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案例:陶某是某村村委会主任,为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去年6月的一天晚上,陶某和其他包片人照常在田间进行秸秆禁烧巡查,途中,陶某不幸被石块绊倒跌伤。经县医院诊断,陶某两处软组织受伤、右小腿骨折。那么,村干部因工作受伤是否可认定为工伤?如果不是工伤,又该如何寻求救济呢?说法:村干部陶某的情况不能认定为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人员必须是我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  相似文献   

2.
江苏句容市郭在镇读者杭某来电:我的一个亲戚工作中受伤,经鉴定为5级伤残。目前距离事故鉴定之时一年多了。请问:现在还能申请工伤认定吗?答: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是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是被诊断、鉴定  相似文献   

3.
维权热线     
《农家致富》2013,(14):55
工伤须经伤残鉴定江苏省泰兴市珊瑚镇读者贾某来电:我在工厂做工时被铁块砸断脚趾,现脚趾活动能力尚好。请问:是否构成工伤?答:在工厂上班过程中受伤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工伤待遇包括误工费、护理费、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其中三个一次性费用须构成工伤伤残方可享受,是否构成工伤须经伤残鉴定。  相似文献   

4.
正编辑同志:我因工作受伤后,曾在一家医院住院治疗。一个月前,我向有关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在要求医院提供相应的医疗诊断证明时,医院一再推托。后来才告知,我的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报告、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用等病历资料均被遗失,因而无法向我提供工伤认定所需要的诊断证明材料。请问:在我不能获得工伤认定的情况下,能否要求医院赔偿损失?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级政府密切关注焚烧秸秆问题,增加巡查人员和巡查次数,严厉打击秸秆禁烧现象。但是在东北的农村地区焚烧秸秆问题仍然存在,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使得地方政府很难落实秸秆禁烧政策。结合秸秆禁烧政策面临的困境,分析秸秆焚烧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为地方政府有效推进落实秸秆禁烧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编辑同志:2013年10月份,我上班时因工受伤,劳动保障部门给我进行了工伤认定。由于受伤,我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要求用人单位进行工伤赔偿,这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但是我递交申请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劳动保障部门却迟迟没有组织鉴定,原因是用人单位不配合,让我找单位。我想问一下,是不是用人单位不配合做鉴定,就不能鉴定了?读者李某李某读者:工人因工受伤后向用人单位要求工伤赔偿,则需要对工人受伤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确定具体的赔偿数额。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太原市劳动能力鉴定办事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在农安县召开。以此为契机,农安县迅速推进农作物收割和秸秆捡拾打包作业,出台了《农安县2017年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和《农安县2017年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自此,2017年秋季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拉开序幕。执行巡查制度农安县把枯秆禁烧作为政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早谋划、早动员、早部署、重利用、治  相似文献   

8.
正工伤认定是劳动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不申请,不认定"是工伤认定程序的特点。劳动者受伤后要有一个基本认识,不是所有的劳动者受伤的情形都可以认定为工伤并且得到一定的工伤赔偿金额,具体说来,符合以下条件和要求才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21,(8)
正编辑同志:我上班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虽然公司已给我办理工伤保险并缴纳相关费用,但公司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而我直到伤情稳定才自行前往。工伤保险机构以迟延申请为由,只愿就我受伤的第一个月及申请工伤认定之后给予工伤待遇,对第一个月后至申请工伤认定之间的6个月,则拒绝担责。请问:我能否要求公司担责?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我是一家公司的驾驶员。前不久,在为公司送货时,因翻车致残,经交警部门认定,事故原因是我驾车下坡急转弯时车速过快,操作不当所致。事发后公司仅为我支付了部分医疗费。我要求申请工伤认定,以享受工伤待遇,但公司以我违章操作、对事故的发生存在重大过错为由予以拒绝。请问公司的观点正确吗?读者蒙昌盛蒙昌盛读者:工伤,也称职业伤害,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岗位上,从事与生产劳动相关的工作时,或者由于劳动条件、作业环境等原因所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或职业病。无过失补偿原则,是我国工伤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指劳动者在发生工伤…  相似文献   

11.
维权热线     
工作间隙受伤也为工伤江苏省如皋市下原镇读者窦某来信:我在公司上夜班,推完一车料后,在车间门口空地上休息。不料被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为促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合理利用,有效防治大气污染,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空气环境质量,各级政府响应出台了秸秆禁烧工作方案和措施。公告、宣传标语、宣传车、媒体,以及各乡镇、村、组干部严防硬守,巡查扑火队现场扑火的场景历历在目。如何实现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始终是各级政府议事日程中的大事。近年来本人通过亲历禁烧、经常听取相关专家和农民意见,结合本人农机化工作和本地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现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工作力度,林州市政府每到麦收秋收季节都会对市农业局及各乡镇召开秸秆禁烧会议,出台严控焚烧秸秆的宣传、处罚、整改等一系列措施。在秸秆禁烧期间,市农业局更是增派人员,增加巡查频次,对重点区域进行督查,加大通报力度,对各乡镇焚烧情况严格做到一日一汇总,一日一通报。笔者现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对秸秆禁烧工作的一些认识及思考。一、秸秆焚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12,(22):55
江苏省高邮市荡庄镇读者唐某来电:我因手机欠费,怕影响工作,上班途中绕道充值话费,被车撞伤,劳动部门做出工伤认定结论,但我所属公司不服。请问:我属于工伤吗?答:"上下班途中"法律虽无明确的规定,一般理解为职工在合理的时间与路线上离开用人单位回到家中或离开家回到用人单位的过程,如果  相似文献   

15.
短信平台     
正1.海南读者(手机号:150××××5645)问:我一年多前被注塑机轧伤了右手,在治疗期间因和公司老板协商赔偿数额不一致,而超过了工伤申请的1年时限,是否还有其他救济途径呢?答:错过了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劳动者如果有合理事由,仍然可以获得工伤认定。如果无法获得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我是一家乡镇企业的员工。2011年底,我出差途中遭受车祸,导致我丧失劳动能力。受伤后,公司为我申报了工伤并得到了社保部门的认定。由于肇事车主只赔偿了20万元,不足以弥补我的损失,我遂要求享受工伤待遇。而公司认为,我已获得人身损害赔偿,无权再要求工伤赔偿。请问:公司的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2015,(2):55
江苏省建湖县高作镇读者董某来电:我在外地务工受了伤,单位没有缴纳工伤保险。请问:该怎样要求赔偿?答:首先,农民工在工作中,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应立即要求到定点医院进行医疗救治。其次,工伤事故发生后,要保留证据,包括证明是工伤的证据和医疗证据,并及时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以后就是工伤待遇支付。如果用工单位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焦作市大力推进全市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营造全民实施秸秆禁烧的浓厚氛围,连续多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实现了环保部门监测卫星“零火点”的禁烧目标,秸秆禁烧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一、全面安排部署禁烧工作焦作市在“三夏”“三秋”重点时间段秸秆禁烧工作做到了早准备、早安排,市政府召开全市秸秆禁烧专题工作会议,印发《焦作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焦作市夏季秸秆禁烧督查工作方案》,对秸秆禁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全市各地迅速行动,逐级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秸秆禁烧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都成立了书记任政委、县(市)区长任指挥长的秸秆禁烧组织领导机构,各乡镇及涉农办事处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乡村干部全员参与,在全市农村形成了对秸秆禁烧齐抓共管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我于2003年4月到某饭店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同年8月,我因工左臂被绞伤,经数次治疗,共花去医疗费1郾8万元。我市劳动局劳动保护监察科以该饭店管理不善为由,确定我为工伤,劳动仲裁委员会据此认定我为工伤,要求饭店承担全部医疗费用。该饭店不服,诉至法院。请问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因工负伤应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读者:胡明胡明同志:本案是因工伤而起的纠纷。从事实上看,饭店与您已构成事实的劳动关系。虽然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饭店对您的工作岗位、职责是认可的。该饭店未制定严格的工作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而您是在工…  相似文献   

20.
短信平台     
正1.辽宁读者(手机号:182××××0883)问:我公司对所有员工都进行过培训,也公示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违规操作处罚规定。员工张某在工作期间违规操作,被机器割伤,同时机器也被损坏。请问这种情况下,张某还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吗?答:张某的情况符合"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这一工伤认定标准,其工伤保险待遇不因其有过错而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