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1 毫秒
1.
后院的金币     
《北京农业》2011,(2):19-19
一个开罗人整天梦想着发财。一天夜里,他梦见神对他说:“想发财,你就得去伊斯法罕,在那里能找到金币。”  相似文献   

2.
领导的境界     
与北京一老友通电话,发现一问及其儿子,他就有些迟疑,还要先叹口气。从他那里我知道了当代汉语中的一个新词——“啃老族”。他说,他儿子就是属于此族。从学校毕业后,“这小子”就一直没有好好谋事,这儿干几天,那儿干几天,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一直在家里免费吃住,三十多岁了,还“赖”在家里,“啃”着老人有限的一点退休金。  相似文献   

3.
在广东省的东莞市和莞太路路口,每到傍晚,就有一位抱着一堆鲜花在那里等候的男子,这个人就是东莞市虎门镇的农民邓志强,两年时间他每天都如此,他这样的行为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眼光。不管别人怎样的猜测,邓志强总是一如既往的在那里等候。邓志强两年如一日在同个地方等待,就像别人对他的花感到新奇一样。  相似文献   

4.
初冬,齐鲁大地开始冬小麦的种植,在山东省安丘市石堆镇大石戈村,40岁的韩晓波站在温暖的阳光下,盘算着给远在辽宁沈阳的亲戚打个电话,想着什么时候再去看看。那里毕竟是他第一次出省打工的地方,那里曾经有过他的青春淘金梦。  相似文献   

5.
《饲料博览》2006,(7):37-37
一位青年想娶农夫的女儿为妻,他就到农夫那里请示准许。农夫上下打量了青年后,说道:“孩子,站到外面去,我要放出三头牛,每次放一头,如果你能抓到三头牛中任何一头牛的尾巴,你就可以娶我的女儿了。”  相似文献   

6.
一个男人打算做热狗生意。他买来手推车,满满地装上热狗,在午饭时间,将车子推到了一条繁华的街道。令他欣慰的是,热狗很快就销售一空了。于是,他从供货商那里定购了更多的热狗。一天,他的儿子从大学回到家中,给了他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1982年2月的一天,王震登上了广东省农垦总局新办公大楼的第五层。他在楼梯口微微喘了喘气,然后稳步走向会议厅,那里,广东省农垦总局机关的全体干部正热切地等待他的到来。  相似文献   

8.
创业,有失败,有成功,芥蛇。是你快速致富的又一选择。湘南蛇王应飞雄经过了解市场。遍访民间蛇医刻苦钻研。独创出一套“应式养蛇法”,为他带来年收入几百万元,并带领附近村民一起致富,他的成功得到了相关领导的首肯,人们在惊呼。他的秘诀在那里?他愿意用面授、函授的方式,将“应式养蛇法”传授给想致富的下岗工人、农民朋友、退伍军人。如果你学习了,百万梦想就离你不远了。养蛇业的发展和市场行情如何?仔细阅读此文即晓。  相似文献   

9.
甘肃天水市盛产苹果。因此每年一到苹果收获的季节,全国各地的水果贩子就会拥向那里。有一个家住兰州的卡车司机叫王永康,那年他的车都被水果贩子包了,往返兰州和天水市贩运苹果。两地苹果差价十分诱人,家里人劝他干脆自己搞贩运。可是王永康却心里另有打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07,(6):52-53
奇特念头:打工仔卖水草 今年33岁的李可平出生在重庆市巴南区一个偏僻的乡村,1986年7月,李可平揣着借来的30元路费,到深圳打工。老乡介绍他在一个建筑工地打零工,工地的活重,几天下来,李可平的肩膀就被磨破了皮。李可平不是干建筑的料,他离开那里,到劳务市场去转。然而一连好几天,都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陈永康同志自小就种田,从老一辈那里继承了水稻精耕细作的栽培经验,加上他40年的实践和刻苦钻研,积累了一整套水稻栽培技术。1951年,他在松江创造了单季晚稻亩产1,433斤的高产记录。经过前华东农林  相似文献   

12.
与北京一老友通电话,发现一问及其儿子,他就有些迟疑,还要先叹口气.从他那里我知道了当代汉语中的一个新词--"啃老族".他说,他儿子就是属于此族.  相似文献   

13.
李波 《农家致富》2005,(5):19-19
2001年6月,我在家乡收购了一车鲜桃。每公斤价格1元。货装好车以后。村里经常跑市场的经纪人告诉我:“不要跑远.就到附近的城市去卖.这一车货能赚回七八百元。”起初,我听了他的话,把桃子拉到了附近的商丘市.到那里一打听销售行情.  相似文献   

14.
我今年春天购进了一批獭兔,最多每窝产仔6只,繁殖速度太慢,后来我到养这种兔子的西白庄村的赵明辉那里学习经验,他也是养这种兔,他那些种母兔平均每窝7-8只,多的时候每窝12~14只,他向我推荐“强的纳米863生物助长器”(以下简纳米863)这种高科技产品,他使用“纳米863”已经4年了,养殖獭兔取得了较高的收益,我也很感兴趣,就买了一个,按照他说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处理水和饲料,  相似文献   

15.
去年春季,河北柏乡县固城店李法在镇子里开了一家农资门市,营业仅仅一年多,却把市场做到了周边乡村,营业收入十分可观,他的主要做法值得新开农资门市的人学习借鉴。1.他组建了强有力的亲情营销网络,开业之初,为了打开市场,在强手竞争如云的情况下,他依靠亲朋好友,组建紊隋网络,他把农资送到周边亲朋好友那里,让朋友销售他的物品,  相似文献   

16.
一座现代化养猪基地河南荥阳市乔楼镇秋社村南1公里处,那里地势平坦、环境幽静,水电齐全,交通方便,是理想的养殖场地。自1999年以来,一座占地53亩的现代化养猪基地,就在这里安营扎寨。这就是在当地颇具名气的天赐种猪养殖场。他的创办者是本地农民,叫陈子欣。随着事业的发展,2007年8月,陈子欣在种猪场的基础上,注册成立了郑州市天赐牧业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7.
我小时候,住在内蒙古的农村。那里狼比较多,就是白天里,狼也偶尔在村边出没,家禽家畜被狼叼走的事件屡屡发生,人们谈狼色变。一个夏天的上午,一个男孩在村边割草时被两只狼围困住了。两只狼一前一后,虎视眈眈。男孩很害怕。他想求救,但他知道,此时村里的青壮年男女都下地干活去了,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孩子。如果喊狼来了,喊破喉咙也没人敢出来。孩子危急中开始大声喊道:“耍猴了,耍猴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武穴市余川镇龙腰村农民郑秀国,今年52岁,曾经做过鞭炮。1998年公安部门禁止农户生产鞭炮后,他租下了组里3.77公顷抛荒烂泥田种粮,每年纯收入8000余元。2003年,他看到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又了解到15公里外的周国村、余川村部分农民外出打工,田地抛荒,就到那里找外出打工户家属商量,以每公顷每年1800元租赁费与52户农户签订了11.33公顷田5年租种合同。  相似文献   

19.
炼金之术     
《农村百事通》2011,(12):64-64
在很久以前,泰国有个叫奈哈松的人,一心想成为一个富翁。他觉得成为富翁的捷径便是学会炼金之术。 此后,他把全部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都用在了炼金术的实验中了。不久以后,他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家中变得一贫如洗,连饭都没得吃了。妻子无奈,跑到父亲那里诉苦。父亲决定帮女婿改掉恶习。  相似文献   

20.
生意场上许多事情是相通的,由于胡伟清与中山肉联厂刘厂长的合作在客户中树立了好的口碑,其他客户对胡伟清变得友好起来、原来有意疏远他的客户也打消了顾虑,开始与他建立供销关系。胡伟清不计前嫌,对所有客户都一视同仁。这一次,他大获全胜,与珠江三角洲地区12个客户签订了长期协议,在那里建立了长期网点,从而避免了销售的盲目性,减少了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