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分别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颗粒剂分别与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混和拌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70%甲基托布津100 g+72%农用硫酸链霉素6 g+滑石粉6 kg处理种薯100 kg的节本增收效果最好,每667 m2产量为2 276.52 kg,防效为24.17%,产出/投入为20.82∶1.  相似文献   

2.
5种药剂拌种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在临洮县山旱地条件下,对5种药剂拌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拌种的防效最好,为91.33%,较药剂对照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宝大森)提高30.90百分点;折合产量最高,为40576.7kg/hm。,较药剂对照、空白对照分别增产20.22%、12.37%。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可鲁巴(丙森·霜脲氰)可湿性粉剂拌种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85.82%、80.44%,较药剂对照分别高25.39、20.01百分点;折合产量较药剂对照、空白对照分别增产17.59%、9.91%和14.56%、7.08%。3种药剂拌种处理的马铃薯商品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适宜在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上的最佳拌种组合药剂,以不同农药生产厂家不同浓度的克菌丹与甲霜灵混合拌种,共设计了3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陕西恒田8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100 g+江苏宝灵35%甲霜灵种子处理干粉剂40 g+3 kg滑石粉"或"河北冠龙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100 g+江苏宝灵35%甲霜灵种子处理干粉剂40 g+3 kg滑石粉"进行马铃薯种薯100 kg拌种,对马铃薯出苗没有影响,商品率和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适宜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选用5%香芹酚水剂和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2种药剂,以清水作为对照,研究其对马铃薯物候期、经济性状、病害防治效果、产量及增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2种药剂对马铃薯生育期没有影响,但防治早疫病、晚疫病使植株延迟老化枯死时间;2个处理株高均高于对照,田间表现症状基本一致;5%香芹酚水剂防效均高于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对早疫病的防效为57.07%,对晚疫病的防效为53.6%;2个试验点均以5%香芹酚水剂处理产量最高,均较对照增产。  相似文献   

5.
杨雄  赵彪  尹明芳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Z1):236-238
马铃薯晚疫病是发生最普遍和最具有毁灭性的真菌性病害.目前,利用化学农药防治晚疫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试验比较研究5种不同药剂对马铃薯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化学药剂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喷施甲霜灵锰锌后,每公顷产鲜薯24 t,比对照(喷清水)增产7.80 t/hm2,增产幅度为48.11%,大中薯率比对照增加18.03%.通过本试验的研究,筛选出经济、有效的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农药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榆林地区马铃薯产区疮痂病高发且逐年加重的趋势,通过5种杀菌剂组合处理(70%甲基托布津WP播种期拌种+杀菌剂生长期灌根),以及2种微生物菌肥组合处理(播种期拌种或生长期灌根),探究不同处理对疮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疮痂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其中芽孢杆菌复合生物菌剂灌根处理和70%甲基托布津WP拌种+47%春雷王铜灌根处理对疮痂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分别为  67.84%和56.09%;商品薯率及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药对照,商品薯率分别增加26.88%和25.80%,产量分别增加62.39%和45.77%。综上可知,芽孢杆菌复合生物菌剂灌根处理和70%甲基托布津WP拌种+47%春雷王铜灌根处理在防治疮痂病及提高马铃薯产量等方面表现良好,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三都县马铃薯种植中发生最普遍且危害性较大的病害,应用化学控制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试验以72%霜霉疫净、80%烯酰吗啉、58%甲霜灵锰锌、68.75%银法利四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防治效果同田对比,结果表明,喷施68.75%银法利防治的发病率较喷清水对照低38.12%、病情指数较对照低24.7,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安定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大,马铃薯晚疫病易发生。通过选择目前市场上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进行组合喷施,筛选防治效果最佳的药剂组合和喷施浓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80%代森锰锌100 g/亩+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0 g/亩+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0 g/亩+52.5%恶酮·霜脲氰(抑快净)水分散粒剂40 g/亩+68.75%银法利悬浮剂75 mL/亩+52.5%恶酮·霜脲氰(抑快净)水分散粒剂40 g/亩,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较好,晚疫病的发病率最低,平均为9.5%,较T5(CK)处理低11.7个百分点;病情指数最低,平均为11.6,较T5(CK)处理低11.7;防效最好,平均为49.8%。但马铃薯产量以T1处理,即80%代森锰锌100 g/亩+50%氟啶胺悬浮剂30 mL/亩+50%氟啶胺悬浮剂30 m L/亩+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0 g/亩+68.75%银法利悬浮剂75 mL/亩+68.75%银法利悬浮剂75 mL/亩最高,为49 708 kg/hm~2,较T5(CK)增产17 458 kg/hm~2,增产率54.1%。因此,在生产上应选择不同药剂继续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9.
为了选出陕北山旱地区有效防治马铃薯黄萎病拌种药剂在生产中应用,采取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甲霜双霉威、杜邦克露、甲霜.锰锌、多菌灵、农用链霉素等5种药剂进行马铃薯种子处理对马铃薯黄萎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农用链霉素进行马铃薯拌种对黄萎病的防治优于其他常规药剂,校正缺苗率0.4%、发病率2.19%、病情指数0.79,增产率达56.69%,防治黄萎病效果最好。其次杜邦克露+农用链霉对马铃薯种子拌种、甲霜.锰锌+农用链霉素对马铃薯种子拌种分别为校正缺苗率5.7%、2.4%、发病率4.6%、3.9%、病情指数1.8、1.51、增产率达47.24%、35.7%,防治黄萎病效果较好,增产效果明显。甲霜双霉威+农用链霉对马铃薯种子拌种没有明显增产作用,同时造成缺苗严重。  相似文献   

10.
通过4年药效试验,筛选出60%氟吗锰锌WP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最佳剂量是1.8kg/hm2,药剂组合为:①第1次喷施嘧菌酯0.48L/hm2、第2次喷施氟吗锰锌1.5kg/hm2、第3次喷施甲霜灵锰锌2.25kg/hm2;②氟吗锰锌1.8kg/hm2和甲霜灵锰锌2.25kg/hm2两者交替使用。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初期叶面喷雾,早熟品种喷洒3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药剂处理对黑芝麻茎点枯病的防控效果。[方法]在芝麻始花期后,连续2次喷施以72%农用链霉素SP+70%甲基托布津WP不同比列不同用量复配混用的药剂防治黑芝麻茎点枯病,以72%农用链霉素SP、70%甲基托布津WP为对照药剂,以清水为空白对照。[结果]喷施300 g/hm2+450 g/hm2(农用链霉素+甲基托布津)、300 g/hm2+300 g/hm2(农用链霉素+甲基托布津)2个处理区的防治效果最好,均达70%以上,增产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区,增产20%以上。[结论]在芝麻始花期喷施甲基托布津和农用链霉素单剂及其复配混用的药剂对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重大流行性病害,常造成严重损失。为降低马铃薯晚疫病化学防治药剂使用量,将太谷乐675mL/hm~2、S-诱抗素675mL/hm~2分别与80%代森锰锌WP 1200g/hm~2和68%精甲霜灵·锰锌WDG 1050g/hm~2混用能进一步提高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的平均防效和产量,其中,太谷乐675mL/hm~2+68%精甲霜灵·锰锌WDG 1050g/hm~2的平均防效显著高于68%精甲霜灵·锰锌WDG 1050/hm~2。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7种常用药剂开展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筛选试验。结果表明:687.5 g/L银法利悬浮剂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68%金雷水分散粒剂和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87.5 g/L银法利悬浮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72%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具有一定防效和较好的增产效果,生产上开展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可采取几种药剂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包衣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药剂包衣对马铃薯影响不同。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包衣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病毒病,显著提高出苗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15.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马铃薯品种克新6号为指示品种,在环县进行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施药时期和施药次数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马铃薯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块茎膨大期各喷施1次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可达78.8%,商品薯率较对照全生育期不施药提高25.1百分点,非商品薯率较对照降低17.5百分点,病薯率较对照降低7.6百分点;折合总产量最高,为16856.7 kg/hm2,较对照增产43.50%.于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各喷施1次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可达78.0%,折合总产量为16830.0 kg/hm2,较对照增产43.27%.于现蕾期、开花期各喷施1次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可达72.8%,较对照增产40.86%.于现蕾期喷施1次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可达47.9%,较对照增产29.23%.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薯药剂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药剂种类及浓度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为马铃薯晚疫病防治适宜药剂种类及浓度的选择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克新1号品种为供试材料,分析了克露、安克以及甲霜灵锰锌3种杀菌剂在350倍和500倍2种浓度水平下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植株发病率、病情指数、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50%安克可湿性粉剂的350倍液种薯处理的植株发病率、发病级数、病情指数、块茎发病率最低,其马铃薯产量最高,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50%安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处理、72%克露可湿性粉剂350倍液处理和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处理;而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350倍液与500倍液的防治效果均较差。  相似文献   

17.
几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调查,结果表明7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68.75%银法利悬浮剂1125g/hm2、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2000g/hm2、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2050g/hm2这三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都在80%以上,分别为:86.78%、84.60%、82.86%,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较好的药剂,且使产量明显增加,建议在生产上与其它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8.
九种药剂组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防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高效、低残留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进行了9种药剂组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处理B[80%乙蒜素EC+80%代森锰锌WP+(80%乙蒜素EC+80%代森锰锌WP混配)]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C[80%乙蒜素EC+80%代森锰锌WP+(80%乙蒜素EC+50%多菌灵WP混配)]和K[58%甲霜灵·锰锌WP+58%甲霜灵·锰锌WP+58%甲霜灵·锰锌WP],防治效果分别为81.54%、74.66%、71.27%。折合单产最高的是处理B,为31 303.95kg·hm-2,其次是处理C和K,为24 363.60kg·hm-2、23 525.25kg·hm-2。1%水平上,处理B表现极显著。马铃薯晚疫病常发区要防治3次以上,前期使用保护剂,后期用治疗剂,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乳剂、克黑净粉剂(主剂+辅剂)及空白对照在新组合H两优6839制种田进行药剂防治稻粒黑粉病试验。结果表明,用克黑净粉剂(主剂+辅剂)防治的处理其结实率平均提高5.7个百分点,分别比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乳剂、空白对照处理提高4.7、5.1、7.2个百分点,折合产量分别提高了199.5、300.0、369.0 kg/hm2,平均增产289.5 kg/hm2。说明用克黑净娄剂(主剂+辅剂)防治效果显著,空白对照的结实率及产量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0.
杂交稻H两优6839制种田防治稻粒黑粉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乳剂、克黑净粉剂(主剂+辅剂)及空白对照在新组合H两优6839制种田进行药剂防治稻粒黑粉病试验。结果表明,用克黑净粉剂(主剂+辅剂)防治的处理其结实率平均提高5.7个百分点,分别比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乳剂、空白对照处理提高4.7、5.1、7.2个百分点,折合产量分别提高了199.5、300.0、369.0 kg/hm2,平均增产289.5 kg/hm2。说明用克黑净娄剂(主剂+辅剂)防治效果显著,空白对照的结实率及产量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