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洲鸵鸟脑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经解剖学研究,发现了非洲鸵鸟脑的一些特点。全脑平均重量为26.34g,平均全长为59.26mm,宽42.30mm。小脑较发达,向背侧明显地突出,蚓部的的后上方几乎形成一直角,蚓部的横沟明显地比北京鸭等家禽小脑的多,小脑表面积相对大。大脑呈钝三角形,表面光滑,没有脑回和脑沟,灰质很薄。大脑背面有弧形的大脑谷,矢状隆突呈椭圆形。嗅球很小。脑垂体呈小球状。全脑重量仅占体积的0.015%,与家禽脑相差17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经过对穿叶独行菜繁殖器官的解剖,观察到:萼片、花瓣、药隔和果皮都有较大和大型的贮水细胞;药壁4层,中层1层,退化较早;绒毡层腺质型,消失较晚;1列孢原细胞,2~5列小孢子母细胞;一朵花的花药间减数分裂不完全同步;四分孢子四面体形,孢质分裂同时型;成熟小孢子为3沟3核花粉粒;倒生胚珠,薄珠心型;双珠被,有明显的珠被绒毡层;四分孢子直立式,反足细胞消失早,属蓼型胚囊;胚胎发育十字花型(柳叶菜型);胚乳核为无丝分裂,分裂不同步。  相似文献   

3.
黄褐丽金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黄褐丽金龟Anomala exoleta Faldermann的生活史,习性和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经1981~1986年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得知,此虫在甘肃古浪地区二年发生一代,以当年2龄和上年3龄幼虫在土中越冬。越冬之3龄幼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入化蛹盛期。蛹期平均21.5天。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成虫羽化期。田间产卵盛期为7月上、中旬。卵期平均20.2天。成虫有伪死性及较强的趋光性。成虫寿命6~25天。幼虫共3龄,幼虫期长达659.5天。幼虫在土内全年均可见到,当年幼虫与上年幼虫重叠发生。土壤温度主要影响幼虫在土层中的栖息深度与升降活动。不同质地之土壤,以粉沙壤土或沙壤土适宜于其发生和分布。不同前茬作物的地块,土内幼虫密度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广东万年青水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广东万年青水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和不同营养液处理广东万年青。[结果]8 mg/L萘乙酸处理后5 d生根,平均达到8.7条,新根长6.82 cm,根系生长良好,根粗、白;观叶植物营养液生长最好,平均根长13.52 cm,根生长粗壮,分叉多;平均新生有5.8片叶,叶片生长旺盛,叶色翠绿。[结论]广东万年青水培诱导生根的最佳萘乙酸浓度为8 mg/L;广东万年青水培营养液观叶植物营养液配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起垄栽培对夏玉米生态环境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起垄栽培对夏玉米生态环境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垄作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耕层的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温度,协调了土壤三相比,垄面55cm以内土壤容重减少12.5%,孔隙度增大17.8%,田间小气候改善,风速变大,基部CO2的含量升高了6.6%,促进了根系的发育,干物质积累增多,叶面积指数增大,后期表现出较好的保绿性,茎鞘和叶片干重提高,输出减少,子粒灌浆速率增大,千粒重增加26.7g,单  相似文献   

6.
番茄尾孢叶霉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河南省新乡市郊保护地发生的番茄尾孢叶霉病的病原、症状、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该病的病原菌为番茄煤污尾孢 (CercosporafuligenaRoldan) ,主要危害叶片 ,形成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灰黑色病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 2 5~2 7℃ ,最适 pH值为 6~ 7,致死温度为 5 3℃ 1 0min ,水滴是孢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紫外光对分生孢子有很强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Meloidogyne citri n.sp.采自福建省顺昌县水南乡下沙柑桔园的温州蜜柑(Citrusunshiu Marc.)根部。新种的主要鉴定特征:雌虫虫体白色,球形或梨形,后部稍隆起;唇盘呈“X”形,中唇和侧唇大;EP/ST=2.4(2.0-2.8);会阴花纹近圆形,在阴门外缘的一侧或两侧形成颊状纹。雄虫头部无环纹;口针长25.1μm,口针基部球横卵形与针杆分开;交合刺长38.6μm;侧带有4条沟纹、有网纹。幼虫平均体长为465μm,尾长53.8μm,透明尾端长16.1μm,口针长11.5 μm,直肠不膨大。新种与相近种福建根结线虫(Meloidogyne fujanensis)的主要区别是会阴花纹有颊纹。M.fujanensis 无颊纹,在阴门裂边缘外侧有一小圆隆。  相似文献   

8.
革胡子鲶消化系统形态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进行了革胡子鲶消化系统的大体形态及显微结构初步研究。革胡子鲶食道较一般鲤科鱼长,食道上皮除复层扁平上皮外,还有复层柱状和单层柱状上皮,上皮中有嗜酸性细胞。胃明显,贲门部和胃底部固有膜中有胃腺,由单一的细胞构成。肠较短,肠上皮主要有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其间有分散的嗜酸性颗粒细胞。肠壁肌层均由平滑肌构成。肝左右二叶,胰为弥散型。  相似文献   

9.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香桂(Cinnamomum micranthum Hagata)的雌性生殖器官进行了初步研究。香桂具两性花,花序总状。雌蕊晚熟,由1心皮构成,只有1枚悬挂的倒生胚珠;双层珠被、厚株心,珠孔由2层珠被共同形成;多个雌性孢原细胞起源子珠心表皮下,通常仅1个发育为胚囊,蓼型胚囊。反足细胞3个,短命;极核在受精时融合,初生胚乳核分裂比合子发裂早。双受精属有丝分裂后型;核型胚乳,  相似文献   

10.
四川铜羊(山地型)较早熟,公、母羔的初情期分别为90日龄和75日龄左右。发情周期为20.6天,发情持续期为41.8小时。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和发情持续期分别为76.7天和30.0小时。发情开始后36至40小时开始排卵,排卵数平均为2.0个。产羔数平均为1.8头。怀孕期为149.8天。  相似文献   

11.
中华绒螯蟹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中华绒螯蟹卵母细胞卵黄发生全过程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卵黄发生前期的卵母细胞为小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细胞质嗜碱性、无卵黄颗粒,与卵原细胞相比,内质网等细胞组分数量明显增多;卵黄发生期的卵母细胞为大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细胞质中出现指滴和大量卵黄颗粒,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核糖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均参与卵黄合成,细胞核呈生发泡状,细胞表面形成微绒毛,卵周隙中出现致密颗粒物质,但未被卵母细胞吸收;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酸碱质子理论为指导,研究了高级有机酸的分离提纯方法。一般分两步,第一步加碱溶液,使不溶于水的带机酸晶体溶解,通过过滤,除去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第二步加酸,有机酸晶体从溶液中析出,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1989年以来粮食生产状况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山西省1989年以来的粮食生产情况,诸如粮食播种面积、复种指数、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进行了调研,认为山西省粮食生产具有以下3个特征:一是粮食生产年度之间的波动性大,二是玉米成为粮食生产的主力,三是小麦和谷子的面积、单位面积产量都在下降。粮食丰产下的隐忧表现为:一是细粮供不应求,二是人均粮食占有量没有提高,三是耕地尤其是水浇地减少较多,四是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生产的出路:一是政策扶持粮食生产尤其是小麦生产,二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三是保护耕地尤其要反思退耕还林和通道绿化政策,四是重新构建与种植结构相适应的饮食结构。  相似文献   

14.
墨玉县真葡萄粉蚧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2006年,在新疆墨玉县对真葡萄粉蚧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真葡萄粉蚧在墨玉县一年发生3代,以若虫藏在老蔓翘皮下、裂开处和根基部分的土壤内群体越冬.3月中下旬葡萄树出土萌动时越冬若虫开始活动危害,4月中旬越冬代雌成虫出现,4月底5月初开始产卵,若虫于5月中旬孵化.第一代雌成虫6月中旬出现,7月初开始产卵,若虫于7月上旬孵化;第二代雌成虫8月中旬出现,8月下旬开始产卵,若虫于9月初孵化,10月开始越冬.此虫有四次最佳药剂防治适期,第一次为4月中旬;第二次为6月下旬;第三次为8月中下旬;第四次为11月,即葡萄秋季修剪后埋土前.该虫防治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尽量减少药剂防治次数.  相似文献   

15.
用稻草栽培巴氏菇(Agaricusblazei Murrill)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稻草栽培巴氏菇的技术。通过组织分离法培养种菌 ;用大麦粒制作栽培菌种 ;用稻草、米糠、鸡粪和其它配料做栽培料 ,堆积发酵。堆高 1.50 m,宽 2 m,长度不限 ,每 2 d翻堆 1次 ,共翻 4~ 5次 ;栽培料装入栽培床的厚度为 2 0 cm,其含水率为 6 0 %~ 6 5% ;料温 2 5℃播种 ,用量 3~ 5瓶 / m2 ;8~ 10 d后覆上消毒的稻田土 3~ 4 cm;4周后出菇 ;栽培料的 p H值 6 .5~7.0 ;出菇相对湿度为 90 %~ 95% ;采菇时洗净菇柄基部的泥土 ,纵切后以 6 0℃烘干 ;产量为 1kg/m2 。栽培料发酵与栽培时保温、保湿与适当通风的条件 ,是栽培巴氏菇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T1010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理性状、化学性状的作用,评价T1010调整土壤环境性状生态效应的潜力。本研究采用土壤稀释法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群落数,土壤称重法测定物理性状,无机化学反应法测定土壤中主要化学指标含量。结果表明T1010促进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固氮菌的生长,与土壤处理前相比,固氮菌数量最大提高6.04倍,比对照提高58.02%,T1010抑制其他真菌的生长,比初始值下降52.99%,比对照下降79.47%;T1010改良物理性状,比重、容重比对照下降,总孔隙度趋近50%;水解氮、有机质比对照提高,与T1010的增殖正相关,有效磷比对照降低,与T1010负相关;T1010处理组侧根数比常规化肥处理组增加144%,立枯病感病指数降低36.36%。T1010具有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微生物群体量、促进化学物质的可溶性等多种功能,是一种潜在、有效的土壤改良菌株。  相似文献   

17.
蜜蜂电子时控取毒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机根据蜜蜂工蜂受电击(有效电压20~40V)能发怒排毒这一生物学特性,采用电子间歇脉冲振荡原理刺成.电极电网置于蜂箱巢门口,受电击的工蜂分批自动排毒.使用时伤蜂率低,效率高,耗电省。电路简单而精巧,整机体积小,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8.
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业中各产业的构成比例。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产结构,二是产品结构,三是品种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社会经济动因主要是,(1)国内消费需求变化的要求;(2)应对国际竞争的要求;(3)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4)使农民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的要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原则是,(1)市场导向原则;(2)因地制宜原则;(3)经济效益原则;(4)产业化经营原则;(5)可持续发展原则;(6)动态调整原则;(7)政府指导与农民自主原则。  相似文献   

19.
20d、18h山羊胚胎系统形态及以后各时期体形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d、18h山羊胎儿仍属鳃弓期,呈典型C字形,4对鳃弓发生,心胸突大于肝腹突,前肢芽、后肢芽均为丘状。前间、中胸泡及神经管均已产生完整;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发育较快、各器官原基已产生;泌尿系统的后肾、生殖系统的性腺尚未发生。20d、18h~26d山羊胚胎为鳃弓期,4对鳃弓充分发育,在后期,前肢芽已由丘状变为桨状,肝腹突在后期超过心胸突,视泡、听泡、嗅窝均已发生;指蹼期:30d~37d,虹膜产生,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舟果荠的繁殖器官解剖,观察到:萼片和药隔中都有大和较大的薄壁细胞,药壁4层,中层1层退化较早,绒毡层腺质型,消失晚,一朵花的花药间减数分裂多数不同步,四分孢子四面体形。成熟的花粉粒多数是3细胞2沟。4个花粉囊只有2个发育较好。倒生胚珠,双珠被,有明显的珠被绒毡最,薄珠心型,四分孢子直立式,反足细胞受精前退化,属蓼型胚囊,胚胎发育属十字花型。核型胚乳,无丝分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