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蛋鸡的产蛋性能,是指蛋鸡的开产日龄、产蛋高峰期及其维持时间、产蛋期死淘率等。养鸡生产实践中,常见鸡开产日龄提前或推迟,不出现产蛋高峰期或产蛋率攀升时间较长,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短,产蛋期间死淘率高以及提前休产等产蛋性能下降的现象。要注意分清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蛋鸡产蛋高峰期是产蛋率在88%以上的持续时间,产蛋高峰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到该批蛋鸡的养殖效益。分析如下,供参考。一、鸡产蛋高峰期短的原因1、遗传因素不同品种产蛋鸡在饲料营养、饲养环境、管理程序等完全相同条件下高峰期长短不一定相同,有的高峰期持续时间长,有的持续时间短,而且高峰期产蛋率也不一定完全相同。2、雏鸡因素同一品种产蛋鸡雏鸡质量不同时高峰期长短  相似文献   

3.
<正>在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或养殖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却出现开产日期、产蛋高峰期延迟或产蛋高峰期缩短的现象,产蛋率不稳定,甚至达不到产蛋高峰期。引起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很多,如某些传染病、饲养管理不善、用药不当、各种应激因素存在等,都会引起产蛋量下降。现将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赵爱冬 《河北农业》2022,(11):92-93
<正>在商品蛋鸡养殖过程中,蛋鸡120~140日龄相继开产,160日龄时产蛋率可达50%左右,180日龄后可上升到80%,200日龄时产蛋率可超过90%,产蛋率不断提升,超过90%后逐渐平稳,维持时间较长。然而,实际生产中有不少养殖户反应,蛋鸡开产后产蛋日龄延后,190日龄时产蛋率才会达到80%,产蛋率上升缓慢,产蛋高峰期也达不到90%。那么,产蛋率上升缓慢、无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的原因是什么呢?经查找原因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是由饲料、饲养管理、疾病等方面原因所引起的鸡只机体发育不达标、生长发育受阻、生殖系统发育不良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蛋用鸡种的产蛋高峰期较长,一般可达到6个月或更长时间。但在生产中经常会碰到有些鸡群不能按时进入产蛋高峰期或产蛋高峰期持续的时间较短,主要原因分析如下。1管理不科学舍内温度控制不好,冬季温度过低,夏季温度过高直接影响蛋鸡采食和产蛋;饮水不足对蛋鸡的影响甚大。如果在炎热的夏天断水1h,蛋鸡高峰期产蛋率会降低10~20%。管理粗放对其产蛋高峰期的影响也较大,如果喂料不及时,拌料不均匀,水槽漏水、  相似文献   

6.
《中国畜禽种业》2008,4(8):53-53
春季是蛋鸡的产蛋旺季,当产蛋率达80%以上时即进入了产蛋高峰期.最高峰时可达到90%以上。通常春季蛋鸡产蛋高峰期只有3个月左右,若采取措施则可使产蛋高峰期延长到4-5个月。延长春季产蛋高峰期的时间,可直接提高蛋鸡全年的总产蛋水平,使蛋鸡的饲养效益得到有效提高。这里特介绍几种延长蛋鸡春季产蛋高峰期的特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白银 《中国畜禽种业》2009,5(5):140-140
春季是蛋鸡的产蛋旺季,当产蛋率达80%以上时即进入了产蛋高峰期,最高峰时可达到90%以上。通常春季蛋鸡产蛋高峰期只有3个月左右,若采取措施则可使产蛋高峰期延长到4—5个月。延长春季产蛋高峰期的时间,可直接提高蛋鸡全年的总产蛋水平,使蛋鸡的饲养效益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8.
春季是蛋鸡的产蛋旺季,当产蛋率达80%以上时即进入了产蛋高峰期,最高峰时可达到90%以上。通常春季蛋鸡产蛋高峰期只有3个月左右,若采取措施则可使产蛋高峰期延长到4—5个月。延长春季产蛋高峰期的时间,可直接提高蛋鸡全年的总产蛋水平,  相似文献   

9.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于产蛋鸡,尤其是产蛋高峰期的笼养蛋鸡,对浙江省开化县产蛋高峰期的蛋鸡产蛋性能影响较大,是制约蛋鸡养殖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了提高农户养殖蛋鸡的经济效益,促进蛋鸡养殖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本文就开化县蛋鸡养殖中出现的蛋鸡脂肪肝综合征进行探析,从营养、遗传、管理、应激、环境、毒物、激素等各个方面分析了蛋鸡脂肪肝综合症的致病因素,并着重从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方面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蛋鸡产蛋性能指标包括产蛋率和合格鸡蛋的平均蛋重,该性能受蛋鸡个体、饲养管理、养殖环境、疫病等诸多因素影响.研究各因素对产蛋性能的影响及其时延效果对蛋鸡养殖过程管理十分重要.将蛋鸡的采食、饮水、环境温度和湿度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ve,VAR)模型,实现了产蛋率的中短期...  相似文献   

11.
采用蛋鸡高产高效饲养新法.可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长达5个月左右.比一般的饲养方法产蛋高峰期延长1倍多。同时.采用此法还可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的产蛋率高达96%以上.即使是二龄蛋鸡.产蛋率也可达到85%以上。现将此蛋鸡高产高效饲养新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鸡群在开产后产蛋率逐渐增加并进人产蛋高峰期。优良蛋鸡的高峰期产蛋率应在92%~96%左右,维持一段时间后,产蛋率逐渐下降,进入一个产蛋率相对稳定的时期。但在生产实践中,常常会遇到产蛋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的情况。除了因减少产蛋而直接带来的经济损失外,更重要的是产蛋率突然下降常常是某种疾病(尤  相似文献   

13.
在笼养商品蛋鸡的整个饲养阶段,如果产蛋高峰期管理不善,则产蛋高峰期不会维持很长时间,而且难以达到产蛋率的最高水平。经过多年的技术推广,认为饲养笼养商品蛋鸡除了要搞好育雏、育成期以及产蛋前后期的饲养管理外,在产蛋高峰期要特别注意在营养、光照、环境、免疫方面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4.
人们一般注重蛋鸡产蛋前期和高峰期的饲养管理,往往疏于产蛋后期的管理,使整个生产周期的生产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导致蛋鸡的产蛋率急剧下降,从而影响整个产蛋期的产蛋量和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方式,加强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避免因管理不当使产蛋周期过早结束,影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对于蛋鸡养殖户来说,蛋鸡产蛋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的多少。但在现实的生产实践中很多蛋鸡养殖户因为认识不到位的原因,影响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导致蛋鸡的产蛋率下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现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及所应采取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对广大蛋鸡养殖户有所帮助,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蛋鸡产蛋期良好的饲养管理对改善蛋鸡机体状况和产蛋量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蛋鸡在产蛋期具有特殊的生理特点,饲养管理人员要根据蛋鸡生理特点制定合理的饲粮供给方式和饲养管理模式,同时通过对蛋鸡养殖日龄的划分,可以将蛋鸡产蛋期分为产蛋前期、产蛋高峰期和产蛋后期3个阶段,不同阶段饲养管理措施有所不同。文中对蛋鸡养殖中不同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措施及蛋鸡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蛋鸡产蛋性能的提高及蛋鸡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无产蛋高峰是指鸡产蛋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到达产蛋高峰期的鸡没有出现产蛋高峰.饲养到200日龄左右时日产蛋率还在60%~80%徘徊,或者说虽然达到了产蛋高峰,但维持的时间太短,产蛋率异常下降,其主要表现为蛋鸡在产蛋期间产蛋率的急剧下降和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18.
<正>初冬正是季节变换时期,突然的降温和光照减少,使室内外温差发生很大变化,蛋鸡自身能量消耗开始增加,此时如不科学管理蛋鸡,极易导致蛋鸡的产蛋率下降甚至休产。为充分发挥蛋鸡冬季的生产性能,延长产蛋高峰期,提高产蛋率,除了给蛋鸡创造适宜的产蛋环境,减少各种不利因素应激的同时,科学饲喂极为重要。选好初冬预混料预混料是饲料的核心,选择一家质量可靠、性价比高的预混料厂,养鸡就成功了一半。有的养鸡场随意选  相似文献   

19.
冯小鹿 《新农村》2010,(9):31-31
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是提高养鸡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蛋鸡开产后,产蛋率逐渐上升,25~44周龄时处于产蛋高峰期,这期间除要供给充足的蛋白质饲料、适当控制能量饲料及进行科学合理的补钙外,为鸡群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产蛋是性成熟后母鸡的正常生理机能之一。蛋鸡在开产后产蛋率逐渐增加并进入产蛋高峰期,优良蛋鸡的高峰期产蛋率应在92%-96%,维持一定的时间后,产蛋率逐渐下降进入一个产蛋率相对稳定的时期。养殖户经常遇到产蛋率突然下降的情况,其原因及预防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