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适宜口感番茄栽培、促进果实品质提升的椰糠复合基质,以青太郎2号番茄为试材,用以椰糠为主成分的4种基质,即粗椰糠∶细椰糠=1∶2(T1)、细椰糠∶草炭=1∶3(T2)、细椰糠∶草炭=1∶1(T3)、细椰糠∶粗椰糠∶草炭=1∶1∶1(T4),以草炭∶蛭石∶珍珠岩=2∶1∶1(CK)为对照进行基质栽培,通过测定果实生长和品质指标,研究复合基质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4处理的品质指标和果实生长指标最好,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至对照的1.10、1.20、1.17倍,单果质量较对照提高了12.06%,且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芳香类氨基酸含量是对照的1.38、1.20、1.18倍,经主成分分析,T4处理综合得分最高;初步筛选出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甜味氨基酸、芳香类氨基酸4个指标,可用于番茄果实品质评价。综上所述,细椰糠∶粗椰糠∶草炭=1∶1∶1 (T4)处理的椰糠复合基质显著提高了番茄果实品质和产量,且草炭用量低,可在口感番茄的基质栽培中应用;除常规品质指标外,氨基酸可作为评价口感番茄果实品质的参考指标,得到品质评价方程为Y=0.043+0.154X  相似文献   

2.
椰糠复合基质对温室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无限生长型番茄丰收为材料,以粗粒椰糠、细粒椰糠、草炭、蛭石、珍珠岩为基质,按照不同体积配比设置5种栽培基质:CK(草炭∶蛭石∶珍珠岩2∶1∶1);T1(粗粒椰糠);T2(粗粒椰糠∶珍珠岩3∶1);T3(细粒椰糠);T4(细粒椰糠∶珍珠岩3∶1)进行栽培适应性试验。研究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及植株在不同基质中株高、茎粗、叶片数、根系活力及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产量、干鲜质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椰糠基质的4个处理均适合番茄生长,添加了珍珠岩的T4、T2处理的栽培效果优于椰糠单一基质的T1、T3处理,其中细粒椰糠基质处理的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明椰糠适宜在番茄无土栽培中使用,在椰糠中添加珍珠岩能显著改善椰糠基质的理化性质,且细粒椰糠可作为番茄高品质栽培的基质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研究有机发酵液灌溉下的不同基质栽培对番茄生育和品质影响,筛选出较好番茄生长的基质类型。[方法]以岩棉基质、复合基质(草炭:珍珠岩的体积比1∶1)及椰糠基质为处理,通过测定番茄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和气孔导度,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等,分析了有机发酵液灌溉下3种不同栽培基质对番茄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有机发酵液灌溉下,不同基质栽培番茄的生长、品质和产量存在差异。其中,椰糠栽培下番茄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均高于岩棉栽培和复合基质栽培;复合基质栽培的番茄新生叶片扩展速率较快,并且形成功能叶片(完全展开叶片)面积最大;3种基质栽培的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叶片气孔导度及果实品质差异不明显。以椰糠为栽培基质番茄的产量显著高于岩棉栽培和复合基质栽培,其产量达80 262.00kg·hm~(-2),比岩棉栽培和复合型基质栽培提高了9.26%和12.35%。[结论]灌溉有机发酵液进行番茄无土栽培的,椰糠作为栽培基质相比岩棉和复合型基质更有利于番茄生长和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设施番茄短程栽培模式标准化,在兼光型植物工厂条件下,研究栽培方法和摘心位置对短程栽培番茄植株形态和果实品质影响。试验采用3种栽培方法为岩棉培(R)、椰糠培(C)和水培(H),2种摘心位置为2穗摘心(D)和3穗摘心(T),全因子试验设计,6组处理,统计分析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并获取最优栽培模式。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法对茎粗、叶面积、产量指标和果实品质指标影响极显著(P0.01);摘心位置对叶数、叶面积、坐果数和单株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茎粗影响显著(P0.05),对果实品质无显著影响;两因素交互作用对株高影响极显著(P0.01)。椰糠培3穗摘心处理组综合评分表现最佳,该栽培模式下植株生长健壮,果实产量和品质优良。研究可为设施番茄短程栽培优质高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番茄为试材、纯椰糠为对照,探讨了椰糠、塑料泡沫、珍珠岩3种基质不同配比对设施大棚番茄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对番茄各阶段生长存在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以椰糠∶珍珠岩∶泡沫=2∶1∶1的基质配方栽培效果最佳,果实硝酸盐含量最低,Vc含量最高,植株株高、茎粗、叶片数等形态指标有显著提高,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出适合新疆和田地区沙漠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可部分或全部替代椰糠的番茄秸秆栽培基质配方。【方法】将番茄秸秆与椰糠、沙子、鸡粪按照不同体积比配成复合基质,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设置5个处理和1个对照,以中蔬128黄瓜为材料进行栽培试验。【结果】番茄秸秆不同配比基质对黄瓜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利用隶属函数对黄瓜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及产量进行综合评价,栽培效果最好的是处理T3(番茄秸秆∶椰糠∶鸡粪∶沙子= 40∶5∶5∶50),在盛果期的株高为220.66 cm,茎粗9.88 mm,果实可溶性糖为1.89%,可溶性蛋白为7.47 mg/g,单果重为226.32 g,单株产量2.71 kg,产量10 870.66 kg/667m2,均优于对照;T3的隶属函数平均值最大,为0.76,各指标隶属函数平均值大小依次是T3 > T2 > T1 > CK > T4 > T5。【结论】番茄秸秆可以部分替代椰糠且T3复合基质(番茄秸秆∶椰糠∶鸡粪∶沙子=40∶5∶5∶50)可作为和田地区沙漠日光温室黄瓜生长的栽培基质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番茄圣尼斯7845为试材,探讨椰糠、菇渣、草炭、珍珠岩、蛭石5种基质不同配比水肥一体化对设施内番茄生长发育和根际基质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椰糠∶菇渣∶珍珠岩=5∶4∶1为复合基质栽培时,番茄植株生长特性、产量、根区溶液EC值、根际基质微生物含量最优,显著优于其它复合配比基质。  相似文献   

8.
草炭椰糠复合基质对‘紫油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紫油菜’为材料,研究草炭和椰糠4种不同配比复合基质对‘紫油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就理化性质而言,试验所用的椰糠复合基质较适合‘紫油菜’的栽培,但不同比例椰糠显著影响‘紫油菜’的生长,其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等指标随椰糠比例增加而降低;其中在T4(草炭∶椰糠=0∶6)处理下‘紫油菜’生长最差;T1(草炭∶椰糠=2∶1)和T2(草炭∶椰糠=1∶1)处理下‘紫油菜’的生物量和根冠比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并以T1处理下‘紫油菜’的含水量、花青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最高。试验结果综合表明,草炭∶椰糠体积比为2∶1的基质配比最适合‘紫油菜’的栽培,综合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基于番茄有机基质栽培模式,研究酒糟沼渣不同粗细渣配制的基质ZH(细渣∶粗渣=2∶1)、ZX(细渣∶粗渣=1∶0)、常规基质草炭(CT)及椰糠(YK)对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渣基质的有机质和总养分含量较高,重金属和有害生物都远低于相关标准,四种抗生素在0. 75 mg/kg为检出限情况下未检出,理化指标都在合理范围内,p H和EC值相对较高。沼渣基质可以促进番茄生长、改善果实品质、增加产量,其中ZH处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高于其它3个处理,但无显著差异,仅根冠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ZH处理产量最高,比最低产量处理YK增产11. 58%,但4个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沼渣基质较椰糠和草炭基质提高果实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果糖、葡萄糖)和VC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ZH处理果实可溶性蛋白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主成分分析表明,ZH处理番茄综合品质评价最好;相关性分析得出,植株叶片C/N与番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本研究结论为沼渣基质可作为有机栽培基质,综合生物学、产量、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认为,细渣与粗渣为2∶1的配比基质是有机基质栽培番茄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0.
工厂化番茄穴盘育苗基质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适合番茄穴盘育苗的无土栽培基质,使用椰糠、珍珠岩、泥炭等材料,按照不同的比例搅拌均匀,混合配制成5种复合基质,用于番茄砧木(浙砧1号)穴盘育苗,测定基质理化性状、番茄出苗率、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T3处理(泥炭、椰糠、珍珠岩体积比为3:1:1)基质的理化性状各项指标与其他基质相比更能满足番茄育苗要求,并且用T3基质栽培的番茄出苗率高,干物质积累快,壮苗指数高,优于育苗常见配方(泥炭、椰糠、珍珠岩体积比为4:0:1)。表明泥炭、椰糠、珍珠岩体积比为3:1:1的基质可以替代普通育苗基质用于番茄穴盘育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椰糠与基质不同配比对白菜类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最佳基质配方,为椰糠的开发利用及白菜优质苗的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大白菜品种金胜和快菜、小白菜品种绿秀和夏冠为材料,设置3个椰糠复合基质比例处理组(市售基质与椰糠体积比为3∶1、2∶2和1∶3,分别设为T1、T2和T3),以未添加椰糠的市售基质为对照(CK),测定不同处理的白菜出(成)苗率、株高、株幅、叶绿素含量及植株鲜(干)重等生长指标.[结果]与CK相比,添加椰糠能显著影响复配基质的理化性质,随着椰糠比例的加大,复配基质的pH、容重和电导率(EC)减小,最大持水量增大,各处理的pH为6.17~6.42,EC为662.8~1200.0 μS/cm,总孔隙度为60.59%~71.34%,各项理化性质均在优良基质的适宜范围内.与CK相比,添加椰糠的低配比基质(T1和T2处理)更有助于白菜成苗.基质中添加椰糠能提高白菜幼苗的株高、株幅、叶长和叶宽、单株干重和鲜重,当市售基质和椰糠体积比为3:1时,大多数指标达最大值且与CK差异显著(P<0.05,下同),其中,单株总鲜重增幅达70.6%~204.0%.添加椰糠基质显著降低了白菜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结论]随着椰糠添加比例的加大,复配基质的pH、容重和EC减小,最大持水量增大,说明椰糠可增强基质透气性和保水性.椰糠可有效提高白菜幼苗的株高、株幅及植株鲜干重等生长指标.以市售基质与椰糠的体积比为3∶1处理的效果较优,可在白菜幼苗生长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灌水量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产上番茄高产的常规灌水量(T)为对照,研究了常规灌水量下浮25%(T1)和50%(T2)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减少,植株株高、茎粗、叶片数、单果质量呈下降趋势;T1处理番茄产量最高,而T2处理与对照相比其番茄产量下降;植株单株结果数、番茄果实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Vc、有机酸含量和糖酸比均随灌水量降低呈增加趋势,番茄果实品质提高。综合产量和品质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认为目前常规灌水量下浮25%,即每次灌水39 mm能够获得番茄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3.
以椰糠、国产岩棉、进口岩棉作为栽培基质,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质对夏季温室番茄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光合和荧光特性以及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椰糠基质栽培处理的番茄株高、茎粗、上部展开最大叶长、整株鲜重和干重、单个新叶鲜重和干重、老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国产岩棉和进口岩棉处理;不同栽培基质处理的新叶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差异不明显,椰糠处理的老叶P_n、F_m'、F_v'、F_v'/F_m'、F_v、F_v/F_m显著低于国产岩棉和进口岩棉处理;不同栽培基质处理的番茄果实中VC、VE、可溶性固形物、番茄红素含量差异不显著,但椰糠处理的番茄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可滴定酸度较低;椰糠处理的番茄产量最低,这可能与其夏季根区温度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以红利番茄为试材,将腐熟纯羊粪、草炭、椰糠、蛭石、腐植酸等原料按不同体积比例配制成20种无土栽培复合基质,以普通基质为对照,进行番茄栽培试验,研究不同基质种类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筛选出番茄高效的无土栽培基质。结果表明,腐熟纯羊粪、草炭、椰糠、蛭石、腐植酸体积比为1∶1∶4∶3∶1的处理容重为0.35 g/cm3、总孔隙度为67%、气水比为0.30、pH值为5.54,物理特性均符合蔬菜栽培要求,番茄植株生长旺盛,且其产量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其是筛选出的高效番茄无土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适宜黄瓜和番茄幼苗生长的最佳复合基质配比,本研究将充分腐熟的番茄秸秆与椰糠、有机肥、沙子按照不同体积比配成复合基质,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设置7个处理和一个对照,以黄瓜‘中蔬128’和番茄‘欧官’为试验材料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基质对黄瓜和番茄幼苗的生长影响显著,其中,T2(番茄秸秆∶椰糠∶有机肥∶沙子=4∶13∶1∶1)处理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地下鲜质量、地下干质量、根冠比、壮苗指数、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其他处理有显著的提高且均优于对照;处理T6(番茄秸秆∶椰糠∶有机肥∶沙子=12∶5∶1∶1)的番茄幼苗在株高、茎粗、壮苗指数、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方面均优于对照。综合幼苗生长指标及品质可得出,最适宜黄瓜苗生长的复合基质是处理T2(番茄秸秆∶椰糠∶有机肥∶沙子=4∶13∶1∶1)。最适宜番茄幼苗生长的复合基质是处理T6(番茄秸秆∶椰糠∶有机肥∶沙子=12∶5∶1∶1)。  相似文献   

16.
日光温室番茄椰糠基质栽培技术从目前国内栽培种植来看是比较先进的一种栽培技术,其栽培基质是通过利用椰糠而实现的,不需要土壤的参与,能够有效预防因土壤种植造成的病害,改善了土壤的微生态环境,避免了土壤的盐渍化以及化学农药的施入,不仅种植简便,易于操作,而且生产效益突出。采用该项手段种植番茄,能够很好地延迟番茄的采收,大大提升番茄的经济效益。以椰糠基质作为基质有望成为番茄种植的一种新模式。文中主要研究和分析了番茄椰糠基栽培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提高番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黄磷渣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椰糠基质成本,试验以番茄为材料,通过4因素(粗状磷渣、细状黄磷渣、椰糠、磷石膏)3水平设计L9(34)正交试验,探究不同体积配比组成的复合基质对番茄生长情况的影响,并建立番茄成熟期总生物量(根系+植株+果实)与4因素的多元回归数学模型,筛选出以黄磷渣为主要复合基质种植番茄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4种因素的各水平对番茄的总生物量(根系+植株+果实)均有一定显著影响,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椰糠>磷石膏>粗状黄磷渣>细状黄磷渣,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显示试验误差小、结果具有可靠性;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优的基质组合配方是粗状黄磷渣、细状黄磷渣、椰糠和磷石膏的体积占比分别为0.43∶0.27∶0.14∶0.16,在此条件下,番茄总生物量预测值可达到每株1 420 g。黄磷渣基质取材方便、成本低,与椰糠和磷石膏以适宜的比例栽培番茄,可在无土基质栽培中进行推广应用,同时有效解决黄磷渣生态环境风险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小果型西瓜无土栽培技术,特进行不同基质对小果型西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采用草炭与珍珠岩的复合基质(草炭∶珍珠岩=7∶3)栽培的西瓜综合表现较好,采用该基质栽培的西瓜植株生长势、产量、品质等各项指标均好于采用纯椰糠基质栽培的西瓜,其中每667 m2产量较采用纯椰糖基质栽培的增产460 kg,增幅为18.2%,增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番茄产量及品质。【方法】以‘粉都金冠王’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将生物有机肥与栽培基质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混配,以不添加生物有机肥的栽培基质为对照(CK),研究不同生物有机肥用量对基质理化性质、营养元素积累、基质酶活性和番茄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1)在栽培基质中添加一定量的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改善基质通气状况,提高基质pH及EC值,增加基质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2)添加一定量的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基质酶活性及基质中的营养元素含量,其中T3处理下,基质中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相比CK分别提高23.10%、10.58%、20.98%、16.91%,基质中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含量相比CK分别提高58.69%、8.71%、29.36%、26.02%。(3)添加一定量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和叶片光合能力的提高,其中T3处理下番茄植株根系活力及壮苗指数相比于CK分别提高19.99%、41.03%,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著升高。(4)T3处理下番茄的单果重和单株产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单株产量增幅达...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栽培基质和肥料配比对月季生长的影响,以灌木月季艾佛的玫瑰为试验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栽培基质与肥料(有机肥和控释肥)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分析其形态指标和生物量指标。结果表明:控释肥效果好于有机肥,施用控释肥的月季在株高、冠幅、分枝数、地上部分鲜重、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鲜重明显优于施用有机肥,且施用4~6 g控释肥栽培出的月季生长最好;栽培基质为田园土、椰糠体积比为1∶3时,月季植株生长状况好于其他基质配比。综上所述,T5(田园土、椰糠体积比为1∶3,每升基质施入6 g控释肥)配方的综合评价指数最好,可作为月季容器苗工厂化生产的优质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