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3种药剂浸种对水稻安全性及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3种水稻种子处理剂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对水稻安全性及恶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浸种剂浓度较大时,对水稻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建议使用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25%氰烯菌酯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浸种,不仅对水稻萌发及成苗安全,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也比较理想,但需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延缓恶苗病的抗性产生。  相似文献   

2.
为寻找出更好的浸种药剂以替换17%杀螟·乙蒜素WP,于2015年进行了浸种药剂25%氰烯菌酯SC防治水稻恶苗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5%氰烯菌酯SC浸种后,水稻恶苗病秧田病株防效、穗期病穴防效、病株防效均为100%,与17%杀螟·乙蒜素WP的应用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3.
25%氰烯菌酯和20%氰烯·杀螟丹对水稻苗期、分蘖期恶苗病防效均优异,与其浸种方式和浸种时间关系不大;亮盾、亮盾+适乐时对水稻苗期恶苗病防效优良,略低于氰烯·杀螟丹防效,远远高于常规药剂;亮盾对水稻分蘖期恶苗病防效下降,适乐时与亮盾混用延长了恶苗病防效的持效期。  相似文献   

4.
25%氰烯菌酯和20%氰烯·杀螟丹对水稻苗期、分蘖期恶苗病防效均优异,与其浸种方式和浸种时间关系不大;亮盾、亮盾+适乐时对水稻苗期恶苗病防效优良,略低于氰烯·杀螟丹防效,远远高于常规药剂;亮盾对水稻分蘖期恶苗病防效下降,适乐时与亮盾混用延长了恶苗病防效的持效期。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62. 5 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共设7个处理:62. 5 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个剂量拌干稻种晾干后播种,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250倍液、25%氰烯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清水等浸种后催芽播种,干稻种直接播种。结果表明,10、15、20 mL62. 5 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拌5 kg稻种处理对水稻种子出苗无明显影响,对秧苗生长安全,对恶苗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增产效果明显,与大面积常用的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等药剂浸种效果基本相当。20 mL 62. 5 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拌5 kg稻种处理效果较优,在水稻秧苗期、分蘖期、孕穗期、齐穗期对恶苗病的防效,与清水对照相比分别为93. 9%、96. 9%、96. 9%、96. 8%,与空白对照相比分别为91. 7%、91. 5%、84. 7%、84. 8%,水稻产量达8 872. 5 kg/hm~2,与清水浸种对照相比增幅为22. 9%,与空白对照相比增幅为16. 4%。62. 5 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采用干稻种拌种,晾干后直接播种,操作简便,减少了水稻种子浸种催芽环节恶苗病病菌的浸染,是防治水稻恶苗病的一项新型技术。  相似文献   

6.
水稻恶苗病药剂浸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高效的水稻种子处理药剂,有效控制水稻恶苗病的发生,选用不同药剂进行了浸种试验,结果表明,用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0%氰烯·杀螟丹可湿性粉剂、62.5%精甲·杀螟丹悬浮种衣剂、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乳油对水稻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显著,防效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水稻浸种剂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对稻种催芽的安全性,使用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药液浸种进行催芽培养,统计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结果表明: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不同浓度下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存在差异,50倍液浸种对其发芽和成苗均有明显抑制作用,100倍液浸种对其发芽抑制明显,但成苗率与清水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200倍液、300倍液对武运粳19的发芽和成苗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10%氰烯·杀螟丹可湿性粉剂预防水稻恶苗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0%氰烯·杀螟丹可湿性粉剂预防水稻恶苗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0%氰烯·杀螟丹可湿性粉剂在800、600、400倍液浸种,对晚粳种子发芽率无影响,预防水稻恶苗病效果分别达97.78%、98.10%、99.05%,其发芽率和防病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在新疆伊犁地区开展了筛选水稻病虫害防治药剂的试验,结果表明:秧苗期1 7%杀螟·乙蒜素w p对水稻出苗有一定影响,25%氰烯菌脂sc对水稻出苗有促进作用;对恶苗病的防效20%氰烯·杀螟丹w p、1 7%杀螟·乙蒜素w p200倍+25%咪鲜胺ec2 500倍液的防效较好;对稻瘟病的防效以1 7%杀螟·乙蒜素w p与25%咪鲜胺ec复配的防效较好;对稻水象甲的防效以1 7%杀螟·乙蒜素w p防效较好。1 7%杀螟·乙蒜素w p对稻水象甲、稻瘟病的防效虽然较好,但影响水稻育秧的出苗率,可以结合复配25%咪鲜胺ec2500使用,20%氰烯·杀螟丹w p既能防治稻水象甲,也能防治稻瘟病,对水稻育秧出苗影响较小。综上所述,生产上可以建议使用1 7%杀螟·乙蒜素w p200倍+25%咪鲜胺ec2 500倍液、20%氰烯·杀螟丹w p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轻水稻干尖线虫病对水稻育种和水稻生产的影响,在水稻干尖线虫病发病严重的试验田取种作为试验用种,以17%杀螟·乙蒜素和25%劲护氰烯菌酯为试验药剂对附带病源的种子进行浸种试验。结果表明,17%杀螟·乙蒜素可有效抑制水稻干尖线虫病的发生,并且对稻种发芽率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单一采用25%劲护氰烯菌酯浸种不仅对水稻干尖线虫病无效,还会促进干尖线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25%氰烯菌酯SC、16%咪鲜·杀螟丹WP、22%氰烯·杀螟丹WP等药剂处理(浸种或拌种)稻种对水稻恶苗病控病效果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类因多年使用已产生明显的抗药性;25%氰烯菌酯浸种或拌种对恶苗病病菌均有较好控病效果;浸种、高温催芽等环节极有利于恶苗病病菌的侵入危害,较干籽播种对恶苗病病株率提高60%以上,因而采用浸种催芽方式的一定要进行药剂浸种,才能确保控病保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25%氰烯菌酯SC、16%咪鲜·杀螟丹WP、22%氰烯·杀螟丹WP等药剂处理(浸种或拌种)稻种对水稻恶苗病控病效果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类因多年使用已产生明显的抗药性;25%氰烯菌酯浸种或拌种对恶苗病病菌均有较好控病效果;浸种、高温催芽等环节极有利于恶苗病病菌的侵入危害,较干籽播种对恶苗病病株率提高60%以上,因而采用浸种催芽方式的一定要进行药剂浸种,才能确保控病保产效果。  相似文献   

13.
比较2种水稻种子处理剂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和12%氟啶·戊·杀螟单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浸种对苏州地区3个主推水稻品种常农粳12号、南粳46、南粳5055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浓度增加时,对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苗高的抑制作用加强,浸种浓度为200倍液时,对水稻种子发芽影响最大;12%氟啶·戊·杀螟单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800倍液对南粳5055的发芽抑制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17%杀螟?乙蒜素(菌虫清)对稻种南粳46发芽率、成苗率、根长、苗长的影响,笔者设置了五种不同浓度的浸种剂进行水稻发芽试验。结果数据表明:当17%杀螟?乙蒜素(菌虫清)制剂浓度增加时,对水稻种子的发芽率、成苗率、根长、苗长的抑制作用越强,浸种浓度为200倍液时,对南粳46发芽影响最大,400倍液与600倍液和清水对照相比,对南粳46发芽、成苗影响并不明显;17%杀螟?乙蒜素(菌虫清)浸种后对幼苗根长的抑制强于对苗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水稻浸种剂17%杀螟·乙蒜素WP对"武运粳19"稻种发芽的影响,使用17%杀螟·乙蒜素WP配制了5个不同浓度的药液进行浸种和催芽培养。结果表明,17%杀螟·乙蒜素WP不同浓度处理的"武运粳19"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存在差异,88.9倍液以上浸种对其发芽和成苗均有明显抑制作用,266.7倍液、533.3倍液对其发芽和成苗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4种药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 4 种药剂浸种处理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率无影响,安全性较高;4.23%甲霜·种菌唑微乳剂400倍和80%乙蒜素乳油2 000倍液处理、25%氰烯菌脂悬浮剂2 000倍+45%咪鲜胺乳油3 600倍混配液处理对水稻恶苗病都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单独使用氰烯菌脂、咪鲜胺处理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药剂、方法和时间浸种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生产上常用及目前新上市的几种药剂,采取不同方式、时间等进行试验,以明确最佳药剂及处理方式.[结果]咪氰烯菌脂及其复配剂防效优异,浸种方法、时间与效果无明显相关性.咪鲜·杀螟丹日浸夜露法优于连续浸种法;24~60 h浸种时间延长,秧田期防效有升高趋势,但分蘖和灌浆期不明显.亮盾、适乐时与锐胜混用拌种,前期防效较高,但灌浆期(后期)效果下降.杀螟·乙蒜素防效一般.[结论]氰烯菌酯及其复配剂效果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18.
为验证水稻浸种剂20%氰烯·杀螟丹WP对水稻种子浸种催芽的安全性,用20%氰烯·杀螟丹WP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药液进行了浸种催芽培养试验,并统计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结果表明:20%氰烯·杀螟丹WP300倍和500倍液对"武运粳19"稻种的发芽和成苗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800倍和1000倍液对稻种的发芽和成苗影响,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基质育秧和不同药剂种子处理对水稻秧苗期恶苗病的影响,特进行此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5%氰烯菌醋SC 3 mL+16%咪鲜?杀螟丹WP 18 g浸种,对秧苗期恶苗病的防效稳定在90%以上;使用25%氰烯菌酯SC 3 mL+16%咪鲜?杀螟丹WP 18 g浸种后再用62.5 g/L精甲?咯菌腈FS拌种(药种比为1...  相似文献   

20.
进行25%氰烯菌酯(劲护)悬浮剂浸种对稻种安全性及防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劲护)悬浮剂1 000~4 000倍液浸种72 h,对种子破胸露白率和发芽率没有表现抑制现象,对水稻安全。分蘖期和拔节期均未查到恶苗病,表明其对早稻恶苗病有良好的防效。从经济、有效的角度看,在生产上推荐3 000~4 000倍液浸种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