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斜管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淡水鱼类的斜管虫病病原体只有一种,即鲤斜管虫。鲤斜管虫属于纤毛虫门,是一种单细胞的寄生虫,主要寄生于鱼鳃、鳍、体表缝隙。斜管虫病为低温季节流行病,是鱼苗、鱼种的大敌,能引起严重的死亡。由于养殖过程中周围环境条件限制和高密度精养,养殖水体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2.
聚缩虫是栖居海水中的纤毛虫类其中一种,它主要寄生在对虾鳃丝部及甲壳类表皮。东方对虾和长毛对虾极易感染此病,常造成5~8厘米的对虾大量死亡。该病在水质不洁,富含有机质的虾池场中最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3.
河口区中国对虾虾塘浮游生物调查研究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戴习林  朱正国 《海洋渔业》1992,14(3):111-113
<正> 对虾养殖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水质的好坏。水质恶化对对虾的生长不利,容易患病,甚至有可能导致全部死亡。观察虾池水色,是鉴定水质好坏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水色主要由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水中泥沙含量所决定,因此,研究虾池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变化,探讨虾池水质的生物学指标,有助于提高对虾养殖技术。而  相似文献   

4.
<正> 卤虫是对虾喜食的最佳生物饵料。去年乐亭县水产局帮助虾农利用60亩闲置撂荒的虾池粗养卤虫,取得了2个半月产卤虫3750kg、纯效益1万多元的好效益。因此,采用撂荒的虾池养殖卤虫,是一项投资小、省人力、效益好的新路子。现将基本方法介绍如下: 利用各种旧虾池,水深为0.8~1m。进水口应设置60网目筛绢网过滤敌害鱼及虾幼体。利用阳光蒸发,使盐度逐步提高,待盐度达到40‰以上时投卤虫卵。一般每亩投  相似文献   

5.
虾池水质改良剂的研制及其效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硕良  阮金山 《福建水产》1993,(3):18-24,30
对虾养殖池中日益沉降积聚的对虾排泄物、残饵及其他有机质的氧化分解,不仅消耗水体中大量的溶解氧,而且在嫌氧细菌作用下产生NH_3、H_2S、CH_4等有害物质,常使对虾直接致害或大量发病,亦引起虾池逐年老化。因此,研制降解虾池水体中有害物质且对养殖生物无害的水质改良剂,推广应用于大面积对虾养殖池,对于保持虾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对虾养殖产量,减少对虾发病率,延缓虾池老化,增加经济效益,均有重要意义。迄今,国内外水质改良剂的种类较多,大多为化学改良剂和生物改良剂。有的产品已投放市场,但在大面积推广方面遇到种种困难。原因是有的产品效期较短,价格昂贵;有的产品用量太大,只适用于高密度小面积养殖池。根据我国对虾养殖方式和现状,必须研制简便易行,量小效高,经济实用的水质改良剂才适于大面积推广。故我们筛选了几种矿物质进行预处理,并添加几种较纯的化学物质进行优化组合,通过数十次单因子和多因子的筛选实验,研制出降解虾池有害物质(NH_3、H_2S、有机质)效果较好的G.L.J—I型水质改良剂。  相似文献   

6.
泥蚶、河豚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至今未找到有效解决对虾暴发性病毒病的方法,虾池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为此,近年来我们在虾池的综合利用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先后进行了蚶虾、虾蛤、虾蟹、鱼虾等多品种、多方式的混养,其效果较单一对虾养殖要好。在实践中,发现利用虾池进行泥蚶、河豚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是现有虾池养殖模式中较好的一种,其优势表现在:一是通过贝、鱼、虾混养,可使水质得到改良,使贝、鱼生长速度快,使虾不得病或晚得病;二是充分利用有效水体,饵料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单一养殖。利用虾池进行三个品种的混养,可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为虾池的多品种养殖创出一条新路。具体技术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7.
由于至今未找到解决对虾暴发性病毒病的方法 ,虾池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为挖掘虾池潜力 ,近年来 ,我们在虾池的综合利用方面进行大量研究 ,先后进行了蚶虾、虾蛤、虾蟹、鱼虾等多品种、多方式的混养 ,其效果较单一进行对虾养殖要好。并在实践中发现 ,利用虾池进行泥蚶、河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是现有虾池养殖模式中较好的一种。其优势表现在 :一是通过贝、鱼、虾混养 ,可使水质得到改良 ,使贝、鱼生长速度快 ,使虾不得病或晚得病 ;二是充分利用有效水体 ,饵料利用率高 ,周期内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单一养殖。利用虾池进行三个品种的混养 ,可达到…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地阐明改善虾池生态环境要把好四关:一要建设深塘大水体虾池,为对虾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二要做好海水监测工作,确保虾池纳进新鲜海水;三要减少对虾不可利用的有机质进入虾池,减轻虾油污染;四要转化清除虾池中的有害物质,净化虾池底质水质。  相似文献   

9.
<正>淡水鱼类的斜管虫病病原体只有一种,即鲤斜管虫。鲤斜管虫属于纤毛虫门,是一种单细胞寄生虫,主要寄生于鳃、鳍、体表缝隙。斜管虫病为低温季节流行病,是鱼苗、鱼种的大敌,会引起苗种严重死亡。养殖中由于环境条件限制和高密度精养,水体恶化,鱼体抗病能力下降,斜管虫病经常暴发。一旦发生如不及时控制,鱼的死亡率超过80%,尤其在小面  相似文献   

10.
低温季节是斜管虫病的高发季节,淡水鱼类斜管虫的病原体有鲤斜管虫和十六线斜管虫两种,常见的为鲤斜管虫,现结合专著及各文献资料对斜管虫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做一综述。1流行情况与生活方式斜管虫病为低温性寄生虫病,大多文献资料认为此病多发生在春秋季,每年3~5月份和10~12月份是此病的流行季节。  相似文献   

11.
斜管虫是发现于我国淡水养殖鱼类的一种原生动物,对温水性和冷水性淡水鱼可造成危害,并引发斜管虫病,造成鱼苗与鱼种大量死亡。根据其繁殖快、适温广、宿主多的特性,今后可能会对淡水养殖鱼类造成很大的危害。为此,本文对斜管虫的种类、感染宿主种类、研究方法、流行情况与生活方式、患病症状与诊断、主要防治方法等研究进展做了归纳和总结,阐述其相关状况。同时,以一些常见宿主为例,了解其感染途径及防治措施,为今后科学防治斜管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沙蚕是中国对虾最喜食的饵料生物之一。建立“生态系”养虾模式的主要内容,就是在虾池中直接繁殖起以沙蚕为主的饵料生物。即:在沙蚕的繁殖期,把一定数量的亲体移入虾池进行繁殖或依靠进水使大量沙蚕卵及幼体进入池内寄居、生长。为6cm 以后的对虾提前准备好了鲜活饵料。除此之外,沙蚕还能及时清除池底的残饵和其他有机质,对保持虾池水质、改造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经对比实验,同等条件的虾  相似文献   

13.
虾池综合利用对于降低养虾成本、增加效益,维持虾池生态平衡,提高虾池利用率和饵料利用率,及净化水质具有重要意义。一、鱼虾混养混养鱼种主要有罗非鱼、梭鱼、斑■等,罗非鱼适温范围广,属广盐性鱼类。虾池水温春、夏季较高,适于其生长,罗非鱼经驯化与对虾混养,不必单独投饵,因为对虾残饵或池中有机物质、杂藻、桡足类等可成为该鱼的良好饵料。梭鱼与对虾混养比单养梭鱼,其平均体长与体重分别增至155mm和102.1g,导致体重相差9倍多。故与对虾混养是值得提倡的好方式。斑■鱼与对虾混养无论从体高、体宽和丰满度都好于…  相似文献   

14.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6,31(2):30-33
水是对虾的生存、生活和栖息环境,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对虾的生长发育,从而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在良好的水质条件下,对虾摄食旺盛,成活率高,发病率低,饵料系数低,生长快,养殖效益高;而不良的水质致使对虾摄食量下降,抑制对虾正常生长发育,并助长细菌等病原体增殖和有毒物质的积累,降低对虾抗病力,引发虾体发病,甚至造成对虾大量死亡, 使养殖失败。因此,渔谚有“养好一池虾,先要管好一池水”的说法,可见虾池的水质调控是养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工厂化养殖对虾近年来发展迅猛,养殖品种主要是南美白对虾。其操作方法与普通池或高位池有较大区别,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正常养殖可收获对虾5~6千克/米2。政府部门把工厂化养殖对虾作为一种科技创新模式来大力推广,有人甚至宣称要掀起新的养殖革命。工厂化养殖对虾实行高密度精养,投资成本高,如果操作不当,会损失惨重,风险较大。工厂化养殖对虾放苗密度为普通池的十多倍或更高,水质调控要求高。养殖密度大,虾池的投饵量、残饵、排泄物等必然增加,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水质易恶化。虾池设置有池底排污管、充氧管来调控水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使用不同品牌的斑节对虾饲料与养虾池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关系.选用两种品牌的对虾饲料。在4个虾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使用粤海脾斑节对虾饲料三个斑节虾池中,水质正常,有利斑节对虾生长的浮游生物种类占优势。浮游生物数量多、且稳定。对虾生长正常.中途没有虾瘸发生。按计划收虾。养虾产量较高,另一品牌对虾饲料.喂养斑节对虾。在养殖的中后期出现严重的虾病.产量低。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条件限制和高密度精养,养殖水体水质恶化,鱼体抗病能力下降,容易突发疾病。近年来淡水养殖鱼类特别是罗非鱼,经常出现斜管虫病,该病发展快,一旦发生,如不及时控制,死亡率超过80%以上。一、病原斜管虫病病原体为鲤科斜管虫,属管口目、斜管  相似文献   

18.
《河北渔业》1992,(4):32-33
<正> 日本刺沙蚕是对虾喜食的优质饵料,广泛分布于乐亭沿海。近年来,国内许多地区将沙蚕引进虾池,进行人工繁殖培育,成效显著。1991年我们在王庄子乡个体虾农白文义的45亩虾池中进行日本刺沙蚕的培育,解决对虾后期生物饵料的实验,取得了较好效益。平均亩产对虾124kg,饵料系数为1.3,获总效益6.7万元,为大面积培育沙蚕养虾积累了初步经验。现将基本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我们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老虾池进行了人工生态净化试验,通过引进移植伪才女虫、沙蚕、四角蛤蜊、杂色蛤、青苔、藻钩虾、蜾赢蜚、拟沼螺等多种生物,在虾池建立新的生态系统,使虾池的水质、底质得到净化,在对虾养殖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养虾池的水质是影响对虾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有经验的养殖人员都讲“养虾就是养水”水对对虾的重要性,尤如空气对人,在不良水质中,对虾摄食量下降,甚至停止摄食,其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水质严重恶化时,直接造成大批甚至全池对虾的窒息死亡,而导致养虾的失败。不良的水质又可助长各种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