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潮土和水稻土为试验材料,连续开展秸秆还田试验,研究秸秆还田对不同类型土壤的改良培肥效果。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潮土种植水稻的产量,但是对水稻土种植水稻的产量无明显影响;秸秆还田有效提高了潮土和水稻土土壤有机质水平,但对土壤全氮含量无显著影响;开展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潮土和水稻土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降低了土壤容重,但对潮土阳离子交换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单季杂交晚稻免耕栽培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免耕栽培具有省工节本的优势,是农田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技术内容。为明确免耕栽培对直播单季晚稻和移栽单季晚稻的影响,以及土壤调理剂Agri-SC免深耕的使用效果,2004年在单季杂交晚稻生产中开展本试验。  相似文献   

3.
单季晚稻“3414”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单季晚稻产量,提升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初步建立起全区水稻生产上科学合理的施肥指标体系,2006年笔者分别选择高、中、低三种不同土壤肥力地区,按低、中、高三种不同施肥水平,实施完成了10个水稻“3414”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对单季晚稻分蘖、植株生长均有明显的影响。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数量及比例,可有效增加每亩穗数、提高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使穗、粒、重三者协调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单季晚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单季晚稻单产水平,推广强化栽培配套技术,进一步明确强化栽培的最适有机肥配比,并获得最佳产量及效益,于2005年在农业局指导下进行了单季晚稻不同有机肥配比试验研究,以便为今后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张家港市水稻土和潮土类型上,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进行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无氮基础地力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生长当季对土壤有效氮的利用率潮土高于水稻土,分别为36.59%和25.91%。在施磷、钾肥时,当季土壤供氮量水稻土稍高于潮土,分别为62.25、61.35kg/hm2。小麦在平均产量水平为5 611.80 kg/hm2时,每100 kg麦粒平均吸氮量为2.16 kg。小麦当季对氮肥的吸收率水稻土为45.95%,潮土为39.87%。  相似文献   

6.
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和土地类型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土壤水盐运移,对土壤盐渍化水平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野外调查和土壤采样分析获得了73个同一位置土壤的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地类型数据以及土壤盐渍化水平数据。利用信息量计算法评价了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和土地类型对现代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水平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潮土-(粘土和砂壤)-(幼年水稻土平地和盐化潮土河滩高地)对轻度盐渍化有指示作用,粘土-(砂质黄河滩地和盐化潮土浅平洼地)对中度盐渍化有指示作用,砂壤-(獐茅、芦草潮盐土平地和盐化潮土浅平洼地和白茅、芦苇盐潮土平地)对重度盐渍化有指示作用,盐化潮土-重壤-(滨海盐滩地和滨海芦苇沼泽湿洼地和獐茅、芦草潮盐土平地和白茅、芦苇盐潮土平地)对盐土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薄露灌溉对稻田节水和氮素渗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大型原状土柱渗漏池进行水稻薄露灌溉与常规浅层灌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薄露灌溉可节水11.7%;每公顷单季晚稻减少N(硝态N)渗漏损失0.6kg,减少N渗漏损失率达12%;反映到单季晚稻产量上,薄露灌溉每池(4m^2)收稻谷2.90kg,常规浅层灌溉每池收稻谷2.75kg,薄露灌溉增产5.45%。  相似文献   

8.
南通市土壤肥力演变趋势及培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通市土壤发育于江淮冲积物和海相沉积物,分属水稻土、潮土和盐土三大土类,计有57个土种。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后,为全面了解耕地土壤地力动态变化情况,在土壤普查农化采样点中选择有代表性的204个点,从1982年开始,每5年于秋播前采集一次耕层土样,进行常规养分测定。  相似文献   

9.
以杂交籼稻(K优818)为材料,设置不同Cd浓度水平,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类型下(潮土和水稻土)重金属Cd对剑叶光合特性和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在3 mg·kg-1浓度水平下,与对照相比,两种土壤类型下Cd处理均提高了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pn),其中潮土条件下pn提高了6.4%;而当Cd处理浓度达到7mg·kg-1时,两种土壤条件下Pn均显著下降,其中水稻土条件下Pn与对照相比下降了13.8%.Cd在低浓度水平(1~3 mg·kg-1)时,两种土壤类型下水稻结实率和单穗重均略有下降;但在高浓度水平(5~7 mg·kg-1)下,水稻结实率和单穗重均显著下降(P<0.05).不同土壤类型下,Cd的毒害效应差异显著,相同处理水平下水稻土Cd对水稻Pn和单穗重的抑制效应显著高于潮土.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土种土壤氮素等养分与水稻基础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不同土种土壤养分测定及不施氮肥空白区试验,分析不同土种土壤氮素等养分与水稻基础产量的关系,研究不同土种不施氮肥空白区每100 kg基础产量稻谷需氮量及土壤氮素当季利用率。结果表明:①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及不施氮肥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明显高于潮土类4个土种,速效磷含量两者较为接近;②同一土种不同农田土壤中全氮、有机质与碱解氮的含量相对稳定,空间变异相对较小;③8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水稻基础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④8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对不施氮肥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起关键作用,且极显著大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所起的作用;⑤根据土壤养分测定及不施氮肥空白区试验结果,建立了不同土种不施氮肥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⑥潮土类4个土种不施氮肥空白区每100 kg稻谷平均需氮量为1.48 kg,水稻土类4个土种则为1.69 kg;⑦潮土类4个土种土壤氮肥当季平均利用率为46.4%,而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氮肥当季平均利用率为41.6%。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推广种植晚稻优质新品种,2018年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开展了单季晚稻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水稻品种中,"秀水14"产量最高,稻米煮熟后较软糯,适合在柯桥区作常规单季晚稻的优质高产品种进行推广种植;在杂交水稻品种中,"甬优1540"产量最高,且易种好管,米质优,适合在柯桥区作优质高产当家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浙粳99"是浙江省绍兴市单季晚稻的主栽品种之一,水稻直播是当地单季晚稻的主要种植方式。现通过田间试验,探索不同播种量对"浙粳99"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绍兴市的土壤气候条件下,"浙粳99"作单季晚稻进行直播栽培,播种量以52.5~6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1泽蕾县土壤状况 1.1基本情况 1.1.1泽普县耕地土壤类型有灌淤土、潮土、草甸土、沼泽土、盐土、棕漠土和风沙土等七类。现有农耕地大部分属灌淤土和潮土两种类型,土层深厚,养分含量较高,结构良好,盐碱含量低,此外,部分耕地为草甸土、盐土、沼泽土等,业经多年改土培肥,脱盐洗碱,降低地下水水位等措施,开垦成为农业用地。  相似文献   

14.
在张家港市水稻土、潮土上进行小麦精确施氮试验,。结果表明:精确施氮与常规施氮相比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水稻土小麦平均增产7.43kg/666.67m2时,潮土小麦平均增产74.30kg/666.67m2。水稻土土壤供氮量为5.59kg;产量水平分别为350、400、450、500kg/666.67m2时水稻土百千克籽粒吸氮量分别为2.04、2.21、2.39、2.56kg;氮肥利用率为50%。潮土土壤供氮量为4.04kg;产量水平分别为350、400、450、500kg/666.67m2时潮土百千克籽粒吸氮量分别为1.72、1.80、1.88、1.96kg;氮肥利用率为55%。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15N示踪技术,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新疆7种耕作土壤的供氮能力-A#-N值,以及影响A#-N值的某些因素。7种土壤A#-N值的大小顺序为石河子潮土>水稻土>阿克苏潮土>灰钙土>灰漠土>棕钙土>灌淤土。土壤的A#-N值与作物干物质产量、植株吸收总氮量、植株吸收土壤氮量以及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明显相关性(P<0.01)。供试作物种类对土壤A#-N值有较大的影响,同一土壤上,种植甜菜所测得的A#-N值明显高于种植其他作物测得的A#-N值。  相似文献   

16.
南通市土壤发育于江淮冲积物和海相沉积物,分属水稻土、潮土和盐土三大土类,计有57个土种。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后,为全面了解耕地土壤地力动态变化情况,在土壤普查农化采样点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204个点。从1982年开始,每5年于秋播前采集1次耕层土样,进行常规养分调查。1耕地土壤  相似文献   

17.
南通市土壤发育于江淮冲积物和海相沉积物,分属水稻土、潮土和盐土三大土类,计有57个土种.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后,为全面了解耕地土壤地力动态变化情况,在土壤普查农化采样点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204个点.从1982年开始,每5年于秋播前采集1次耕层土样,进行常规养分调查.  相似文献   

1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江苏2种不同理化性质的典型土壤(潮土和水稻土)下,小萝卜对Pb、Cd吸收、积累及分配的影响,探讨了Pb与Cd在产地土壤环境中的安全临界值.结果表明:(1)2种土壤中小萝卜Pb、Cd含量与土壤添加量均呈正相关,根部含量显著高于叶的.水稻土中小萝卜根的Pb平均含量是叶的60.88倍,Cd平均含量在水稻土和潮土中则分别是叶的3.20倍和1.85倍;(2)同一处理水平下,水稻土中的Pb、Cd比潮土中更易被小萝卜富集.水稻土中小萝卜根的Pb含量是潮土中的21.58倍,Cd含量是潮土中的2.26倍;(3)依据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05),进行方程拟合,得出种植小萝卜的水稻土的Pb、Cd安全临界值分别为139.99、3.43 mg/kg,潮土的安全临界值分别为220.25 mg/kg和6.11 mg/kg,均显著高于国家土壤环境安全标准限制的临界值(HJ 332-2006).  相似文献   

19.
《农家顾问》2009,(8):31-32
水稻 晚稻已进入生长中后期.中稻处于灌浆结实期;单季稻和连作晚稻也陆续进入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期。中稻要重点做好水浆管理,干干湿湿,以促进水稻充分灌浆成熟,防止长期渍水或断水过早引起土壤干裂;  相似文献   

20.
为给江苏省耕地地力的保持和培育提供基础数据,以分布于江苏全省的297个土壤监测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江苏省域不同农区土壤碳氮分布,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农区分布、施肥类型及施肥量、种植制度和还田秸秆量对土壤碳氮分布具有重要影响:(1)水稻土、黄棕壤、砂姜黑土、潮土、棕壤、潮盐土的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依次减少。(2)在水稻土中,徐淮、里下河、沿江等农区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较高,而太湖和丘陵农区次之,沿海农区最低;潮土中徐淮、里下河和丘陵农区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较高,而太湖农区、沿江农区次之,沿海农区最低;黄棕壤中太湖农区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较高,而丘陵农区较低;潮盐土中徐淮农区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最高,里下河农区次之,沿江农区最低。(3)同一种土壤中,有机肥施用量高的土壤碳氮含量较高。(4)在同一种土壤中,种植蔬菜、大量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等)、块根旱作作物(马铃薯等)、茶叶等的土壤碳氮含量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