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山丹县窑坡种植养殖农场开展了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新型经营主体减肥增效综合模式(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高效施肥,能明显提高春小麦产量和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了不同的肥料配比方式对水肥一体化栽培草莓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红颜草莓为试材,设置4个不同肥料配方和2个施肥时间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各处理对草莓产量的影响。[结果]大棚草莓在施用有机肥和腐殖酸复合肥的前提下,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以处理T4(用量30 kg/hm~2,开花期施用10-52-7配方肥料,开花后施用20-20-20配方肥料,果实膨大期施用13-6-40配方肥料,10 d 1次)施肥增产效果最好,产量较常规施肥有极显著增加,与其他几个处理相比,产量也有显著增加。从前后期产量的差异显著性分析来看,水肥一体化处理与常规施肥,以及水肥一体化的不同施肥模式处理之间,前期产量差异都不显著,而后期产量存在明显差异。后期产量增加表明开花期施用10-52-7配方肥料提高了花果数量、果实膨大期施用13-6-40配方肥料使果实重量增加都可以使产量有所提高,且这两个途径效果相当(T2、T3处理)。[结论]T4处理通过最合理的前中后期施肥配方,使花果数量和后期果实重量同时增加,后期产量极显著增加,总产量达46 386.0 kg/hm~2。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豫西地区不同施肥模式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及果树生长特性的影响,以传统施肥(CK)为对照,比较果园生草+配方肥+有机肥(处理1)、果园生草+配方肥+有机菌肥(处理2)、水肥一体化+有机肥(处理3)和水肥一体化+有机菌肥(处理4)等4种不同施肥处理对苹果品质及果树生长的影响。与传统施肥模式相比,4种不同施肥方式均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品质,同时对果树的生长特性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综合分析得出:处理1效果最佳,相较于对照,单果重提高了23.03%,硬度差异不显著,可溶性固形物增加了9.09%、果实亮度升高了5.89%;百叶重增加了13.03%、叶长升高了9.09%、叶宽增长了4.35%、新梢生长量提高了18.06%。处理1更有利于苹果果实品质的形成,同时也促进果树的生长,适宜在豫西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缓释配方肥在草莓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缓释配方肥在纯养分减施30%的条件下,草莓移栽后成活率提高17.4百分点,产量增加9.2%,果实畸形率减低4.0百分点,糖度提高0.7百分点,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及氮含量有所增加。缓释配方肥在草莓上施用可以达到减肥增效的效果,有助于草莓产量增加和改善品质,提高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四川盆地加工辣椒越夏避雨栽培高效施肥方案,以不施肥为对照(T1),研究了半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T2)、半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基肥增施微生物菌肥(T3)、全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T4)、全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基肥增施微生物菌肥(T5)对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干物质积累以及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基肥增施微生物菌肥(T5)的处理,在化肥总量较半程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T2和T3处理)减少16.5%的情况下,仍可促进辣椒植株株高和茎粗生长,增加辣椒果实产量,提高加工红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辣椒素含量、色价等重要品质指标,促进果实及植株干物质积累和N、P2O5、K2O养分吸收,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可作为四川盆地加工辣椒越夏避雨栽培高效、优质、优产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肥一体化施肥和常规施肥两种模式开展水蜜桃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和施肥时期对水蜜桃品质、产量、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与常规施肥相比,桃树植物学性状及水蜜桃品质、产量、经济效益等方面均表现最好,产量增加399.3 kg/亩、增产率18.6%、净收益增加8 186元/亩,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使水蜜桃效益显著提升,值得推广。不同施肥时期结果表明,施用硬核肥对水蜜桃产量有较大影响,施用膨果肥对水蜜桃品质有较大影响,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测土配方施肥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节本增效,并且可减少由于不合理施肥导致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介绍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措施及经验,为配方施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句容市云兔草莓专业合作社进行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适应性试验、示范,总结得出一套适合丘陵地区推广的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施肥主要管控技术,达到节水节肥、节省劳力、减轻病虫害,提高草莓品质和产量的效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研究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对草莓产量水平的影响。[方法]对大棚草莓常规施肥和水肥一体化不同施肥模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中菌肥﹢20N∶10P2O5∶20K2O 10 d一次施肥,产量比常规施肥有0.01水平显著地增加;与其他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相比,产量也有显著增加。但是,从前后期产量的差异显著性分析来看,菌肥﹢20N∶10P2O5∶20K2O 10 d一次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以及其他不同施肥模式处理之间前期产量差异都不显著,而后期产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施肥方式对草莓的开花结实率的影响不大,畸形果的发生以20-10-20配方施肥最小,并且畸形果的发生与常规施肥存在0.01水平显著性差异。[结论]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以菌肥﹢20N∶10P2O5∶20K2O 10 d一次施肥增产效果最好,而且产量增加主要是通过后期产量的提高来实现的;同时,菌肥﹢20N∶10P2O5∶20K2O 10 d一次施肥可以减少畸形果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永靖县蔬菜栽培区农户的配方施肥意识差,不重视农家肥的施入,施肥种类单一,导致出现了土壤板结、作物长势减弱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腐植酸+微肥)施肥模式下娃娃菜的产量最高,适合在永靖县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修文县猕猴桃施肥灌水提供参考,将猕猴桃水肥一体化与传统施肥方式进行比较,并测定2种方式处理后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传统施肥(A区)果树产量为19.2kg/株,水肥一体化(B区)为22.1kg/株。B区较A区的增产率为15.1%。B区猕猴桃单果重、果实硬度、维生素含量等品质指标均优于A区。表明,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可有效提高猕猴桃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设施草莓施肥管理模式,以实现草莓生产安全、优质、高效。文章通过水肥试验,发现采用水肥一体化模式7 d施肥1次的频率,能节肥35.1%、节水46.1%,总产量增加36.6%,优等果产量增加71.4%。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能有效预防草莓病害、畸形果的发生,并且果实大小均匀,果面洁净光泽亮丽,果肉致密,商品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按照《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要求,为探索菜用薯尖减肥增效最佳模式提供技术支撑,本文设置了空白对照、农户习惯施肥、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肥+化肥等4个处理,对薯尖性状、产量、效益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不仅可以减少化学肥料用量,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不减少薯尖产量,甚至可以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设施草莓施肥管理模式,以实现草莓生产安全、优质、高效。文章通过水肥试验,发现采用水肥一体化模式7 d 施肥1 次的频率,能节肥35.1%、节水46.1%,总产量增加36.6%,优等果产量增加71.4%。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能有效预防草莓病害、畸形果的发生,并且果实大小均匀,果面洁净光泽亮丽,果肉致密,商品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赣榆区氮肥减量增效试验是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定时定位施肥,协调水、肥、气、热等因素,降低氮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水分生产率、产量及品质,从而达到节本增效目的。赣榆区保护地草莓氮肥减量增效试验表明,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增产率13%以上、节水率10%以上、节肥率30%以上,节本增收400元/亩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草莓种植适宜的施肥方式,以“红颜”草莓为研究对象,设置了6个不同施肥处理,比较了不同施肥处理对草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草莓产量及品质存在显著影响。控释氮肥替代传统尿素可保证草莓产量,提升草莓品质及种植经济效益。综合考虑草莓产量、品质、经济效益,推荐在草莓种植中施入595·11 kg/hm2控释氮肥(普通尿素施入量的75%)。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施肥是实现高产、高效农业的关键环节。本研究探讨农作物施肥的减肥增效策略,以港口区水稻为案例,通过田间试验和数据分析,深入探讨微量元素、有机肥料、水肥一体化和生物肥料等策略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加产量,有机肥料的应用能够改善土壤肥力并提高作物品质,水肥一体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施肥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生物肥料的使用能促进土壤健康和作物生长。港口区水稻肥效验证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最佳配方施肥策略可以显著提升水稻产量,较常规施肥获得更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宁波市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化肥用量实现连续5 a负增长,肥料结构不断优化,化肥利用效率增加,农业节本增效效果明显。本文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根据化肥定额施用标准,集成了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缓控释肥应用、水稻侧深施肥和水肥一体化等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并加以示范推广。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在保证稳产的前提下,主要粮经作物可实现减肥10%以上,节本增效明显,以期为区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以华南水稻品种香粘米为供试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研究缓释肥、专用配方肥、农户习惯施肥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减肥增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和专用配方肥水稻的穗长、有效穗数、株高、分蘖数均较不施肥及习惯施肥处理呈显著差异。施用缓释肥比习惯施肥处理水稻产量增长23.9%~29.2%,与专业配方肥处理产量基本持平,但施用缓释肥较习惯施肥节省总养分8.9%,较专用配方肥节省总养分20%,科学施肥既增产也节肥。一次性施用缓释肥水稻产量略低于缓释肥分2次施用,意味着在缓释肥施用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20.
茶园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广东大埔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围绕茶叶"化肥零增长"和 "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工作主线,集成可推广应用的茶园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方法】基于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施肥技术在大埔县代表性茶园建立定位试验点3个和应用监测点14个,根据试验和监测效果集成茶园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并通过培训和示范观摩进行推广。【结果】对3个试验点调查表明土壤质量明显提升,有机质提高0.3~2.0 g/kg;土壤酸化缓解,pH值提高0.02~0.18;茶青产量增加5.2%~17.1%,品质改善明显,种植效益提高3 960~16 110元/hm~2。对监测点调查表明茶园土壤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环境一级标准、茶叶重金属含量100%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通过技术示范和观摩培训,改变了农户的施肥观念,提高了施肥技术水平,茶园有机肥用量提高895.5 kg/hm~2,化肥用量减少184.5 kg/hm~2,全县2018年化肥用量较2017年减少1 676 t,减幅8.0%,初步实现了大埔茶园 "化肥零增长"的目标。推动培育茶叶品牌超过20个,新建水肥一体化茶园面积330 hm~2,茶业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结论】基于测土配方、有机替代和水肥一体化的化肥减量增效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化肥用量,实现茶叶增产提质,为推动茶叶绿色高效栽培、茶业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