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优质抗病品种镇稻18为材料,对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和人工抛秧3种移栽方式下水稻的产量、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钵苗机插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毯苗机插和人工抛秧,毯苗机插极显著高于人工抛秧。各时期的群体茎蘖数均以钵苗机插最少,其次是毯苗机插,人工抛秧最多。拔节期不同移栽方式干物质积累量无显著差异,抽穗期和成熟期以钵苗机插最大,极显著高于其他2种方式,毯苗机插显著高于人工抛秧。钵苗机插水稻干物质积累量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极显著高于其他2种方式。说明与毯苗机插和人工抛秧相比,钵苗机插水稻产量优势明显,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多,尤其是生育中后期物质生产能力强,叶面积指数大,且毯苗机插优于人工抛秧。  相似文献   

2.
早稻直播、毯苗机插、钵苗机插三种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通过考察秧苗素质、生育期、苗蘖动态、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对比直播、毯苗机插模式,应通过早稻直播、毯苗机插、钵苗机插对比试验表明:对比直播、毯苗机插模式,应用钵苗机插技术的早稻秧苗素质最高、抗逆性好、早栽早发、低节位分蘖多容易成大穗、产量最高,早稻播期可提前至3月初、全生育期延长、成熟期提前5-6天至7月21日,产量差异的形成主要在于穗大、粒重、结实率高。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钵苗机插能够实现带土钵壮秧行穴定距地有序、无植伤精确移栽,且秧苗素质高,秧龄弹性大,栽后缓苗期短,活棵发苗快。栽插密度作为水稻栽培调控最关键的技术途径之一,研究钵苗机插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对钵苗机插水稻在生产实践中大面积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甬优1540为试材,研究不同移栽期、不同秧龄、不同播种量对钵苗机插杂交连作晚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杂交连作晚稻生产中,钵苗机插移栽越早,成熟度越高,产量越高;秧龄弹性较大,但长秧龄更易获得高产;播种量对产量影响不明显,生产上以18.7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5.
水稻钵苗机插是采用插秧机将钵育壮秧按一定的行株距均匀无植伤地移栽于大田的先进技术。钵苗机插具有秧龄弹性大、秧苗素质好、植伤轻、分蘖早生快发的优点,有利于水稻高产或超高产栽培。肥西县通过2014-2015年示范种植,已初步探索并研制出适合肥西县稻麦两熟条件下钵苗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为水稻钵苗机插方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育栽方式对杂交稻产量及生理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肥床旱育手栽、毯状苗机插和钵体苗机插3种方式,对杂交籼稻徽两优996和杂交粳稻甬优8号的产量和生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钵苗机插水稻产量最高,其次为旱育手栽,毯苗机插最低,三者差异均极显著。移栽期早育手栽的群体茎蘖数较多(有分蘖),但最高分蘖期毯苗机插最多,说明后者分蘖期长、最高苗数多,最终毯苗机插的穗数最多。单叶片重和表观运转量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由大到小依次为钵苗机插、旱育手栽、毯苗机插;单苗干重和群体干物重移栽期由大到小依次为旱育手栽、钵苗机插、毯苗机插,至抽穗期则由大到小依次为钵苗机插、旱育手栽、毯苗机插,三者差异极显著。[结论]该研究为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该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及种植密度双因子对钵苗机插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及栽插密度均对钵苗机插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且二者的互作效应对显著;随着氮量的增加,密度的增加,水稻产量呈增加趋势;钵苗栽插技术适合高肥高密种植,在生产中适当提高基本苗,增加氮肥施用量,容易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中早39为材料开展对比试验,记载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并分析其产量构成。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方式水稻的生育期表现没有明显差异,与传统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有效穗增加20.9%,产量增加达12.2%,其高产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有效穗增加。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早稻最适宜种植模式,开展了早稻直播、毯苗机插、钵苗机插3种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并考察秧苗素质、生育期、苗蘖动态、产量构成因素等。结果表明,与直播、毯苗机插模式相比,应用钵苗机插技术的早稻秧苗素质最高、抗逆性好、早栽早发、低节位分蘖多,容易成大穗、产量最高,早稻播期可提前至3月初,全生育期延长,成熟期提前5~6 d(7月21日),产量差异的形成主要在于穗大、粒重、结实率高。  相似文献   

10.
在单季稻宁香粳11上试验了毯苗机插、钵苗宽行机插、钵苗宽窄行机插、机械穴直播和人工撒直播5种栽培方式对其产量效益及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钵苗宽行机插方式的产量、温光资源利用与积温生产效率均为最高,其次为钵苗宽窄行机插栽培方式;从种植成本与经济效益分析,以人工撒直播最省工,节本增效,亦是目前普通农户主要栽培方式。作为规模大户,由于劳动力、季节紧张等因素,宜选择机械穴直播。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毯苗机插、钵苗宽行机插、钵苗宽窄行机插、机械穴直播和人工撒播5种栽培模式在水稻生育期、穗粒结构、产量构成和实测产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探寻沿江稻麦两熟地区最佳机械栽插模式。结果表明,钵苗宽窄行机插模式生育期适中、穗粒结构均衡、产量构成好、实测产量高,适宜在沿江稻麦两熟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机械穴直播和人工撒播模式虽然在生育期、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方面优势明显,但实测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12.
水稻新品种盐粳16号属于中熟中粳品种,适合在苏北、苏中及里下河地区种植。盐粳16号钵苗摆栽模式产量结构最佳,生长发育快;盐粳16号机插模式和抛秧模式的生长发育相似,但盐粳16号抛秧模式产量受有效穗数和穗型大小的制约;盐粳16号机条播模式生长发育不及三种移栽模式下表现好,最终产量和出米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选用20个杂交中籼稻新品种,采用钵苗机插的方式进行种植,以筛选出适合庐江县钵苗机插的杂交中籼稻品种。结果表明:全两优1号、荃优6868、荃9优106、全两优华占等4个品种在生育期、熟相、抗性等方面综合表现突出,平均产量达11010kg/hm2以上,适合在庐江县以及同一适宜生态区进行钵苗机插种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和人工栽插3种栽培方式,开展了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的发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栽插苗数较少,全生育期提前;钵苗机插的成熟期较毯苗机插提前2 d,生育期缩短6 d。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均产生一定影响,钵苗机插的实际产量最高,人工栽插居中,毯苗机插最低;在产量构成方面,人工栽插要主攻有效穗数,毯苗机插和钵苗机插要主攻每穗总粒数。  相似文献   

15.
淮北地区麦茬钵苗机插水稻的增产优势及其形成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钵苗机插技术在淮北稻区的适应性,本研究在淮北地区麦-稻两熟制条件下,以杂交粳稻(2640、1640)和常规粳稻(连粳7号、徐稻3号)为材料,设置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和直播3种种植方式,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秧苗素质、光合物质生产、生育期、温光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的产量均表现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直播,且三者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而杂交粳稻在钵苗机插条件下的增产优势更为明显。成熟期光合物质生产表现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直播,且三者间达到了极显著差异。相比较钵苗机插水稻,毯苗机插水稻和直播水稻各生育期延长,成熟期分别推迟1~2 d和3~5 d;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的全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均表现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直播。表明钵苗机插稻向前扩张了生育期,增加了对温光资源的利用,熟期相对较早,更利于高产,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了钵苗机插水稻高产配套栽培中的技术要点。[方法]研究了钵苗机插穴盘每孔播种量对甬优2650成苗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同育苗基质对武运粳27成苗孔率和栽插成苗孔率的影响,以及2种种植方式(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对水稻品种Ⅱ优118和武运粳27生育期、茎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钵苗摆栽每孔播种量必须保证单孔播种量在4粒以上。采用细土拌细沙、细土拌稻壳、细土拌基质的处理都可以明显提高水稻的成苗孔率,而细土拌细沙、细土拌土壤粘结剂的处理提高栽插成苗孔率的效果较好。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播期明显提早,总生育期明显延长,茎蘖成穗率明显提高。Ⅱ优118和武运粳27的实收产量钵苗机插比毯苗机插分别增产10.5%、12.1%。[结论]该试验为探索钵苗机插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途径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中早39为材料开展对比试验,记载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并分析其产量构成。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方式的生育期表现没有明显差异,相比与传统毯苗机插,钵苗机插增产达12.2%,其高产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有效穗增加,每666.7m2有效穗提高20.9%。  相似文献   

18.
以常规粳稻品种镇稻18和杂交粳稻品种春优284、甬优4550为供试材料,设置钵苗机插、毯状秧机插及传统塑盘旱育抛栽3种不同栽植模式,试图探索沿江地区双季晚稻北缘地区适宜的栽插方式及配套技术问题。结果表明,钵苗摆栽模式配合大龄壮秧培育技术可以提前2~3 d安全齐穗,提前3~6 d成熟;受机械性能限制钵苗机插基本苗数少于毯状秧机插和抛栽模式,但进入大田生长期后,单位面积茎蘖数差异逐渐缩小,钵苗机插模式表现出较好的群体弹性和成穗的稳定性;钵苗机栽在颖花数和结实率方面表现优异,实测产量较毯状秧机栽高5.2%。总之,钵苗机插模式应用于沿江双季稻北缘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是适应于本地区双季晚稻生产的机械化栽插方式。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和人工栽插3种栽培方式,比较水稻的发育进程和产量的差异,为指导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科学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栽插苗数较少,全生育期提前;钵苗机插的成熟期较毯苗机插提前2d,生育期缩短6d。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均产生一定影响,钵苗机插的实际产量最高,人工栽插居中,毯苗机插最低;在产量构成方面,人工栽插要主攻有效穗数,毯苗机插和钵苗机插要主攻每穗总粒数。  相似文献   

20.
农业商品化发展以及近郊农业的兴起,使得蔬菜种植范围不断扩大,蔬菜移栽机自动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蔬菜钵苗自动移栽机原有的半自动工作方式效率较低,结合蔬菜钵苗自动移栽机特征,对送苗装置进行有效改进,提升其送苗速度,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结合蔬菜钵苗自动移栽机送苗装置的实际情况,对装置进行设计,从而提升送苗速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