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硒肥对猕猴桃的增硒及增产效果,于2016年选用"康熙宝"富硒水溶肥在湘西自治州凤凰县"红心猕猴桃"品种上进行了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康熙宝富硒水溶肥(幼果期和壮果期2次喷施,每次用水溶肥100 m L对水100 kg/667m~2)的处理比对照(只喷等量清水和不喷硒肥及清水)平均增硒0.026 mg/kg,含糖量降低0.4~0.5个百分点,含酸量比对照下降0.03个百分点,糖酸比提高了0.8~1.0,可溶性固形物提高0.9%;平均增产6.8%~8.6%,增产效果达到极显著水平。经农业部检测,猕猴桃含硒量达到湖南省地方标准《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说明施用康熙宝富硒水溶肥对红心猕猴桃的增硒和增产效果显著,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青铜峡市6种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大豆、螺丝菜、白菜和葡萄)及其根系土壤硒含量的测定,分析了青铜峡市农作物硒元素含量及作物对硒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青铜峡市7个镇不同作物硒含量变幅在0.001~0.293 mg/kg,其中螺丝菜的硒平均含量最高,为0.103 mg/kg,其次为大豆和小麦,分别0.064 mg/kg和0.063 mg/kg;白菜的最低,为0.002 6 mg/kg。不同农作物类型对硒的富集能力表现为螺丝菜大豆小麦水稻葡萄白菜,同一地点不同作物及同一作物不同地点的平均硒含量及富硒能力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外源硒对白菜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秦白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通过叶面施用4个不同浓度(0、50 mg/L、150 mg/L、250 mg/L)的亚硒酸钠试验对白菜的干鲜重、营养成分及抗氧化酶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叶面施用外源亚硒酸钠通过增加白菜的叶绿素含量能提高其干鲜重,且硒处理还能增加白菜体内硒、铁、锌的含量,也显著提高了白菜维生素C、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增加了白菜POD、SOD、CAT、APX和GR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因此,叶面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亚硒酸钠(50 mg/L)可以促进白菜的生长发育,增加白菜的富硒量,提高其抗氧化能力,最终增加产量并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叶面喷施不同水平生物纳米硒对杭白菜生长、品质、抗氧化性能及矿物质元素含量等的影响规律,为生物纳米硒在富硒叶菜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采用大田试验,以杭白菜[Beassica pekinensis(Lour.) Rupr.]作为研究对象,以牛粪和药渣2种有机肥作为基肥,设置4个生物纳米硒喷施水平(0 mg/L、1.0 mg/L、2.5 mg/L和5.0 mg/L),分析对比不同水平生物纳米硒处理下杭白菜的生物量、品质、抗氧化性能以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4个水平的生物纳米硒均能显著提升杭白菜的生物量。施用中等水平生物纳米硒可显著(P<0.05)提高杭白菜VC含量、总酚含量、关键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硝酸盐含量,对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影响。生物纳米硒可有效提升杭白菜的有机硒含量,促进地上部对氮、钙、镁和铁元素的吸收。总之,在2种基肥条件下,叶面喷施1.0~5.0 mg/L生物纳米硒均可提高杭白菜生物量,以及可食用部分的品质、抗氧化性能及钙、镁、氮含量,其中2.5 mg/L生物纳米硒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6,(17)
茶叶采收前10天叶面喷施1次"康熙宝"含腐植酸富硒水溶肥料80~120毫升/667平方米,结果表明茶叶中硒的总量增加0.113~0.386毫克/公斤之间,增硒作用明显。有机硒的增加硒量与空白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施用"康熙宝"没有改变茶叶中硒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外源施硒对鲜食甜玉米籽粒硒含量、重金属含量、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为鲜食甜玉米生产中合理使用硒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甜玉米品种桂甜612和硒肥"锌硒葆"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3个叶面喷施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主处理和6个硒肥浓度[0(CK)、0.66、0.80、1.00、1.33和2.00 g/L]副处理,在甜玉米吐丝授粉23 d后测量籽粒中硒、镉、砷含量和籽粒糖度及鲜穗产量.[结果]不同时期喷施硒肥,鲜食甜玉米籽粒硒含量均随硒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叶面喷施硒肥可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甜玉米籽粒硒含量.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均能提高甜玉米籽粒糖度,其中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喷施0.80~1.00 g/L硒肥的增甜效果较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处理的籽粒镉含量和砷含量均高于或等于CK,抽雄期的镉含量低于CK.随硒肥浓度的增加,拔节期的鲜穗产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的鲜穗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0.80~1.00 g/L硒肥的增产效果最佳,高浓度(2.00 g/L)硒肥则引起叶面灼伤而造成减产.[结论]适宜生育期叶面喷施适当浓度的硒肥不仅可提高甜玉米的籽粒硒含量、改善甜度口感,还可提高其鲜穗产量,其中以甜玉米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硒肥"锌硒葆"0.80~1.00 g/L的效果最佳.硒肥是否对甜玉米重金属含量产生影响与硒肥喷施时期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累积到作物体内的过量硒抑制作物生长的机理,以不结球白菜(Brassica rapa)为材料,分析了亚硒酸钠(Na_2Se O_3)处理不结球白菜根后,不结球白菜地上部可食部分硒累积量与生理损伤指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液中硒浓度的升高,不结球白菜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硒累积量显著上升,且两部分几乎累积等量的硒;硒处理抑制不结球白菜生长,地上部硒累积量与鲜质量显著负相关;硒处理刺激不结球白菜地上部丙二醛的产生,地上部硒累积量与丙二醛含量显著正相关,而硒处理下丙二醛含量与鲜质量显著负相关;低浓度硒处理不影响不结球白菜叶绿素含量,但高浓度硒处理显著降低不结球白菜叶绿素含量,地上部硒累积量与叶绿素含量显著负相关,然而硒处理下叶绿素含量与鲜质量无显著相关性。表明,高浓度硒处理能够导致硒在不结球白菜体内大量累积,进而抑制不结球白菜生长。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硒累积到不结球白菜体内导致的氧化损伤,而非叶绿素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8.
在马铃薯生产时期,采用3种硒肥进行叶面喷施对比试验,探索马铃薯块茎富硒效果,为富硒马铃薯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添加外源硒肥"有机硒素"、"健硒保"、"康熙宝"对马铃薯增产效果明显,提高马铃薯块茎硒含量,生产出富硒马铃薯。  相似文献   

9.
以温州雁荡山红杆种铁皮石斛为材料,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富硒增产剂对铁皮石斛富硒能力、生长状况和鲜条多糖、浸出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富硒增产剂各处理均明显提高铁皮石斛鲜条硒和多糖含量,但一定程度降低铁皮石斛浸出物含量。同时,随着富硒增产剂喷药浓度提高和次数增加,铁皮石斛叶片褪色转色速度加快加重,落叶情况加重,开花数量减少,花朵明显变小。铁皮石斛适宜喷施富硒增产剂750 g·hm-2 2次,或1 500 g·hm-2 1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拟解决由于土壤有效硒含量不均导致的广西区内富硒水稻生产中出现的硒肥施用量难以把控的问题。【方法】通过大田试验,以百香139水稻品种为试材,在不同土壤有效硒条件下叶面喷施硒肥,研究不同土壤有效硒水平下的水稻外源硒生物强化适用量。【结果】叶面喷施适量外源硒可以增加水稻籽粒中硒含量,同时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且土壤有效硒含量越低,增产越显著;若不考虑土壤其他相关条件的影响,水稻籽粒中硒含量与土壤总硒含量相关性为0.573*,与土壤有效硒含量的相关性为0.691**;富硒大米硒含量为0.15~0.50mg/kg(DB45/T1061-2014)范围又基本能达到增产效果,土壤有效硒含量20.00μg/kg、20.00~30.00μg/kg、30.00~40.00μg/kg、40.00~50.00μg/kg、50.00μg/kg的5个不同土壤有效硒水平区外源硒用量分别为0.54~2.83g/667m~2、0.60~2.50g/667m~2、0.25~1.61g/667m~2、0.23~1.16g/667m~2、0.29~0.78g/667m~2。【结论】叶面喷施适量硒肥可以提高水稻产量;提出不同土壤有效硒水平下富硒水稻外源硒叶面强化的适用量范围。  相似文献   

11.
评价了6种富硒叶面肥对轻度镉污染稻田不同水稻品种稻米中镉和硒积累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喷施6种不同富硒叶面肥处理比清水对照处理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增产0.5%~14.0%;其中,以山东出品的麦稻宝叶面肥的增产效果最好,平均可增产13.55%;喷施不同种类的富硒叶面肥对稻米有一定的降镉富硒作用,试验田稻米的镉含量降低25.75%~64.38%,以一种湖南出品的富硒叶面肥效果最佳;稻米的硒含量增加3.40~21.54倍,以一种上海出品的有机富硒肥和上述湖南出品的富硒叶面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小麦富硒技术关键在于“富硒增产素”的施用。施用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富硒增产素”拌种技术,取富硒增产素250克,用水稀释拌1亩地种子,拌匀放一小时播种穴如进行喷施可不拌种雪。二是“富硒增产素”喷施技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头水后、二水前结合喷施除草剂,喷施富硒增产  相似文献   

13.
以种植在宁夏灌区中宁县、灵武市和利通区的中宁圆枣、灰枣、灵武长枣和中部干旱带压砂地上的骏枣成龄树及幼龄树为试材,重点研究喷施3种外源硒肥对灵武长枣和骏枣果实硒含量、口感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两岸老灌区枣园0~20 cm土壤硒含量超过了0.222 mg/kg,表层土壤硒含量比深层土壤(20~40 cm)硒含量高34.07%,属于"表聚型"垂向分布特征。中宁生产的中宁圆枣干枣和灰枣干枣为天然富硒红枣,硒含量达10.0~12.0μg/kg。喷施固体硒物质能显著提高果实硒含量,在幼果膨大期喷施2次亚硒肥后,骏枣果实硒含量最高达218.0μg/kg,较对照提高了31.93倍;喷施2次固硒肥,骏枣和灵武长枣硒含量分别达132.0μg/kg、143.0μg/kg。喷施硒肥对骏枣和灵武长枣果实口感品质和内在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硒处理对豆瓣菜生长及硒富集的影响,了解豆瓣菜硒积累及耐受特性,并筛选出有利于其生长的最佳硒浓度。【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硒处理浓度为0(CK)、5、10、25、50、75、100 mg/kg,以四价硒计。【结果】结果表明,外源硒浓度为5~50 mg/kg时有利于豆瓣菜生长,其中以10 mg/kg效果最佳,100 mg/kg则抑制其生长。5~50 mg/kg浓度的硒能提高豆瓣菜光合色素含量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而当浓度过高时(75~100 mg/kg)光合色素含量显著减少(P0.05)。适宜浓度的硒能诱导POD(5~75 mg/kg)和CAT(10 mg/kg)活性的上升,但过高浓度的硒会导致SOD(50~100 mg/kg)和CAT(100 mg/kg)活性下降。施硒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均显著降低(P0.05),各施硒的处理中又以10、25 mg/kg处理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而地上部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外源硒浓度的升高则呈先下降后上升之后再下降的趋势。施硒后豆瓣菜硒含量与硒积累量随硒浓度升高而呈线性关系升高。【结论】豆瓣菜是一种次生硒富集植物,其硒含量、硒积累量与外源硒浓度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适宜浓度的硒有利于豆瓣菜生长,当外源硒浓度为10 mg/kg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硒肥对黄芪产量及硒含量的影响,以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为试验材料,通过追施方式比较研究了不同时期黄芪植株和根部硒含量变化,同时在收获期对产量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表明,追施硒肥对黄芪硒含量影响较大,在追施量为150 kg/hm~2时,地下根部硒含量在收获时能够达到798.0μg/kg,较不施硒肥对照提高6.85倍,地上茎叶硒含量在9月上旬达最大,为1 808.6μg/kg,较对照提高14.3倍;该处理产量在收获时达最大,为12 211.11 kg/hm~2,较对照增产2.38%,但增产水平不显著。总体来看,在黄芪开花前采用开沟方式追施硒肥,有助于黄芪地上生长发育,能够适当提高黄芪产量,且能够显著提高黄芪地上茎叶和地下根部的硒含量。  相似文献   

16.
芽苗菜营养价值高、便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栽培周期短、效益高而逐渐发展为一类重要的蔬菜产业。硒作为人体健康必需的微量元素而备受关注,富硒农产品也称为市场和健康养生的追踪热点。外源施入硒后能被芽苗菜转化成为活性更高的有机硒,更利于人体吸收,本文通过以大白菜为材料,探究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白菜芽苗菜中总酚、总黄酮、花青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营养指标的影响,探究外援施硒对白菜芽苗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菜芽苗菜总酚含量随着外源硒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 DPPH自由基清除率降低;白菜芽苗菜中花青苷含量在低浓度硒处理时高,在高浓度硒处理时低;类黄酮含量随着硒浓度的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17.
喷施宝与富硒增产剂对甬优15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喷施宝、富硒增产剂对甬优15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粮食增产和品质改善2个方面要求出发,生产上以喷施宝和富硒增产剂混用1次的效果较好,即用喷施宝300 mL/hm2、富硒增产剂1 500 g/hm2对水750 kg/hm2叶面喷施,既能促进增产,又能提高稻米硒含量,改善稻米品质,达到增产、增效的双重目的,宜在生产中推广施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叶面喷硒对茶树叶片硒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为硒肥的合理利用及富硒茶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亚硒酸钠(Na2SeO3)(四价硒)和硒酸钠(Na2SeO4)(六价硒)为硒源,在田间对桂绿1号茶树进行叶面喷施试验,其中,亚硒酸钠设0、5.0、25.0、50.0、100.0和150.0 mg/L 6个处理,硒酸钠设25.0 mg/L处理.分别于施肥后第6、12、18、24、30和36 d采集茶树嫩叶,分析其总硒、有机硒及Zn、K、Fe、Ca和Mg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喷施5.0~150.0 mg/L亚硒酸钠和25.0 mg/L硒酸钠均可提高茶树叶片的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尤其以喷施25.0~150.0 mg/L亚硒酸钠和25.0 mg/L硒酸钠效果显著(P<0.05,下同);随喷施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茶树叶片的总硒和有机硒含量迅速升高;随采样时间的延长,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在施肥后第6~18 d迅速降低,第24 d后趋于稳定;25.0 mg/L六价硒(硒酸钠)处理茶树叶片的总硒含量在施肥后18 d内与25.0 mg/L四价硒(亚硒酸钠)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但在施肥24 d后显著高于25.0 mg/L四价硒(亚硒酸钠)处理.各处理茶树叶片有机硒含量占总硒含量的比例保持在93.3%~96.6%,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亚硒酸钠喷施浓度为50.0 mg/L时可显著提高茶树叶片的Fe含量,浓度大于100.0 mg/L时会显著降低叶片的Zn和K含量,浓度为150.0 mg/L时显著降低叶片的Fe含量.5.0~150.0 mg/L亚硒酸钠处理和25.0 mg/L硒酸钠处理对茶树叶片的Ca和Mg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叶面喷硒可明显提高茶树叶片的总硒和有机硒含量;茶树叶片吸收无机硒后大部分可转化为有机硒形态.富硒茶生产推荐使用25.0~50.0 mg/L亚硒酸钠或25.0 mg/L硒酸钠,推荐采摘时间分别在施肥后12~36 d和施肥后6~36 d.  相似文献   

19.
叶面喷施不同硒肥对水稻含硒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叶面喷施不同硒肥对水稻含硒量及产量的影响,在水稻齐穗期对各个处理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和螯合硒,研究对水稻籽粒含硒量、水稻茎叶含硒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硒肥后,与对照相比,水稻产量基本随喷硒浓度升高而增加;叶面喷施亚硒酸钠的1组中,喷施2.0 g/hm~2亚硒酸钠处理产量最高,增产效果最好,达到了16.78%;喷施2.5 g/hm~2亚硒酸钠处理中糙米含硒量最高,达到了0.142 mg/kg,经方差分析,与CK相比差异显著;叶面喷施螯合硒的1组中,喷施2.5 g/hm~2螯合硒处理产量和糙米含硒量均达到最高值,与CK相比增产达到了19.35%,含硒量达到了0.236 mg/kg,经方差分析,差异达显著水平。可见叶面喷硒可明显提高水稻茎叶中的硒含量,对水稻的良好生长起促进作用。在叶面喷施硒含量相同的前提下,喷施螯合硒肥的处理产量明显高于喷施纯亚硒酸钠,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富硒增产剂对单季晚稻产量和稻米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季晚稻使用富硒增产剂具有增产、富硒效果。使用富硒增产剂1次的处理,其产量比清水对照增产3.5%-3.9%,与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使用富硒增产剂2次的处理,其产量与对照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可比对照增产5.6%~7.4%。使用富硒增产剂处理的稻米硒含量比清水对照高0~0.42mg/kg,供试的2个单季晚稻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生产上如要通过使用富硒增产剂来达到预定的稻米硒含量指标,宜预先做试验,以确定具体的使用量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