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与前面说明的盆景打理不同的是,这一盆栽是在花开之后进行整理。其目的不是张扬各个枝节之美而是突现主干及根部之美,与前面反复剪枝叶重塑各种小枝造型不同,这一盆景将强调根部向上扭曲,攀延之态势,来年还可重赏花开之美。  相似文献   

2.
盆景欣赏是一门大学问,也是盆景界急需系统化的课题。盆景之为美.可谓共识,但美在什么地方,如何去欣赏这种美.如何去揭示盆景作品中所蕴古的艺术家的情感世界,品味盆景大师匠心独运赠予盆钵中的韵昧.解读咫尺山林所表达的无限风光.很多人却未必明了,。这不仅是一个欣  相似文献   

3.
杜鹃,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每年四五月份,正是赏花好季节,中国2019重庆千盆杜鹃盆景展,日本第48次鹿沼杜鹃盆景展、2019上野杜鹃盆景展、第24次宇都宫杜鹃盆景展如期开展,本期精选其中几组不同造型样式的精品杜鹃盆景,与大家共同领略中国盆景的人文之趣与日本盆景的雄健之美。"  相似文献   

4.
盆景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盆景的艺术美是形式美与内容美高度统一的美。一件好的盆景作品不仅要有美的形式,更要有美的内容,而美的内容必须靠美的形式来展现,二者高度统一才会达到艺术美的极致——意境美。只有情景交融的作品才会打动观众。才会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之受到美的启迪,从而才能激发人们创造美的热忱。  相似文献   

5.
张辉明 《花木盆景》2005,(11):28-30
盆景根部的外在形状十分重要,在盆景作品中,根部的外在表现往往决定了这件作品的高下,乃至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金银花,又称“二花”,其花清香,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花入中药,枝干虬曲自然,苍老古朴,所以深受盆景爱好青睐。二花盆景一般只在夏初开一次花,笔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了让其一年多次开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花木盆景》2014,(6):20-20
随着经济的发展。被现代城市的喧嚣困扰的人们,越来越崇尚于追求自然的美,想重返大自然的怀抱之中,享受那一份宁静与随和。盆景这一门贴近大自然的艺术更是受到大家的热爱,特别是小品盆景。虽为掌上之物,却能方寸之间显天地。缩龙成寸露真章。这些小中见大、苍古典雅的小型、微型盆景经过艺术的组合,陈设于博古架上。更具诗情画意。同时,因为小。摆脱了空间、时间、人力、经济等限制因素。受众面将更加广泛。为顺应盆景艺术的发展。响应广大盆景爱好者的号召,本刊特开辟小品盆景这一专栏,为小品盆景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展示你们的作品。传授你们的技术。分享你们的经验。(投稿邮箱hmpj006@163.com)  相似文献   

8.
读花     
何金 《花木盆景》2000,(8):43-43
人们爱花、赏花多出于感官的本能,赏察花的形态美、色彩美与芳香美,这三者都是花卉自然属性之美——纯自然的美,亦即美学家所称作的第一层次美;其实花还有最精华部分——内在抽象的神态意境之美,美学家将其看作第二层次的自然美。人们欲赏识与领悟这种美的精华,必须静心细察,移情于花,消融于花,  相似文献   

9.
石榴属落叶乔木,它是强阳性植物,在一年四季中,充分显示了花、果、骨的天然之美。开春嫩芽如枫,进夏花红似火,秋到硕果累累,入冬铁骨欺风。古人誉为“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中州盆景代表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0.
徐鹃 《花木盆景》2004,(10):24-27
摒弃任何雕琢虚饰,只留下盆景浓缩的精华部分,这就是人树作品的独特之美。人树作品的世界意境深远,其无穷的魅力是言语所无法表达的。以下就是一些给观留下极其深刻印象的人树代表作品,让我们来分享盆景大师们所感受到的人树的独特之美吧。  相似文献   

11.
缪祥恩 《花木盆景》2000,(1A):84-84
自然界树木形式是千姿百态的,盆景作为再现这一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虽存在概括、提炼、取舍等艺术处理手段,但其表现形式总要回到曲与直的线条上来。因此,盆景首先就是线条艺术。所谓“某派”、“某型”.其实就是线条上赋予的形式变化效果.也就是曲与直的变化中产生的视觉感受.“曲”是美的线条,它体现了一种反复.一种变化与统一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龙飙 《花木盆景》2007,(11):10-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的追求日益渐浓,盆景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盆景爱好者也在不断地增加。本人从事盆景艺术的创作已有20余年,一是收集、精心养护着前辈遗留下来的优秀作品.很多作品盆龄达七、八十年甚至超百年.二是自己创作盆景.在国内曾多次获金奖,2006年还获第六届国际盆栽博览会金奖。现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向广大的盆景爱好者浅析一下盆景艺术创作与鉴赏,希望盆景爱好者有所收益。  相似文献   

13.
华文 《花卉》2012,(4):20-22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是一种原产于我国的落叶观赏树木,早在15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栽种.正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曾作诗赞美:“紫薇花对紫薇翁,名目虽同貌不同。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可见紫薇开花时的美态。时至今天,紫薇作为观赏植物已遍及全球,不仅有红花、白花、粉红花和紫红花的不同花色高大品种,更有适合作为盆栽、绿篱和盆景材料的矮生品种。  相似文献   

14.
《北方园艺》2006,(2):104-104
很显然这是追肥的时间和追肥的量不当造成的。有的朋友急于求成,往往喜欢在栽种花开的同时,施入很多不甚腐熟的底肥(如鱼禽类的内脏、饼肥等)。也有朋友在刚种下不长的时闻里,就施用一些较浓的无机肥,如尿素,复合肥等。这些都很容易灼伤植林根部。因为未腐熟的肥料在盆土里继续发酵,产生大量的热,从而灼伤根部。尤其是刚栽种的花卉.在上盆过程中。根部本已受损伤,如果再被灼伤,就很容易死亡。使用无机肥浓肥浇灌.同样套造成这种严重后是.而且无机肥属于速效肥.反应全曼明显.正确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15.
将有生命的树桩同有灵性的石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两者相互依附而成为附石盆景。成功的附石盆景,妙趣横生,能给人美仑美奂的艺术享受。正如贺淦荪大师所言:“附石盆景能充分展示树根之美,树石结合之妙和树性顽强拼搏之神以及展现栽培技艺之功。”  相似文献   

16.
<正>树石盆景传自然之形、作者之神于一体,融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于一炉,充分表现自然美、创造美和意境美,既能弘扬民族文化,又能展现时代精神,是中国盆景发展的主流。树石盆景是以树木与景石为素材在盆中表现自然景观,借以  相似文献   

17.
盆景师法自然,但不是自然, 盆景中加入了创作者的意识,所以,盆景首先是一种文化。文化是盆景的魂灵。盆景造型注意结构,结构之美,贵在和谐。因此,要注重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一枝一叶是局部, 整个盆景是全局。全局即整体造型,应当因材定位,不管是悬崖  相似文献   

18.
张锋 《花木盆景》2003,(4):16-17
曾几何时,大陆盆景中人对来自小岛上的李国安辈之逆耳忠言,是很不当回事的,一如咱们拖着辫子的祖先,对夷人的“长技”肆情不屑,只顾埋头于国粹的考据一般。当海峡那边的同胞批评“病态美”时,我们头上这由阿Q遗传下来的癞疤很是痛了些日子。现在,情形大变了。考据的结论虽然还是那个结论:盆景发源于中国,中国是盆景的祖先。  相似文献   

19.
(接上期)2.4保花保果技术花果是果树盆景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观赏的主要对象,如何使果树盆景早日开花结果是制作和养护的中心任务之一。2.4.1促花技术促花就是在盆栽果树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通过合理调控影响成花的各种因素(除树种、品种等遗传因素外,主要指树体营养,内源激素和光照、水分、温度等外界条件),促使果树形成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花芽。大多数果树花芽分化具有稳定的开始期和集中期,如苹果在花后2~6)周,桃在6月底至7月初,山楂在7月份,这就是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许多促花措施都是围绕这一…  相似文献   

20.
李传斌 《花木盆景》2000,(1A):88-88
当今,无论是盆景市场.还是盆景之家.所见形象盆景作品确为丰富多彩,规模空前。那些形似人物、动物、器物的树桩,为它们各自的形、象、神的组合,所表现的形态美和动态美,使人得到情感的愉悦,实现真正的艺术感受。就当代形象盆景中的优秀作品而言,我国著名的盆景艺术家和一些盆景爱好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