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龙眼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38,自引:6,他引:38  
 选用两对引物组合EcoRⅠ ACT+MseⅠ CTT和 EcoRⅠ ACT+MseⅠ CTC对46份龙眼材料进行AFLP分析,共得到扩增位点111个,其中多态性位点103个,多态性比例达92.69%,区分率达100%。对AFLP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根据相似系数0.76的水平可将46份龙眼品种(系)分为11个品种群。供试各品种多态性比例介于0.2703和0.4955间。福建东壁与广东东壁应为不同品系;早熟一号为一个新的品系。  相似文献   

2.
广东果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DNA分子水平上探讨广东境内果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状况,利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对采自广东境内的57份果梅种质进行研究,筛选出适于果梅AFLP分析的8对Mse Ⅰ和EcoR Ⅰ引物组合,这些引物可以将供试材料完全分开.利用8对引物组合对57份果梅种质进行总基因组DNA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得到了清晰的多态性指纹图...  相似文献   

3.
菠菜种质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AFLP 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FLP 标记技术对110 份来源不同的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 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0 对EcoRⅠ/MseⅠ引物组合共扩增出882 条带,其中208 条多态性条带,多 态性比率23.6%;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4 ~ 0.87,不同来源组群的Nei’s 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 0.1887 ~ 0.2501,总体为0.2830,Shannon 信息指数范围为0.2789 ~ 0.3793,总体为0.4337。种质间基于 遗传相似系数的UPGMA 聚类分析、主坐标分析与组群间基于Nei’s 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结果基本相同, 与地理来源有很高的一致性。全部供试种质可分为两类,欧美、西亚、东亚及中国北方种质聚为一类, 部分日本种质和中国的南方种质聚为另一类,AFLP 标记能很好地从分子水平揭示菠菜资源的亲缘关系。 由亲缘关系推测中国的南、北方菠菜种质可能有着不同的起源。  相似文献   

4.
云南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荧光标记引物的AFLP分子标记技术, 用筛选出的“3 + 2”引物组合, 对48份云南芋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3对引物共扩增出184个DNA位点, 平均每对引物可检测出56.3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高达91.8% , 云南芋种质资源在DNA分子水平上表现出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 野生种质和栽培种质的亲缘关系较远, 栽培种质基于AFLP标记的分类结果与形态性状基本一致, 少数材料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珙桐遗传多样性的AFLP 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7对AFLP引物对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的6个天然居群和2个人工居群的229份材料进行扩增,共检测到100 ~ 500 bp的位点506个,其中多态性位点488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96.44%;各居群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2.77% ~ 79.25%,平均为67.00%。在物种水平上,珙桐的Nei’s基因多样性Hs = 0.3429,Shannon’s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I = 0.5107。而居群水平上,各居群的Nei’s基因多样性介于0.2229 ~ 0.3389,各居群的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Hs = 0.2748,各居群Shannon’s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I)介于0.3219 ~ 0.4877,平均Shannon’s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I = 0.3995。居群间基因间分化度(Gst)为21.60%,基因流Nm为1.8。说明珙桐的遗传多样性较高,这8个居群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动,但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居群内。在珙桐与其变种光叶珙桐之间未找到差异标记。  相似文献   

6.
杧果种质遗传多样性的表型分析和A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表型和AFLP标记,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杧果种质资源圃的56份国内外杧果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种质的表型性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多样性指数(H′)在0.56 ~ 1.64之间,平均为1.05,表型性状欧氏距离系数在0.02 ~ 0.45之间。8对AFLP引物共扩增出713条谱带,其中多态性带为630条,占88.36%,遗传相似性系数0.38 ~ 0.85之间。Mantal测量结果表明表型和基因型距离矩阵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 = 0.72,P = 0.05)。表型性状和AFLP分子标记分析的结果相对一致,56份杧果种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马铃薯部分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邸宏  陈伊里  金黎平 《园艺学报》2006,33(6):1349-1352
 采用AFLP方法分析中国各地79个马铃薯栽培品种, 获得了8对引物组合的扩增谱带, 为马铃薯品种的鉴定提供了分子依据。8对引物组合扩增结果共获得801条带, 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100.13条带。其中493条为多态性条带, 平均多态性检出率为61.2% , 引物组合E11 /M51扩增的多态性比率最高。聚类分析将材料分成3类, 聚类结果与地域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8.
黄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黄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外来种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8对AFLP引物在70份黄瓜种质中共扩增出425条带,多态性带的比例为66%。供试黄瓜种质的平 均期望杂合度为0.376,中国种质的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87,明显高于国外种质的n 291。西双版纳黄瓜和印度野生黄瓜具有一些栽培种质没有的特异位点,中国栽培种质的特异位点多于外来栽培种质,后者也有一些中国栽培种质没有的特异位点。聚类分析将70份种质分为三大组群,即西双版纳黄瓜(Cucumis sativus L.vaF.xishuangbannanesis Qi et Yuan)组群,e sativus var.hardwickii野生黄瓜组群和栽培黄瓜组群。西双版纳黄瓜与栽培黄瓜的距离最远,与野生黄瓜次之。按一定的遗传距离可以将中国和外来栽培种质分开。大多数 华南型和华北型种质归属于不同的亚组。这些结果有助于有目的地利用这些变异拓宽育种材料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9.
变叶海棠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8对引物对变叶海棠30个不同的变异类型进行了AFLP分析, 共扩增出656条带, 其中多态性带为568条, 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71条多态性带, 多态性带百分率为86.59% , 各变异类型多态性比例介于0.3582~0.6296之间; 依据简单匹配系数对AFLP扩增结果进行UPGMA聚类, 30个变异类型在0.68水平上分为12个类群; 该试验从DNA水平上探明了变叶海棠的遗传多样性是变叶海棠与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产生渗入杂交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以包括22份野生资源的5个耧斗菜物种为试材,采用AFLP分子标记方法,分析了中国耧斗菜野生资源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为系统鉴定耧斗菜野生资源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0对引物共扩增出293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为62.5%。Shannon多样性和He值分析结果表明,5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大小顺序为无距耧斗菜耧斗菜尖萼耧斗菜直距耧斗菜华北耧斗菜。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耧斗菜与尖萼耧斗菜遗传距离最小,尖萼耧斗菜与直距耧斗菜遗传距离最大。  相似文献   

11.
紫丁香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军  顾万春 《园艺学报》2006,33(6):1269-1274
 抽取内蒙古大黑山、辽宁北票和山西五老峰3个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 ) 天然群体为拟似群体, 用筛选出的8对引物, 对群体家系组成的72个样品进行AFLP分析。Nei (1973) 基因多样性指数h = 0.2287, Shannon's信息指数I = 0.3464; 种级遗传多样性Ht = 0.3522, 群体内遗传多样性Hs =0.2287, 群体间遗传多样性Dst = 0.1235, 群体分化系数Gst = 0.3508, 群体间总的基因流的估算值Nm =0.9253, 群体遗传变异的AMOVA分析表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主要分布在群体间, 群体间方差分量的贡献率占51.53%。基于Nei (1972) 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分析显示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群体的地理距离关系一致。结果表明: 紫丁香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大, 其天然群体缺失造成的现有分布的间断性和地理隔离以及高自交率是导致其群体间的高度分化的主要因素。在目前分布残缺, 群体丢失严重的情况下, 紫丁香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应为采取优先保存尽可能多的群体。  相似文献   

12.
菊花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韩洁  胡楠  李玉阁  尚富德 《园艺学报》2007,34(4):1041-1046
以AFLP—银染分子标记技术, 对45个菊花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选用10个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E + 3 /M + 3引物组合分别对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共获得486条清晰可辨的条带, 其中多态性带451条, 平均每个引物组合可检测出4511个多态性位点, 多态性位点百分率高达92.80% , 这表明供试品种资源在DNA水平上酶切位点的分布存在广泛的变异。应用DPS软件计算供试品种遗传距离界于0.36000~0.86237之间, 平均为0.611185; UPGMA分析将45份资源分成6个类群,从相异性系数分析了各品种资源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3.
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及AFLP 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和调查,并对其进行果实性状变异分析和AFLP 遗传多 样性及遗传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红肉猕猴桃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江西省、 四川省和陕西省等地,共采集到52 份野生资源和2 份品种资源(包括软枣猕猴桃红肉类型、中华猕猴桃 红肉类型和美味猕猴桃红肉类型)。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在果实性状和DNA 分子水平上都存在丰富的变 异和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4 对AFLP 引物共扩增出259 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0.56%, Nei’s 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s 信息指数分别为0.318 和0.477;资源间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568 ~ 0.883 之间,平均为0.714。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将54 份资源划分为4 个组,软枣猕猴桃红肉类型单独聚为 一类;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红肉类型亲缘关系较近且有按地理来源优先聚类的趋势。果实性状数据 和AFLP 数据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二者可结合用于红肉猕猴桃资源评价和保护利用工作中。  相似文献   

14.
部分桂花栽培品种的AFLP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22对AFLP引物中筛选出6对用来检测22个桂花品种和木犀属3个种的多态性位点,共检测到171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04个,占60.8%。利用DPSv 3.11软件计算25个样品之间的Nei遗传距离,并按照非加权算术平均数聚类方法(UPGMA),构建树状分支图。AFLP分析结果表明:桂花花色较深的品种之间和花色较浅的品种之间分别存在着较近的亲缘关系,而花色深浅不同的两类品种之间亲缘关系较远。从聚类图上看,22个桂花品种中最后聚在一起的分别是3个银桂品种(遗传距离0.19处)和3个四季桂品种(遗传距离0.21处),说明四季桂类和银桂类中的部分品种与金桂品种群和丹桂品种群有较远的亲缘关系。从分类上看,AFLP分析结果与传统的以形态特征为基础的分类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5.
大花蕙兰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来源于日本、韩国和美国的42个大花蕙兰品种和两个国产兰属原生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9对多态性引物在50~500 bp内共扩增出1 597条带, 其中多态性带1 565条, 多态性比率9810%。单引物对扩增的带数156~193条, 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带数177条。42个品种具特征带或缺失带。大花蕙兰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丰富, 品种间的相似系数0.3399 ~0.8223, 平均相似系数0.5783。UPGMA聚类结果将供试品种分为4大类, 与根据花枝类型或花径大小、花色等形态指标分类的结果相吻合, 同一产地来源甚至同一育种公司选育出的品种能基本上聚类在一起, 反映出了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部分板栗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采用7对M+3和E+3引物组合对30份板栗和日本栗栽培品种进行了总基因组DNA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共获得962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852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百分率达89%。揭示了板栗丰富的遗传多样性。7组引物在30个品种中检测到数目不等的品种特异带型,对供试板栗品种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7对引物能将30个板栗和日本栗品种完全区分开。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来源地相同的板栗品种资源表现出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