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品种茶树叶片功能性状及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8个茶树品种(系)为研究对象,测量了茶树叶片的叶面积、叶形指数、比叶面积、干物质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及其比值、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及光合特性,并分析了叶片功能性状和光合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茶树叶片叶形指数、干物质含量、气孔导度的变异系数低于10%,其余11项指标的变异系数为15.08%~43.22%,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水平;比叶面积与干物质含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叶形指数和叶面积与其他叶片功能指标均无显著相关;干物质含量与光合色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且气孔导度与胞间CO_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茶叶光合速率主要受气孔限制的影响;净光合速率与干物质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光合色素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光合色素含量高的品种具有更强的光合能力和干物质积累能力;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与叶片功能性状之间相关性不显著。14号茶树品种比叶面积相对较低,同时具有较高的干物质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属于抗旱性较强、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高的品种,可作为抗旱性强、高光效的茶树品种进一步选育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3个叶色黄化茶树品种为研究材料,以绿色系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研究黄化茶树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及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的变化,为叶色黄化茶树品种的种质评价及栽培管理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1)黄化茶树叶片叶绿素总量比对照茶树品种低71.7%~86.8%,类胡萝卜素总量维持在0.16~0.31 mg·g-1。(2)3个黄化茶树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等光合参数显著降低,光补偿点显著高于对照茶树品种。(3)黄化茶树叶片对光能的吸收、转化与利用等光合过程与对照茶树品种差异显著,其中金凤2号和中黄1号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中的L点和J点相对可变荧光显著升高;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MO、DIO/RC、φDO和φRO等显著增加,FV/FO、ETO/RC、φPO、φEO、ΨEO和PIabs  相似文献   

3.
陆地棉高光合速率与高叶绿素含量新种质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测试了25份陆地棉资源材料在盛蕾期、盛花期、盛铃期的叶绿素含量、单叶光合速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这25份材料3个重要时期叶绿素含量、单叶净光合速率存在差异,叶绿素含量和单叶净光合速率平均值最大的材料为ZX1789,最小的材料为E563;25份材料的叶绿素含量与其光合速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聚类分析将25份材料聚为两大类。筛选出ZX1789、ZX69、ZX242等高光合性能种质资源,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在盛蕾期、盛花期较高,盛铃期下降缓慢,可以作为高光效育种的新种质。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甘草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不同盐胁迫处理下甘草的光合作用生理指标,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9 g/L NaCl的盐分胁迫降低了甘草叶片中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增加了chl a/chl b;对胞间CO2浓度(Ci)的影响不显著;降低了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等光合生理指标。3 g/L和6 g/L NaCl的盐分胁迫影响不显著。这说明适当浓度的盐胁迫可以影响甘草的光合生理作用,进而影响了甘草药材的产量。结果为探讨甘草对盐胁迫的适应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老大豆品种叶片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了解大豆品种叶片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我们对跨越70多年的4个老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和4个新大豆品种的光合特性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品种产量比老品种提高了91%,新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也不同程度高于老品种,其中以净光合速率增加最多(17.3%),而胞间CO2浓度却低于老品种。在盛花期和盛荚期,新老大豆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其它光合特性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不稳定。  相似文献   

6.
大豆品种叶部性状与光合速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试验以20个大豆[Glycine max (L) Merr]品种为试材对叶部形态、生理性状及解剖特征进行了测定,加以相关和通径分析,并首次对10个叶部光合性状进行主成份分析。研究表明:(1)叶形指数与光合速率呈负相关,表现为很小的负效应。(2)单位叶面积的叶绿素、全N含量均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表现为正效应。(3)比叶重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表现为极小的正效应,且通过叶片厚度的间接正效应远大于其直接效应。(4)叶片厚度与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表现为正效应。(5)栅栏细胞数目与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表现为较高的正效应。(6)栅栏、海绵组织厚度与光合速率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但均表现为负效应。分析表明:通径分析与主成份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是进行光合速率综合的间接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大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叶片氮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净光合速率的关系,对吉林省1923年-2004年间育成的21个大豆品种的叶片氮含量和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氮含量与育成年代在R2期和R6期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但在R4期呈不显著负相关。在R2期和R6期,大豆品种间叶片单位叶面积氮含量增长率明显大于净光合速率增长率,导致了氮素光合利用效率与育成年代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在R4期,现代品种叶片单位叶面积氮含量低于老品种,而净光合速率仍高于老品种,导致了氮素光合利用效率与育成年代呈显著正相关。叶片氮含量高,叶绿素含量就高,净光合速率也高,但氮素光合利用效率却低;可将R4期氮素光合利用效率作为高产品种选育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T-DNA插入水稻突变体库的叶绿素和净光合速率变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从T-DNA插入的水稻(Oryza sativa L. subsp. japonica)中花11突变体库中挑选21个叶色表型发生明显变异的株系,在孕穗期测定了其倒2叶的叶绿素含量及其光合速率。结果表明突变体间叶绿素含量差别较大,有两个突变体的叶绿素b含量非常低,其他突变体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间呈线性相关。而且,叶绿素含量与叶色有关,多数表现出色浅的叶绿素含量低,色深则叶绿素含量高;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普遍较对照低,并且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没有相关性,但叶色浓的突变体,净光合速率相对高些,叶色偏淡的材料,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极大。矮秆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比较低。最后讨论了这些突变体在生理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培技术,以两叶一心的油麦菜幼苗为材料,研究铵态氮和硝态氮不同配比对油麦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氮素处理对油麦菜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素的含量均产生显著影响,当NO_3~-∶NH_4~+=7∶3时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各处理下油麦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随处理时间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而胞间CO_2浓度则呈下降趋势,当NO_3~-∶NH_4~+=7∶3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胞间CO_2浓度则显著低于其他处理。(3)油麦菜幼苗叶片荧光特性呈现出较大差异,当硝态氮与铵态氮的配比为7∶3时,油麦菜幼苗叶片PSⅡ的Fv/Fm和Fv/F0最高;由相关性分析可知,Fv/Fm、Fv/F0与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相关性高于叶绿素b;Fv/Fm和Fv/F0三元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在0.9以上,准确反映出油麦菜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与光合色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不同玉米自交系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小强  赵明  李少昆 《玉米科学》1997,5(3):046-049
通过对20个玉米自交系单叶光合速率的研究表明:(1)玉米自交系间单叶光合速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2)玉米自交系的光合速率随生育时期的推延而呈单峰曲线变化,以抽雄吐丝期为最大。自交系间的差异则随着生育时期的推延而逐渐增大。(3)在生态条件差异较大的海南和北京,不同自交系光合速率值高低的稳定性变差。(4)聚光分析的结果表明,自交系在光合性能两个主要性状—净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方面表现出多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茶树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通过对不同大气CO2浓度水平下的茶树观测试验,研究了大气CO2增长对茶树新梢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含量和营养元素含量等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气CO2浓度为550、750μmol·mol-1时,比正常大气CO2水平下茶树叶片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提高17.9%和25.8%,并缓解和消除了光合午休现象;茶树叶片气孔导度降低7.6%和13.0%,蒸腾速度稍有下降,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1.6%和35.8%;同时使茶树新梢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提高12.8%~18.4%、14.0%~22.0%、13.1%~19.4%和17.2%~20.1%,但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有所降低。大气CO2浓度的升高使新梢营养元素N、K、Ca含量有不同程度降低,而Mg、Fe、Zn、Mn、Cu含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
割手密光合特性及其与原生长地海拔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144份不同原生长地甘蔗割手密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割手密无性系光合特性差异较大;原生长地海拔与蒸腾速率呈显著线性关系与其它光合特性无相关性;原生长地海拔与割手密无性系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含量呈反抛物的线性关系,与叶绿素a/b值呈显著正相关;在割手密无性系各光合特性间,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呈显著的直线关系,其余各光合特性之间无显著关系。由此认为:原生长地不同的割手密无性系间在光合特性方面存在丰富的多样性特征;其光合特性与海拔密切相关;海拔一方面影响叶绿素的含量,另一方面调节气孔和蒸腾速率,进而影响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3.
玉米叶片气孔导度、蒸腾和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米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是下表皮高于上表皮。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以早上最高,午后下降,18:00时回升;蒸腾速率则在中午最高。果穗叶的蒸腾、光合、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高于第9叶和倒2叶。单叶光合速率与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比叶重呈显著负相关。高产潜力大的掖单13号较产量潜力小的鲁玉5号,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全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  相似文献   

14.
骆耀平  须海荣 《茶叶》1993,19(2):15-18
以19个茶树推广良种(国家级)为试验材料,测定其苗期生物产量、单株叶干重、单株叶面积、单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 CO_2浓度、呼吸强度等。结果表明:良种之间各性状差异显著,茶树良种苗期生物产量与单叶净光合速率、单株叶干重、单株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r_1=0.6801~(**),r_6=0.8324~(**),r_7=0.7806~(**),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 CO_2浓度,呼吸强度等无显著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认为,以茶树苗期单株叶干重,单叶净光合速率与生物产量的二元回归方程:(?)=-0.1579 0.5576X_1 1.6937X_2可进行茶树良种苗期单株产量的预测;不同茶树类型的苗期生物产量与光合特性的相关程度不同,中叶类型及新选育茶树良种净光合速率与生物产量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茶园间作高杆绿肥对茶树光合特征的影响,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茶园间作茶肥1号进行不同刈割处理后茶树光合的日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设6个处理:CK(不间种处理)、D1(不刈割处理)、D2(刈割与不刈割为1∶1)、D3(不刈割与刈割为1∶2)、D4(不刈割与刈割处理为1∶3)及D5(全部进行刈割)。结果表明,D1、D2、D3、和D4处理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而对照CK和D5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绿肥的不同刈割处理下茶树叶片净光合总量随遮光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适度调控光照强度,有利于茶树净光合速率的提高,这是促进茶树生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茶树不同叶位叶片功能性状与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个茶树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茶树新梢不同叶位叶片的叶面积(LA)、叶形指数(LI)、比叶面积(SLA)、干物质含量(LDMC)、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总量(Chl)、类胡萝卜素(Car)及光合特性,并研究了叶片功能性状和光合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叶位叶片的LA、LMDC、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由第1叶至第6叶基本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新梢中部3~4叶达到峰值,第1叶和第6叶显著降低(P0.05);不同叶位叶片LI和SLA基本呈现随着叶位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第6叶的SLA均显著高于其他叶位(P0.05);第1~4叶的Chla、Chlb和Chl含量较高,第6叶Chla、Chlb和Chl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叶位(P0.05),Car变化趋势不明显。LA与LI、LDMC、Chla、Chlb、Chl和Car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Ci)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LI与其他指标不相关(LA除外);SLA与LDMC、Chla、Chlb、Chl、Car和Pn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Ci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LDMC与Chla、Chl和Pn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Chla、Chlb、Chl和Car两两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且均与Pn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Gs和Tr与叶片功能性状不相关。分析以上结果可以得出,茶树新梢第3~4叶具有相对较大的LA和较强的光合能力,LDMC积累较大,可以作为表征茶树光合能力的供试叶片;SLA、LDMC和光合色素含量与Pn存在密切相关性,可作为评价茶树光合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不同棱型大麦品种旗叶光合性能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不同棱型大麦品种的光舍差异,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和分光光度计对10个大麦品种旗叶光合性能和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棱型大麦旗叶在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花后均呈下降趋势.且棱型与光合性能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二棱大麦旗叶在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四棱大麦,且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在开花后下降缓慢.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合室内营养液培养的茶树品种,本研究以7个品种(系)为试材,通过室内人工气候条件培养,研究分析茶树叶片的光合特性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系)的光合特性和光能利用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铁观音和黄金芽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光化学效率,这2个品种表现出较高的适应室内人工气候条件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施氮量对茶树生长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泥池培育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茶树生长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施氮水平,分别为0kg N/hm2(CK)、112.5 kg N/hm2(N1)、225 kg N/hm2(N2)和450 kg N/hm2(N3)。结果表明:施氮显著促进茶树生长,施氮处理茶叶产量比CK显著提高116.98%~141.51%(P〈0.05),但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施氮处理茶树叶片叶绿素总量提高30.56%~72.67%,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13.37%~29.74%,并与CK差异显著(P〈0.05);施氮处理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比CK显著提高14.88%~17.26%(P〈0.05),但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氮肥施用提高茶树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适量的施氮可提高茶树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促进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提高;但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单位氮肥对茶树生长的促进效应降低。  相似文献   

20.
锰、硼对大豆几种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硼、锰对大豆各生育期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锰或硼能提高大豆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大豆的净光合速率,促进大豆叶片的呼吸速率,降低可溶性糖含量,且锰和硼适量同施作用更显著,表明适量锰和硼在大豆体内呈相互促进作用。在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上,适量施锰较适量施硼处理的作用更大,在大豆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上,适量施硼处理较适量施锰处理作用更大。而高浓度的锰或硼处理对大豆叶片上述生理效应产生相反的效果,且高浓度的硼的抑制作用较高浓度的锰更大,表明5mg/L的硼处理已对大豆产生了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