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农业》2016,(23)
白菜采收前7~15天叶面喷施1~2次"康熙宝"富硒有机水溶肥料45毫升/667平方米,结果表明白菜增产13.82%~15.0%,硒含量增加0.016~0.24毫克/公斤之间,增产增硒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试探几种蔬菜富硒效果,为富硒蔬菜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本地区域日常食用的几种蔬菜为材料,采用根外追肥——叶面喷施的方式,进行不同水平的硒肥试验。【结果】所有喷施硒肥处理的蔬菜植株硒含量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倍数为8至32倍之间;用"康熙宝"30ml/45kg、40ml/45kg喷两次或用"有机硒素"200g/60kg喷一次都能生产富硒蔬菜,效果比较明显。【结论】添加外源硒肥"康熙宝"或"有机硒素"可以有效地改善蔬菜的品质、提高蔬菜有机硒的含量,生产出富硒蔬菜。  相似文献   

3.
在马铃薯生产时期,采用3种硒肥进行叶面喷施对比试验,探索马铃薯块茎富硒效果,为富硒马铃薯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添加外源硒肥"有机硒素"、"健硒保"、"康熙宝"对马铃薯增产效果明显,提高马铃薯块茎硒含量,生产出富硒马铃薯。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硒肥对猕猴桃的增硒及增产效果,于2016年选用"康熙宝"富硒水溶肥在湘西自治州凤凰县"红心猕猴桃"品种上进行了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康熙宝富硒水溶肥(幼果期和壮果期2次喷施,每次用水溶肥100 m L对水100 kg/667m~2)的处理比对照(只喷等量清水和不喷硒肥及清水)平均增硒0.026 mg/kg,含糖量降低0.4~0.5个百分点,含酸量比对照下降0.03个百分点,糖酸比提高了0.8~1.0,可溶性固形物提高0.9%;平均增产6.8%~8.6%,增产效果达到极显著水平。经农业部检测,猕猴桃含硒量达到湖南省地方标准《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说明施用康熙宝富硒水溶肥对红心猕猴桃的增硒和增产效果显著,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5,(15)
<正>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等美誉,富硒农产品被称为"21世纪营养保健食品"。缺硒是导致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发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世界上缺硒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约有72%的地区,2/3的人口存在贫硒现象。喷施宝公司是创办于1985年12月,品牌影响力较高的叶面肥企业。公司开发的"康熙宝"富硒有机水溶肥料的农产品符合广西区富硒农产品质量标准。"康熙宝"富硒有机水溶肥料兼具喷施宝产品增产、抗逆的同时,使  相似文献   

6.
在土壤中施用不同量的硒酸钠与亚硒酸钠肥料,研究了喷施2.5μL/mL茉莉酸甲酯(MeJA)对福鼎大白茶春茶中含硒量及茶叶化学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叶中硒的富集量随硒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硒酸钠肥料的富硒效果优于亚硒酸钠,喷施MeJA有利于低硒酸钠用量处理中茶叶富硒作用的增强;两种硒盐都能降低茶叶中总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增加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和儿茶素的含量。与不喷施组相比,喷施MeJA可显著提高各处理中儿茶素的含量,但对各处理咖啡碱含量的影响甚微。MeJA处理进一步降低了硒酸钠处理茶叶中总茶多酚的含量,对亚硒酸钠处理作用不显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硒酸钠处理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硒对春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硒对春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品质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硒调控茶叶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氨基酸螯合硒作为硒源,对土壤进行淋施,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硒肥对春茶茶叶含硒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茶叶中茶多酚、茶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12~21 L/hm~2的各处理下茶叶硒含量差异不显著,且均显著高于9 L/hm~2和对照处理,其中15 L/hm~2浓度处理时茶叶硒含量最高,为0.64 mg/kg;硒处理可以明显提高茶叶的GSH-Px活性,硒肥浓度在15 L/hm~2时,酶活性最强。施硒后,可以增加茶的茶多酚、茶多糖含量。18 L/hm~2硒处理下春茶的茶多酚、茶多糖含量为各处理最高。【结论】在适量的硒浓度处理下,可以明显提高茶叶的GSH-Px活性,并增加茶的茶多酚、茶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合理施用硒肥、开发富硒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硒浓度对茶叶化学品质及硒含量的影响。[结果]土壤施Na_2SeO_3能有效提高春茶和夏茶的化学品质及硒含量,且随着Na_2SeO_3施用量的增加,茶叶品质的化学成分(咖啡碱除外)及硒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整体上均在0.125 mg/kg硒浓度时效果最佳。此外,施用硒肥对春茶品质及硒含量的作用优于夏茶。[结论]合理施用硒肥对提高茶叶品质和增加茶树硒含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叶面喷硒对台茶12号茶树品种鲜叶制成红绿茶的硒含量及成茶品质的影响,通过在春秋茶季茶叶采摘前喷施不同浓度的有机态硒,考察喷施硒后茶叶中的硒含量,并对秋茶不同浓度处理的茶叶品质及生化成分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叶面喷硒20 d后能显著提高台茶12号茶叶的含硒量,且茶叶含硒量与喷施浓度存在极显著相关性。春茶期750~2100 g/hm2的用量处理绿茶茶样含硒量可达到0.344~1.111 mg/kg,其中1650 g/hm2的处理一次喷施后2个月内制成干茶依然可以达到富硒茶标准;秋茶期750~3000 g/hm2的用量处理绿茶茶样含硒量可达到0.276~1.106 mg/kg;春茶对硒的利用能力高于秋茶。用相同喷施处理的鲜叶加工的红茶、绿茶含硒量无显著差异;秋茶各处理制成的绿茶和红茶的感官品质均以750 g/hm2喷硒量的处理较优,此后随着喷硒量的加大,出现茶汤苦涩、香气下降等缺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生产富硒茶叶的施用肥料及最佳施用量,为大力发展富硒农业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试验以水灵1号和福云6号两个茶叶品种为材料,分别施用4种不同硒肥处理,对比茶叶增硒效果。【结果】在本试验处理条/kg),说明供试硒肥在推荐用量下均能满足富硒茶叶生产要求;供试4种肥料中,锌硒葆牌含硒叶面肥对茶叶增硒效果最好;处理1-3条件下,福云6号茶叶硒含量较水灵1号分别相对高出69. 7%、39. 6%、19. 9%。【结论】叶面增施硒肥是生产富硒茶叶有效措施,锌硒葆更适合用作富硒茶叶生产/667m2,兑水50kg叶面喷施;福云6号对外源硒肥更敏感,茶叶硒含量增加显著,是适合用作富  相似文献   

11.
喷施亚硒酸钠对茶叶硒含量及化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硒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对茶叶喷施硒肥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Na2SeO3对茶叶硒含量的提高及品质的改善都非常有利。叶面喷施Se浓度为120μg/ml时,喷施后12 d,春茶的硒含量最高,为0.374μg/g;叶面喷施Se浓度为180μg/ml时,喷施后18 d,夏茶和秋茶的硒含量最高,分别为0.277μg/g和0.380μg/g。叶面喷施Se浓度为180μg/ml时,夏茶化学品质提高最为明显,其中酚氨比下降为对照的65.73%,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增加16.30%。  相似文献   

12.
英红九号茶树施用硒肥的富硒及产量品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硒光合菌肥(含硒0.156 mg/mL)为硒源、英红九号为试验品种,研究了茶树外施(叶面、根际)不同浓度硒肥的富硒效应及对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施硒浓度、施硒方式对茶叶含硒量有明显影响,施硒浓度与茶叶含硒量呈显著正相关(r=0.48**),但浓度过高会影响茶树对硒的吸收.施硒肥10d后,叶施处理茶叶含硒量为0.157~0.389 mg/kg,根施处理茶叶含硒量为0.075~0.174 mg/kg,分别是对照的1.96~4.86倍、0.94~2.18倍,叶施的富硒效率优于根施,以叶施硒10d后采制富硒茶为宜.中浓度硒肥(2.60~3.90 mg/kg)对茶树产量和品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硒肥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马铃薯生产上应用提供参考,在威宁么站镇和平村、双龙镇水潮村进行了常规种植、常规种植+叶面喷施康熙宝硒肥80mL/667m2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比,在马铃薯发棵期、现蕾-结薯期叶面喷施康熙宝硒肥,7d左右喷1次,连喷3次,马铃薯硒含量增加0.01~0.05mg/kg,含量达0.02~0.07mg/kg,属于富硒马铃薯;产量增产47.31~791.31kg/667m~2,经济效益增加3.54~1 789.14元/667m~2;同时喷施硒肥可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4.
火焰原子吸收法快速测定安康紫阳富硒茶中的微量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万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69-6369
[目的]为获得生物态有机硒提供依据。[方法]建立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安康紫阳富硒茶中微量硒含量的新方法。[结果]紫阳富硒茶中硒含量为2.033~2.885 mg/kg,高于普通茶叶,但其分布不均匀。以硫酸为空白对照,吸取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在波长196.09nm处测定其吸光度,其回归方程为y=0.004x+0.002(R=0.997 8),其线性范围为0~40.00 mg/L。直接添加100 ml混酸HNO3-HClO4作为分解剂,湿法硝化分解安康市紫阳地区富硒茶叶效果显著。在样品中加入基体改进剂Ni(NO3)2,可使吸光度和稳定性明显提高,并排除Fe、Mg、K、NaS、O42-的干扰。[结论]使用该方法测定茶叶中的硒含硒量,结果准确可靠,对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富硒肥对水稻的降镉富硒效果及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康硒宝有机水溶肥料作为富硒肥,以常规施肥+康硒宝有机水溶肥料作为试验处理,以常规施肥+清水(CK1)和常规施肥不喷水(CK2)作为对照处理,进行了早稻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施用康硒宝有机水溶肥料,稻米镉含量为0.172 mg/kg,低于国家限量标准(0.2 mg/kg),比CK1和CK2分别降低0.163和0.165 mg/kg,降幅分别为48.66%和48.96%,差异极显著;稻米硒含量为0.272 mg/kg,接近国家标准的上限值(0.30 mg/kg),比CK1和CK2分别提高294.2%和306.0%,差异极显著;早稻株高、有效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增加;稻谷产量为402 kg/667m2,比CK1和CK2分别增产10.44%和11.05%,差异极显著;经济效益增加64.28~69.40元/667m2.这说明施用康硒宝有机水溶肥对早稻降镉富硒及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采集生产于湘西吕洞山区的保靖黄金茶,对于人工增硒和天然富硒茶叶中总硒含量、有机硒含量和茶汤中硒溶出率进行比较分析,找寻其中相关性。结果表明:喷施植物富硒强化剂增硒效果显著,规范使用可以达到《富硒茶》GH/T 1090-2014含硒量:0.2~4.0mg/kg标准要求;人工增硒茶叶中平均有机硒占总硒比值:81.6%,天然富硒茶叶中平均有机硒占总硒比值:92.8%,表明人工增硒比天然富硒茶叶有机硒比值低10%;人工增硒茶浸泡后,茶汤中硒的平均溶出率:33.8%,天然富硒茶茶汤中硒的平均溶出率14.0%,说明人工增硒茶是天然富硒茶的茶汤中硒的平均溶出率2.4倍,与亚硒酸钠等无机价态比有机价态更易溶于水正相吻合;按照SB/T10157《茶叶感官评审方法》,根据计算人工增硒茶和天然富硒茶,一杯茶汤中含硒0.16~0.25ug。说明富硒茶叶可以满足人体补硒部分需要,是一种安全、生态摄取微量硒元素的绿色饮品。  相似文献   

17.
江西浮梁茶园土壤硒与茶叶硒富集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西省浮梁县茶区4个具有代表性的茶园进行土壤和茶叶样品的采集与检测,分析茶园土壤硒含量与茶叶硒含量的相关性,探讨土壤主要理化因子对茶叶硒富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浮梁土壤硒与茶叶硒含量呈正相关,土壤硒在0.4-0.5 mg/kg时,茶叶对硒的富集能力较强;(2)茶园土壤PH与茶叶硒富集能力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2=0.6189;(3)茶园土壤有机质与茶叶硒富集能力呈正相关,R~2=0.6018;(4)茶园土壤全N、速效P、速效K与茶叶硒富集能力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551、0.9014、0.9721。  相似文献   

18.
在低硒土壤上叶面喷施亚硝酸钠 ,生产富硒绿茶 ,应用原子荧光法测定了富硒绿茶中总硒含量及有机硒含量。结果表明 ,茶叶喷施亚硒酸钠有显著提高茶叶总硒含量 ,由普通绿茶的( 0 1 2 1± 0 0 30 ) μg·g- 1 提高到富硒绿茶的 ( 0 92 0± 0 892 ) μg·g- 1 ;同时发现 ,富硒绿茶的有机硒总量和百分含量都比普通茶叶显著提高 ,富硒茶叶的有机硒含量达 99%以上 ,富硒绿茶中的硒主要为有机态硒。茶叶叶面施用亚硒酸钠可能刺激了茶叶机体对外源硒的吸收和利用 ,将无机形态的硒转化为有机硒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草莓的营养价值,改善其综合品质,本试验以草莓"红颜"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硒溶液,探究不同硒浓度对草莓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硒时,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草莓果实中总硒、可溶性糖、维生素类、胡萝卜素、总酚、花青素呈上升趋势,20mg/L时,各测定指标均达最大值。高浓度硒时,总硒含量继续增加,各营养物质含量呈下降趋势,30mg/L时,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下降,其它营养物质含量下降不明显,40mg/L时,各测定营养物质含量均明显下降。因此,在生产中可采用浓度为20mg/L的硒溶液喷施草莓幼苗,提高其营养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20.
为阐明地质高背景区微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其在农作物中的积累和潜在健康风险,探讨了硒镉高背景区茶叶中硒、砷、汞、镉4种微量元素的积累特征,分析了采集时间、叶片成熟度、炒制温度对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以硒的最大浸出量为参考,研究了富硒茶最佳的冲泡条件,并对4种微量元素的浸出特征和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有茶园土壤均达到高硒水平,其中46.67%的土壤硒过量。镉的含量远超土壤风险筛选值,且57.31%为可交换态。所有茶叶均达到富硒茶标准,而砷、汞、镉未出现超标。土壤硒对茶叶中重金属的积累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反而会促进汞的积累。高温炒制导致茶叶中63.51%的硒损失,而采集时间和叶片成熟度对茶叶中砷、汞、镉的含量有显著影响。硒的浸出主要受冲泡温度和次数影响,最高仅有26.06%的硒能进入茶汤;砷主要受冲泡次数和时间影响,而汞主要受冲泡温度影响。茶汤中硒、砷、汞、镉的浸出量很低,目标危害系数远小于1,没有明显的健康风险。研究表明,地质高背景区微量元素在茶叶中的积累特征及相关的健康风险与人为污染区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