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大豆育种的成就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大豆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大豆生产有一定的恢复和发展。1949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12,478万亩,亩产41公斤,总产510万吨。50年代年平均种植面积16,914万亩,亩产54.6公斤,总产923万吨,比1949年面积增加35.6%,单产增加33.2%,总产增加81%。60年代年平均种植面积13,599.5万亩,亩产53.5公斤,总产728万吨,比50年代面积减少19.6%,单产降低2%,总产减少21.2%。70年代大豆面积下降到10,998.6万亩,亩产69.3公斤,总产762.5万吨,虽然面积比60年代减少2,600.9万亩,但由于单产提高  相似文献   

2.
1997年全国大豆生产简况1997年全国大豆生产形势总的看,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总产量减少,单产下降。据农业部初步统计,全国大豆种植面积16800万亩,比上年增加1060万亩,增长67%;总产量1734万吨,比上年减少55万吨;平均亩产由上年的11...  相似文献   

3.
有“大豆之乡”美誉的黑龙江省,大豆单产也一直徘徊在100公斤左右,生产潜力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效益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何探索我省大豆高产优质高效的新途径,对促进我省农业生产由产量型向效益型转变,带动广大农民奔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大豆在我省效益型农业中的地位 (一)我省大豆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我省大豆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全国之首,是大豆商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在“七五”期间,全省大豆生产实现了快速发展,年均种植面积达到3410.3万亩,比“一五”时期平均增加1200万亩,增长54.3%;亩产104.5公斤,增加35公斤,增长50.4%;年均总产357.5万吨,增长132.9%。使我省大豆种植面积在全国的比重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叙述1977年以来,我国花生生产发展出现的一些新的特点。 一、总产量增长主要靠单产提高。 1949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1881.6万亩,平均单产135斤,总产2536.4万担。至1984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3632.2万亩,单产265斤,总产9630.4万担。建国35年间,面积扩大了93%,单产提高96%,  相似文献   

5.
《大豆科技》1994,(2):2-3
大豆生产要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效益农业部大豆专家顾问组盼望多年的我国大豆生产不断升温的局面终于来临,而且来势很猛,出现了面积扩大、单产、总产增加、效益良好的大好形势。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约13,900万亩,比1992年的10,78...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全省山地和丘陵约占90%,平原仅占10%。热量资源丰富,≥10℃的积温达5000—7000度。雨量充沛,年降水量自东南的1000mm向西北递增至2000mm。由于地势复杂,形成了多样的气候条件和农业耕作制度。 本省大豆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品种类型多,但历来生产水平较低。据1949—1984年统计,每年大豆种植面积75.0—136.7万亩,单产61—165斤。其中春大豆种植面积30.72—74.8万亩,单产60—186斤,而秋大豆分别为28.9—82.7万亩和41—155斤。  相似文献   

7.
克东县宝泉镇是嫩江平原盛产大豆的地区之一。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对种植大豆越来越重视,全镇12.5万亩耕地,1988年大豆面积仅有3万亩,占总面积31%;到1991年大豆面积上升到5万亩,占总面积的42%,1992年大豆面积上升到6.5万亩,占总面积的50%;1993年预计大豆面积可上升到7.6万亩,占总面积60%。 1991年以前大豆种植轮作比较合理,大部分是麦—麦—豆—杂,或者是杂—麦—豆—麦。1992年重迎茬的大豆面积占大豆面积15%,平均亩产下降5市斤。1992年大豆重迎茬面积达3万亩,占大豆面积的50%,根线虫病面积较多。1993年大豆重迎茬面积预计可达4万亩。大豆面积的迅速增长,打破了原有的种植比例和轮作形式,大豆重迎茬问题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8.
降雨与花生产量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我市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之一。1982年种植面积为13万6千6百亩,单产、总产都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平均单产达到280斤,总产达到3818万斤。我市花生集中产区的长清县,1982年种植面积8万8千7百亩,单产达到314斤,总产达到2786万斤,这是该县花生生产史上从未有过的纪录。  相似文献   

9.
1957年江西省大豆种植面积达456.2万亩,总产3.36亿斤。其中秋大豆面积321.1万亩,产量2.41亿斤,分别占全省大豆总面积和总产量的70.4%和71.7%。六十年代以来,由于重稻轻豆,以稻压豆,发展双季稻,使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秋大豆面积急剧下降,每年种植面积不到100万亩。1984年全省大豆总面积198.3万亩,总产量2.7亿斤,人均占有量由1957年的18斤,下降到8斤 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每年需要从外省调进大豆500多万  相似文献   

10.
建国40年来,我省共种植大豆8434.0万亩,总产47.8亿公斤,年平均种植面积210.8万亩。年总产1.2亿公斤,平均单产56.7公斤。 从40年来我省大豆生产的现状看,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播种面积不稳定。二是优良品种推广速度缓慢。三是栽培管理粗放,单产低而不稳。  相似文献   

11.
世界花生种植面积最大的洲:亚洲1975年种植16,812万亩;世界花生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1975年种植11,064万亩;世界花生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国家:以色列全国四千亩花生,1967—1969年平均亩产514.4斤,美国1975年全国900万亩花生,平均单产383.34斤;世界花生最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一、产销概况美国花生的种植面积,自六十年代以来,一直保持在900万亩左右,其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单产较高,总产居世界第三位。1977年,全国种植面积为916.5万亩,总产153.2万吨,平均单产334.4斤。美国的花生,主要分布在三个产区,这三个产区的种植面积,占美国花生种植面积的98%以上。1.弗吉尼亚—卡罗来纳区:它包括弗吉尼亚州、卡罗来纳州的北部和南部的部  相似文献   

13.
曾经一度被冷落的“低产作物”大豆,现在逐渐热了起来,几乎成了我国农产品中最受欢迎的抢手货,虽然大豆价格不断上扬,还是供不应求。从而激发了广大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也成了各级领导十分关注的一个新问题。过去,为了提高单产,增加总产,许多地方都采取了减大豆,增加高产作物的作法,因此,我国的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减少。1990年比1989年减少711.9万亩,1991年又比1990年减少764.6万亩,大豆总播种面积只有1.05亿亩,比历史上种植最多的1931年的2.29亿亩,减少1.2亿亩,已经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可是,从1992年开始,出现了转机,我国大部分省市的大豆种植面积都有增加,单产提高,总产上升。据  相似文献   

14.
大豆在内蒙古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年播种面积在1100万亩左右,占全区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3%,总产达90~100万吨,主要分布于自治区的东四盟市,播种面积大于15万亩的旗县有10个。但由于对大豆重视不够,大豆种植科研投入不足,使内蒙地区大豆的种植面积萎缩,单产增长缓慢,总产量也一直徘徊不前。如何提高内蒙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质量水平,是地方政府和各科研单位的主要政策导向和研讨目标。  相似文献   

15.
讷河市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位于松嫩平原北端。大豆种植面积在150万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35.9%,总产达2.7亿公斤,面积、单产、总产和出口量均居国内各市县之首。随着大豆高产品种的不断育出和高产栽培新技术的优化集成,大豆产量稳步提高。1993年全市有...  相似文献   

16.
北京郊区大豆生产的历史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京郊大豆生产的历史回顾与现状1面积几起几落,目前趋于稳定京郊大豆种植历史悠久,解放初期大豆作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种植面积很大。据统计,1949年大豆种植面积为7678万亩,占当年粮食种植面积的104%,1952年发展到10397万亩,占1...  相似文献   

17.
大豆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它既是粮食作物,还是油料作物,也是养殖业主要饲料来源及医药制造和食品轻工业原料。大豆及其加工制品是我国传统出口物资。一、我国大豆生产的历史回顾我国曾是种植大豆面积最大、大豆总产最多的国家。在30年代,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的四分之三以上。之后,由于战争原因大豆生产不景气,到1949年我国大豆面积仅为1.24亿亩,总产510万吨,仅及30年代总产1000余万吨的50%。在“一五”、“二五”期间,大豆生产迅速恢复,1957年面积达1.91亿亩,大豆总产1956年1005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之后大豆生产再度下滑,1958—1964年期间,年种植面积在1.4—1.5亿亩,总产640—875万吨;  相似文献   

18.
川西北大麦生产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是四川主要禾谷类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分布极为广泛、盆地及盆周山区种植冬大麦,阿坝、甘孜两州为春青稞种植区。四川是我国大麦生产区之一。30年代,全省大麦种植面积达1270多万亩,占全国大麦面积的12.95%,为全国第三位。总产和单产均居全国首位。解放后,以1952年大麦面积最大,达435万亩,亩产56公斤,总产2.45亿公斤,以后面积、总产量逐年下降。四川常年种植大麦250万亩左右,总产2.85亿公斤(盆地及盆周山区种植180万亩左右,  相似文献   

19.
<正> 沈阳市从1906年开始种植水稻,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建国初期水稻面积只有8.3万亩,亩产仅344斤,1978年水田面积达到131.3万亩,亩产723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水稻生产出现了飞速发展的新局面,面积逐年扩大,单产总产同步增长,1984年创历史最高水平,面积增到148.4万亩,占粮食面积的24%,  相似文献   

20.
一、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基本情况及其优势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种植大豆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也是世界上主要生产国之一,总产量曾居世界第一,后来由于多种原因退居美国、巴西、阿根廷之后而居第四位。世界大豆产量1992年为11,240万吨,我国大豆产量为995.4万吨。黑龙江省是国家主要商品大豆产区,面积约占全国大豆面积的30%,产量接近全国总产量的30%。从“七五”期间大豆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单产、总产数量逐年提高,从而为外贸出口提供了越来越充足的资源,年出口数量稳步增长。“六五”期间共出口大豆56亿斤,平均年出口11.2亿斤,在1985年以来出口均在20亿斤上下,约占全国出口量80%~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