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探讨氟化物对家蚕代谢机制的影响,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研究材料,从5龄起 蚕开始分别添食经50,100,200,400mg/kgNaF溶液浸泡后的新鲜桑叶,检测家蚕血液和中肠中海藻糖含量的变 化.结果表明,血液中,随着添氟浓度的增加,734添氟组海藻糖含量约是对照组的0.89,0.95,0.65和0.61倍, T6约是对照组的0.82,0.86,0.87和0.89倍.734的3个低浓度添氟组和2个高浓度添氟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p <0.01),而T6各处理组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在中肠中,随着添氟浓度的增加,734添氟组海藻糖含量约是对照 组的0.79,1.04,1.18和1.30倍,T6组约是对照组的0.66,0.76,0.68和0.67倍.734对照组和最高浓度添氟组之 间的差异显著(p<0.05),50mg/kgNaF处理组与2个高浓度添氟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T6对照组与各添氟组之 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氟化物能使耐氟家蚕血液和中肠,以及敏感家蚕血液中的海藻糖含量降低,却能使敏 感家蚕中肠组织中海藻糖含量升高.推测家蚕中海藻糖含量与蚕体的耐氟性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运用人工饲料中定量添加氟化物的方法,探讨了氟对家蚕中肠碱性磷酸酶(AKP)、血液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对家蚕中肠AKP、血液ACP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随着添氟浓度的增加而增强,间隔添氟、停止添氟不能减轻这种抑制作用。添食石灰能减轻氟对中肠AKP、血液ACP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氟化物对家蚕代谢机制的影响,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研究对象,从5龄起蚕开始分别添食50、100、200、400mg/kg NaF溶液浸泡后的新鲜桑叶,检测家蚕血液中羧酸酯酶(CarE),全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734、T6添氟组的CarE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73%-88%和72%-81%,734两个低浓度添氟组的CarE活性与对照组和两个高浓度添氟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T6各处理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734、T6添氟组的全酯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89%-97%和73%-92%,734各处理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T6对照组的全酯酶活性仅与最高浓度添氟组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氟化物对家蚕血液CarE和全酯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东莨菪内酯对家蚕中肠组织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的影响,为桑园使用东莨菪内酯防治虫害的安全性及家蚕抗性品系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毒叶法对家蚕进行添毒,测定东莨菪内酯对家蚕中肠组织GSTs活性的影响,并通过离体抑制试验求出东莨菪内酯对GSTs的抑制中浓度(IC50).[结果]摄食不同浓度东莨菪内酯(0.026~0.104 mol/L)处理桑叶的家蚕表现出相似的中毒症状(吐液和拒食),但在添毒36h后中毒症状完全消失.相对于正常的家蚕,摄食东莨菪内酯处理桑叶后家蚕中肠组织的GSTs比活力呈前期降低、中期升高、后期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浓度(0.001~0.016 mol/L)的东莨菪内酯均显著抑制家蚕中肠组织离体GSTs活性,且抑制率随东莨菪内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东莨菪内酯对家蚕中肠组织GSTs的IC50为0.00474 mol/L.[结论]东莨菪内酯可抑制家蚕中肠组织GSTs活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氟化物对家蚕代谢机制的影响,以家蚕耐氟品种 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研究材料,从5龄起蚕开始分别添食经200,400mg/kgNaF溶液浸泡后的新鲜桑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家蚕头、血液和中肠组织中酯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T6头部和中肠的酯酶同工酶活性大于734,而且酶带数多于734.NaF会扰乱734血液酯酶同工酶系统.推测血液可能是酯酶同工酶和 NaF作用的主要组织,且酯酶同工酶与蚕体的耐氟性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克隆和鉴定1个家蚕中肠特异启动子,为研究家蚕的免疫应答和应用研究提供新的工具。【方法】从家蚕品种大造中提取基因组总DNA,用PCR方法克隆家蚕中肠特异表达基因BmAPN(GenBank登录号:BAA33715.1)的上游调控序列。利用此序列构建以EGFP为报告基因的转基因表达载体pBac[BmAPN-EGFP-SV40,3×P3-DsRed],通过显微注射获得转基因家蚕,在个体水平上检测启动子的活性。【结果】所克隆的BmAPN启动子长度为1 598 bp,其驱动的EGFP仅在转基因家蚕中肠特异表达,与内源基因BmAPN的表达特征一致。该启动子在家蚕幼虫时期活性相对较高,且在起蚕期的活性要明显高于眠蚕期,推测该启动子中的特异元件受激素调控。【结论】经克隆获得的BmAPN启动子为有活性的启动子,且为家蚕中肠特异启动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余甘子果实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和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余甘子果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2种方法(水提法和醇提法)提取余甘子果实中的活性物质,测定其中多酚和黄酮含量、分析其对3种自由基(1-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余甘子果实中富含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其中水提物中多酚和黄酮含量(22.95和34.61 mg/g DW)均高于醇提物中的含量(15.61和17.61 mg/g DW);水提物和醇提物对3种自由基都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其中水提物抗氧化效果优于醇提物,清除DPPH、ABTS~+和羟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4.58μg/mL、9.61μg/mL、1.99 mg/mL。余甘子果实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作用与浓度有关,0.2、0.6 mg/mL提取物对于酪氨酸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1.8 mg/mL提取物则对酪氨酸酶活性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余甘子果实中富含多酚和黄酮类活性物质,而且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能力大小依次是DPPHABTS~+羟自由基;提取物可影响酪氨酸酶活性,低浓度提取物引起酶活性升高,高浓度则抑制酶活性,推测相关作用机制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8.
王宁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821-8822
[目的]研究酪氨酸酶的活性,为防止马铃薯及其他舍酪氨酸酶的水果和蔬菜等发生褐变提供参考。[方法]以马铃薯为原料,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酪氨酸酶的活性;为确定提取酪氨酸酶的适宜条件,测定不同温度和不同pH值对酶活性影响。[结果]结果显示,多巴溶液的吸收光谱最大吸收峰λmax为480nm,随着时间的增大吸光度变化趋于稳定。以此建立动力学曲线,由曲线的斜率可计算出酪氨酸酶的活性,并由试验得出酪氨酸酶的活性受温度和溶液的pH值影响较大。因此,提取和测定酪氨酸酶的活性时的适宜条件为:可见波长λmax为480nm,温度控制在30℃,pH值6.5。[结论]为保障酪氨酸酶的活性,在提取和测定时应选择适宜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氟化物引起家蚕的组织病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家蚕添食氟化物后体壁及中肠的组织变化,结果显示体壁及中肠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体壁上皮细胞出现空泡,严重在外表皮层出现沉积物,中肠病变更为明显,细胞层结构松驰,细胞内出现空泡,线粒体空化,内质网膨胀化,核膜退化,核质凝团状。本文从组织学角度探讨了氟化物引起家蚕中毒的机制。为蚕桑生产中大气污染的防治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于4龄期分别采用150、300、600、1 200、2 400mg/kgNaF的2倍稀释液对湖南省现行家蚕22个品种资源进行添毒试验,通过机率值法和最小二乘法,分别得出NaF对各品种的毒力回归方程和对家蚕品种资源的半致死量(LC50).结果表明:湖南省现行家蚕品种间的LC50差异较大,抗性强品种1514、秋白B、853...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氟化钠(NaF)对家蚕代谢机制的影响,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钠敏感品种734为材料,从5龄蚕开始分别添食50,100,200,400 mg/kg经NaF溶液浸泡后的新鲜桑叶,检测家蚕血液中丙二醛(MDA)物质的量浓度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734添氟组随着氟质量浓度的增加MDA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从2.81倍增加到4.80,T6从和2.24倍增加到2.95倍;734对照组,2个低质量浓度添氟组和2个高质量浓度添氟组,3组中任意2组的MDA物质的量浓度差异极显著,T6对照组的MDA物质的量浓度与各添氟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734添氟组随着氟质量浓度的增加CAT活性分别从1.70倍增加到9.44倍,T6从2.35倍增加到6.10倍;734对照组的CAT活性与最低质量浓度添氟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最高质量浓度氟组差异极显著,且2高质量浓度氟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T6对照组的CAT活性仅与最高质量浓度添氟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MDA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可以反映家蚕的耐氟性,CAT活性与家蚕的耐氟性具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高温胁迫对家蚕血液蛋白质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饲育环境是造成夏秋蚕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研究持续高温对家蚕血液蛋白质组的变化,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分析了高温胁迫后家蚕原种和杂交种血液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发现,有87.79%的蛋白点表现出加性模式,有6.73%表现为超显性,而5.49%则表现为显性不足。在鉴定的28个差异蛋白中,热激结合蛋白(h2)、氨基酰化酶(h9)、血液保幼激素结合蛋白(h14)、羟基丙酮酸异构酶(h23)和家蚕生物钟蛋白(h24)5个蛋白在杂交种和原种中差异较大。这些结果暗示了杂交种可能是通过热激关联蛋白的高度表达来直接抵御高温胁迫,通过加速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来避免高温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中酪氨酸酶活性测定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酪氨酸酶的活性,为防止马铃薯及其它含酪氨酸酶的水果和蔬菜等发生褐变提供参考。[方法]以马铃薯为原料,以pH=7.2的Na2HPO4-HCl缓冲溶液为体系,用分光光度计在480nm处测定马铃薯提取液的吸光度,建立曲线,从而得出酪氨酸酶的活性。[结果]在该条件下,所测数据波动小,酪氨酸酶的活性稳定性高。[结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马铃薯中酪氨酸酶活性,方法简便、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4.
以蛹虫草子实体为研究对象,研究高温和强光对蛹虫草培养后期子实体中多糖、核苷含量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蛹虫草子实体培养后期,提高温度和增加光照强度,可显著提高蛹虫草子实体多糖、尿嘧啶、尿苷、腺嘌呤、腺苷和虫草素等核苷类物质的含量(P0.05),尤其是多糖、腺苷和虫草素的含量较常规培养子实体分别提高0.77、1.76倍和3.58倍。另外发现经过高温和强光胁迫蛹虫草子实体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也有所增强,并且从子实体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到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纯品物质,结果显示该物质对单酚酶活性的IC50为27.8386μg·m L~(-1),二酚酶活性的IC50为38.1432μg·m L~(-1)。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接种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24与48 h后,家蚕中肠6种丝氨酸蛋白酶基因(serine protease gene, sps)的表达变化趋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方法对正常组和微孢子虫感染试验组的6个家蚕中肠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编号分别为sp1、sp3、sp5、sp8、sp11和sp12)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家蚕中肠内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转录水平相比, sp1、sp3、sp5和sp12在接种家蚕微孢子虫24与48 h后均上调表达,其中sp5上调最明显,接种家蚕微孢子虫24与48 h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的1.9和1.2倍;sp8和sp11在受微孢子虫感染24 h后表达上调,而48 h后表达量下降.结果表明,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SP)参与了家蚕中肠对微孢子虫入侵的免疫反应;不同丝氨酸蛋白酶上调倍数不同,说明不同丝氨酸蛋白酶参与家蚕免疫反应的程度不同;家蚕微孢子虫侵染48 h后,sp8和sp11出现了下调,推测微孢子虫的成功入侵抑制了sp8和sp11的表达.家蚕中肠不同丝氨酸蛋白酶在微孢子虫感染的不同时间的表达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研究丝氨酸蛋白酶家族在家蚕微孢子虫与宿主家蚕互作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酪氨酸酶是合成黑色素细胞的关键酶,为了探讨竹笋壳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对竹笋壳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提取纯化,并采用酶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笋壳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笋壳黄酮提取物导致单酚酶和二酚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剂浓度(IC50)分别为5.6和4.6mg/mL;笋壳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单酚酶的迟滞时间有明显的延长效应,8.0mg/mL的笋壳黄酮提取物可使单酚酶的迟滞时间从1.4min延长到4.2min;笋壳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二酚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混合型可逆抑制,笋壳黄酮提取物对游离酶的抑制常数(Ki)为3.1mmol/L,对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常数(Kis)为5.7mmol/L;笋壳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冷冻保存对家蚕精液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家蚕冷冻精液乳酸脱氢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家蚕精液LDH测定过程中的最适底物浓度在0.5—0.8mmol/L之间;LDH抽提液在4℃存放随时间延长其酶活性下降,应在抽提后的15h内测定其活性;家蚕精液经过冷冻后精子受损严重,精子中的LDH向精清中溢出,导致精子中LDH活性下降及精清中LDH活性上升;-80℃保存的精液在90d后其精子中的酶活性仅为冷冻前的23%,而液氮保存的精液虽然在冷冻1d后酶活性下降为冷冻前的43%,但是在其后的90d中酶活性下降很少,可作为家蚕精液长期保存的冷存方式。  相似文献   

18.
时家蚕冷冻精液乳酸脱氢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家蚕精液LDH测定过程中的最适底物浓度在0.5~0.8 mmol/L之间;LDH抽提液在4℃存放随时间延长其酶活性下降,应在抽提后的15 h内测定其活性;家蚕精液经过冷冻后精子受损严重,精子中的LDH向精清中溢出,导致精子中LDH活性下降及精清中LDH活性上升;-80℃保存的精液在90d后其精子中的酶活性仅为冷冻前的23%,而液氮保存的精液虽然在冷冻1 d后酶活性下降为冷冻前的43%,但是在其后的90d中酶活性下降很少,可作为家蚕精液长期保存的冷存方式.  相似文献   

19.
王宇飞  李靖靖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83-10584
[目的]寻找安全、高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方法]以酶抑制动力学为跟踪方法,考察了苹果渣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并将其用于马铃薯的抗褐变。[结果]苹果渣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为不可逆抑制,苹果渣提取液浓度为2.0 g/L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高达90.0%,对马铃薯浆褐变的抑制率高达86.8%。[结论]苹果渣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为果蔬的抗褐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0.
Bt转基因水稻米粉对家蚕生长发育及中肠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 3龄家蚕为供食对象 ,用洒过转苏云金杆菌 (Bacillusthuringiensis,Bt)基因水稻纯合品系KMD2生米粉或熟米粉的桑叶喂养 ,研究Bt抗虫水稻稻米对家蚕生长发育及中肠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以明确生米粉与熟米粉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 ,用前者喂养的家蚕体重、熟蚕数、结茧数、全茧量和茧层量均明显低于后者和对照 ,熟蚕整齐度明显迟于后者和对照 ;而后者与对照之间无明显差异。进一步的病理切片电镜分析表明 ,用前者喂养的家蚕 ,其中肠细胞亚显微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杯形细胞和圆筒形细胞的微绒毛明显变短、变粗 ,线粒体和粗面型内质网的数量显著下降 ;而后者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由此表明 ,经蒸煮后Bt水稻稻米中的杀虫蛋白发生变性 ,失去活性 ,进而丧失致毒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