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滑液囊支原体感染而导致的以关节肿大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多发于饲养密度大、管理水平低的鸡场;1~3月龄的鸡最容易感染,蛋雏鸡、青年鸡、三黄鸡、白羽肉鸡等都能感染发病,病原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能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病鸡表现行走异常,生长发育不良,生产性能下降等;预防本病需提升鸡场管理水平,强化消毒管理制度,做好种鸡群的净化;对支原体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最佳药物,本病一定要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进行用药,进入产蛋期的鸡群可使用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挥发油进行治疗,防止出现鸡蛋药物残留问题。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鼻炎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鼻炎由鸡副嗜血杆菌感染而引发,各种品种鸡都能感染,病鸡和隐性带毒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行传播。预防本病需做好健康鸡群的免疫工作,加强鸡舍环境卫生治理,提升鸡场的管理水平;对副嗜血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最佳药物,进入产蛋期的蛋鸡群要禁用,可用含有针对副嗜血杆菌成分的噬菌体类添加剂进行治疗,同时配合针对治疗呼吸道病的中药以加快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3.
鸡软嗉病是养鸡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幼龄鸡多发,饲养管理水平低,环境卫生条件差,饲料质量不合格的鸡场最容易发生,霉菌毒素中毒、维生素A缺乏、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很容易诱发本病.病鸡表现嗉囊发炎、膨胀,采食量下降,机体衰弱,死亡率较高.预防本病需提升鸡场管理水平,做好霉菌、白色念珠菌等疾病防控,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鱼肝油、微生态制剂等.硫酸铜溶液、葡萄糖氧化酶等对霉菌引发的病鸡有治疗作用,单独病例可用高锰酸钾水对嗉囊进行冲洗消毒治疗.  相似文献   

4.
鸡大肠杆菌病可发生于各种品种和日龄的鸡,一年四季都有报道,环境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水平低的养殖场最易流行.根据临床表现不同,本病有败血症型、肠炎型、眼炎型、脐炎型等类型.预防本病需提高鸡场管理水平,做好场内消毒工作,对大肠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最佳药物,配合使用微生态制剂、鱼肝油、电解多维、黄芪多糖等可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5.
鸡奇异变形杆菌病是近些年养鸡业新发的一种细菌病,病原为奇异变形杆菌,主要发生于1月龄内的雏鸡,日龄越小越易感,成年鸡感染后耐过,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应激对本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感染鸡主要表现全身症状;预防本病必须把好病从口入关,加强环境的消毒,提升鸡场管理水平,做好鸡群的防应激工作,恩诺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喹肟、头孢噻呋等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肉鸡传染性腺胃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导致腺胃发炎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目前研究认为该病原为一种新型病毒,但仍未有定论,其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病鸡表现生长发育不良,饲料不能充分消化及料肉比升高,剖检病变也主要集中在腺胃。发病因素大致分为管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物理性因素。防控本病最主要从加强管理做起,做好日常消毒和疾病预防工作,本病治疗意义不大,建议病鸡直接淘汰处理。  相似文献   

7.
鸡支原体病是鸡病临床较为常见、最难根除的疾病之一。病原体可通过种蛋,种鸡的卵巢、输卵管和精液进行垂直传播,亦是该病祖代相传的重要因素。病鸡和带毒鸡呼吸道是主要传染源,飞沫或尘埃从呼吸道吸入从而水平传播。亦可经污染的器具、饲料、饮水等间接传播。做好种鸡场的管理、清群及种蛋的消毒是防制该病的主导环节。环境因素的好坏,决定着本病的发生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设法缓解或改善应激因素、卫生不良、拥挤、营养不良、气候突变及育雏室温度对本病的影响尤为重要,治疗该病原则上以抗支原体为主,根据临床表现,考虑对症下药,长期用药、发病后的穿梭用药、交替用药等。  相似文献   

8.
鸡营养性衰竭症属于营养代谢病的一种,是机体营养供给和消耗失衡后的表现,多由长期饲喂成分单一的饲料或饲料营养价值低而引起,也可继发于球虫病、蛔虫病和传染性贫血病;病鸡表现生长发育不良,营养缺乏,生产性能下降,严重的导致死亡;预防本病需加强饲料管理,做好肠道保护,防止球虫、蛔虫等感染;发现病鸡需寻找到病因,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加强疾病治疗才能逐渐康复。  相似文献   

9.
鸡蛔虫病是由蛔虫感染并寄生在肠道而引发的一种消化道寄生虫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环境卫生差、管理水平低的鸡场发病率更高,以高温高湿的夏季最为流行;蛔虫感染后可对肠黏膜造成损伤,堵塞肠道,严重的还会导致继发感染,病鸡表现生长发育不良,生产性能下降;预防本病必须加强养殖场的环境治理,保证饮水和饲料的干净卫生;左旋咪唑、伊维菌素、丙硫咪唑等驱虫药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鸡淋巴白血病是养鸡临床常见的肿瘤性疾病,由禽白血病毒感染所引起,鸡是本病的唯一自然宿主;本病主要通过种鸡垂直传播,也能经鸡与鸡之间的密切接触而传播,外界不良因素条件对本病的发生有促发作用;本病潜伏期长,病鸡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剖检可见组织器官有肿瘤样组织分布,肝脏肿大,临床危害较大,目前没有可用的疫苗进行预防,加强鸡场的科学管理和种鸡的管控,切断水平传播途径是预防本病的最好方法,病鸡群可尝试采用对症疗法和中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鹅口疮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而引发的真菌性传染病,各种家禽都能感染,主要经消化道途径传播,病鸡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和消化道症状,生长发育受到阻碍;预防本病可采取微生态预防、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和提升鸡场管理水平等措施,碘甘油、硼酸、硫酸铜等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功效。  相似文献   

12.
<正>肉仔鸡传染性矮小综合征是引起生长抑制的传染性疾病,又称鸡传染性发育障碍综合征、营养吸收不良综合征等。1流行特点该病发生原因复杂,可能是一种或多种病原与环境、管理或营养因素协同引起的。本病以消化道感染为主,仔鸡可因误食病鸡粪便及受污染的饲料、饮水而发病,本病通过种  相似文献   

13.
鸡安卡拉病是一种以危害心脏和肝脏为主的病毒性疾病,肉雏鸡发病较多,成年鸡也可感染;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心包积水和包涵体肝炎是本病的视病特征。防治本病需要从诱因、病因和死因三方面入手,加强管理,做好消毒工作和对症治疗可有效防止本病的发生和蔓延;特异性抗体对本病的治疗有效,但仅限于疾病早期,对于发病中晚期的鸡群,建议直接淘汰。  相似文献   

14.
鸡冠癣病由鸡头癣菌感染所引起,是一种皮肤霉菌病,主要通过鸡之间相互接触进行传播,皮肤无毛处出现蚊虫咬伤、擦伤或打斗伤时很容易感染.病鸡表现鸡冠、肉髯等无毛部位出现鳞片状癣痂或结痂,精神不振,生产性能下降.预防本病需加强鸡场卫生管理,做好消毒工作,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夏季做好蚊虫的预防.治疗本病需将病灶部位癣痂去除,涂抹外用消毒剂或药物,本病的治疗一定要尽早.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由支气管炎病毒感染所引起,呈世界流行,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根据临床表现不同,本病分为呼吸道型、肾型和腺胃型3种。本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能够治疗,临床一定要以预防为主,加强鸡舍环境消毒,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做好鸡群的疫苗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鼻炎(IC)是由鸡副嗜血杆菌(HPG)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病.本病以鼻腔和鼻窦发炎、流鼻涕、打喷嚏、面部水肿并发结膜炎为主要特征,传播迅速,以育成鸡和青年鸡发病为主.本病多发于春季及秋冬季,与气温变化剧烈、潮湿、寒冷、通风不良等因素有关.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鸡弯曲杆菌性肝炎(鸡弧菌性肝炎),是由空肠弯曲杆菌引起幼鸡或成年鸡发生的一种传染病。近年来,随着珍禽养殖的发展该病在火鸡、山鸡、珍珠鸡、贵妃鸡等珍禽中也常有发生。病禽和带菌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受其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及周围环境为传播媒介,健康鸡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以后备鸡及产蛋鸡发病较多。本病多呈散发性偶见地方性流行。饲养管理不良尤其是在转群、注射疫苗、气候突变等应激因素以及滥用抗  相似文献   

18.
鸡支原体病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鸡和火鸡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病死率不高,可使鸡生长发育不良,虽有许多药物可以治疗,但难以根除,容易复发。笔者就治疗鸡支原体病常用的几种药物,进行效果比较。  相似文献   

19.
鸡呼吸道疾病综合征(Chicken Complicated Respiratory Disease,CCRD)又称为多因子呼吸道病,是由包括传染性因子、营养缺乏、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严重影响鸡生产性能的疾病,病鸡表现为生长率降低、饲料转化率降低、产蛋率下降甚至死亡,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近些年,一些养殖场经常发生此病,不论鸡群大小、日龄长短均有发病。本文对常见鸡呼吸道病防治加以总结,为诊断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鸡蛔虫病病原系禽蛔虫科的蛔虫感染引起的,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养鸡场,也流行于世界各地,一般多发生于湿热的高温季节,病鸡和隐性带虫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鸡一般以精神沉郁,生长发育不良或受阻,消化机能下降,消瘦和贫血等为特征。鸡群感染蛔虫病受多方面原因引发,预防鸡蛔虫病主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搞好环境卫生和做好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