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TL-F2为供试菌株,黑麦草为供试植物,研究Cd胁迫下A. niger TL-F2的促生特性,以及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加Cd的对照组相比,低浓度Cd(5 mg·L-1)胁迫下,A. niger TL-F2产吲哚乙酸(IAA)和溶磷的能力无显著变化,但产铁载体的能力显著(P<0.05)降低48.18%;中(20 mg·L-1)、高(50 mg·L-1)浓度Cd胁迫下,A. niger TL-F2产IAA的能力分别显著(P<0.05)降低55.76%和65.69%,溶磷量分别显著(P<0.05)降低50.07%和78.19%,产铁载体的能力分别显著(P<0.05)降低69.71%和80.08%。接种高浓度(1×108 mL-1)A. niger TL-F2有助于促进Cd胁迫下黑麦草种子的萌发和生长,高浓度Cd胁迫下,黑麦草地上部Cd含量较不接菌的显著(P<0.05)增加,增幅为17.95%;接种低浓度(1×106 mL-1)A. niger TL-F2对黑麦草种子萌发、Cd含量无明显促进作用。综合来看,接种适当量的A. niger TL-F2有助于促进Cd胁迫下黑麦草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增加黑麦草地上部Cd含量,可作为黑麦草修复Cd污染水体和土壤的强化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实验室筛选得到的具有抗病促生功能的哈茨木霉菌株为材料,研究其不同使用剂量对商洛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为哈茨木霉进行烟草绿色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021年在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开展哈茨木霉不同使用剂量的小区试验,共设4个哈茨木霉菌剂用量水平:T1(常规施肥+哈茨木霉菌剂0.5 L/hm2)、T2(常规施肥+哈茨木霉菌剂1.0 L/hm2)、T3(常规施肥+哈茨木霉菌剂2.0 L/hm2)和T4(常规施肥+哈茨木霉菌剂3.0 L/hm2),以CK(常规施肥)为对照。结果表明:(1)施用哈茨木霉菌剂的试验组烟株农艺性状、根系发育情况和烤烟抗病性较常规施肥组有明显改善;(2)随着哈茨木霉菌剂用量的增加,烤烟产量、产值及上等烟比例分别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5.09%~12.67%、4.05%~15.05%和8.89%~21.55%;(3)各处理烤烟的糖碱比和钾氯比2个指标整体趋向更佳,有利于烤烟内在品质的提升。哈茨木霉菌剂的增施有利于提高商洛烤烟产质量,其中T3处理(常规施肥+哈茨木霉菌剂2.0 L/hm  相似文献   

3.
以番茄品种千禧为试验材料,研究6种哈茨木霉菌接种方法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时接种哈茨木霉菌会使番茄种子发芽时间延长,早期发芽率降低,幼苗发芽指数降低,但对最终发芽率影响不大;接种400、600倍液和0.05、0.10 g/株哈茨木霉菌的番茄幼苗茎粗和叶长与CK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而株高与CK相比显著降低(P<0.05);接种0.05、0.10g/株哈茨木霉菌的番茄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重及壮苗指数与CK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接种0.05、0.10、0.20 g/株哈茨木霉菌的番茄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与CK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接种200、600倍液和0.10 g/株哈茨木霉菌的番茄幼苗叶片SOD、POD、CAT活性均显著高于CK(P<0.05),而叶片MDA含量均显著低于CK(P<0.05);其中播种时施用哈茨木霉菌0.05 g/株的番茄幼苗叶柄长、地下部鲜重及叶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均显著高于其他5种接种方法(P...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浓度哈茨木霉对小型西瓜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施用于小型西瓜最适宜的哈茨木霉浓度。本试验在种植小型西瓜定植和授粉后2次施用浓度为0.15、0.30 g·m-2哈茨木霉,测量小型西瓜的株高、叶面积、茎粗、单瓜质量、果实横纵径、皮厚,以及果肉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比较施用不同浓度哈茨木霉对小型西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0.15 g·m-2哈茨木霉时,可显著提高小型西瓜植株的株高、叶面积、茎粗和单瓜质量,提高产量和商品率,提高效果优于施用0.30g·m-2哈茨木霉;施用0.30 g·m-2哈茨木霉时,可显著降低小型西瓜皮厚,提高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作用效果优于施用0.15 g·m-2哈茨木霉。综上所述,在小型西瓜种植中,施用0.15 g·m-2哈茨木霉可以明显提高植株田间长势和产量,施用浓度为0.30 g·m-2哈茨木霉可以明显提高果实品质,不同浓度哈茨木霉对小型西瓜果实品质影响差异不大,考虑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5.
镧对镉胁迫下豌豆幼苗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杜兰芳  王立新  张艳  卢亚娟  王欢婧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716-6718,6720
[目的]研究镧对镉胁迫下豌豆幼苗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开白花的豌豆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镧不同浓度(0.05、0.1、0.2、0.4、0.8 mg/L)对镉不同浓度(0.1、0.5、1.0、2.0、5.0、10.0、20.0、40.0、80.0 mg/L)胁迫下的豌豆在种子萌发、植株生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种子萌发时0.1 mg/L镧能较好地缓解镉的毒害,提高镉胁迫下豌豆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生长中0.05 mg/L镧能较好地缓解镉的毒害,促进幼苗根系的生长,但镧仅对低浓度镉胁迫豌豆幼苗茎的生长有解毒效应。当镉浓度较高(80.0mg/L)、镧浓度(0.8 mg/L)也较高时,镧不仅无解毒效应反而与镉协同胁迫豌豆种子的萌发、幼苗根、茎的生长。镧浓度为0.1 mg/L时,POD的活性和数量达到最大。[结论]0.1 mg/L的镧对低浓度镉胁迫下豌豆幼苗的缓解效应较明显,提高了萌发率,促进了根和茎的生长,增强了POD的活性;高浓度镧则协同镉发生毒害效应。  相似文献   

6.
为利用内生细菌促进大豆生长发育,从而获得环境友好型生物调控剂,从大豆种子中分离得到优势内生细菌,研究其对大豆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把大豆种子装入无纺布袋内,在土壤中埋藏10 d后取出,种子表面消毒后在灭菌培养皿中培养,在胚根周围分离得到8株内生细菌,通过初步筛选获得2株具有促生作用的优势内生细菌KC-1和MD12-2,经鉴定分别为侧孢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产生长素(IAA)和溶解有机磷的能力。使用2.5×107 cfu·mL-1的KC-1和MD12-2菌液浸种,对种子萌发有着显著促进作用;盆栽试验表明,10×107、5×107 cfu·mL-1的KC-1和MD12-2菌液浸种,大豆的生长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瘤固氮酶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盐胁迫对藜麦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并研究3种抗逆基因在藜麦中的响应模式。【方法】以藜麦品种Temuco为材料,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0、200、 450 mmol·L-1)处理藜麦种子和盆栽幼苗,通过测定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指标、成熟植株农艺性状、种子营养成分含量,以及SOD、 POD、BADH基因的时空表达,明确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种子品质的影响,以及3种抗逆基因对不同盐胁迫的响应。【结果】(1)在高浓度NaCl(450 mmol·L-1)胁迫下藜麦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影响种子N元素的吸收,Na+/K+比率显著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酶活性显著下降,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低浓度NaCl(200 mmol·L-1)胁迫有助于藜麦生长发育,除发芽指数下降外,种子活力指数和鲜重显著增加,各营养元素含量不受影响且略有上升,诱导SOD和POD酶活性显著增加,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
硒对镉胁迫下豌豆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缓解重金属对豌豆幼苗生长发育的毒害。[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硒对镉胁迫下豌豆的种子萌发、植株生长、根尖细胞分裂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镉浓度≤50.0mg/L、硒浓度≤1.2mg/L时,硒促进镉胁迫下豌豆种子萌发生长、根尖细胞分裂,且降低细胞畸变率;镉浓度≤10.0mg/L、硒浓度≤0.1mg/L能提高叶绿素含量,缓解镉的氧化胁迫;当镉浓度达到100mg/L,1.2mg/L的硒则协同镉发生作用,加剧对豌豆幼苗的毒害作用。[结论]低浓度的硒能缓解一定浓度的镉污染毒害,增强豌豆的抗性;高浓度的硒则协同镉一起胁迫豌豆而产生毒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抗坏血酸(AsA)对镉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保护效应。[方法]以扬麦15、扬麦16和扬麦17为试材,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研究了外源AsA对镉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在单因素试验中,浓度大于0.05mmol/L的AsA对小麦幼苗主根生长有抑制作用;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随着镉浓度增大而增强,小麦根系SOD活性没有明显变化。AsA浓度不变时,小麦根长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随着镉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镉浓度不变时,0.05mmol/LAsA处理的小麦的抑制百分比低于其他浓度。在镉胁迫下加入AsA后,小麦根系SOD活性明显提高。0.05mmol/LAsA对0.05mmol/L镉胁迫下小麦的POD活性提高最多。[结论]低浓度AsA能缓解镉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高浓度AsA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外源抗坏血酸对小麦萌发过程中镉胁迫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抗坏血酸(AsA)对镉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保护效应。[方法]以扬麦15、扬麦16和扬麦17为试材,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研究了外源AsA对镉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在单因素试验中,浓度大于0.05mmol/L的AsA对小麦幼苗主根生长有抑制作用;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随着镉浓度增大而增强,小麦根系SOD活性没有明显变化。AsA浓度不变时,小麦根长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随着镉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镉浓度不变时,0.05mmol/LAsA处理的小麦的抑制百分比低于其他浓度。在镉胁迫下加入AsA后,小麦根系SOD活性明显提高。0.05mmol/LAsA对0.05mmol/L镉胁迫下小麦的POD活性提高最多。[结论]低浓度AsA能缓解镉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高浓度AsA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促进万寿菊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高效生物农药,提高万寿菊种子成活率。【方法】采用室内试验测定10种生物农药、1种生防菌对万寿菊种子萌发及盆栽万寿菊植株的促生作用。【结果】哈茨木霉粉剂和微生物菌剂可显著推进万寿菊种子的萌发进程并提高种子萌发率,处理1 d后种子均开始萌发,而清水处理(CK)4 d后种子才开始萌发;哈茨木霉粉剂和微生物菌剂处理7 d时萌发率分别为54.67%和52.00%,较CK(4.00%)分别提高50.67百分点和48.00百分点。沃丰康-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盆栽万寿菊植株促生作用最显著,株高、茎粗、根长、总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和地下部分鲜重分别为22.43 cm、1.67 cm、16.50 cm、8.16 g、6.95 g和1.21 g,除地下部分鲜重低于沃丰康-克线散粉剂处理(1.53 g)外,其余各生长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蜡质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土传三号悬浮剂、土壤调理剂和沃丰康-克线散粉剂,各生长指标四者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哈茨木霉粉剂和微生物菌剂可促进万寿菊种子萌发并提高种子萌发率,沃丰康-复合微生物菌剂和蜡质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可促进万寿菊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2.
采用培养皿滤纸浸润法研究了高浓度镉对水稻品种南粳9108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并较深入地研究了低浓度镉对其幼苗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4、6 mmol/L镉处理能显著降低南粳9108种子的发芽率,且具有剂量效应;幼苗芽长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0.56.0 mmol/L镉处理均能显著地抑制水稻根的生长;在低浓度(0.05、0.10 mmol/L)镉胁迫下,水稻幼苗的SOD和POD活性明显降低,而MDA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从阴沟肠杆菌Cu6驯化获得的高镉抗性菌株LPY6在镉(Cd)修复中的潜力和机制,为镉污染修复工程菌的开发提供依据,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材料,进行了种子萌发和盆栽实验,结果显示,LPY6可缓解镉对小麦生长的抑制作用。Cd2+吸附特征实验表明,LPY6可以降低培养液中游离镉的浓度。此外,LPY6还可以降低土壤有效镉浓度和小麦幼苗中镉的积累。研究结果表明,LPY6可能通过吸附或内吸镉作用,降低土壤中有效镉的浓度,进而降低镉离子进入植物的可能性,提高植物在高镉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4.
离体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镉胁迫处理对银灰杨和84K杨试管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2种杨树间的抗镉性差异。结果表明:低浓度(50 μmol·L-1)的镉胁迫能够促进2种杨树试管苗的生长,高浓度(200 μmol·L-1)的镉胁迫则抑制植株的生长;随着镉胁迫处理浓度的增大,2种杨树试管苗的SOD酶和CAT酶活性都是先升高后下降;POD酶活性则逐渐增加。与银灰杨相比,84K杨在镉胁迫下的生长综合指标以及酶活性变化值都较低。银灰杨较84K杨有较高的抗镉污染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哈茨木霉不同浓度对网纹甜瓜植株生长、品质以及产量等相关指标产生的影响,筛选出可用于生产的最适哈茨木霉浓度,于定植当天和授粉后7 d内各施用1次0.15 g/m2和0.30 g/m2的哈茨木霉,活菌数相当于0.9亿个/m2和1.8亿个/m2,测定网纹甜瓜植株田间长势,包括叶面积、茎粗、株高,根系长势,包括根粗、根长、根系鲜质量和根系干质量,果品质量指标,包括单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肉厚度及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产量和商品率等指标。结果表明,施用哈茨木霉能显著提高网纹甜瓜株高、单瓜质量、果实纵径、根系鲜质量和根系干质量,提高产量及商品率,对网纹甜瓜植株及根系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并对网纹甜瓜品质及产量有一定的提升效果。其中,施用0.15 g/m2哈茨木霉对网纹甜瓜植株田间长势、果品质量、产量及商品率的促进效果较好;施用0.30 g/m2哈茨木霉对网纹甜瓜根系长势的促进效果较好。综合考虑,生产中网纹甜瓜施用0.15 g...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哈茨木霉用量对烟草病害防治效果及产质量的影响,为木霉菌剂在烟叶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在烟草移栽期采用灌根施用方法,研究哈茨木霉不同用量处理[等量清水(CK)、哈茨木霉孢子液1.5 kg/hm2(N1)、哈茨木霉孢子液7.5 kg/hm2(N2)、哈茨木霉孢子液15.0 kg/hm2(N3)和哈茨木霉孢子液30.0 kg/hm2(N4)]对烟草农艺性状、根系生长、干物质积累、烤后烟叶化学成分、产质量和黑胫病防效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烟草的株高、茎围、节距、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分别为149.76~159.68 cm、10.80~12.48 cm、5.92~6.48 cm、73.18~79.56 cm和44.18~48.54 cm,依次为N2>N3>N4>N1>CK、N  相似文献   

17.
李柯  施宠  李昊宇  王文全  李阳 《新疆农业科学》2018,55(10):1916-1926
【目的】 研究Cd对(E+)(E-)种子萌发、植株生长生理及植株内Cd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评价共生微生物增强植物重金属耐性和重金属Cd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德兰臭草感染内生真菌(endophyte infected,E+)与不感染内生真菌(endophyte free,E-)的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镉)Cd对德兰臭草种子进行胁迫萌发试验,分析重金属Cd胁迫下内生真菌感染对宿主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结果】 Cd胁迫浓度低于30 mg/L时,种子萌发指标均高于对照,胁迫浓度高于30 mg/L时,种子的各萌发指标呈下降趋势,胁迫浓度达到200 mg/L以上时,强烈抑制种子萌发。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无论是幼芽还是幼根,干物质的量都呈现增加的趋势,且Cd转移系数逐渐增大。胁迫浓度低于150 mg/L时,E+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均显著高于同一浓度下的E-(P<0.05),且德兰臭草幼根中的重金属含量显著高于同一浓度下的幼芽(P<0.05),E-植株中的Cd含量显著高于E+植株(P<0.05)。【结论】 内生真菌的侵染有效缓解了Cd对德兰臭草种子萌发和生长的毒害作用,证实了共生微生物能增强宿主德兰臭草对重金属Cd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保健型园林中可以科学合理地应用滇重楼,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 Yunnanensis)根水浸液(0、0.02、0.04、0.06、0.08 g·mL-1)对4种园林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滇重楼根水浸液对4种园林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且4种园林植物对根水浸液的响应不同。滇重楼根水浸液对4种园林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主要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仅孔雀草(Tagetes patula)在浸提液浓度≤0.04 g·mL-1时表现一定的促进作用;4种园林植物对滇重楼根水浸液化感作用综合效应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鼠尾草(Salvia japonica)>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孔雀草;滇重楼根水浸液对4种园林植物幼苗叶绿素含量基本表现为抑制作用,仅孔雀草在0.02 g·mL-1处理下表现为促进作用;SOD、CAT活性随滇重楼根水浸液浓度升高而先增后降,POD活性和MDA含量随浓度升高而增加,仅孔雀草在浸提液浓度≤0.04 g·mL-1时MDA含量减少。因此,滇重楼根水浸液先使4种园林植物遭受氧化胁迫,进而表现出化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给盐碱地上推广柱果铁线莲高效种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试验以100 mmol/L 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研究添加外源1 mmol/L 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盐胁迫下柱果铁线莲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促进效应及其对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根系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柱果铁线莲种子萌发、植株和根系生长,提高根系脯氨酸、可溶性糖、Na+、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同时还提高根系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降低K+、Ca2+含量。与盐胁迫处理相比,盐胁迫下添加外源NAC,其种子萌发指标显著提高,还促进植株和根系生长,根系活力提高45.95%,达到显著水平;根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显著升高,且降低根系Na+含量,提高K+、Ca2+含量,也降低MDA、H2O2含量,进一步提高抗氧化酶(SOD、CAT、POD...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哈茨木霉UN-2菌株产β-葡聚糖酶的培养基组分及发酵参数,提高其产酶能力,研究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田间防效,阐明哈茨木霉菌株UN-2在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碳源、氮源和金属离子对哈茨木霉菌株UN-2产β-葡聚糖酶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木霉菌株产β-葡聚糖酶的最适温度、pH、接种量、瓶装量、摇床转速和发酵时间,优化哈茨木霉菌株UN-2产β-葡聚糖酶诱导发酵条件;通过体外拮抗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研究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水稻纹枯病的抑菌防病作用。【结果】哈茨木霉菌株UN-2发酵产β-葡聚糖酶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麦麸和硫酸铵,金属离子Ca2+和Mg2+对木霉产β-葡聚糖酶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哈茨木霉UN-2菌株以10.0 g/L麦麸、0.5 g/L β-葡聚糖、4.0 g/L硫酸铵、1.5 mmol/L Ca2+、0.5 mmol/L Mg2+为培养基,在温度32℃、起始pH 6.5、接种量8 mL(1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