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探究条子泥围堰区不同生境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选取淤泥质光滩、互花米草群落、盐地碱蓬群落、芦苇群落四种生境,分别采集0~<10 cm(表层)、10~<30 cm(中层)、30~60 cm(深层)土壤样品,分析不同生境、不同土层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性,并利用冗余分析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生境类型影响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淤泥质光滩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高于其余3种植物群落。同一土壤层次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但不同土壤层次间具有差异性,土壤表层与中、深层存在较大差异,中、深层土壤间相似。土壤Fe2+、粒度(Mz)、pH值对微生物群落结构解释率显著,分别为11.04%、2.33%、0.9%。不同生境中,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的土壤因子存在较大差异。互花米草群落土壤特有OTUs数量占总OTUs数量的比例低于芦苇群落、盐地碱蓬群落这两种本土植物群落,互花米草群落土壤中、深层的微生物丰富度低于本土植物群落,与互花米草在围堰区扩张能力下降相对应。  相似文献   

2.
盐城滩涂湿地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盼  徐驰  刘茂松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0):2150-2155
为了探讨盐城滩涂湿地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选择盐城滩涂湿地4种典型植物群落——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群落、藨草(Scirpus triqueter)群落、盐地碱蓬[Suaeda salsa (L.) Pall.]群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 ex Steud.]群落为对象,测定0~10 cm(表层)、10~30 cm(中层)、30~60 cm(深层)土层的土壤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并分析其与土壤因子和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蔗糖酶、磷酸酶活性在互花米草群落和藨草群落中较高,在碱蓬群落和芦苇群落中相对较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藨草群落中最高,在互花米草群落中最低。土壤蔗糖酶、磷酸酶活性随土壤深度增加呈递减趋势,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中、深层土壤高于表层。土壤蔗糖酶活性主要受到地上生物量、土壤总氮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土壤磷酸酶活性主要受到土壤总氮和还原性物质总量的影响;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主要受到地上生物量、土壤容重、电导率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滩涂盐生植物群落演替与土壤生物、土壤酶有关联,研究表明,盐城滩涂盐碱土营养成分较脱盐种植的水稻田中少,盐分明显偏高。水稻田土壤酶活性与盐生植物生境土壤的相比,脲酶和磷酸酶活性较高,氧化酶活性较低。盐生植物生境土壤中脲酶活性大小是芦苇>互花米草>盐地碱蓬,磷酸酶活性大小顺序为互花米草>芦苇>盐地碱蓬,氧化酶活性差异是互花米草>盐地碱蓬>芦苇,活性差异与酶代谢特点、植物环境差异有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江苏盐城大丰地区碱蓬湿地、芦苇湿地、互花米草湿地、盐蒿湿地和原始光滩等5种滨海湿地生境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特征,阐明不同滨海湿地生境对土壤细菌群落的调控作用及驱动机制,为滨海湿地资源合理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滨海湿地土壤细菌群落进行16S rRNA测序,利用微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进行OTU(操作分类单元)聚类、物种注释、多样性指数、功能预测以及环境因子关联分析。[结果]土壤细菌群落中特有细菌OTU种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盐蒿湿地、芦苇湿地、互花米草湿地、碱蓬湿地、原始光滩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芦苇湿地、盐蒿湿地、互花米草湿地、原始光滩地、碱蓬湿地。盐生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一部分受到全钾(TK)与碳素耦合作用影响,另一部分受到Na~+与钠吸附比的影响。土壤中Na~+、钠吸附比(SAR)、土壤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土壤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全氮(TN)等是驱动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NH~+_4-N、PPO和AKP三者形成偶联关系,共同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结论]滨海湿地植被类型和主要环境因子在稳定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了解滨海不同类型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由陆地向海洋,分别选取滨海芦苇湿地、碱蓬滩湿地、互花米草湿地这3个不同类型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分析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在不同类型湿地的变化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从Shannon指数来看,芦苇湿地与碱蓬湿地的差异显著,而与互花米草湿地差异不显著。3种湿地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其中,芦苇湿地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最强,碱蓬湿地次之,互花米草湿地湿地最弱; Shannon和McIntosh多样性指数变化也呈现出与AWCD一致的规律,说明随着湿地从陆地到海洋的演替,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土壤微生物对六大类碳源利用强度存在差异,各湿地间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类碳源利用率最高,为优势碳源;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湿地类型的土壤微生物在碳源利用上有明显的空间分异。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在不同湿地类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和酚酸类碳源的利用上,其中碳水化合物类尤为突出。总体而言,湿地植被组成与土壤养分的变化是影响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功能活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江苏沿海滩涂盐地碱蓬(Suaeda salaa(Linn.)Pall)、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和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rn.)湿地以及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特异功能群的变化.结果表明,稻田土壤细菌、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的数量明显高于三种自然植被湿地土壤.三种自然植被湿地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依次为:互花米草>碱蓬>芦苇,纤维素分解菌数量依次为:芦苇>碱蓬>互花米草,土壤真菌数量差异不显著.自然湿地和稻田土壤中夏季的微生物数量均大干冬季,以土壤真菌和固氮菌数量的季节性差异最明显.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互花米草盐沼和对应光滩的土壤微生物16S rRNA的特征检测,分析了外来种互花米草的侵入对潮间带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试验中采集了江苏滨海不同季节光滩与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盐沼的土壤,直接提取法分离得到其中的土壤微生物DNA,并采用Sepharose 4B吸附柱对DNA进行纯化,有效地去除了腐殖酸,得到纯度较高的DNA样品模板。通过选取特异引物扩增16S rRNA基因序列,得到了较清晰的结果:有差异的16S rRNA扩增片断通过DGGE被分开,形成可见条带;不同的样品由于其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扩增出的条带数量及其在凝胶上的相对位置都有一定的差异。结果显示:互花米草盐沼与光滩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皆较低,二者在互花米草生长初期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总体来说,外来种互花米草的种植较明显地改变了滩涂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此外,滩涂土壤微生物群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李想  刘茂松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0):2163-2168
土壤理化性质差异会影响植物生长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且不同土壤因子对植物群落特征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因土壤因子和研究对象不同而异。为研究滨海滩涂湿地土壤因子对植物组成特征的影响作用,识别影响植物组成的主要土壤因子,选择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研究地,以区域内互花米草-藨草交错区和盐地碱蓬-芦苇交错区中的镶嵌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镶嵌群落同种植物斑块的土壤特征差异进行比较,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对镶嵌群落植物斑块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壤因子在不同镶嵌群落同种植物斑块间的相对大小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因植物种类和土壤因子类型而不同。同时各土壤因子在不同镶嵌群落层次间与植物斑块分布的相关性不同,其中,表层(0~10 cm)土壤盐度与植物成分的相关性较高,且对植物分布的单独解释率较高;总氮、容重在表层与植物成分相关性均较高,单独解释率总体高于总有机碳、总磷等土壤因子;总有机碳在表、中(10~30 cm)层与植物成分相关性较高,单独解释率排名处于中等水平;有效磷、粒径与植物成分的相关性及其单独解释率排名在2个镶嵌群落间差异较大;总磷与植物成分的相关性较低,且对植物成分的单独解释率也较低。综合比较研究结果,土壤盐度应是研究地影响滩涂植物组成特征的关键土壤因子。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丁字湾盐沼湿地不同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于2020年10月对盐沼植物芦苇、碱蓬、大米草及互花米草4种生境开展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47种,隶属于5门7纲35科,以多毛纲(17种)和软甲纲(13种)种类较多。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芦苇生境最高,大米草生境最低,平均生物量则反之。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显示大米草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高于其他生境。4种盐沼植物生境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程度较低,互花米草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率先聚类到一起,且与芦苇生境差异较大,芦苇生境以浮游生物食性功能群占优势,互花米草生境多为碎屑食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植被、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和沉积物粒度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了2019年上海南汇东滩海三棱藨草湿地土壤酶全年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特征。依据海三棱藨草植被空间分布的差异,重点研究了海三棱藨草植被区、互花米草植被区、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植被混合区以及对照区域光滩4个不同区域土壤酶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如下:(1)南汇东滩海三棱藨草湿地中,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酶活性不同:脲酶活性最大值有海三棱藨草区>光滩区>互花米草区>混合区;土壤蔗糖酶活性最大值有海三棱藨草区>互花米草区>混合区>光滩区;碱性磷酸酶活性最大值有光滩区>海三棱藨草区>混合区>互花米草区;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大有混合区>海三棱藨草区>互花米草区>光滩区;(2)混合植被区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低于单一植被区,互花米草入侵降低了脲酶蔗糖酶酶活性,降低了海三棱藨草湿地的土壤肥力;(3)不同植被类型区域土壤酶活性受环境因子影响不同,植被类型决定了土壤肥力进而影响了酶活力。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上海南汇东滩湿地围垦后海三棱藨草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应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藨草密集区与光滩区4个季度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及相关的土壤环境因子。结果表明,藨草密集区与光滩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丰富度差异显著(P 0. 001),藨草密集区高于光滩区,同一区域样本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富度季节变化显著(P 0. 001),春夏2季低于秋冬2季。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Chloroflexi(绿弯菌门)、Planctomycetes(浮霉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Cyanobacteria(蓝藻菌门)是各样本中相对丰度较高的菌门,且样品优势菌季节性差异较大。RDA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盐分、干湿比、硝态氮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研究对弄清海三棱藨草湿地的空间扩张微观机制及促进海三棱藨草湿地快速修复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互花米草入侵下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互花米草入侵下的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特征,运用Biolog微平板技术对闽江河口湿地红树林和互花米草根际的土壤微生物的碳源代谢能力和功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互花米草根际土壤微生物与红树林植物的差异。结果表明:红树林-互花米草混交区域(MS)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和丰富度都要高于红树林群落(MC)和互花米草群落(SC)。Biolog微平板上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整体呈现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不同类型的植物变化曲线不同。聚合物类是各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源,酚酸类利用率最低。在土壤微生物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Richness指数中MS显示出最高,表明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主成分分析表明,31个因素中与碳源利用相关的两大主成分,主成分1(PC1)和主成分2(PC2)分别可以解释变量方差的77.7%和22.2%,酚酸类和胺类在主成分分离中起主要的贡献作用。研究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其根系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能力不同,MS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13.
为治理沿海滩涂沟渠堤岸小斑块互花米草,本研究采用12种不同处理方式均取得不错的治理效果。通过不同方式预处理加覆盖黑色塑料薄膜(30丝)和种植本土植物(盐地碱蓬)都取得100%的互花米草控制效果。通过比较优势治理方法的成本,确定处理11(刈割加覆黑色塑料薄膜(30丝))的成本为320元·100m-2,同比其他治理方式成本相对较低,是适合沿海滩涂沟渠堤岸小斑块互花米草治理的较适宜的方法。为了保护本土植株生存空间,维护盐城湿地生态多样性,根除外来互花米草入侵,通过沿海滩涂沟渠堤岸小斑块互花米草治理,取得显著效果,该方式可大规模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常熟沿江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与水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取样方法对常熟沿江湿地5个典型入江河口植物群落进行为期2年的调查和水质监测,研究各观测区内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与水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湿地植物群落主要有芦苇群落、水葱群落、扁秆藨草群落、慈菇群落和菰群落,群落组成结构简单;各观测区植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常浒河河口区各项α多样性指数最高,白茆塘河口区最低。除白茆塘河口区外,2010年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种间相遇几率指数均高于2009年;除望虞河河口区外,2010年Pielou均匀度指数高于2009年。α多样性指数随水体中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含量的增加而上升(P<0.01或P<0.05),与水体的酸碱度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江苏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质量分数在不同演替阶段的分布特征和季节动态,揭示其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江苏滨海湿地典型演替序列的不同阶段,光滩、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群落、碱蓬Suaeda glauca群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和刺槐Robinia pseucdoacacia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植被演替、土层和季节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探讨影响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的关键因素。  结果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范围为116.91~326.18 mg·kg?1,不同演替阶段之间差异显著,但分布趋势与演替方向不一致,从高到低依次为大米草群落、芦苇群落、光滩、碱蓬群落、刺槐群落。在0~10 cm土层,大米草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在4个季节均显著大于其他演替阶段。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在3个土层均表现出随季节先增加再下降的季节变化趋势,在秋季达到峰值,而在春季或冬季则较低。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受季节和演替阶段影响较显著,其中季节因素的影响力比例最大,占32.29%。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与土壤总有机碳、总氮和土壤含水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pH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结论  植被演替和季节是影响江苏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布和动态特征的主要因素,其中季节因素的影响力最大,土壤有机质、含水率和pH是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关键性因子。图1表2参35  相似文献   

16.
泥质海岸生物护坡植物群落演替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津淤泥海挡植物防护工程为例,对利用碱渣、海底淤泥等废弃物质作为种植基质,通过工程脱盐后种植耐盐和盐生植物,同时在高潮线以下低潮位浅滩种植互花米草群落,从而形成的泥质海岸特定功能的植物群落进行多年观测。发现互花米草促淤的过程是创造生境的过程,其群落的演替过程也是造陆过程,演替方向是向退潮方向逆行演替,3年淤积厚度达30 cm,出现次生裸地,次年盐生植物迁入其间,形成盐地碱蓬、碱蓬、中亚滨藜、獐毛、芦苇、白刺、狐米草等盐生植物群落带。随着地势继续抬升,超高潮带(包括海挡下部高程2.8~5.5 m的坡面)的地下水位和土壤盐分的下降,种植耐盐性强、护坡固土能力强的灌木柽柳,构成迎风潮坡面护堤海挡植物,使其向潮间带重盐碱地演替或向坡顶轻盐碱堤上扩展,形成茂密的灌木林防护带。当海挡上部土壤含盐量下降至0.6%以下,种植毡毛梣、沙枣、臭椿、刺槐、柽柳、紫穗槐等多种耐盐乔、灌木植物,从而形成多层多种的海防林演替顶极乔木群落。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分布特征,选取湿地过渡带典型植被包括芦苇、碱蓬、白刺3种不同的植物群落,在小河口和退水处设两条平行样带,采用平板计数法对湿地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落下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和分布明显不同,而且优势类群明显。好气性细菌在小河口芦苇土壤中最多,芽孢型细菌在对照的周边农田土壤中最多,放线菌和真菌在白刺土壤中最多。常年积水的芦苇群落土壤中细菌占主导,季节性淹水的白刺群落土壤中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明显增加,微生物组成结构随环境因子的变化而改变。土壤芽孢型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与土壤全氮含量显著相关,说明土壤氮素是调节湿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代谢及物质转化的关键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天津滨海新区湿地具有非常丰富的耐盐植物资源。这些耐盐植物不仅可以丰富盐渍区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同时可为盐碱地土壤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该区域耐盐植物资源的调查以及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分析,可以揭示天津滨海新区湿地耐盐植物分布与土壤环境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4个天津滨海湿地样方的物种数据和土壤化学因子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向指示种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研究耐盐植物多样性与土壤pH、可溶性盐总量、全氮、全磷、有机质、K+、Na+、Ca2+、Mg2+、Cl-、SO42-、HCO3- 12个土壤化学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调研样方内共记录到耐盐植物34科65属80种,排名前3的科为菊科、禾本科和藜科,出现频度最高、重要值最大的物种为芦苇,该地区耐盐植物生活型主要为草本植物;潮上带湿地耐盐植物丰富程度远大于潮间带;群落类型分为4类,分别是无翅猪毛菜-砂引草+盐地碱蓬群落、芦苇-碱蓬+狗尾草群落、稗+碱蓬-酸模叶蓼群落和扁秆藨草+狭叶香蒲-碱蓬群落;土壤可溶性盐总量、土壤全氮含量及土壤水溶性离子含量是影响天津滨海湿地植被分布的主要土壤化学因子;植物群落的各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可溶性盐总量及Na+、Mg2+、Cl-、SO42-、HCO3-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结论植物种类的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物群落类型的分布格局;土壤盐分及水溶性盐离子含量越高,尤其是水溶性阴离子含量越高,物种多样性指数越低,对物种多样性造成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9.
外来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已经在长江口定居和扩散.比较了不同土壤盐度对外来种互花米草和长江口土著种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幼苗生长的影响,并研究互花米草在崇明东滩潮间带不同高程的生长适应性.结果表明:当土壤盐度在0~3.2%范围,互花米草能够正常生长和繁殖,而当土壤盐度达到1.6%时,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趋于死亡.互花米草在东滩潮间带潜在分布高程的上下限要大于海三棱藨草,随着潮间带高程的降低,互花米草的生长和繁殖减弱.互花米草对不同土壤盐度和潮间带高程的良好适应性可能是其在长江口湿地成功入侵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枯落物流入滨海滩涂系统后对底栖动物生境及自身生长的影响,设置试验观察克氏原螯虾在混入互花米草和芦苇的枯落物的土壤基质中的生存状态及对微生境的偏好,并增设添加EM菌干预以提高生态利用价值.结果表明,螯虾对不同土壤基质的选择存在时空格局变化.对于微生境选择,白天作为对照的清水组选择量最高.夜晚时,互花米草组和泥土组选择量显著最高;2周后日间的选择量无显著变化且夜晚的泥土组选择量仍最高,但互花米草组选择量大幅下降,明显低于芦苇组,提示互花米草枯落物的腐解改变了生境土壤状况.在存活率方面,添加EM菌的互花米草组的克氏原螯虾8周后的存活率显著高于芦苇组和单互花米草组,雌性克氏原螯虾的体质量增长率也显著提高,但存活率仍低于空白对照的纯泥土基质.一定程度上证明EM菌能部分改善腐解所造成的生境恶化现象.鉴于试验中互花米草枯落物及其快速腐解产生的累积效应,未来将进一步探索更加有效的微生物制剂加快互花米草腐解,改善互花米草生长区底栖动物的生存环境,提高生境土壤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