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污染及防治途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岩溶地下水资源是西南岩溶山区最重要的生活生产用水来源,也是西南岩溶地区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建设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分析西南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基础上,对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污染现状及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污染源主要来自城市经济活动、工矿开采及"三废"排放、农业生产面源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4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岩溶地区地下水调查及定位监测;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水环境保护意识;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发展有机生态农业;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攻关等相应的防治与调控对策,认为防治岩溶地下水污染的关键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2.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号召,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对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的烟台市农村地区建设与开发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且以生物质能这一新型能源为例,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以及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归纳得出烟台市农村地区沼气、"畜-沼-果"、综合运用生态农业等新能源利用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及地区内发展新能源存在的问题和限制因素等,并且结合烟台市未来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优势,给出合理的新能源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3.
云南石林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分区及治理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漠化是西南岩溶地区的灾害之源、贫困之因、落后之根,严重制约着石漠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基于石林县石漠化调查成果及资料分析,提出石林县"一圈、两屏、两域、三区"的石漠化治理格局,并对各治理区治理方向提出建议,为更好地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天地一体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基于此对新思路下"天地一体化"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模式进行探索性应用。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与GIS,对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2015年和2016年生产建设项目进行了调查,准确获取了该地区生产建设项目数量、扰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情况,将调查成果作为现场监督检查的基础数据,能够极大地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和针对性。通过在千山区的试验性应用,有效验证了该技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同时对当前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以期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信息化工作逐步走向成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产业链融合发展是当下探索产业发展道路的重要发展模式。农村产业扶贫地区因受历史发展不足、地形条件差、人力资源缺乏等因素,整体经济、产业发展落后,人民生活相对困难,靠单一的农业种植业很难实现该类地区的脱贫。基于此,对不同地区区域"异质性"及其农村扶贫产业发展、产业链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农村扶贫产业链式融合发展的动力要素,促进产业扶贫的效率提高和贫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董晨  郑雪文  王弋  李伟才  胡桂兵 《南方农业》2022,(3):104-106,120
粤西湛江地区荔枝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良品种占比小,产期过度集中.为调整荔枝品种结构,引种优质荔枝新品种"观音绿".以广东湛江主栽品种"妃子笑"为砧木,通过高接换种的方法引种,高接后观察"观音绿"的生长情况、物候期等栽培表现,同时测定果实性状及品质.连续5年的调查分析表明:1)"观音绿"荔枝品种适应粤西地区气候,生长势强,...  相似文献   

7.
覃秀英 《土壤》1959,(6):26-27
今年三月初旬,中国科学院土壤队会同农来部土地利用总局组织人调查了北京郊区土化肥制造情况,重点地区是周口店、门头沟及平谷地区。调查时间很短,了解不够仔细。现将调查情况,简单报导如后,以求指正。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部分地区过于追求标新立异,引进一些观赏性好、但不适合本地栽植的苗木,既违背了自然规律、破坏了本地区的特色林业,又会导致恶性循环、破坏原有生态环境;而引进的外来树木成活率低,与提倡栽植本地树种和乡土树种的观点是冲突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适宜的乡土树种在生态恢复与重建中完全可以起到"主力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调查了佛山地区收集的80种茄子资源,通过形态学和农艺性状评价入选了22种优良品种,其中"益丰龙芽""翡翠绿茄""佛源秋茄"3个品种的叶面积和每667 m2产量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均出现高峰,且每667 m2产量与叶面积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其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核型分析分别为2A、1A、1A。  相似文献   

10.
林俊文  陈法扬  聂崇礼 《土壤》1983,15(2):65-67
水稻土潜育化又称"渍害",近年已成为我省一些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障碍因子之一,六十年代以来,我省已开展这方面的治理工作,并在1981年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主要介绍我省潜育化水稻土对农作物的危害、治理工程措施及效果,以及在总结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土壤通报》2014,(4):769-776
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将熊毅在黄淮海治理土壤盐渍化的研究分成三个时期,第一是在黄淮海平原出现大规模土壤次生盐渍化之前,熊毅通过华北平原(土壤)调查,已经明确指出灌溉与排水要同时考虑,在低平地区,地下水矿化度高,没有排水设施不能漫灌;第二是引黄灌溉后,黄淮海平原出现大面积的土壤次生盐渍化时,熊毅建议停止引黄灌溉,控制了土壤盐渍化的扩大,同时应用"井灌井排"和"沟排"技术,降低地下水位,防止了土壤次生盐渍化;第三是用生态学观点系统研究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东麓黑土区土壤侵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文华  辛亚军  于彩娴 《土壤》2005,37(4):439-446
利用卫星遥感资料结合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项目的实施,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东麓低山丘陵黑土区进行了土壤侵蚀现状调查研究,摸清了该地区土壤侵蚀现状。结果表明,该地区国土面积的29.83%、耕地面积的55.94%已经产生了水土流失,年流失表土层总量达916.74万t,已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前人在关中地区开展的农业地质调查调查评价研究成果,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质量调查数据库,开展村组级农业地质调查调查评价,对研究区地块中硒含量、作物中硒含量进行研究,探讨其成因及形成机理。本次调查发现该地区土壤、农作物硒含量均达到富硒标准,为该地区农业规划、种植产业结构调整,富硒土壤区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对提高当地的经济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标准化建设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典型地区--四川省苍溪县为例,通过对标准建设模式和非标准建设模式农户的定点调查与监测,确定了"猪-沼-果"标准模式建设内容为"三建三改",即每个试验户建1口沼气池、建1个标准化果园、建1个微水池和改厨房、改厕所、改猪圈.此标准模式在生猪饲养、果树种植、土壤肥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该区1户示范户开展标准模式建设共需投资6560元,财务净现值为2.87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为1.28年.该标准模式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明显,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适宜在我国南方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石榴在攀西地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西地区作为石榴的生产基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在园林绿化中石榴的应用却不广泛。因此,探讨作为攀西地区乡土植物的石榴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及推广措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攀西地区园林绿化的实际调查,分析了石榴在攀西地区的绿化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农村能源在国家能源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源消费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居民身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贵州省石漠化防治示范区的4县8个乡(镇)25个行政村的429户农户进行了派员式入户调查,揭示中国西南石漠化地区的农村能源消费与石漠化等级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1)研究区内仍然以薪柴和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2)农村用能呈现清洁化和高效化的趋势,然而能源转型是缓慢的过程;3)能源消费模式区域差异显著。毕节撒拉溪形成"薪柴+煤炭"的生活用能模式,"煤炭"型取暖模式和"薪柴"型生产用能(煮猪食)模式。关岭花江和贞丰北盘江形成"薪柴+电力"生活用能模式和"电力"型取暖模式。施秉喀斯特形成"薪柴+电力"的生活用能模式,"薪柴+煤炭"取暖用能模式和"煤炭"型生产用能模式;4)石漠化等级与薪柴消费量之间的相关性:潜在石漠化地区的薪柴使用量在合理的生态阈值之内,轻度和强度石漠化地区面临石漠化加重与扩大的风险;5)石漠化地区农村能源贫困严重。毕节撒拉溪和贞丰北盘江存在经济不可支付性,4个示范区室内环境污染严重。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研究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主要受制于农户收入水平、能源资源的可获性、取暖、传统文化、产业结构、政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该研究为掌握中国西南石漠化地区家庭能源消费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相关能源与环境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十二五"期间发展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十一五"期间,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斐然。但从统计数据及社会调查发现某些地区存在"抵触情绪、逃避现象、边治理边破坏、‘等、靠、要’、部分领导不作为"等"五大"顽症,亟待在"十二五"规划中得到扭转。新《水土保持法》的审议通过,标志我国水土保持工作走向法制正轨,明确了依法行政的法律责任,强调了政绩问责制。将彻底扭转不良行为。起动行政诉讼,追究政府及执法部门的法律责任。起动刑事诉讼,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认真学习贯彻新《水土保持法》,依法防治水土流失,定能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三北”地区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现状及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论述我国"三北"地区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总量和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现状和潜力,探讨和研究了今后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的潜力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三北"地区林木生物质能源原料林基地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云南昆明地区观赏草的园林应用现状,探讨观赏草在昆明城市绿地中的园林应用及配置。  相似文献   

20.
湘东地区紫色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通报》2017,(6):1281-1287
为了研究湖南省东部地区紫色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选取6个典型紫色土土种的土壤剖面,在对其成土环境、剖面形态特征及其理化性质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确定了其在中国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及其土系的划分。结果表明:(1)受局部区域气候条件、植被类型和地形地貌等成土环境的影响,湘东地区所调查的6个典型紫色土土种剖面的发生特性不尽相同,检索出的诊断层包括淡薄表层和雏形层,诊断特性包括湿润土壤水分状况,热性土壤温度状况,准石质接触面,铝质特性,铁质特性,红色砂、页岩、砂砾岩岩性特征和氧化还原特征,分别归属于雏形土和新成土2个土纲,包括了普通铝质湿润雏形土、红色铁质湿润雏形土、普通湿润正常新成土和普通红色正常新成土4个亚类,可划分为6个土族和6个土系。(2)本次调查的6个典型紫色土土种的色调介于5YR~7.5R,均未满足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中"紫色砂、页岩岩性特征"的色调为2.5RP~10RP的定义,但如果将"紫色"的色调放宽到R,则有3个剖面可满足"紫色"色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