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泰花10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与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选育的花生新品种。系2000年采用泰花3号作母本、徐早花1号作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具有早熟、优质、高产、稳产的诸多优势。2014—2015年参加并通过江苏省花生新品种鉴定试验,2015年申报并通过江苏省花生新品种鉴定,适宜江苏淮南沙土、沙壤土地区作为鲜食和高产品种利用。  相似文献   

2.
花生新品种泰花4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花4号,原名8807—618,由江苏省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于1988年采用泰花2号作母本、中83—15007—1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具有早熟、高产、优质、专用及抗性较强、稳产性较好的特点,适宜全国长江流域的沙土、沙壤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驻J18是驻马店市农科所于1990年以81043作母本,以豫芝4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的芝麻新品种。2000~2002年参加了全国(江淮片)芝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3年3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4.
泗棉3号(原名泗阳263)系泗阳棉花原种场采用品种间杂交育成的抗病、早熟、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1993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试验鉴定表现1.高产稳产.泗棉3号于1990~1991年连续两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89.74kg,居各参试品种之首,超过对照品种泗棉2号.1992年参加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全流域各试点平均,泗棉3号亩产皮棉90.61kg,居各参试品种之首,比对照品种泗棉2号增产9.8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是1984年以来长江流域棉花  相似文献   

5.
宝丰7号系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宅泉岭农业科学研究所育种室大豆组于1983年以哈78—6298为母本,与合丰29号为父本杂交,经南繁北育多年系谱选择,1986年后代决选.编号为宝交86—5895。1987—1990年所内外鉴定.1991-1992年参加省联合区域试验,1993年参加省联合生产试验,1994年2月23日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  相似文献   

6.
86-4号是1980年以岱61为母本,以86-1号为父本杂交,经枯、黄萎混生病圃多年连续选择育成。该品种1986、1987年参加河南省抗病品种区域试验,1987年参加全国黄河流域抗病品种区域试验。鉴定结果表明,86-4号为抗黄萎、耐枯萎、早熟、适宜棉麦间套种的高产优良品种。1988年继续参加新设置的豫北棉麦间套种亚区试  相似文献   

7.
北麦6号(原代号九三00—6805)是由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4年以九三93—3U92为母本、克90-51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春小麦新品种。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7027。1995-1999年选育经过种植F1~F5代,于2000年F6代稳定决选。2001~2002年进行所内鉴定试验和异地鉴定试验;2003~2005年参加东北春小麦晚熟组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2006年参加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8.
<正> 徐州23号,是徐州农科所1981年用偏春性、大穗、大粒、高抗条锈和秆锈的徐州21号(仆农3665/印度up301)作母本,以半冬性、多穗、优质品种郑州761[西北65(14)//(郑州4号/郑州17号)F_8]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温室加代和连续多年的定向单株选择而育成。1988年参加本所品系鉴定圃试验,适宜黄淮南片麦区.作中、晚茬粮—粮、粮—棉、粮—菜间、套作种值,亩产300~400公  相似文献   

9.
该品种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于1981年以九农13号为母本,绥农4号为父本杂交育成。1986年F5代决选品系,品系号为农大8170—2,1987~1988年参加校内鉴定试验及异地鉴定试验,1989-1991年参加联合区域试验,1991年在区域试验的同时进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比对照品种合丰25号平均增产10%以上。1992年通过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确定推广。  相似文献   

10.
花生新品种泰花9号是由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1年以泰花4号作为母本、中92-411作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2014年参加并通过江苏省花生新品系鉴定试验,2015年参加并通过江苏省花生生产试验,2015年申报并通过江苏省品种鉴定。泰花9号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特性,适宜江苏省肥力水平较高的沙土、沙壤土田块种植。介绍了泰花9号花生的选育经过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进一步推广利用该品种。  相似文献   

11.
驻芝14号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驻86036为母本,驻7801优系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及后代在多元病圃中连续鉴定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早熟、多抗芝麻新品种。驻芝14号于2002~2004年参加了全国(江淮片)芝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在2005年4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2.
九红1号红小豆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研所以选育高产、抗病、商品性好的红小豆新品种为育种目标,于1994年以红小豆品系九三94-8为母本,九三92—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于2000年F5代决选稳定品系,其代号为九三00—9。2001年在所内提纯,2002~2004年在所内进行鉴定试验,2005、2006、2008年参加省杂豆区域试验,2007~2009年参加省杂豆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3.
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苏杂6号的品种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转国产Bt基因抗虫杂交棉苏杂6号,2005-2006年参加长江流域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长江流域生产试验,并于2007年12月20日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证书,证书编号为农基安证字(2007)第253号.  相似文献   

14.
北豆36号(原代号华疆1127)是由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华疆科研所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审定编号:黑审豆2010016. 1选育经过 针对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选育早熟、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且适宜大面积机械化收获的大豆新品种为育种目标.1998年在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华疆科研所试验地以垦鉴豆28号为母本、北豆1号为父本,杂交后进行系谱选择.于2004年F5代决选稳定株行,决选编号1127.2005、2006年进行所内鉴定及异地鉴定试验表现突出,2007、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联合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黑龙江省联合生产试验.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定名为北豆36号.  相似文献   

15.
青丰1号(原代号平954(5)-4),系山东省平度市小麦研究所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培育的品种。以鲁麦14号作母本。烟农15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抗旱、抗倒伏、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002—2004年参加山东省高肥乙组区试中,其产量、品质等性状均优于鲁麦14号.2006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6054)号。  相似文献   

16.
宁紫薯4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徐02S20-1为母本、宁紫薯1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经多代鉴定试验选育而成的优质鲜食型紫甘薯新品种。在2014—2015年长江流域薯区特用组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宁紫薯4号的平均鲜薯产量34 065.7 kg/hm~2,平均薯干产量9 812.0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宁紫薯1号增产14.32%、22.63%,平均干物率28.87%,鲜薯花青素含量207.2μg/g。宁紫薯4号品种鲜薯产量高,商品性好,熟食品质优,耐贮藏,抗病性强,2016年3月通过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培育壮苗、适时早栽、合理施肥等栽培技术,宁紫薯4号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7.
一、来源及产量表现郑州7297系省农林科学院小麦研究所1972年用毛阿夫×郑州6号等四父的杂种第二代选株作母本,以6609(丰产3号×郑州5号)作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原系谱号为7297—3—3—(2),于1978年首次参加鉴定测产,产量居首位,亩产803.5斤,比对照种丰产3号增产17.2%;1980—  相似文献   

18.
泗豆11号是我场以泗豆2号与威莱姆斯杂交选育的夏大豆新品种。1983~1986年,泗豆11号先后参加淮阴市及江苏省淮北片夏大豆品种联合鉴定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1987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现已被徐、淮、盐、连等市引种种植。本文通过对区域试验、联合鉴定试验及栽培试验资料的分析,论证其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Ⅱ优602(又名倍丰3号)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所用Ⅱ-32A作母本,与泸恢602配组育成的高产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审定(国审稻2004004)。该组合因具明显杂交优势和突出优良的综合性状表现,被农业部确定为我国长江流域稻区主导品种;是农业部组织联合育种攻关最新育成的8个三系杂交超级稻组合之一。  相似文献   

20.
定莜5号是1990年以当地大裸燕麦作母本.和丰1号作父本杂交,1991年在定西种植F1代,1991年冬在云南元谋县种植F2代,1992年在定西种植F3代,1993年在定西种植F4代,1994年从F5代中系选出圃。1995年、1996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1997年一1999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00年-2002年参加全国区域联合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