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在本县乃至全省及周边地区发展生态油茶基地,实现产业化经营,具有诸多的有利条件,产业的发展将有可能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开辟新的途径,本文就该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工作思路作一粗浅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初步设想,供探讨。  相似文献   

2.
生态经济思想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发展生态产业的背景,指出在临安发展生态产业的着力点是畜牧业,绿色食品和生态旅游业,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生态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及内涵,以开封沙地试区近年建设的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实例,论证了农林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进而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可行性及其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及内涵,以开封沙地试区近年建设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实例,论证了农林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进而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可行性及其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生物安全网于2009年10月22日发布了“2009年第二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在清单中审批编号分别为“农基安证字(2009)第072号”和“农基安证字(2009)第073号”,由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及其同事申报的“转crylAb/crylAc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转crylAb/crylAc基因抗虫水稻Bt汕优63”的两个水稻品种已获得安全证书,  相似文献   

7.
合理配置资源 发展生态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发展阶段的生态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我国典型脆弱生态区生态经济管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我国脆弱生态区类型多、范围广、时空演化快,面对加入WTO与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传统的脆弱生态区管理模式受到了一定冲击,管理问题亟待解决。阐述了我国脆弱生态区划分类型、管理目标与管理原则,探讨了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及管理对策,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哥本哈根向全世界郑重承诺:中国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这标志着中国将走向低碳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1.
我国森林集中连片地区大部分是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生产力水平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在努力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又担负着保护生态的重担。本文论述了生态补偿在实现森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必要性,分析了神农架林区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生态补偿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生态足迹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中国1978~2003年的生态足迹的动态研究,获得中国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中国人均生态足迹由1978年的0.8992hm2逐年增加至2003年的2.2522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0.7722hm2增加到0.8819hm2。中国1978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127hm2,2003年人均生态赤字增至1.3702hm2。预测中国2010年和2015年人均生态足迹分别为2.7767hm2和3.1717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为1.0224hm2和1.1319hm2,人均生态赤字分别达1.7543hm2和2.0398hm2。说明中国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间的矛盾加剧。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2002年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陕西省200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2002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093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927hm2,人均生态赤字0.166hm2,陕西省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研究结果对该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宏观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是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性和统领性工作,目前中国在农业循环经济领域已积累了较多成功经验,但尚未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该文剖析了中国农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所存在的核心问题,基于农业产业链和农产品生命周期视角,系统阐述了中国农业循环经济领域的标准体系构建过程、基本组成、结构维度(包含产业链维、产业维、层次维)、制定原则和结构框图,构建了包括基础、管理通用、产业链链接、方法与专用等4个层次的农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最后详细解析了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及有机农业标准关系的关系;并根据中国循环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按照轻重缓急原则提出亟需制定的相关标准建议,可为中国农业循环经济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生态足迹与苜蓿草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明了西部地区农业生态足迹及该区生态足迹承载力下降的原因 ,并提出该区发展苜蓿人工草地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提高农业生态足迹承载力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陈涛  徐瑶 《土壤通报》2006,37(1):65-67
如何定量评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是生态经济学的难点。利用生态足迹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状态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赤字为-1.1207875 hm2/人,生态经济发展极不协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态赤字的原因,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简介了陕甘宁接壤区生态产业、特别是生态农业发展的6点构想:一是按照不同地貌部位的特殊生态条件具体配置生态农业;二是根据本区生态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划分出南部旱塬农林区、中部黄土丘陵农牧区、北部长城沿线风沙牧林区、西北部沿黄灌区等4个生态区,提出分区指导生态农业发展的策略;三是发展草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应用生态技术,保持农业生产的“生态性”,强调发挥传统耕作方式优点,减少化学物质施用;五是按地域生产综合体模式和“3R原则”组织工业生产,形式合理的地域工业循环体系,实现清洁生产;六是建立生态产业的激励和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8.
稻秸覆盖对有机茶园土壤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多年稻秸覆盖下有机茶园土壤生态环境的研究表明,稻秸覆盖能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稻秸覆盖处理0~40cm土层中,有机质、全N、全P和速效性N、P、K的平均含量均比对照相应土层高,分别是对照处理的2.00倍、1.87倍、1.66倍、1.91倍、1.91倍、2.56倍;稻秸覆盖能增加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数量,0~40cm土层中,覆盖处理的真菌和细菌分别是对照的3.54倍和4.46倍;稻秸覆盖能增加干季土壤含水量,稻秸覆盖处理的0~10cm、10~20cm和0~30cm各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对照相应土层提高了26.24%、13.92%和12.38%;稻秸覆盖能改善土壤动物总数状况,稻秸覆盖处理的0~40cm土层中,土壤动物个体总数是对照处理的1.87倍。因此,稻秸覆盖值得在有机茶园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水稻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水稻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水稻与其他植物相互间的化感作用、水稻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其特征特性、水稻化感育种、水稻化感作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试验区的自然经济条件经研究农业持续途径,历经12年,建设了农林果草多元生态经济结构,形成了一套水土资源管理、机械化的农林作物栽培、农区畜牧业发展的技术,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抗灾能力,改变了中低产面貌,农民生活走向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