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丰乐种业     
《现代农业科技》2005,(4):50-51
“航芝一号”是农业部“九五作物航天技术育种”重点研究成果。是中国目前唯一的一个航天技术选育的芝麻新品种。2002年通过国家芝麻区试,2003年通过湖北省审定。  相似文献   

2.
航芝1号芝麻     
航芝1号芝麻品种于2002年通过国家芝麻区试和湖北省芝麻区试及生产试验,2003年通过湖北省审定。2003年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授权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开发。 航芝1号植株为单秆型,株高160厘米左右,栽培条件较好时可达200厘米以上,株型较紧凑,中、下部叶片为长椭圆形,上部叶片较窄长,叶色淡绿,生长点茁壮,生长势强,整齐度高,茎秆粗壮,根系发达,花冠白色,茸毛量中等,  相似文献   

3.
优质高产芝麻新品种皖芝1号选育与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选适合安徽生态条件的芝麻新品种,研究其高产配套技术。[方法]以芝麻雄性不育材料为母本,豫芝4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在F:中选择优良可育株,通过逐代优选,系统选育出皖芝1号新品种。[结果]安徽省芝麻新品种区试结果表明,皖芝1号在9个参试的常规品种中居第1位,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7.81%。2007-2009年在安徽及周边省份示范推广,表现产量高、品质好、抗性较强.综合性状优于当地主栽品种,比一般品种产量提高7.81%~59.70%。[结论]该研究对于加快优质高产芝麻新品种推广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普 《农村百事通》2006,(11):27-27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芝麻育种课题组(邮编:230031,电话:0551-5160835)前不久选育出安徽省第一个杂交芝麻新组合“皖杂芝0176”和第一个常规芝麻新品种“皖芝2164”。皖杂芝0176和皖芝2164在2004年芝麻品种产量鉴定试验中,667平方米(1亩)产量分别为143.6公斤和136.7公斤,分别比豫芝4号增产19.6%和13.8%;在2005年安徽省芝麻品种区试鉴定试验中,667平方米产量分别为98.47公斤和98.03公斤,分别比“豫芝4号”增产8.36%和7.81%,在10个参试品种中居第一位和第二位。通过近两年产量鉴定和示范,两个芝麻新品种整体表现为产量高、品质好、抗性较强,综合…  相似文献   

5.
2003年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昆明市农科所连续3年组织5个县(区),统一采用由该所提供的国内外抗病优质丰产小麦新品种13个(包括1个对照种),进行多点正规小区试验。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适宜昆明地区种植的淮麦17号、96—23、002—418。特别是淮麦17号经3年品比试验产量均居l,2位,2003年在郊县(区)已示范推广2666.7hm^2。东川区还准备对墨143扩大示范,安宁市则看中辽春10号。  相似文献   

6.
中芝1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国外引进的芝麻品种CLSU-9作母本与宜阳白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芝麻新品种,200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04,(24):26-26
“航芝1号”来源于农业部“九五作物航天技术育种”重点课题支持。1996年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提供亲本芝麻种子,搭载我国发射的第17颗返回式卫星,在太空停留15天后返回地面,自1997年开始进行连续多年地面选择,经遗传稳定性、产量、品质、抗性等比较试验,比对照明显优异,2001-2002年升入国家芝麻区试和湖北省芝麻区试。  相似文献   

8.
驻J18是驻马店市农科所于1990年以81043作母本,以豫芝4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的芝麻新品种。2000~2002年参加了全国(江淮片)芝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3年3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9.
优质芝麻新品种皖芝2号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芝2号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芝麻育种课题组经多年攻关研究。选育出安徽省第2个常规芝麻种。2007年在安徽省芝麻品种区试鉴定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60.5kg/hm^2.比豫芝4号增产11.98%,在参试品种中居第1位。通过近2年产量示范,该品种整体表现为产量高、品质好、抗性较强,比一般品种产量提高20%左右。其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漯芝16号是漯河市农科院以系统育种法选育出的优质高效型芝麻新品种,2006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鉴定。1优良特征特性1.1高产、稳产性好该品种2003年参加全国芝麻区试,11个参试点,平均亩产53.61kg,比对照  相似文献   

11.
郑单 958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最近育成,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耐密植等特点的玉米单交种。在河南省和国家区试及生产试验中,连续 6次产量均居第 1位,增产幅度为 11.5%~ 28.0%。于 2000年同时通过了河南、河北、山东及国家审定,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的高产优质品种之一。 1 产量表现 1.1 区域试验结果 1997、 1998年河南省夏玉米区试平均亩产 588.0 kg和 512.8 kg,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分别增产 15.1%、 22.4%,均居第 1位。 1998、 1999年全国夏玉米区试 (7省、直辖市 )平均亩产 577.3 kg和 583.9 kg,比对照种掖单 19号分别增产 28.0%、 15.5%,均居第 1位。 1.2 生产试验结果 1999年河南省夏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630.2 kg,比对照种豫玉 23号增产 15.2%,居第 1位。 1999年全国 (7省、直辖市 )夏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587.1 kg,比 7省、直辖市对照种平均增产 11.5%,均居榜首。 1.3 示范情况 1999、 2000年在河南鹿邑县示范, 2年平均亩产 650.4 kg,比对照种掖单 19号增产 36.12%、比豫玉 18号增产 16.7%,均居第 1位。 1999年在河南武陟县西滑村 1.3亩高产攻关田,经专家测产验收,平均亩产 927.3 kg。 2000年定为河南省重点推广玉米品种之一,示范推广 10万亩,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后可望成为河南及黄淮玉米区的接班品种。  相似文献   

12.
驻黑芝-2     
驻黑芝-2是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农科所选育的黑芝麻新品种,在2000年、2001年河南省黑芝麻区域试验中,平均667平方米产量分别为57.41公斤、67.33公斤,两年产量均居第一位,比对照中芝9号增产显著,2002年参加省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在省、市、区三级农技推广基金会的资助下,我们5个乡镇农技站,于2003~2004年实施了“大棚养蚕示范,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项目,并列入杭州市科技局的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3年我们5个乡镇共建养蚕大棚88个、1.22万m^2,饲养蚕种813张。。据大棚养蚕与常规养蚕对比,平均蚕茧张产持平或略增,由于茧质提高,工本降低,综合利用,平均每只大棚节本增效2140元左右,两年即可收回大棚投入。在该项目带动下,2003年全市推广养蚕大棚335只,其中钢管大棚107只,取得了可喜成效。  相似文献   

14.
<正>1.高产、稳产性好。该品种2005年参加全国芝麻区试,平均亩产72.36千克,豫芝4号增产9.35%,居参试品种第一位。2.品质优良。经测定,漯芝16号含油率58.87%,蛋白质含量18.51%,属高油品种。该品种籽粒较大,纯  相似文献   

15.
一、品种来源豫芝三号系周口地区农科所于1980年由熊芝1号系统选育而成。原代号为“周80—01”,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命名为豫芝三号。二、产量表现1984—1986年参加省区试,三年平均亩产分别为38.25、66.53和67.67公斤,分别比对照豫芝一号增产16.3%、9.1%和18.00%,其中1984、1986两年与对照豫芝一号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据1986、1987年参加全国芝麻区试江淮片试验,两年12个点平均亩产分别为58.2和59.29公斤,分别比对照中芝7号增产18.1%和14.86%。居所有参试品  相似文献   

16.
郑农16是郑州市农科所1992年以郑农7号(豫麦34)为母本,小偃6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白度、优质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1997年育成。2001年开始参加河南省区试和黄淮区试。2003年8月通过河南省审定,2003年7月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004年8月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7.
鄂芝 2号是襄樊市农科所以该所选育的芝麻品系“82 4 0 8”经 6万Rγ射线辐射诱变选育而成的。属单杆型 ,全生育期 88d ,高产、优质、抗病。湖北省芝麻区试中 ,3年 2 0个点次平均每公顷产量865 5kg,比对照中芝 1 0号增产 1 1 1 % ,居参试品系第 1位。大面积示范结果 ,比对照鄂芝 1号、豫芝 4号、中芝 1 0号等品种增产 1 1 %~ 3 6% ,该品种含油量为 573 8g/kg  相似文献   

18.
豫芝七号是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农科所选育的芝麻新品种。该品种耐涝、耐旱、抗病、丰产潜力大,含油量高,品质较好,目前在我国豫、皖、鄂等省芝麻主产区示范、推广。 一、豫芝七号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 1.选育经过 1980年以驻芝二号、7103(2)、中芝七号、中芝五号、宜阳白、河南一号、驻芝一号、紫花叶二三为亲本品种(系),按照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28个杂交组合。1981~1982年,根据各组合的杂种优势、配合力、以及抗病性、丰产性等综合表现,进行组合筛选。在中选组合内,选择优良单株,混合脱粒传代。  相似文献   

19.
同舟棉2号是由河南省新乡七里营新植原种场采用杂交育种方法,经病圃系谱连续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2003~2004年连续参加河南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其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及农艺性均优于对照.于2005年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我国芝麻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芝麻生产及市场现状1、生产现状芝麻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各省、市、自治区均有种植,其中河南、湖北、安徽、江西种植面积最大,占全国种植面积的77%,占总产的80%以上。并且芝麻总产稳步上升,从1996年的57.53万吨上升到2003年的105万吨。近年来育成且大面积种植的品种有:中芝9号、中芝10号、鄂芝1号、豫芝8号、豫芝10号、冀9014等,正常年份产量可达80公斤/亩以上,2003年审定的中芝11、中芝12品种,单产达90公斤/亩左右。我国芝麻常年种植面积为80万公顷(1公顷=15亩)左右,总产60~80万吨,是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大芝麻生产国。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