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探讨胚根短截的最优保留长度,采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分析不同胚根短截处理下苗木生长量及根系发育状况。结果表明:不同胚根短截处理对红锥苗苗高、地径、主根长、须根数和侧根数均影响较大,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而对成苗率影响较小。进行胚根短截处理并保留胚根长度1~2cm的红锥苗苗高、地径、须根数和侧根数分别比其他处理高出9.87%~37.09%、8.82%~40.74%、15.86%~135.86%和27.58%~68.03%。综上所述,进行胚根短截处理并保留胚根长度1~2cm更有利于提高红锥容器苗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增加须根和侧根数量,控制主根长度,为红锥人工林培育提供高质量苗木,该处理措施可作为日后红锥容器苗生产的推荐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栽植方式对西洋参生长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比西洋参在林下容器苗栽植、林下裸根苗栽植和大棚裸根苗栽植3种栽植方式下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量,找出适于西洋参生长的栽植方式。[结果]3种栽植方式下西洋参株高的年净生长量差异显著,表现为林下容器苗﹥林下裸根苗﹥大棚裸根苗;林下容器苗栽植和大棚裸根苗栽植的西洋参主根粗显著大于林下裸根苗栽植的西洋参;须根数、根鲜重、根干重表现为林下容器苗﹥大棚裸根苗﹥林下裸根苗;而根部含水率表现为林下裸根苗﹥林下容器苗﹥大棚裸根苗。[结论]林下容器苗栽植的西洋参生长及产量较高,适于规模化栽植。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追肥对柑橘容器苗生长的影响,以商业腐殖土、岩溶地蔬菜园本土、糠壳(4∶2∶1)为原料配置基质移栽柑橘容器苗,追肥为N、P、K肥。结果表明,每2周采用0.5%N P或N P K浇根系,约70 d后苗木的高度、主根长及须根数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经统计分析,基质主要养分含量对柑橘容器苗生长量有重大影响。对于单个营养,以N的作用最大,容器苗的高度、主根长与基质速效N含量成显著正相关,须根数与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复合追肥上,N P的含量与容器苗生长的相关性最大,而容器苗生长与N P K含量的相关性很低。因此,追肥时建议采用N P复合肥。  相似文献   

4.
以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芽苗分别进行切除主根1/3、1/2、2/3处理后,将芽苗分别移栽至育苗容器中培育1个生长季,以不切根处理作为对照(CK),通过研究不同强度芽苗切根处理对红豆树苗木生长的影响,探寻最适的芽苗切根比例。结果表明:切根处理对于红豆树苗木的苗高、地径、生物量积累、根系形态发育均会产生影响。切除芽苗主根2/3处理促进了红豆树苗木苗高和地径生长,同时促进苗木生物量的积累。切根处理缩短了苗木的主根长,影响一级侧根的数量。切除芽苗主根2/3处理的苗木根构型较好,其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等根系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红豆树芽苗切除主根2/3处理为最佳切根比例,苗木生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切根对豆梨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梨为试验材料,采用容器育苗方式,通过切除豆梨芽苗主根1/3、1/2、2/3处理,研究不同切根强度对豆梨容器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切根显著缩短了豆梨容器苗主根长,降低主根质量,促进诱发大量侧根,避免根系畸形。切根1/3处理苗木根系总干质量为3. 73 g,根系总长824. 42 cm,根系表面积90. 81 cm2,根系体积7. 40 cm3,一级侧根数为6. 33条,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切根1/3处理的豆梨容器苗生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育苗容器对一年生文冠果苗木生长和根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文冠果属深根性直根系,主根发达而侧根稀少,起苗对根系的伤害大,栽植成活率低,如何在育苗中限制主根生长而促发侧根是提高移栽成活率的有效手段。容器育苗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缺乏对文冠果育苗容器类型和规格的研究。[方法]本研究以1年生文冠果容器苗为试验对象,用不同规格控根容器(K)和普通营养钵(T)进行比较试验,通过对不同类型和规格容器中培育的文冠果苗木根系生长、根系状态、多级次根系发生情况的研究,筛选出有利于文冠果须根发生的育苗容器类型和规格。[结果]大田对照文冠果苗木根系随着时间变化二阶须根(直径≥1mm)9月份较6月份减少66.3%,三阶须根(直径≤1mm)减少31.5%,主根占据绝对优势;而在容器中的文冠果苗木侧根生长都处于上升状态,主根与二、三阶须根随着时间变化都在同步增加,在生长期6~9月间对照的地上生物量始终最大,容器K20×23在6~9月间地上部分增幅最大,其次为容器T15×18和K10×16,地下生物量最大值为对照CK,其次为K20×23,最小为K10×10;总根长最大为K20×23,最小值为K10×10;二阶须根长最大值为K20×23,其次为T15×18,最小为K10×10;三阶须根长最大值为K20×23,其次为K10×16,最小值为T14×10。综合各个因素K20×23效果最好,其次为T15×18和K10×16。[结论]控根容器在促进多级次根生长效果好于普通容器,较大容器有利于文冠果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研究灭菌土中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对桑扦插苗生长的影响.接种量为30个孢子菌剂(T1)、60个孢子菌剂(T2)和灭菌菌荆(CK).培育15 d统计发芽率,各处理均达到80%以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桑扦插苗的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培育30 d统计成活率,各处理分别为81.43±0.2%、84.67±0.1%、68.33±0.3%,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显著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培育90 d取根样制片观察,丛枝菌根真菌能够侵染扦插苗根系,T1,T2,CK的菌根侵染率分别为51.31±2.5%、69.23±2.2%和0,不同的接种处理,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不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处理后,主根长度、须根长度、须根数量、地下部分鲜质量和干质量都显著高于对照;T2的各项生长指标综合表现要好于T1.  相似文献   

8.
丛枝菌根真菌对桑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研究灭菌土中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对桑扦插苗生长的影响.接种量为30个孢子菌剂(T1)、60个孢子菌剂(T2)和灭菌菌荆(CK).培育15 d统计发芽率,各处理均达到80%以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桑扦插苗的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培育30 d统计成活率,各处理分别为81.43±0.2%、84.67±0.1%、68.33±0.3%,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显著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培育90 d取根样制片观察,丛枝菌根真菌能够侵染扦插苗根系,T1,T2,CK的菌根侵染率分别为51.31±2.5%、69.23±2.2%和0,不同的接种处理,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不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处理后,主根长度、须根长度、须根数量、地下部分鲜质量和干质量都显著高于对照;T2的各项生长指标综合表现要好于T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藏柏轻基质容器苗生长与水肥处理的关系。[方法]对藏柏一年生轻基质容器苗进行不同的水肥处理,在生长季结束后调查地径和苗高。[结果]藏柏容器苗地径和苗高生长量分别随施肥量和浇水次数增多而增大;A1B1组合(1 d 1次,施肥0.1 g),地径平均生长量最大;A1B2组合(1 d 1次,施肥0.2 g),苗高平均生长量最大。[结论]水分为藏柏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控制榉树容器苗根系的最适碳酸铜浓度,特研究了不同浓度碳酸铜对榉树容器苗生长和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容器内壁及底部涂抹碳酸铜,对榉树容器苗根系、细根(直径2 mm)生长及改善根系形态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显著增加榉树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须根生物量及根系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浓度为120 g/L的碳酸铜处理,对榉树容器苗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和须根生长的促进效果较好,且根系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11.
沙棘根系分布及根瘤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中国沙棘、俄罗斯大果沙棘和蒙古大果沙棘的3个品种为试材,采用根窖法对沙棘的根系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棘的根系主要分布于0~60cm的土层中。通过调查,发现中国沙棘“中阳”根瘤总数、中根瘤数最多;俄罗斯大果沙棘品种“金阳”的根瘤总体积、根瘤鲜重、根瘤干重、最大根瘤重、最大根瘤直径、根瘤总氮量最大;蒙古大果沙棘品种“秋阳”大根瘤数最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移栽时不同程度断根对水稻根系性状的影响,为育秧方式的采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计5个剪根处理,研究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新根发生情况、根分布、根长、根体积、根干重及根系活力。[结果]移栽时剪根可促进新根的发生与生长,对根系在垂直方向的伸长无影响。剪根处理降低了根系的干物质积累能力,但可以削弱生育后期根系对营养物质的消耗。移栽时根长度在1cm以上对根长、根干重、根体积无影响,且可以提高伤流强度。[结论]移栽时根系长度保持在1 cm以上的育秧方法可保证根系生长与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13.
根系分泌物是植物根系向根际分泌的自身代谢产物,是植物与根际环境对话的调控者,调控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微生物的相互关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摸索出多种收集根系分泌物的方法,并借此初步揭示根系分泌物在土壤种间互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阐述根系分泌物的概念和收集方法,分析不同方法的利弊;着重阐述根系分泌物在植物-植物、植物-土壤微生物种间互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种间互作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并提出今后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深松结合覆膜滴灌对绿洲棉田根区土环境与根腐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设置深松30、40和50 cm(S30、S40和S50)3种深松模式,以传统翻耕为对照(CK),研究深松对根腐病发病指数、土壤含水率、根系形态、根系活力及产量构成等影响。【结果】 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可有效降低耕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储水能力,增加土壤扩库增容效果,病情指数的降低与土壤容重下降、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和根系活力增加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深松降低生育期根腐病发病指数7.0%~26.0%,以S40处理效果最佳,发病指数较传统耕作相比降低26.0%。随着深松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依次下降,与对照相比降低2.4%~10%。深松深度与根系主要形态指标与活力具有线性相关性,与传统耕作相比根系长度增加4%~34.6%,根系表面积增加13.1%~44.8%,根系体积增加9.2%~40.6%,根系活力增加7%~42.9%。根区环境的改善促进产量增加,S40处理皮棉产量分别较CK、S30、S50增加了22.2%、15.7%和2.5%。【结论】 在新疆南疆棉区采用深松结合覆膜滴灌措施具有良好的蓄水保墒和防病增产效果,对棉花生长有利,深松40 cm处理可作为较为理想的根腐病农艺防治措施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纯莲藕种植模式、莲藕套养甲鱼全程饲料甲鱼喂养模式、莲藕套养甲鱼福寿螺+饲料甲鱼喂养模式3种模式于2017—2018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莲藕套养甲鱼模式莲藕商品性有所提高,其中莲藕套养甲鱼福寿螺+饲料甲鱼喂养模式生产的甲鱼质量明显改善,效益达167 376元/hm~2,比纯莲藕种植增加96 426.0元/hm~2,并达到了肥药双减、减少福寿螺危害、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AnatomicalStructureofRootandRootNoduleofAlnussibirica-HostofBoschniakiarosicaHuBaozhong,LiJing,GuiMingzhu,LiGuiqinandXuLijun(...  相似文献   

17.
茶树根愈伤组织及发状根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获得茶树发状根,生产茶叶中的有用物质,以大田茶树的根为材料,在离体培养下对其诱导发状根.结果表明,从茶树根愈伤组织中诱导出的发状根具有生长快、无向地性、密生白色根毛和较强的分枝能力.发状根分枝,存在直接分枝和在发状根上出现瘤状突起后在其附近发生侧根2种类型.发状根及其愈伤组织轮换在不同组分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对发状根的分化与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根外植体在本研究的所有培养基上都诱导出了愈伤组织,不同品种的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山西农业科学》2015,(5):526-531
以亚高山森林优势树种云杉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根系竞争试验,结合4种施肥处理,基于细根亚径级、根序分级等根系分类方法,从根系生物量分配及形态等方面探究树木细根在应对根系竞争时体现出的异质性规律。结果表明,云杉幼苗细根内部组分在亚径级、根序层次上均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规律;竞争区同非竞争区间0~0.5,0.5~1.0,1.0~2.0 mm细根亚径级生物量,1.0~2.0 mm细根亚径级长度和比表面积对根系竞争产生显著响应,而在0~0.5 mm细根亚径级内部,根系竞争对根系生物量、长度及表面积等指标产生影响的作用点主要集中于前两级根序上,特别是一级根上。根系竞争同土壤养分浓度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在根系竞争研究中需单独分析土壤养分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SmartRoot在大豆根系形态指标测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准确的测定大豆根系的形态指标,将平台扫描仪与SmartRoot软件相结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根系形态测量体系。该文以大豆根为例,使用扫描仪获取根系图像,探讨利用SmartRoot软件测定其根系形态指标的可靠性以及不同分辨率对形态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Win Rhizo Basic验证Smart-Root测定的大豆根长度、表面积、体积、直径的标准均方根误差分别为6.46%、7.36%、7.24%、10.73%,且判定系数(R2)均接近于1,该方法可靠。对根系进行扫描时,采用300dpi以上能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将扫描仪结合SmartRoot为大豆的根系测量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水稻根系在根袋处理条件下对不同光照强度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品种粳籼89,设计水分和养分能自由通过而根系不能穿过的根袋[根袋d分别为3、4、5 cm,h为 25 cm],通过水培试验研究水稻根系在根袋处理后对不同光照强度条件的反应.结果表明,在相同光照水平条件下,不同根袋处理对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茎鞘贮存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无显著影响,而对地下部影响较大.根袋处理后根质量和根冠比明显降低,而且根袋越小,降低得越严重.而遮阴处理无论是抽穗期还是成熟期根系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明显下降,根系体积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遮阴70%处理后无论是抽穗期还是成熟期,较大根袋处理(d=5 cm)的根系吸收能力均比不套根袋处理有提高的趋势,其中在抽穗期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比表面积分别增加57.7%、26.0%和41.5%,成熟期活跃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所占比例分别增加74.1%、58.2%,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