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于夏季采用7日龄AA肉鸡公雏264只,春季采用7日龄AA肉鸡和北京油鸡公雏各144只,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进行地面平养和笼养生产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季笼养AA肉鸡2~4周龄日增重低于地面平养(P<0.05),5周龄时高于地面平养(P<0.01);春季笼养AA肉鸡2周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体重高于地面平养(P<0.05);但笼养对AA肉鸡全期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试验末体重、饲料转化率、死亡率没有影响(P>0.05)。笼养北京油鸡表现为3~6周龄平均日采食量、体重高于地面平养(P<0.05),笼养对北京油鸡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死亡率没有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
“1005”品系肉鸡与肖山鸡杂交的后代——杂交黄肉鸡56日龄生长速度比肖山鸡提高36%,其优势来自采食量与饲料报酬的提高。早期增重规律的分析认为:4周龄时的体重可以估测8周龄体重;各类型鸡种绝对增重最大值在第6周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型鸡种5~6周龄后相对生长速率没有差别,它们的差异主要是在4周龄以前,此时杂交鸡的生长趋势倾向于肉用鸡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随机选取1日龄817杂交肉鸡360只,公母各半,常规饲养56d,记录各周龄末体重、采食量,计算各周绝对增重、相对增重及料肉比,并分析最佳出栏时间。结果表明,817肉鸡生长规律与快大型肉鸡较相似,7周龄绝对增重最高,日增重达45g以上,相对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都随周龄增加而逐渐降低。根据经济效益分析,817肉鸡以7~8周龄出栏为宜。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笼养麻黄母肉鸡的生长规律,为阶段配方营养标准的设计提供指导,随机选取1日龄麻黄母肉鸡10 000只,随机分成四个重复组,每组2 500只,记录各周龄末体重,计算各周的绝对增重、相对增重及小鸡、中鸡和大鸡阶段的料重比。结果表明,麻黄母肉鸡与快大型肉鸡不同,8周龄绝对增重最高,日增重可以达到44.1 g,相对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都随着周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影响肉鸡利润最大的因素是肉鸡的出场体重。确定肉鸡最适出场体重主要应根据肉鸡的生长规律和饲料报酬的变化规律.其次要考虑肉鸡售价和饲料成本,有时还需适当兼顾苗鸡购价、屠宰率及鸡群状况等.白羽肉鸡在12-13周龄内.体重是随日龄增加而不断增加的.增重的规律是日增重在生长高峰前呈递增趋势.到生长高峰过后,变成递减趋势;日耗料量  相似文献   

6.
吉他霉素在肉鸡饲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岳增华 《饲料工业》2005,26(21):34-36
将平均出生体重41g±1.94g的肉雏鸡按饲养试验随机分成2组,每组设2个重复,一组做对照组,日粮中不添加吉他霉素;另一组为试验组,日粮中添加吉他霉素100mg/kg。分2个阶段(0~3周龄、4~6周龄)进行肉鸡日粮中添加吉他霉素对提高肉鸡增重和提高饲料效率的试验研究,并观察吉他霉素对预防肉鸡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及提高肉鸡成活率的作用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0~3周龄肉鸡日粮中每千克添加100mg吉他霉素,试验组比对照组多增重89.1g,可提高阶段增重14.6%(P<0.05),增重效果显著;在肉鸡4~6周龄内试验组比对照组多增重135.7g,可提高阶段增重9.9%(P<0.05),增重效果显著;全期试验组比对照组多增重224.8g,可提高增重11.40%(P<0.05),增重效果显著。在饲料消耗方面,在肉鸡0~3周龄期间,试验组比对照组多采食18.1g,提高采食量2%(P>0.05),饲料消耗差异不显著;在4~6周龄期间,试验组比对照组多采食46.2g,提高采食量1.5%(P>0.05),饲料消耗差异不显著;全期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每只多采食64.3g,提高采食量1.6%,饲料消耗差异不显著。在饲料报酬方面,吉他霉素可提高肉鸡0~3周龄饲料转化率12.1%;提高肉鸡4~6周龄饲料转化率8.4%;全期提高饲料转化率9.7%。这说明吉他霉素有明显的促进肉鸡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同时,吉他霉素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预防呼吸道和肠道疾病,提高鸡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苏从成 《水禽世界》2011,(10):14-16
选择健康817肉鸡商品雏200只为试验材料,饲养期共8周,在初生和各周龄末空腹称重,计算各周绝对增重、相对增重及饲料利用率。从研究结果看,817肉鸡体重的增长规律与快大型肉鸡的生长规律基本相同,绝对增重在6周龄最高,饲料利用率随周龄增长而逐渐降低。从试验结果看,817肉鸡以6-8周龄出栏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8.
肉鸡适时出栏效益高卢明华(辽宁省凤城市畜牧技术推广站118100)肉鸡适时出栏应考虑到饲料消耗、屠体品质、市场需求及销售价格等诸多因素。现代肉鸡的特点是早期生长速度快,母鸡在7周龄、公鸡在9周龄时增重速度达到高峰,以后增重速度逐渐减慢。随着日龄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肉鸡适进出栏应考虑到饲料消耗、屠体品质、市场需求及销售价格等诸多因素。现代肉鸡的特点是早期生长速度快,母鸡在7周龄,公鸡在9周龄增重速度达到高峰,以后增重速度逐渐减慢。随着日龄的增加,每公斤增重耗料量也随之增加。如以第2周龄料肉比为100%,则第3周为113.6%,第8周为168.2%,到第10周为201.9%,耗料量增加1倍。出栏日龄推迟,饲料转化率降低,脂及较多,肉质品质下降,经济上不合算。有些鸡在周龄前即可达到上市体重标准,饲料消耗较少,但是屠体品质欠佳,胸肌和腿肌的比例较小,出肉率较低,加工费用较高,过早出栏…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早期数量限饲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胴体品质的影响以15只1日龄艾维茵肉用仔鸡为试验动物。饲养时间为0~7周龄。试验设2个处理组,一组为数量限制组为自由采食组的85%,另一组为对照组,即自由采食组。结果:限饲组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4~6周龄体重均显著低于自由采食组(P0.05);限饲组可以提高肉鸡肝脏指数。早期数量限饲有降低肉鸡全期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及料肉比的趋势;早期数量限饲降低肉鸡4~6周龄的平均日采食量(P0.01)及显著降低日增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