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体系,3年来在湘阴建立了一个新的稻米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示范基地,对比非示范区有效地降低了总氮肥用量、减少了稻田农药施用剂量、保护了稻田自然天敌、压低了病虫害发生基数、丰富了稻田生物多样性、保证了稻谷产量、提高了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2.
《云南热作科技》2009,(2):F0002-F0002
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于2009年4月28-29日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召开了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9年度学术年会。来自我省昆明、西双版纳、德宏、保山、临沧、普洱、红河、文山等州市的生产、科研、教学等单位的163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与会代表认真听取了学会相关工作报告,并开展了学术研讨,来自科研、生产第一线15位专家作了大会交流。大会全体代表一致通过了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及修改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章程的决议。  相似文献   

3.
杨磊 《江西棉花》2009,31(1):47-47
2008年12月23日,江西省棉花协会在江西南昌召开了成立大会暨第1次理事会议。江西省原副省长孙用和到会作了重要讲话,江西省民政厅、省农业厅、省经贸委、省供销合作社、江西农业大学、省棉花研究所、彭泽县、永修县、高安市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参加了成立大会。会议通过了《江西省棉花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协会理事长、常务理事和会长、副会长、秘书长。  相似文献   

4.
研究通过试验、生产,确定了大豆干法加工技术的最佳工艺流程。原豆含水率为14%~16%、豆饼含油率为7%、混料时料水比为10:6,产品的成品率最高,这种制品比传统大豆制品提高了质量、降低了成本、降低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国审棉湘X1251的选育过程,主要从农艺性状、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抗虫性几方面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定义了油菜理想株型的内涵,强调油菜的多功能性和理想株型的功能特定性。油菜理想株型是实现油菜某种特定功能,有利于相关经济效益最大化所具备的植株形态。阐明了油菜单株株型和群体株型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梳理了油菜株型研究的基本脉络,提出油菜理想株型研究的四个阶段:初级阶段、成熟阶段、数字化阶段和分子生物技术阶段。系统构建了油菜株型的指标体系,株型指标包括了根、茎、叶、分枝、花、角果以及冠层结构形态等。归纳并提出了形态测量法、经验总结法、试验统计法、数字模拟法、栽培调控法和遗传改良法的油菜株型研究方法划分,提出了光合效能原理,形态结构原理,源、库、流原理,作物生理原理的油菜株型研究基本原理分类。介绍了基于籽粒丰产、基于机械直播、基于菜用或饲用、基于观赏性的四种典型油菜理想株型特征和内涵。分析了油菜株型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油菜理想株型的基本特征、建构策略和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我国杂交棉产业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论述了抗虫杂交棉的发展历史、需求变化、推动力、生产方式、价格均衡与营销模式,分析了杂交棉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杂交棉产业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定义了茶文旅康融合发展模式的概念,总结了茶文化旅游的研究概况和问题,分析了基于茶树、茶园、茶厂、茶叶、茶文化和茶活动等茶文旅康资源的开发路径,解析了茶主题景区、茶特色小镇、茶文化特色村、茶文化田园综合体、茶庄园等重点项目的理论设计和实践,最后对茶文旅康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低温对玉米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低温对玉米种子发芽、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从细胞膜结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保护酶活性等角度阐述了低温影响玉米的生理机制,介绍了玉米的耐寒性机理,并对玉米耐寒性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从整地、播前准备、播种、地面滴灌系统指标、滴水方式、配套技术措施、滴水后管理方面阐述了南疆棉花播种窄行布管、干播湿出滴水出苗技术,实现了出全苗、快出苗、长匀苗棉花苗期管理目标,从根本上解决了棉花生产需水方面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目前主产麻区苎麻价格急剧下降的情况及其原因,提出了调减面积、更新良种、储存原麻、综合利用、扩大加工、疏理流通等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受农业部委托,在江西省农业厅经作局配合下,本文作者对江西省1998-2002年的苎麻生产现状、销售及加工情况进行了调研,对该省近5年来苎麻生产、销售及加工环节的情况进行了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该省苎麻产业发展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苎麻是我国苎麻栽培利用历史悠久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纤维作物。苎麻遗传育种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的最重要手段。苎麻的遗传育种起步晚,但育成的新品种在不同历史时期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苎麻遗传育种的发展历程、各个历史时期育成的重要品种和在生产上起到作用进行了概述,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苎麻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喻春明 《中国麻业科学》2007,29(B02):86-88,91
苎麻是我国苎麻栽培利用历史悠久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纤维作物。苎麻遗传育种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的最重要手段。苎麻的遗传育种起步晚,但育成的新品种在不同历史时期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苎麻遗传育种的发展历程、各个历史时期育成的重要品种和在生产上起到作用进行了概述,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苎麻茎叶等副产物制成的青贮饲料作为粗饲料饲喂肉牛的效果,以6头夏南牛为试验动物,以苎麻副产物青贮饲料替代部分精料,在不同育肥期进行体重测量,并采用B超进行背膘厚(FT)、眼肌面积(LA)、肌间脂肪(IMF)活体测量,育肥8个月后屠宰测量净肉率。最终对各组数据进行个体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育肥前2个月增重迟缓、第3—6个月持续快速增长,后2个月增重速度降低;背膘厚度(FT)1.024-0.16cm;眼肌面积(LA)133.15±5.06cm2;肌间脂肪(IMF)7.934-0.17%;净肉率46.65±0.71%。说明利用苎麻副产物青贮饲料喂养夏南牛是可行的,苎麻青贮饲料可代替部分精饲料,可减少25%的精饲料用量,降低饲喂成本,可以在苎麻产区推广这种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苎麻遗传育种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育种技术的进步和苎麻新用途的开发.近年来苎麻育种领域发生新的变化。本文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近年来在苎麻分子育种和饲料用苎麻研究两方面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和重要进展进行了概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简要回顾了近年我国苎麻的生产加工能力与出口创汇情况,概括总结了苎麻的环保生态效益。提出了苎麻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对策及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8.
苎麻败蔸要因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苎麻败蔸现象是苎麻老化或对逆境不适应而产生的一种衰老反应,严重影响苎麻的纤维产量与纤维品质。造成苎麻败蔸的原因有很多,如渍湿,栽培管理粗放,病虫害,化肥、除草剂施用不当等。在苎麻栽培生产中,应选择败蔸抗性强的高产品种,加强栽培和管理措施,适时更新麻园,以减小败蔸在生产上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苎麻吸镉特性及镉污染农田改良进行了初步研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田改良区苎麻地下根茎和地上茎叶镉累积率分别为258%和91%;旱地改良区苎麻地下根茎和地上茎叶镉累积率分别为315%和127%。水田和旱地苎麻总吸镉率为1.67%和2.21%。大田调查结果苎麻地下根茎和地上茎叶镉累积率分别为208%和83%,总吸镉率为1.45%。试验表明苎麻实际对水田和旱地土壤镉的降低率分别为2.65%和3.17%。采用苎麻改良镉污染农田,可以切断镉随食物链对人体的危害,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通过调研,结果表明最近五年引起的湖南苎麻产业发展危机的原因是:苎麻加工、纺织业装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单一,档次不高;外销萎缩,内销不畅。核心是剥麻成本高,污染环境重,产品质量低。为振兴苎麻产业,笔者认为必须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建议采取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基地建设,壮大龙头企业,扶持名优品牌,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服务保障等措施,才能有力地推动湖南苎麻产业的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