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上海郊区规模化果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法)对葡萄、桃、柑橘和梨四种类型果园的土壤养分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规模化果园养分的科学管理与高效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葡萄园土壤中有效态氮、磷、钾含量普遍高于其他三种果园,而柑橘园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则普遍较低;中微量元素方面则不同类型果园之间各具优势;土壤pH方面则葡萄园和桃园呈中性,柑橘园呈弱碱性,而梨园呈弱酸性。总的来说,上海郊区四种不同类型果园中土壤养分特征存在较大差异。根据ASI法养分分级标准,目前上海郊区各类果园中土壤养分处于较为充足的状态,某些土壤养分含量如有效磷处于过量状态,果园的养分管理应根据土壤营养状态做出适当调整,进行按需施肥,从而实现规模化果园的清洁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2.
通过连续3年监测上海郊区43块定位农田研究,比较了50种作物以及5种不同轮作模式农田的磷养分表观盈余状况及其对土壤Olsen-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作物农田的磷养分盈余趋势为水生蔬菜类果树类旱作蔬菜≥草皮大田作物;不同轮作模式农田磷养分盈余趋势为菜菜轮作果树单作菜作轮作草皮单作作物轮作;(2)不同作物及轮作农田收获后土壤Olsen-P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磷养分盈余量多的农田土壤Olsen-P含量也高;(3)不同作物以及轮作农田磷养分盈余与收获时土壤表层(0~30cm)的Olsen-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连续3年监测上海郊区43块定位农田,比较了50种作物以及5种不同轮作模式农田的钾养分表观盈余状况及其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作物农田的钾养分盈余趋势为水生蔬菜类、果树类>旱作蔬菜≥草皮>大田作物;不同轮作模式农田钾养分盈余大小表现为作物轮作>菜作轮作>草皮单作>菜菜轮作>果树单作;(2)不同作物及轮作模式农田收获时土壤速效钾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增加,钾养分盈余多的农田土壤的表层速效钾含量也高;(3)不同作物及不同轮作模式农田钾养分盈余量与收获时土壤表层(0~30 cm)的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上海郊区农田氮养分平衡及其对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郊区的43块定位农田连续3年的跟踪监测分析,比较了50种作物以及5种不同轮作农田的氮养分平衡状况及其对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作物农田的氮养分盈余趋势为水生蔬菜类≥水果类〉旱作蔬菜≥大田作物≥草皮;不同轮作农田氮养分盈余大小表现为:菜菜轮作〉果树单作〉菜作轮作〉草皮单作〉作物轮作;(2)不同作物及不同轮作农田收获时土壤速效氮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降低,氮养分盈余多的农田土壤的速效氮含量也高;(3)不同作物以及不同轮作农田氮养分盈余与收获时土壤表层(0~30cm)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杭州郊区为例,研究了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对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提供借鉴。选取当地3种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类型,调查由传统水稻生产改为种植高经济收益的芦笋、葡萄或芥菜后不同年限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田改种芦笋后,除铵态氮以外,土壤表层中的其他养分(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浓度均显著提高(P〈0.05);全氮、全钾以及硝态氮的增幅延续到剖面深层。其他两种类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也有相似规律,其中有效态养分增幅更为明显。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养分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水稻田改种芦笋后全氮和全钾的浓度增加最为显著,而改种葡萄后变化最大的养分是速效钾,改种芥菜后土壤硝态氮上升更显著。因此,水稻田转变成种植其他经济作物会引起土壤表层乃至剖面深层养分浓度的增加,可能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易引起养分流失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6.
不同农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70,自引:9,他引:70  
刘建新 《土壤通报》2004,35(4):523-525
通过对不同农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相关关系的研究,探讨了土壤酶活性作为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农田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质和大多数土壤养分呈显著线性相关,可以作为敏感的土壤生物学指标。但土壤转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变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滨海盐碱地刺槐白蜡混交林土壤酶与养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刺槐、绒毛白蜡纯林及其混交林中不同土层在不同季节的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林分间的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在各个季节和土层均表现出差异。经统计分析,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季节呈显著相关关系。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在土层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总的来说,随着土层逐渐加深,土壤酶活性逐渐减弱,土壤养分含量逐渐下降。混交林中各土层的pH值和含盐量都低于纯林相应值,并且在树木生长、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上,混交林优于纯林。  相似文献   

8.
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微生物、酶与土壤养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可以反映土壤的肥力状况。本文研究了东营泥质海岸不同林分下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土壤微生物、土壤酶和土壤养分主要分布在0-20 cm的土层,20-50 cm的较少;②不同林分微生物数量差异显著。白蜡林微生物数量最多,柳林、枣园数量较少,柽柳林数量最少。③不同林分土壤酶的活性表现出差异性,各种酶之间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④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柳林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高于其它样地,白蜡和桑园土壤养分含量次之;⑤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刺槐、绒毛白蜡纯林及其混交林中不同土层在不同季节的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林分间的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在各个季节和土层均表现出差异。经统计分析.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季节呈显著相关关系。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在土层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总的来说,随着土层逐渐加深,土壤酶活性逐渐减弱,土壤养分含量逐渐下降。混交林中各土层的pH值和含盐量都低于纯林相应值,并且在树木生长、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上.混交林优于纯林。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黄土区小流域土壤养分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通报》2015,(1):121-126
在位于黄土高原甘肃省东南部桥子沟小流域内进行调查并采集土壤样品,分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分层采集土样,选择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7项土壤化学指标作为土壤养分的评价指标,建立物元模型评价小流域土壤养分等级,结果显示流域内有机质整体处于极贫乏的水平等级,其他土壤养分指标都处于丰富~适量水平;不同土壤类型中,黄绵土的土壤养分整体水平较灰漠土和黑褐土高;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林地的土壤养分水平最优。  相似文献   

11.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土壤养分变异特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延安、安塞和吴旗选择典型黄土丘陵不同植被类型区的不同年限退耕地为试点,通过S型方法采集土样,应用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进行了养分分析,并应用传统统计学对土壤养分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区土壤养分性质均存在着空间变异。受传统农业影响的有机质、全N、有效N和速效K的变异较大;而全P和速效P的变异相对较小。不同退耕年限的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变异系数存在着明显差别。退耕初期,受耕作和施肥影响,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植被特征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变异性较大;随着耕作施肥活动的停止和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的消耗,使土壤养分含量有一个降低的过程,土壤养分的变异也较大;而随着植被恢复和群落演替的继续,植被枯落物逐步增多,土壤也逐步发育,植被指数与土壤养分均呈增长趋势,并在退耕地20年左右时达到稳定状态,但土壤的发育往往滞后于植被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选择江西省南昌市郊区和余江县分别代表红壤地区集约化农业快速发展的大城市郊区和典型农区,研究集约农业利用下红壤地区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的变化特征与调控措施.结果表明,20多年来,以南昌市郊区为代表的城郊菜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21.53%(一般农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不大),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13.15~18.86倍,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增加1.15~1.35倍;而土壤全氮含量增加不明显,土壤硝态氮的积累不多;以余江县为代表的传统农区,土壤酸化趋势明显,近90%的土壤有pH下降现象,平均下降达0.5个单位;同时部分农田土壤有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化肥用量的增加特别是磷钾肥的大量施用、以及畜禽粪肥的施用,是造成土壤养分富集和失衡、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工业生产是造成农田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短期减量施肥、配合施用养分促进剂,以及通过施用缓释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养分的过度富集与失衡; 适当施用石灰等碱性改良剂是防治土壤酸化的重要措施;而对于轻度污染土壤,可以通过施用化学改良剂(如石灰等),或种植超积累植物而得到修复.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稻田改为设施蔬菜地后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均衡供应的影响,于2021年收获后采集南京市郊区种植历史为13和18年的露天有机菜地土壤和设施有机菜地耕层(0~15 cm)和犁底层(15~30 cm)土壤,同时采集毗邻稻田作为基准,空间替代时间,对土壤理化性质、养分特性和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稻田转为设施有机菜地后,除碳库活度指数(AI)外,土壤溶解有机碳(DOC)、活性有机碳(AOC)、碳库指数(CPI)、碳库管理指数(CPMI)均呈“∧”形的先升后降趋势。各处理间耕层土壤MBC无显著差异。设施有机菜地的土壤氮磷钾累积量、碳氮比、碳磷比和氮磷比均显著高于露天有机菜地土壤。18年设施有机菜地耕层土壤碳氮比、碳磷比和氮磷比分别较露天菜地高7.32%、23.22%和18.57%,犁底层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与养分计量比间的关系强度存在差异,其中土壤碳氮比受有机碳总量的影响较大,土壤氮磷比受活性有机碳组分的作用更显著,土壤碳磷比同时受到土壤有机碳质量、数量、碳库管理指数的综合影响。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养分累积的改善作用受时间限制,且在养分平衡供应的调控效果较弱。  相似文献   

14.
以水稻田、粮地、果园土壤为对照,测试分析了重庆市九龙坡区蔬菜地土壤有机质、全P、全K、碱解N、有效P、速效K等养分含量,结果表明蔬菜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粮地土壤,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不同轮作方式上,"菜-菜"轮作土壤速效养分和全量养分均高于"菜-粮"轮作土壤养分。但蔬菜地土壤碱解N和速效K含量总体偏低,有效P含量中等偏下。平衡施肥和合理的耕作制度是提高土壤生产能力和肥料利用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对不同土壤容重的草甸土坡面养分流失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容重是坡面草甸土养分流失的重要影响因子,土壤容重不同,降雨引起的坡面表土养分流失的程度不同。硝态氮主要随径流流失,占总流失量的55%~79%,70%~84%的有效磷和速效钾随泥沙流失。不同形态的养分在流失泥沙中有富集现象,但富集比各不相同。土壤容重在0.8~1.2g/cm3之间变化时,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减小,入渗能力减弱,土壤养分在降雨侵蚀力作用下流失量不断增加。但随容重的继续增大,土壤抗蚀性增大,产沙量减小,养分流失量也有减小的趋势。在降雨、坡度等一定的条件下,土壤最容易被侵蚀而发生养分流失的容重范围为1.2~13g/cm3。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不同地貌和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土壤养分状况及其整体水平。通过分析土壤养分指标和运用数理统计确立最小数据集,以不同地貌的研究区和不同等级石漠化的治理模式地进行了评价和对比。结果表明:(1)入选最小数据集体系的指标为土壤pH值、全氮、有机质、速效钾,是影响土壤养分评价和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的指标。(2)受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影响,土壤养分累积效应明显,朝营小流域不同等级石漠化地评价分值大小为潜在0.729轻度0.658中度0.580强度0.525,顶坛小流域则为轻度0.541潜在0.515中度0.501强度0.341。(3)经过评价对比,朝营小流域土壤养分综合评价分值(0.673)大于顶坛小流域(0.478),两者受不同地貌、不同土层厚薄和土被连续性以及不同的石漠化治理模式等因素影响是明显的。随着石漠化治理模式不断优化和调整,朝营、顶坛小流域土壤养分的积累仍有上升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杉木林下套种不同树种对土壤改良效应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复层异龄林营建初期对土壤物理结构和养分状况的影响,研究了浙西地区杉木林下套种不同树种土壤理化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林下套种树种后林地土壤物理结构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进一步好转。并运用多因素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了不同复层林模式土壤养分含量规律,并将土壤养分状况的综合优势作了排序。其结果显示杉木林下套植的12种植物在种植初期对土壤养分改良效果较好的为麻栎、毛红椿、南天竺、十大功劳、红豆杉、椤木石楠和蚊母,其中麻栎和毛红椿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喀斯特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影响着土壤的养分特征及土壤质量。对重庆市南川区灌草丛、人工林、果园、旱地、水田、撂荒地6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的研究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养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变化规律也不一致。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都呈现表聚现象,且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都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但全磷和全钾含量并无明显的变化规律。6种土地利用方式各土壤养分指标含量排序各异,退耕后土壤部分养分含量仍较低,初步认为该区土壤养分受人为影响较严重,退耕后土壤恢复能力还较差。  相似文献   

19.
土壤-根系微区养分状况的研究Ⅱ.钾离子的富集与亏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许曼丽  刘芷宇 《土壤学报》1983,20(3):295-302
植物根系吸收土壤中有效养分的过程,从每个单根来看总是从最邻近根系表面的微区土壤开始,逐渐向周围土壤扩展.由于植物对不同养分离子需要量的不同以及各种离子在土壤中迁移速率的差异,在根系周围的土壤中距离不等的形成养分的富集或亏缺区.  相似文献   

20.
通过河北雾灵山5种人工纯林的土壤养分分析,研究了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pH值、有机质、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的变化,并对不同土壤养分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种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pH值均为弱酸性,其变化范围为4.61~6.31;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表现为:表层(0—10 cm)> 中层(10—20 cm)> 下层(20—40 cm),有机质均值在2.53~9.60 g/kg之间;土壤全磷含量均值为0.20~0.70 g/kg;土壤全氮含量均值为2.38~3.45 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均值为67.54~169.88 mg/kg;土壤速效磷含量均值在0.84~6.84 mg/kg之间;土壤碱解氮含量均值在65.68~147.88 mg/kg之间;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养分综合效应评价,白桦纯林最大,为1.122;落叶松纯林最小,为-0.819。综合来看,随土层厚度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减少;阔叶林土壤养分含量大于针叶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