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浙江省茭白主要栽培模式的特点、上市期,重点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茭白的生产成本及效益。结果发现,双季茭设施栽培模式虽生产成本高,但茭白品质好,价格优势明显,生产效益最好;单季茭收二茬栽培模式生产成本较双季茭低,价格优势较突出,生产效益介于双季茭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之间;单季茭高山栽培模式茭白采收期处于蔬菜生产淡季,效益也较为理想;而露地茭白传统栽培模式效益最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茭白按感光性、采收季节分为单季茭和双季茭2种栽培型,在浙江省主要茭白产区,单季茭与双季茭分别在山地与平原地区栽种,其上市时间完全错开。总结在浙江平原地区同一块田进行茭白单、双季换茬轮作新模式,具体介绍该种植模式的技术要点,为各地茭白种植提供新的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3.
研究敌磺钠对单季茭一年两收种植模式第2茬茭白的结茭影响,以及施用过敌磺钠的薹管用于种苗的结茭表现。结果表明:在单季茭一年两收种植模式第2茬茭白上施用2次浓度为15 g·L-1(有效成分)的敌磺钠能促进茭白提早结茭,缩短采茭期,提高产量;以施用过敌磺钠的薹管作为种苗,采用单季茭一年两收种植模式管理,采茭期推迟,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一、茬口安排茭白品种类型有单季茭和双季茭之分,设施栽培茭白应选用双季茭品种类型。江苏省露地栽培茭白采收上市期已基本实现夏茭与秋茭的连接,可自5月上旬直至10月下旬,因此,可以开展夏茭的春  相似文献   

5.
随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面积推广花生、单季晚稻种植模式,已成为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2005年该模式在嵊州市黄泽、山界、长乐等镇推广面积达5000多亩。经调查验收,每亩花生产值2200元,因水早轮作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地力,又使单季稻每亩增产40-50kg,增加产值100元左右,比纯种两季水稻效益大大提高。现将花生、单季晚稻种植模式的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当代农业》2011,(14):32-32
一、茬口安排 茭白品种类型有单季茭和双季茭之分,设施栽培茭白应选用双季茭品种类型。江苏省露地栽培茭白采收上市期已基本实现夏茭与秋茭的连接,可自5月上旬直至10月下旬,因此,可以开展夏茭的春提前栽培和秋茭的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栽插株数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茎蘖动态、产量以及其它农艺性状指标的影响,寻找适宜当地主栽水稻品种的栽插株数,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栽插株数的增加,"秀水1 2 3"、"秋优金丰"两个品种的产量都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每穴栽插株数常规稻品种"秀水1 2 3"以4~5株为宜,杂交稻品种"秋优金丰"以3~4株为宜。  相似文献   

8.
苏南地区茭白、水芹轮作模式创新及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地区城市化速度加快,商品蔬菜得到了发展,无锡市出现了多个百亩水生蔬菜基地.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传统的水生蔬菜轮作模式发生了变化和创新,在原来单纯的茬口模式基础上形成了秋茭夏收(3~8月)、水芹菜(9月~翌年2月)的茭白、水芹一年两茬高产栽培新模式.该模式茬口安排紧凑,经济效益高,几年来在无锡地区应用面积越来越大.实行秋茭夏收,前茬茭白单产可达1250kg,亩产值4000~5000元,后茬水芹菜单产可达4000~5000kg,亩产值6000~8000元,两茬年产值达1~1.3万元,创下了苏南地区水生蔬菜轮作套茬模式的效益新高.  相似文献   

9.
总结缙云县中高海拔地区单季茭、低海拔地区单季茭1年收2茬、双季茭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等4种茭白种植模式的特点、关键技术以及推广应用,并分析这4种模式综合应用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2个茭白品种以不同的间栽模式对茭白主要病虫害二化螟、长绿飞虱、胡麻斑病和锈病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茭白品种河姆渡:水珍1号=3:1的间栽模式能有效地减轻各种病虫的发生,二化螟、长绿飞虱、胡麻斑病和锈病的发生均比河姆渡和水珍1号单栽田轻。同时河姆渡:水珍1号=3:1的间栽模式能促进2个茭白品种提早孕茭,提高产值,间栽区667m^2产值分别比河姆渡单栽田和水珍1号单栽田增收290.5元和811.8元。  相似文献   

11.
茭白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又名茭笋,为禾本科多年生水生宿根沼泽草本植物。茭白采收期为5~6月和9~10月,对调节春淡和秋淡,增加上市花色品种有着重要作用。一般单季亩产量1200~2000kg,单季茭白和双季茭白中的夏、秋茭兼用型均宜春季4月初定植。  相似文献   

12.
桐乡市茭白生产模式及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品种多,种植模式多样,不同品种及模式搭配种植有利于错期上市,延长供应期,提高经济效益。双季茭白露地栽培选择抗性强、丰产性好的龙茭2号或浙茭911,7月中旬定植,大田放养浮萍或干燥茭叶覆田降温,采用干湿交替管理法。大棚促早栽培在12月底1月初扣棚,薄肥勤施,注意通风及锈病防治,保持浅水,4月上旬揭膜,根外追肥,以促进茭白迅速膨大,提高品质。单季茭一种双收:6月下旬开始采收,避开其他茭白品种上市高峰期,品质较好,秋茭为割叶再生,其生长速度快,9月底即能上市。单季茭一种三收:通过薹管育苗,6月上中旬定植大田,9月下旬采收秋茭,第2年在6月下旬和9月下旬分别采收夏茭和秋茭。  相似文献   

13.
以茭白(Zizania latifolia Turcz.)的单季茭品种‘蒋墅茭’和双季茭品种‘葑红早’为试材,土壤为栽培介质,对Cd2+100 mg·L-1的胁迫进行不同肥料处理,并添加不同浓度的硫,对茭白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硫处理浓度的增加,茭白植株受镉胁迫伤害的程度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当硫处理浓度为2 mmol.L-1时,茭白的产量达最大,其后随硫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持续下降,但均高于不施硫的处理。不同肥料处理间以有机肥处理时茭白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根系活力及产量高于无机肥处理;品种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茭白品种“蒋墅茭”和“葑红早”为试材的研究结果表明:肉质茎采收后剪去叶片可使茭墩的地下匍匐茎抽生数及翌年新芽萌发数明显减少;不采收肉质茎则可使其数量明显上升;总数均随茭墩留蘖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平均每蘖的萌生数量随茭墩留蘖数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建议茭白生产上应充分重视茭白采收后的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5.
"再生茭",即利用原有"青练茭一号"品种,改变其移植时间和栽培方式,从而改变其孕茭时间和采摘上市时间,其收获时间恰为"青练茭一号"春季供应结束后的空白期,谓之"青练茭一号"的"再生茭",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为促进"再生茭"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现从种苗选择、田块准备、分墩定植、肥水管理、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采摘等环节,总结了相关技术要点,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胡美华 《新农村》2009,(4):15-15
浙江省缙云县前路乡种植茭白已有20多年的历史,当地充分利用山地气候和水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山地茭白,已成为全乡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该乡种植茭自原先为单季茭栽培模式,即年前寄秧,次年3月插秧,6—7月收一茬单季茭即进入冬闲期,土地资源利用率相对不高,茭白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也只有2000—2500千克。  相似文献   

17.
丁潮洪 《农村百事通》2007,(23):33-33,85
“丽茭1号”是从浙江省缙云县地方品种“美人茭”优良变异单株中选育出来的单季茭白新品种。特征特性 丽茭1号极早熟,生育期97天左右。株高240-250厘米,叶披针形,叶长180-190厘米,宽3.8-5.3厘米,叶鞘长50-60厘米,植株分蘖力中等。肉质茎竹笋形,表皮白色、光滑;肉质茎长12-25厘米、横径3.5-4.5厘米,  相似文献   

18.
2010—2011年余茭4号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余茭4号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浙茭2号,夏茭增产10.110 t/hm2,秋茭增产6.135 t/hm2,2季合计增产16.245 t/hm2,增产幅度达31.22%。而且秋茭采摘期比对照品种推迟21 d,上市期为茭白空档,货畅售价高,2季合计增收43 290元/hm2,增幅达42.39%,增产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各种生产模式,近年来总结推广的田塘式稻鱼轮作种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把稻田四周的田埂加高使养鱼期水深达1.2 m以上,加宽田埂顶部达1 m左右,形成早季种稻时为田,早稻收割后注水养鱼成塘,一年二熟,田塘无分,宜稻宜鱼.2006年推广该模式170 hm2,每667 m2实现早稻产量610 kg,稻后鱼产量410 kg,全年产值4500元以上,效益是种植双季稻的3倍.  相似文献   

20.
通过日光温室切花菊与蔬菜不同轮作方式效益比较,探讨蔬菜与菊花轮作的适宜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两茬菊花一茬蔬菜的A3模式利润最高,是对照的2. 26倍。一茬切花两茬蔬菜的A1模式利润仅次于A3模式,每667m~2利润为6. 45万元。A1与A3模式效益明显高于其他处理,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