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我省林业战略转移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12月举行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指出,当务之急是要改变传统林业的模式,寻求新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开发利用天然林为主,转向集约经营人工林为主的轨道,抓紧营造一批定向培育的速生丰产林,建设新的商品材基地。这是缓解今后木材供需矛盾,扭转林业被动局面的根本性措施。结合陕西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一些设想和意见,供参考。一、我省森林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历程从1962年以后,我省先后进行了三次全面森林资源清查。第一次是1975—1976年。清查结果是:林业用地1171.4万公顷,其中有林地45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2.2%,活立木总蓄积23893万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23072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2.
合理地进行封山育林封沙育草,能加速植被再生产的自然过程,恢复和扩大植被覆盖度,是用等量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取得较多森林资源的重要途径。锡林郭勒盟解放初期只有20万亩天然次生林。后经封山育林,到1975年天然次生林面积发展到75.5万亩,平均每年增加2万多亩。25年扩大的森林面积相当于同期全盟造林保存面积的5倍多。有些林场的效果更好。例如,宝格达山林场自1956年至1975年,19年间森林面积扩大了19.2万亩(包括火烧迹地天然更新),平均每年为1万多亩。增长的面积相当于这个场同期人工更新保存面积的10倍多。他本庙林场从1956年到1975年19年间由于封山育林,森林面积扩大了15.78万亩,平均每年增长0.83万亩。每年增加的森林面积,相当于这个场1975年前20年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5倍多。  相似文献   

3.
元阳县是一个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林业的县。六十年代起,这个县就开始营造人工林。在1960至1985年的25年间,全县累计造林40.34万亩,保存面积只有0.344万亩,占造林面积的8.5%。1987年后,元阳县在稳定林业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联营、联合造林;加上林业部门提供造林系列服务,使造林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据统计,1987至1989年,全县累计造林3.38万亩,保存3.15万亩,占造林面积的94.88%。这个县是怎样提  相似文献   

4.
杨树是白城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建国以来,杨树造林保存面积达600多万亩,占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95%以上,早期营造的已开始采伐利用。但是白城地区杨树造林技术和经营管理是比较粗放的。经1979年林业普查和近年的林木生长量测算,全区杨树人工林总蓄积约为500多万立方米,平均每亩不足1立方米,而且低产林面积还很大,其中“小老树”35万亩(已改造20万亩),速生丰产林仅4万多亩。从林龄看,幼龄林占66%,中龄林占25%,近熟林和成熟林约占9%。  相似文献   

5.
造林质量不高,一直是我省的一个突出问题。据1988年对全省人工造林情况的清查资料,建国后至1987年底,全省累计造林面积为1.04亿亩,实际保存面积为2325万亩,平均保存率为23.3%。近年来,虽采取一些措施,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有所提高,但仍未达到应有成效。 根据林业部的要求,省政府打算在1998年基本消灭现有宜林荒山,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必须依靠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林业局2005年元月18日发布的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广西森林资源主要指标在全国的排序有了较大的长进,与第五次连清相比.森林覆盖率、林木面积、活立木蓄积量、人工林面积和经济林面积等都往前进了1—4位,其中:  相似文献   

7.
巴彦淖尔盟现有人工林77.5万亩,其中,解放前遗留下来的人工林只有199亩,零星树木2千多株,只占现有人工林的0.02%,就是说现有人工林都是解放后营造起来的。造林保存面积由1949~1977年的年均2万亩提高到1978~1981年的年均6万亩。但是全盟总人口为130多万人,人均有人工林0.6亩,每年人均造林保存面积仅0.02亩,可见我盟造林绿化速度极其缓慢。笔者  相似文献   

8.
国家林业局最近公布了第5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本次清查历时5年,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清查。目前森林资源现状是:林业用地面积26329.5万hm~2,森林面积15894.1万hm~2,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活立木总蓄积量124.9亿m~3,森林蓄积量112.7亿m~3。除台湾省外,全国人工林面积4666.7万hm~2,蓄积量为10.1亿m~3。这一结果说明:  相似文献   

9.
据全省“六五”森林资源清查,建国以来人工成片造林保存面积2793万亩,占全省有林地的41.5%;人工林森林蓄积量2090万m~3占全省林地总蓄积量的28.2%;保存的四旁植树6198万株,蓄积量171万m~3,占全省四  相似文献   

10.
尽快完善平原绿化,加快山区造林绿化步伐,促进全省造林绿化工作平衡发展,是当前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平原绿化发展较快,山区造林稳步前进。经过1988年林木资源清查,目前全省保存成幼林面积3357万亩;同时绿化村镇21万个,绿化河道、公路、铁路10万多公里,营造农田林网4904万亩,恢复了豫东防护林带,新建的豫北、宛东、沿黄青年防护林带完成过半,全省保存四旁树木13.6亿株,林木的覆盖率上升到14.8%,活立木蓄积增加到9152万立方米,干鲜果品年总产量达到9.74亿公斤。五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我省林业职工和广大群众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抚育改造等措施,使森林面积由解放前夕的4,000多万亩增加到近7,000万亩,覆盖率提高到22%。但是,分布不均,质量不高,延安以北各县大多在10%以下;榆林地区包括灌木林在内也只有6.5%,风沙干旱、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严重。现有林的70%是天然次生林,杂灌多,出材量低。解放后新造的人工林保存率亦低。据1975年森林资源清查,25年累计造林4,000多万亩,实际保存的只有1,000多万亩;“四旁”植树31亿株,保存6.9亿株。有些成林不成材,  相似文献   

12.
人工更新造林成效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有计划地开展人工更新造林是从1951年开始的,截止2005年底人工更新造林面积484.3万hm2,其中:保存面积287.4万hm2,面积保存率为59.4%,为总结人工林发展的历史经验,指导人工林经营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人工更新造林失败原因、保存面积的树种结构与蓄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牙克石林区的人工更新从五十年代开始,三十年来由于认真贯彻以人工更新造林为主的方针,使大面积的采伐迹地和荒山荒地披上了绿装,一代新林茁壮成长。三十年来共完成更新造林面积654万亩,保存面积354万亩,保存率为54.1%。其中:已郁闭成林面积106万亩,占保存面积的29.94%,可望抚育成林面积145万亩,占保存面积的40.96%;经补植可成林的103万亩,占保存面积的29.1%。人工林蓄积为900万立方米,平均每公顷蓄积37.8立方米,20年生落叶松人工林平均每公顷蓄积103立方米,年生长量5.8立方米;30年生落叶松人工林平均每公顷蓄积188.1立方米,年生长量6.3立方米。  相似文献   

14.
数字     
全国森林覆盖率20.36% 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活立木总蓄积149.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天然林面积1.2亿公顷,天然林蓄积114.02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0.62亿公顷,蓄积19.6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5.
随着飞机播种造林事业的发展,三十年来,我国在大部分省、区的偏远大面积荒山开展了飞播造林,扩大了森林资源。但是,由于森林火灾的原因,飞播林保存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据1984年飞播造林成效清查,全区1961—1983年累计飞播作业面积4500多万亩,有效面积3330多万亩,但保存面积仅925万多亩,占有效面积的27.7%;失败面积共计2344万多亩,其中因火烧失败的达1123万多亩,占总失败面积的47.9%,占有效面积的33.6%。有些播区因火灾几乎毁于一旦。每年因火灾而使飞播林造成的损失也是惊人的。据广西百色地区护林办统计,85年  相似文献   

16.
《河南林业》2002,(4):4-9
一、正确认识我省林业形势 (一)成效显著 一是森林资源明显增长。1990年以来,我省平均每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近13万公顷,在全国始终位于前10名。据1998年全国第四次森林资源清查和近3年造林核查结果推算,与建国初期相比,有林地面积由130万公顷增加到217.6万公顷,增长67.4%;活立木蓄积量由0.96亿立方米上升到1.44亿立方米,增长5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34%,增加了1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木材工业》2005,19(1):49-49
国家林业局于近日公布了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及加快林业建设措施的实施状况。清查从1999年开始,历时5年,动用2万余人,耗资6.1亿元,是我国首次对大陆国土面积全覆盖森林资源的调查,收集数据1.1亿组。清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森林面积1.75亿hm^2,森林覆盖率18.21%,森林蓄积124.56亿m^3。人工林保存面积0.53亿hm^2,蓄积量15.05亿m^3,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8.
造林成效定量评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以造林贡献率的定义和算法作为造林成效评价的指标,根据8次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和近60年全国造林面积数据进行分析,认为1950—2008年,全国累计造林面积26 137.92万hm2,人工造林累计成林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10.44个百分点。但人工林成林后采伐和征占用达38.45%,保存面积为61.55%。60年全国造林贡献率平均为38.44%,最近15年造林贡献率平均为50.20%,造林成效正在逐渐提高。在造林立地条件较差,投入较低,采伐利用较大的情况下,我国人工造林取得较大成绩,人工林林产品供应在木材、林化工业和药用原料、食用产品、生态产品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1950—2008年,60年森林采伐总蓄积量为154.52亿m3,获得木材总计92.71亿m3;其中采伐人工林蓄积量达15.41亿m3,占采伐森林总蓄积的10%,近5年已达到39.44%。  相似文献   

19.
华宁县是一个地处滇中高原的山区农业县,林业在全县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全县林业用地97.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9.7%,人均林业用地5.4亩。据1984年林业区划普查资料:全县有林地面积34.5万亩,森林蓄积量96.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8.5%历史上华宁县的森林覆盖率较高。解放初大约为54%;从50年代至70年代的30年间,森林资源处于消大于长的状况,且资源利用多为低价值消耗。此间,尽管搞过群众性的造林运动,但因体制、投资和指导思想上的原因,造林质量较差,保存率特低,森林植被的恢复极为缓慢。据统计,从1952年至1984年的32年间,全县共造林90.4万亩,而1984年资源清查时仅保存人工林4万多亩,保存率为4.87%。近10年来,尤其是“七.五”期间,华宁林业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具体表现在: ——增加投入,适当调减造林任务,提高造林质量。1987至1990年的4年间,地县共投资287  相似文献   

20.
宁强是陕西省最早的飞播造林县之一,飞播成林面积位居全省第一,是全省3个飞播造林面积超过百万亩的县之一。自1971年开始飞播以来,截至2009年底,累计飞播97个播区,飞播造林153万亩,有效面积112万亩,飞播造林成林60.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88.5万立方米。全县人工造林成林保存面积80万亩,其中飞播造林成林60.3万亩,占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75.4%。飞播造林加快和促进了全县荒山造林绿化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