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Ramsay JG 《Science (New York, N.Y.)》2000,288(5474):2139-2141
Plate tectonics leads to deformation within converging or transforming plates, but the rates at which this happens are difficult to evaluate. In this Perspective, Ramsay highlights a new technique reported by Müller et al. for overcoming this problem in past and present mountain-building regions, which have particularly complex deformation patterns.  相似文献   

4.
西日本松材线虫病生态地理分布图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西日本98个地域,21个生态因子,采用灰色聚类和模糊聚类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在西日本的生态地理分布图式。其结果将西日本识别为最适宜、适宜、比较适宜、一般适宜、不适宜、最不适宜6类分布环境类型,并给出了分布图。  相似文献   

5.
6.
快速掌握松材线虫在其致病死松树体内的分布和种群动态对松材线虫病的早期诊断和除治具有重要的作用。于2016-2018年每个月在疫区不同小班中选择疑似松材线虫病松树作为样株,并对样株中不同部位进行取样,采用贝尔曼漏斗分离法统计松材线虫的种群密度,分析松材线虫在受害马尾松树体内的分布规律及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每月均能在病死松树中检测出松材线虫,但检出率在不同月份间差异显著,其中以3月份检出率最高(84.09%),7月份最低(10.53%);松材线虫种群密度以6—9月份最低(59.37头/g),以11—4月份最高(118.03头/g);在垂直分布上,当整树虫口密度较高时,松材线虫在病树上的种群密度随树高高度的增高而增多,而虫量较少时则结果相反;在水平分布上,以向阳面深入木质部3~5 cm处最多,而树皮外缘1 cm左右和髓心部分的松材线虫含量极少。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松材线虫的种群密度和分布依不同月份和不同部位存在差异,且在3月份对疫木向阳面木质部3~5 cm处进行取样,能有效提高松材线虫的检出率和监测结果,为及时及早发现新疫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植物基因功能解析和农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回顾了植物转基因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历程,然后系统介绍了载体、选择标记基因和植物转基因常用的农杆菌介导法的研究进展。最后,结合对拟南芥和谷子转基因的研究分析了目前植物转基因存在的难题,并展望了植物转基因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以期为植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大量的实际资料论述了河北省雄县地热田的基本情况,过去,现在的利用水平,以及将来的发展设想———使该县县城建设成为中国第一座“地热城”。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节子的大小及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树龄、不同密度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golic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6块标准地中30株样木树干解析和节子剖析数据,揭示节子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规律,分析不同林分条件下节子分布规律的变化。结果表明:节子直径的垂直分布趋势是从伐根到大约树高的45%处逐渐增加,然后向上逐渐减小,但减小趋势趋于平缓;节子的水平分布服从均匀分布;不同林分条件下,樟子松节子的垂直分布状况不相同,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节子直径的最大值逐渐减小,而且最大节子在树干上的位置也逐渐升高;随着林分树龄的增大,节子直径的最大值也逐渐增大,但是最大值出现的位置不变。节子直径最大值可以通过林分密度、胸径和枝下高建立的模型来描述;节子的频数分布呈现正态分布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沙地樟子松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区组样方方差法(BQV)和成对样方方差法(PQV)对红花尔基沙地樟子松的空闻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沙地樟子松林的空间分布格局呈集聚型,其天然林聚块之闻的距离为320~400m,为进一步研究樟子松的种群生长动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原始阔叶红松林碳素储量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森林生态学典型样地法设立标准地并获取野外数据,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湿烧法测定了植物、土壤中的碳。对阔叶红松林两个类型碳素密度及储量的比较结果表明: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不同器官中碳素密度变化范围为0.3316~0.5032g·g-1;枫桦红松林生态系统总的碳储量为456.03t·hm-2,其中生物碳储量为55.13t·hm-2,土壤碳储量为400.89t·hm-2;椴树红松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为321.80t·hm-2,其中生物碳储量为101.77t·hm-2,土壤碳储量为220.03t·hm-2;阔叶红松林有机碳年净固定量为3.61t·hm-2·a-1。  相似文献   

12.
《山西农业科学》2016,(3):364-368
土贡松是马尾松在广西苍梧县天洪岭林场土贡站发现的地理种源。主要测定了55年生土贡松各器官氮、磷、钾、钙、镁5种主要元素的含量,并对55年生土贡松的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分配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贡松叶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最多,合计约33 579.96 mg/kg,大枝的营养元素含量最少,约4 694.96 mg/kg,其各器官营养元素贮存量从大到小排序为:树叶带叶枝细根中根粗根皮根蔸干大枝,土贡松单株各种营养元素累积和分配高低顺序为:NKCaPMg。  相似文献   

13.
山丽杰  徐玲玲  华霄  陈卫  陈坚  陈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19-11420,11444
主要研究了日本食品工业近10年的发展状况,包括日本食品工业总量、主要食品工业产品产量,不同规模企业分布在过去10年中的变迁,并着重探讨了日本食品工业的聚集度状况,试图从日本食品工业发展历程中提炼出行业发展特点,以期为我国食品工业未来发展提供可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根据标准地样方频度调查数据,用概率论模型模拟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小兴安岭过伐林和原始阔叶红松林中红松种群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在不同类型的原始阔叶红松林中,红松在主林层和演替层中的分布格局各不相同,在过伐林的演替层中红松种群呈现负二项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5.
16.
自植树造林以来,嵊泗县松树感染线虫病日趋严峻,已严重威胁其林业发展。总结了嵊泗县松材线虫病的综合防治及迹地更新现状,以为保护松树林、丰富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市三种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实验室分析等方法,对柳州市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桉树(Eucalyptus sp.)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储量及其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杉木和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为3.2~12.6 g/kg,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桉树人工林最小.马尾松、杉木和桉树人工林0~2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26.25、30.09和17.05 t/hm2,分别占其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48.56%、44.70%和41.36%,成为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主体,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储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土壤有机碳储量表现为杉木人工林(67.33 t/hm2)>马尾松人工林(54.06 t/hm2)>桉树人工林(41.22 t/hm2);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表现为中龄林>幼龄林>过熟林>成熟林;杉木中龄林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大于成熟林,彼此间差异不显著;三年生的桉树人工林的土壤有机碳储量高于二年生和四年生的;杉木中龄林和成熟林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高于马尾松中龄林和成熟林.  相似文献   

18.
根据长白山地区白河林业局的772块固定标准地调查数据,以及最小二乘法( OLS),建立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来预估该局现时状态有林地的红松分布概率,并采用泊松(Poisson)和负二项分布(Negative binomi-al,NB)模型预估该局现时状态有林地红松的分布数量,并对模型进行了拟合效果评价及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 Logistic模型与数据的拟合效果很好,独立性检验中预测精度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可以利用Logistic模型来预估该局有林地红松的分布概率。与Poisson模型相比,负二项分布模型能够解决因变量的不均匀分布(即过度散布)的问题,因此能够更好地拟合数据。但在独立性检验中,Poisson模型和NB模型的预测精度接近,且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两个模型均可以用来预估该局有林地红松的分布数量。  相似文献   

19.
CCA三组分在处理材中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电化学能谱仪分析经CCA处理的马尾松材中的Cu、Cr、As三种元素的分布情况,发现三种元素并不以原来的比例进入木材。在处理材中As的相对比例大为增加,影响防腐的预期效果。改变工艺条件可以调整这三种元素进入木材的相对比例,强化工艺条件有利于重金属元素Cu的渗透。这一事实说明在用防腐剂处理木材时,不仅要考虑其吸盐量,而且也要考虑各成分进入木材的比例变化,特别在连续生产工艺中更应考虑处理液中各成分的比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才能保证防腐处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人工诱导阔叶红松林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对人工诱导的阔叶红松林林分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人工诱导措施,已形成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该林分结构合理,各树种生态位适宜,能充分利用空间和光能,它对于目前保护和合理经营现有的天然次生林资源,保证阔叶木材的持续供给,加速次生要的演替进程,恢复阔叶红松林生物群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