有少量沉淀;无菌检验为阴性,HA效价为1:128~1:512,5批杭原与IB阳性血清呈阳性反应,HI效价为81og2,而与阴性血清、新城疫阳性血清、H9亚型禽流感阳性血清、H5亚型禽流感阳性血清及产蛋下降综合征阳性血清呈阴性反应,HI效价低于21og2.各项检验结果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D41株S1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首次报道了IBV广东地方分离株D41S1基因的全序列,并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鉴定分析,证明测序结果是准确可靠的。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611bp,编码一条由53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量的59KD,其中包括S蛋白的信号肽。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鸡胚适应株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野毒株分别经绒毛膜和尿囊腔途径接种于鸡胚进行传代培养,应用AGP法和Dot-ELISA法分别对每代收取的不同培养物(绒毛膜和尿囊液)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经绒毛膜途径传至第3代,尿囊腔途径传至第4—5代,即成为鸡胚完全适应株,可作为鸡胚培养病毒用毒种,方法应选择操作简便、且收获物质量高。数量多的尿囊腔接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将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强毒株按不同倍数稀释后,同胚接种10日龄易感鸡胚,接种后72、96 h分别收获病毒液,通过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测定病毒含量。结果表明:72、96 h收获的病毒液病毒含量差异不明显,均能达到配苗要求,但72h病毒液收量最多。本试验为生产高质量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灭活疫苗、降低成本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