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重庆市缙云山黄芩属(Scutellaria Linn.)4种植物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1)4种植物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细胞形状可以分为多边形和不规则形,垂周壁样式可以分为平直-弓形、浅波型和深波型;2)4种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均具有腺点;3)柳叶红茎黄芩叶片的上、下表皮均无表皮毛,缙云黄芩叶片的下表皮无表皮毛分布,其他都具有表皮毛;4)岩藿香叶片的上表皮具有乳突分布,其他都不具有乳突;5)气孔器类型为横裂型、环细胞型、聚环细胞型,形状为椭圆形、长椭圆形和圆形3种,均出现在下表皮.研究表明,重庆市缙云山黄芩属的4种植物叶表皮细胞和气孔器特征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可以作为鉴定该4种植物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同时叶表皮微形态研究也证明了韩信草可作为4种黄芩属植物中较为进化的物种,而柳叶红茎黄芩则表现为较为原始的性状.  相似文献   

2.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鸢尾属17种植物叶片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对其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并作了分类上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叶表皮的表皮细胞形态、气孔及表皮上的乳突在种间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鸢尾属植物表皮细胞多为菱形,表皮细胞短菱形的为原始类型;气孔器为不规则形;气孔及垂周壁存在下陷或隆起2种;垂周壁式样为平直或弓形;下陷气孔周边的表皮空隙口形状为椭圆形、方形或菱形;有些种表皮上具有乳突,并存在多态性;这些性状与鸢尾属植物生境不存在直接联系。本文还依据叶表皮微形态特征探讨了属内亚属间及一些近缘种间的分类关系。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石蒜科中玉帘属的葱兰、石蒜属的石蒜、水仙属的水仙和朱顶红属的朱顶红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进行了解剖学显微结构比较.结果表明,4种植物叶片的海绵组织发达,叶脉中的维管束都为有限外韧型维管束,且维管束鞘由薄壁细胞组成,气孔器都由2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无副卫细胞,气孔器的长宽比都很小,在1.03~1.44之间.但是,葱兰叶片横切面轮廓基本呈“肾形”,石蒜、水仙和朱顶红叶片横切面轮廓基本呈浅“W”或“V”字形;葱兰叶片横切面的上、下表皮分界不明显,无叶缘结构,而石蒜的叶缘为楔形,水仙的叶缘为乳突状,朱顶红的叶缘为圆弧形;葱兰、水仙和朱顶红均为等面叶,而石蒜为异面叶且下表皮细胞上具有明显的尖刺状乳突;石蒜、水仙和朱顶红叶片海绵组织内相邻维管束间有大而明显的薄壁细胞,这类细胞破裂后可形成较大的空腔,葱兰则是以花环状的薄壁细胞围成小空腔;叶表皮细胞有长细胞和短细胞之分,葱兰、石蒜、水仙的叶表皮细胞形状多数为长矩形,朱顶红的叶表皮细胞多数近椭圆形或近圆形;葱兰和水仙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器分布密度差异很小,石蒜和朱顶红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器分布密度差异明显.说明4种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具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种间差异,可为石蒜科植物的种属关系确认与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桑属(Morus.)8个种叶表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桑属植物上表皮细胞排列规则,形状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下表皮细胞较窄长,排列不规则,垂周壁微波状起伏。桑叶上、下表皮有非腺毛、腺毛、钟乳体等附属物的分布。桑叶栅栏组织细胞的排列相对紧密且规则,而海绵组织细胞排列松散且不规则,叶肉细胞中还有大量晶体,钟乳体形状多样,上下表皮中都有分布。气孔器仅分布在叶下表皮,属于无规则型,气孔圆形或椭圆形。气孔面积、气孔形态及表皮毛等特征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可以作为桑属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桑属植物叶表皮特征作为该属种间鉴定的指标是可行的,但是依据某个单一的形态特征形状,并不能将各个种之间完全区分开,应该综合多种形态性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丁香属6种植物的叶片表皮特征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6种丁香的叶片气孔都分布于下表皮中,上表皮无气孔分布,气孔器类型均为无规则型,细胞形状多为不规则型;但气孔大小、气孔形状、气孔密度、气孔的开张度、上下表皮细胞的大小、垂周壁式样均表现出种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马鞭草科9种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栗琼  招礼军  陶世红  彭琼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057-7058,7061
在生物数码显微镜下观察了马鞭草科6属9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结果表明:所有植物上、下表皮均有腺毛;表皮细胞的垂周壁有平直和波状弯曲2种类型,其中假连翘属上、下表皮和马缨丹属上表皮的垂周壁较为平直,赪桐属、牡荆属、冬红属、豆腐柴属植物都呈不同程度的波状弯曲;该科植物气孔器以无规则为主,且气孔器由横列型、平列型向无规则型方向进化;三对节表皮毛和气孔器类型的独特性表明该种植物在赪桐属的地位具有特殊性;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在属间的分类意义不明显,但在属内种间的分类上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植纹鉴定技术和石蜡切片法对两种野豌豆属植物:山野豌豆(Vicia amoena)和大叶野豌豆(V.pseudo-orobus)叶片作比较解剖学研究,旨在了解其种间叶片结构差异及其生态适应性,为野豌豆属植物资源保护及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两种野豌豆叶片均为异面型;气孔突出,为无规则型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栅栏薄壁组织1层,海绵薄壁组织发达;主脉由机械组织、基本组织和维管束构成;山野豌豆表皮细胞垂周壁类型为浅波状、C型,气孔长宽比较小,叶片表现较原始;角质层较薄,纹饰为线状、颗粒状;无表皮毛;栅栏薄壁组织较薄,海绵薄壁组织有明显胞间隙,耐阴性较强;大叶野豌豆表皮细胞垂周壁类型为深波状、F型,气孔长宽比较大,叶片表现较进化;角质层较厚,纹饰为线状、脊状,下表皮细胞较厚,有单细胞表皮毛,气孔指数、气孔密度、栅海比和细胞结构紧密度较大,细胞结构疏松度较小,主脉及维管束较发达,抗旱性、抗虫性和抗寒性较强.研究表明,两种野豌豆属植物叶片表现出的结构特征是对生境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4种嵩草属(Kobresia)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并在光学显微镜下测量了上、下表皮细胞的大小、气孔器大小、气孔间距、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结果表明:4种嵩草属植物叶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如表皮细胞具波浪状垂周壁、气孔器均分布在远轴面上,气孔器类型均为平列型等.4种嵩草属植物叶片两侧叶缘上均有刺毛,且线叶嵩草叶缘上的刺毛尖端有倒刺.气孔密度与气孔指数在种间差异显著(除高山嵩草和线叶嵩草之间无差异),可以作为嵩草属植物分类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石蜡切片法和叶表皮装片法对薹草属菱形果薹草组(Carexsect.Rhomboidales)9种植物进行叶片解剖结构特征观察。结果表明:9种植物的叶片解剖学特征总体上较一致,如横切面形状为"V"形或近"V"形,具气腔,中脉上方具泡状细胞,中脉维管束周围有不同程度的厚壁组织;上表皮细胞一般比下表皮细胞大;表皮下的叶肉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叶表皮特征显示上、下表皮细胞均为长方形,垂周壁深波状弯曲,表现出近似种之间的相似性;表皮附属物为刺突状表皮毛;但不同种之间的叶解剖特征也有一定的区别,表现在泡状细胞层数、叶肉细胞分化层数和中脉维管束2端厚壁组织发达程度不同,气孔器在脉间成列或随机分布,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也有差异,可以作为区分种的依据。据此,本文提供了基于叶片解剖特征的9种植物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完善海罂粟属(Glaucium L.)的系统分类,了解各种之间的抗旱性差别,为新疆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海罂粟属(Glaucium L.)3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和叶解剖学特征,测量并统计了气孔器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及组织结构紧密度等指标.[结果]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和无规则形,垂周壁为平直、弓形、波状和深波状;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气孔下陷,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气孔器类型均以无规则和四分体型为主,偶有不等细胞型;上表皮气孔密度大于下表皮;叶片均为异面叶.[结论]海罂粟属植物气孔器和叶表皮细胞特征在种间差异比较明显,可以作为种间鉴定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新疆海罂粟(G.squamigerum Karelin & Kirilov)的抗旱能力最强,海罂粟(G.fimbrilligerum Boissier)次之,天山海罂粟(G.elegans Fischer & C.A.Meyer)最弱.  相似文献   

11.
红花檵木是一种在园林绿化上广泛应用的彩叶植物,叶色夏季会出现"返青"现象,导致观赏价值降低。对红花檵木的红叶、转绿后的绿叶和回复突变的绿叶以及原变种檵木的叶片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①檵木及其变种红花檵木的不同叶片中表皮毛均为单细胞型,有单根型的,也有2~多根表皮毛1束型的,以1~4根1束的表皮毛类型为主,表皮毛的分布下表皮均多于上表皮;②表皮毛的分布规律檵木与红叶相似,转绿与复绿相似,红花檵木转绿后表皮毛的数量下降60%以上;③红花檵木叶片转绿后上表皮细胞显著缩小,下表皮和气孔器略微增大,气孔指数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2.
以百合科的吉祥草(Reineckia carnea)、万年青(Rohdea japonica)、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和萱草(Hemerocallis fulva)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技术进行叶表皮特征的观察,测量并统计表皮细胞长宽、气孔大小、气孔密度等参数,初步分析了4种植物叶表皮解剖结构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4种植物叶表皮细胞具有长、短细胞之分,细胞形状多数为长矩形、椭圆形或近圆形,均无副卫细胞;4种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大小、形状、气孔密度、气孔与周围表皮细胞相对位置,以及气孔器在上下表皮的分布等特征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几种挺水植物叶表皮细胞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芦竹、水龙、喜旱莲子草、慈菇等4种挺水植物叶的表皮细胞进行了显微观察。这4种挺水植物的根虽然生长在浸水的土壤里,它们的茎、叶仍伸展在空气中。它们的叶的表皮细胞受水的影响不如漂浮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叶表皮细胞受水的影响大。这4种挺水植物叶的表皮细胞结构与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叶的表皮结构不一样,而和陆生植物叶的表皮细胞结构比较相似,均具有气孔、气孔器,有的植物表皮还长有表皮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芦竹、水龙、喜旱莲子草、慈菇等4种挺水植物叶的表皮细胞进行了显微观察。这4种挺水植物的根虽然生长在浸水的土壤里,它们的茎、叶仍伸展在空气中。它们的叶的表皮细胞受水的影响不如漂浮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叶表皮细胞受水的影响大。这4种挺水植物叶的表皮细胞结构与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叶的表皮结构不一样,而和陆生植物叶的表皮细胞结构比较相似,均具有气孔、气孔器,有的植物表皮还长有表皮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新疆顶冰花属5种早春短命植物的叶表皮微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结合扫描电镜技术,测量并统计了叶表皮细胞和气孔器的一些参数。[结果]新疆顶冰花属植物叶表皮多由长细胞、短细胞、气孔器细胞、乳突和刺毛等结构组成,气孔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虽然属内种间整体系统特征是相近的,但叶表皮细胞和气孔的微结构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结论]植物的许多局部细微形态特征对部分种的划分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木兰科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木兰科Magndiaceae 7属16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木兰科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垂周壁呈不同程度的波状弯曲;气孔器分布于下表皮,其长轴取向不规则,除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为平列型与无规则型并存外,均为平列型;不同属种的上下表皮细胞大小、细胞垂周壁的波状弯曲程度和气孔器密度均存在差异,可为属种的划分提供实验证据.图3表1参10  相似文献   

17.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国产萝藦科牛奶菜族11属28种植物叶表皮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形态特征.该族植物叶片上表皮细胞通常呈多边形,垂周壁平直或近平直;角质层有条纹状、乳突状、粗条状和脊状皱褶等结构;气孔器有平列型和环列型2种类型:眼树莲属D ischidia、球兰属Hoya和扇叶藤属M icholitzia具有环列型气孔器,其他属均为平列型.结合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资料,提出牛奶菜族的气孔器可能是从平列型向环列型进化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徒手切片法对秋英属两种植物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波斯菊和硫华菊老根均具有次生结构且髓部明显,但髓部形状、各结构厚度及所占比例不同。两种植物茎横切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束,但茎横切面形状、表皮毛存在较大差异,维管束数量也不相同。波斯菊与硫华菊均为异面叶,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但叶片横切面各结构厚度、气孔大小及密度存在差异。从生态适应性来看,两种植物均具有阳生植物的特征,其中硫华菊耐旱性较波斯菊强,但波斯菊茎的机械支持和输导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研究蒿属植物系统分类及植物适应极旱生环境的机理,运用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毛乌素沙地12种蒿属植物叶的解剖特征。结果表明,12种蒿属植物的叶片分等面叶和异面叶两种类型,叶表皮细胞形状为长条形和不规则型,垂周壁式样为平直、弓形、浅波状和深波状;气孔器以不规则型为主,仅有1种为环列型,保卫细胞椭圆形或圆形,隆起,气孔排列方式为平列型和散乱型,气孔指数差异较大。12种蒿属植物叶片具有明显的强旱生植物结构特征,如叶面积显著缩小,表皮毛发达,角质膜厚,栅栏组织极为发达并具环栅结构,维管束多且具维管束鞘,气孔器密集,均生于表皮细胞水平下面,孔下室较大等。12种蒿属植物的叶解剖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种间差异,如叶表皮细胞形状、细胞垂周壁式样、气孔指数等,这些特征为蒿属植物种间分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国产萝蘑科牛奶菜族11属28种植物叶表皮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形态特征.该族植物叶片上表皮细胞通常呈多边形,垂周壁平直或近平直;角质层有条纹状、乳突状、粗条状和脊状皱褶等结构;气孔器有平列型和环列型2种类型:眼树莲属孤如矗地、球兰属Hoya和扇叶藤属Micholitzia具有环列型气孔器,其他属均为平列型.结合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资料,提出牛奶菜族的气孔器可能是从平列型向环列型进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