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尼罗罗非鱼性转化试验工作的基础上,有倾向性地选择试验中生长快、个体大或具有雄性副性特征的雌鱼与正常的雄性XY个体自然杂交。通过早期鱼苗性腺压片观察和子代性成熟后雌雄鉴定及个体解剖观察,试验组中出现了典型的XY雄与XY雌鱼杂交的子代1/4雌和3/4雄分布比例,佐证了尼罗罗非鱼遗传型为XX雌-XY雄型。结果表明,XY型雌鱼可存活,性腺可正常发育,并有生殖能力;子代出现3/4的雄性个体也侧证了1/4YY超雄个体存在并可存活的可能性,为进一步试验研究提供了实践依据;XY雌鱼与XX雌鱼存在外观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这些性状选择XY雌鱼,为后期单倍体、雌核二倍体试验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2.
棉酚对金鱼、罗非鱼的毒性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酸棉酚含量为1‰的鱼粉饲料分别饲喂性成熟的金鱼和二月龄尼罗罗非鱼。四个月后,试验组金鱼、罗非鱼与对照组鱼在体重增长、饲料效率、特定生长率、性腺重及性重比(性腺重/鱼体重)方面的差异不明显,表明饲料中棉籽饼水平的棉酚含量(0.03%~0.05%),既不影响这两种鱼的正常摄食和生长,也不影响其正常的性成熟和繁殖。  相似文献   

3.
尼罗罗非鱼是一种典型的性腺成熟比较早的鱼类,一般个体40-50克,2-3月龄大小就能开始繁殖。它的特点是繁殖力特别高,过多繁殖会引起养殖池塘中罗非鱼放养密度过大,其结果导致鱼类生长速度缓慢。罗非鱼在池塘中繁殖过快,早已引起水产养殖家们的重视和兴趣。60年代以来,国外已开始研究控制罗非鱼过多繁殖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池塘养殖斑节对虾生长、发育与性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养殖条件下斑节对虾的生长、外生殖器发育、性腺发育及性成熟之间的关系,对其养殖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结果显示:①斑节对虾雌雄外生殖器官发育和头胸甲长呈线性关系;②不同养殖环境条件下,斑节对虾性成熟生物学最小型个体无显著差异.雄性精荚出现的生物学最小型个体为头胸甲长3.1 cm,体长11.1 cm,体质量20.0 g;雄性性成熟个体的头胸甲长3.7 cm,体长13.0 cm,体质量37.0 g.池养雌性斑节对虾的性成熟生物学最小型个体以纳精囊的发育完全(可与雄虾交配)为标志,其最小性成熟个体的头胸甲长4.3 cm、体长15.1 cm、体质量53.0 g,雌性性成熟个体为头胸甲长5.0 cm,体长17.0 cm,体质量75.0 g以上;③池塘养殖斑节对虾性成熟与日龄和养殖环境相关.鱼塭雄虾精荚出现的最早时间为日龄120 d前后,其性成熟日龄约为160 d;池塘养殖雄虾精荚出现的最早时间为日龄150 d前后,其性成熟日龄约为260 d.鱼媪雌虾最早交配发生在日龄165 d前后,性成熟日龄205~236 d,池养雌虾最早交配发生在日龄240~ 280 d,性成熟日龄295~360 d以上.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水系(中国)大麻哈鱼生物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和2011年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生殖洄游群体中采集了571尾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样本,进行了鳞片观察和生物学测定。根据退算叉长,采用Logistic生长方程拟合大麻哈鱼叉长的生长,并计算了生长速度和加速度。结果表明,大麻哈鱼3龄前生长速度较快,以后逐渐变慢。对3+龄大麻哈鱼生长分析表明,在1.372和1.492龄时,雄、雌个体生长速度最快,而在2.674和2.823龄时生长加速度最低,和性成熟开始时期相吻合。利用逻辑斯蒂拟合方程估算了大麻哈鱼50%个体初次性成熟叉长(L50),雄性为46.19 cm,雌性为47.95 cm,ARSS分析表明雌雄差异显著(P<0.05),对应的50%初次性成熟时间T50分别为2.00和2.15。通过大麻哈鱼生长分析,认为应将50%初次性成熟叉长作为资源管理的重要生物学指标。黑龙江大麻哈鱼雌性个体GSI和绝对繁殖力均与叉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雄性个体上述指标均与叉长呈显著负相关(P<0.05)。黑龙江雌性和雄性大麻哈鱼GSI与叉长相关关系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578x–18.225(R2=0.441);y=–0.090x+8.852(R2=0.423)。黑龙江群体性腺发育程度高于乌苏里江群体,乌苏里江群体性腺发育的不一致性导致了GSI和叉长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通过组织学方法,研究了0.5~4.5月龄尼奥罗非鱼杂种(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的性腺发育特征与性别类型。结果表明,0.5月龄尼奥罗非鱼原始性腺尚未分化;1月龄,精巢中原始生殖细胞开始分化成精原细胞;2.5月龄出现初级精母细胞;3月龄出现次级精母细胞;3.5~4月龄精巢中存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殖细胞,壶腹空腔中分散着稀疏的精子;4.5月龄精巢壶腹腔内密集大量精子。在2.5、3.5、4、4.5月龄抽样中,均检测到雌鱼,2.5~3.5月龄卵巢以第Ⅱ时相卵母细胞为主;4~4.5月龄卵巢以第Ⅲ时相卵母细胞为主。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尼奥罗非鱼杂种中观察到雄性、雌性两种性别类型,以雄性性别为主;杂种雌、雄鱼的性腺均能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7.
选取同一批30日龄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鱼苗置于水泥池中自然饲养,分别于30、60、80、110、140日龄取样测定不同发育阶段雄鱼的特定生长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雄鱼肝脏中两种生长激素受体(GHR1和GHR2)的mRNA丰度.结果表明,30~110日龄,雄鱼特定生长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至80~110日龄达到最高,之后开始下降;雄鱼肝脏中2种GH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趋势不相同,30~110日龄,GHRi mRNA表达逐渐上升,110日龄达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其发育性变化与特定生长率显著正相关(R=0.96,P<0.01);GHR2 mRNA表达在60日龄达到最高.80日龄急剧下降,之后又缓慢上升,其发育性变化与特定生长率无相关性.提示尼罗罗非鱼生长激素可能主要通过与肝脏中GHR1受体的结合启动其促生长机制.肝脏中GHR1 mRNA表达具有显著的年龄依赖性,其表达对尼罗罗非鱼的生长有重要影响.[中国水产科学,2009,16(1):1-7]  相似文献   

8.
罗非鱼的养殖目前已跃居世界淡水养殖业的第二位。由于罗非鱼雌雄个体生长差异很大,因此养殖者可以通过人工控制鱼体性别的途径获得生长速度快的单性鱼,来加快商品鱼的生长速度、增加鱼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这项工作已经在国内做了近20年了。国内目前生产单性鱼的方法:南方主要是利用纯种雄性奥利亚罗非鱼和纯种雌性尼罗罗非鱼来交生产全雄奥尼鱼;而北方则主要采用性激素诱导尼罗罗非鱼,使之转化成单性鱼。前者由于国内先后引进数批不同品系的尼罗罗非鱼,只有极少数单位拥有较纯的原种尼罗罗非鱼,又由于绝大多数单位的罗非鱼因人为等…  相似文献   

9.
<正> 罗非鱼属中的尼罗罗非鱼、加利略罗非鱼,都是体型大、生长较快的淡水鱼优良鱼类,1978年引入我省试养。为了评价几种罗非鱼的养值价值,为生产单位在选择养殖对象时提供一些依据,我们连续两年进行了尼罗罗非鱼、加利略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的个体生长速度、群体生产力以及增产效果的初步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三种罗非鱼试验鱼取材于蒲圻县温泉水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石蜡组织切片和长期数据统计观察分析,对长臀精卵巢发育和周年变化特点以及其繁殖习性进行了探讨。依据精卵巢外形以及组织学特征,将长臀性腺发育分为6个时期,其中Ⅰ期性腺只出现在一龄以内的个体,Ⅱ期性腺将持续一年左右时间,经过Ⅲ期、Ⅳ期约一年的发育,长臀进入Ⅴ期发育至成熟并首次产卵排精。性成熟个体精卵巢发育只有后五期。长臀约3龄达性成熟,繁殖期是4—6月,5月为繁殖高峰期。长臀个体性腺发育不同步,但为一次产卵型。  相似文献   

11.
单雄性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池塘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口条件基本一致的池塘中,按80:20池塘主养模式进行主养单性奥尼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对比试验,亩产奥尼罗非鱼822公斤,亩纯收益3130元;亩产尼罗罗非鱼720公斤,亩纯收益316.62元。奥尼罗非鱼平均个体300克,尼罗罗非鱼平均个体168克。奥尼鱼较尼罗罗非鱼生长快42.6%。  相似文献   

12.
林楠 《海洋渔业》2013,35(4):389
依据2011年10月2012年9月每月中旬在象山港水域以桁杆拖虾网采集的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样本,分析了该水域黄姑鱼的年龄结构、性比、初次性成熟体长以及卵径分布等繁殖生物学特征,旨在丰富黄姑鱼的基础生物学研究,为象山港黄姑鱼的资源修复和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整个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黄姑鱼样本483 ind,体长范围为822012年9月每月中旬在象山港水域以桁杆拖虾网采集的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样本,分析了该水域黄姑鱼的年龄结构、性比、初次性成熟体长以及卵径分布等繁殖生物学特征,旨在丰富黄姑鱼的基础生物学研究,为象山港黄姑鱼的资源修复和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整个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黄姑鱼样本483 ind,体长范围为82358 mm。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水域黄姑鱼种群年龄结构简单,主要由0+龄和1+龄鱼组成,分别占32.09%和62.32%,而其它年龄组个体较少;其雌、雄比例接近于1∶1;雌、雄个体的初次性成熟体长L50分别为196.3 mm和190.1 mm;繁殖群体由1+龄和2+龄个体组成;在繁殖期间,1+龄鱼中52.74%的个体性腺发育已成熟,2+龄鱼中93.75%为性成熟个体。通过对性腺指数和雌性个体性腺发育各期所占比例的月变化分析,可知黄姑鱼的产卵时间为5358 mm。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水域黄姑鱼种群年龄结构简单,主要由0+龄和1+龄鱼组成,分别占32.09%和62.32%,而其它年龄组个体较少;其雌、雄比例接近于1∶1;雌、雄个体的初次性成熟体长L50分别为196.3 mm和190.1 mm;繁殖群体由1+龄和2+龄个体组成;在繁殖期间,1+龄鱼中52.74%的个体性腺发育已成熟,2+龄鱼中93.75%为性成熟个体。通过对性腺指数和雌性个体性腺发育各期所占比例的月变化分析,可知黄姑鱼的产卵时间为57月,繁殖盛期为67月,繁殖盛期为67月。各月黄姑鱼的肝脏指数和肥满度均存在明显差异,且与性腺指数呈相反趋势变化。黄姑鱼卵径分布具有2个明显波峰,说明黄姑鱼在一个繁殖期内可进行多次产卵,属于短期分批产卵类型。研究显示,象山港黄姑鱼1龄鱼中性成熟个体的比例较高,开始呈现出繁殖群体低龄化和小型化的趋势,种群资源亟需保护。  相似文献   

13.
用含0.1%乙酸棉酚的饲料饲养二月龄尼罗罗非鱼稚鱼四个月,其增重和血浆睾酮水平与对照鱼无显著差异,并且同时开始发情,交配和产卵,生殖腺发育正常,仅血浆皮质醇水平略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棉籽饼(粉)内含的棉酚浓度(0.03-0.05%),不会影响尼罗罗非鱼的性腺正常发育和生殖机能,肌肉中棉酚残留量为10.3ppm,远低于食用油的允许量(200ppm)。  相似文献   

14.
用1m×1m×1m的实验网箱,在盐度分别为0、10、20及30的水体中进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melanotheron)和以色列红罗非鱼(Israeliredtilapia)幼鱼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盐度、鱼的种类及盐度-鱼类的交互作用都对3种罗非鱼的生长及体重变异系数有显著影响(P<0 05);3种罗非鱼的成活率和肥满系数只受鱼的种类影响(P<0 05);盐度、盐度-鱼类的交互作用对其都无显著影响。(2)生长和盐度之间的回归关系在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较显著,在萨罗罗非鱼显著性较差。(3)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的生长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加快,萨罗罗非鱼的生长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减慢。在3种鱼中,盐度在6 9以下时,尼罗罗非鱼生长最快;盐度7 4~28 7时,以色列红罗非鱼生长最快;盐度高于29 0时,萨罗罗非鱼生长最快。(4)在实验的4种盐度下,萨罗罗非鱼的成活率都高于以色列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而除了在淡水中外,以色列红罗非鱼的成活率又都高于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的肥满系数都显著高于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而以色列红罗非鱼的肥满系数和尼罗罗非鱼的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半滑舌鳎性腺分化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运用组织学方法,对半滑舌鳎性腺的发育和分化过程进行了观察。半滑舌鳎的性腺发育为雌雄异体的分化类型,可以分为3个阶段:性腺的原始阶段、性腺分化前期阶段和性腺分化完成阶段。在50日龄以前,原始性腺形成但未分化。62日龄,个体达到40.5mm时,一种性腺形成了成簇发育的原始细胞群,性腺迅速增大变宽,后来发育成为卵巢;另一种仍处于休止阶段,相对较小,后来发育为精巢。雌鱼在120日龄形成明显的卵巢腔,开始了细胞学的分化;精巢在100日龄精原细胞开始快速增殖,体细胞有丝分裂,形成输精管原基,在150日龄左右开始细胞学的分化,并形成精小叶,190日龄左右出现初级精母细胞,性腺分化基本完成。雌鱼性腺分化时期早于雄鱼。  相似文献   

16.
在水产养殖业中,鱼类雌雄个体的生长速度是有差异的,雄鱼的生长速度比雌鱼快得多,而且有些种类相差很大,如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因此,如何通过性别控制的方法获得生长快速的单性鱼,供应给养殖户进行养殖,是很有理论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实践与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为了谋求罗非鱼的高产优质,探索罗非鱼单性养殖的途径,巳成为当今举世瞩目的课题。我们于1985年在慈利县罗非鱼繁殖场进行了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及其杂种(正反交)一代的雄性率、个体生长速度、群体生产力比较的初步观察。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运用电泳技术研究鱼类同工酶国内外报道较多,但对我国引进的几种罗非鱼各种组织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电泳研究,国内还少见。本文采用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对两种罗非鱼和鲢的LDH同工酶及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电泳研究。材料和方法一、材料由于鱼源的限制,本文仅对性腺发育Ⅲ~Ⅳ期的尼罗罗非鱼和加利略罗非鱼,性腺发育Ⅰ~Ⅱ期的鲢鱼LDH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电泳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李思发  颜标  蔡完其 《水产学报》2008,32(3):335-341
为选育耐盐和生长兼优的罗非鱼,以原始亲本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为对照,正交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自繁第二代(F2)和反交鱼(萨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自繁第二代(F2)为试验对象,观察和比较他们在盐度为0、15、20及25时的耐盐性和生长性能,并估算杂种优势及亲本的贡献力.结果如下:(1)盐度20~25是正、反交鱼的适宜生长盐度,他们在这一盐度范围里的日均增重率为尼罗罗非鱼在盐度0下的75%左右、萨罗罗非鱼在盐度25下的4倍左右,表明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比较接近尼罗罗非鱼,远优于萨罗罗非鱼.在盐度25下,正交鱼比反交鱼生长快7%左右.(2)在盐度15与20下,生长速度和体重变异系数的杂种优势较明显,未发现不同盐度会导致正反交鱼成活率有显著变化.(3)不同亲本鱼类的强势性状,如尼罗罗非鱼的快速生长、萨罗罗非鱼的高耐盐性,对杂交后代的不同性状在不同盐度中有不同的贡献力.运用F1≤a1P1 a2P2所作的估算表明,对杂交后代在15~25盐度下的生长率,尼罗罗非鱼的杂种优势贡献力比萨罗罗非鱼的大3~4倍;对杂交后代在25盐度下的耐盐性,尼罗罗非鱼的贡献力几乎为零,而萨罗罗非鱼的贡献力几乎为100%.  相似文献   

20.
《淡水渔业》2021,51(5)
本研究对长丰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Changfeng)新品种的性腺发育、性成熟年龄和繁殖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龄长丰鲢的性腺发育不明显,处于Ⅰ期;2龄长丰鲢性腺均处于Ⅱ期,肉眼可分辨雌雄;3龄长丰鲢的性腺处于Ⅲ~Ⅳ期,部分个体发育到Ⅳ期,初次性成熟;4龄长丰鲢的性腺均发育至Ⅳ期,适宜繁殖。长丰鲢雌鱼的最小性成熟年龄为3冬龄,最小体质量为2.20 kg,最小体长为47.40 cm,雄鱼的最小性成熟年龄3龄,最小体质量为2.10 kg,最小体长为52.30 cm。3、4、5、6龄长丰鲢的平均绝对繁殖力分别为617 641、761 167、1 598 551、1 684 025粒,平均相对繁殖力分别为218 616、129 342、215 769、215 657粒/kg;长丰鲢绝对繁殖力和体质量、体长均呈二项式相关。3龄长丰鲢卵径约为983.7μm,而4、5、6龄长丰鲢的平均卵径分别为1 082.6、1 069.2、1 090.0μm;初次性成熟的卵径较小,之后再次性成熟时卵径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