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前报中[1],对糊田稻叶褐斑症的、形态特征、发病因素及其化学速测诊断法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我们根据多年来的调查研究,综合多方面的材料,试拟出糊田稻叶褐斑症的发病因素示意图。 相似文献
3.
4.
A field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the grey disorder in flue-cured tobacco( Nicotiana tabacum L.) leav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ow Eh and high available Fe content in the soils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grey tobacco and dead roots.Grey disorder leaves produced low quality lamina,which was low in N,nicotine,reduced sugar and K contents,In this study,soil available Mn and leaf Mn contents were in a relatively low level and should not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occurrence of grey disorder in flue-cured tobacco. 相似文献
5.
作物植株营养诊断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正如李庆逵教授所指出的:第一是分析方法;第二是采样问题;第三是分析数据和作物生长或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第四是把分析结果应用于施肥指导[1]。近年来,我们在解决上述四个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6.
7.
基于临界氮浓度的水稻氮素营养诊断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8.
热力学参数用于水稻土需钾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测定了广东省花岗岩地区、玄武岩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冲积物地区水稻土的钾位pK-(1/2)p(Ca+Mg)、平衡活度比ARoK,速效钾含量-△Ko和钾位缓冲容量PBCK,以这些热力学参数与第1季及连续4季盆栽水稻谷粒产量和植株吸钾量参比项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花岗岩地区水稻土pK-(1/2)p(Ca+Mg)最小,ARoK和-△Ko最大,玄武岩地区水稻土则相反,冲积物地区水稻土PBCK最大.(2)pK-(1/2)p(Ca+Mg)和-△Ko适宜用于花岗岩地区水稻土当季的需钾诊断,ARoK对于三类水稻土都不适宜,PBCK对于三类水稻土都适宜且能用于连续4季的需钾诊断.(3)aCa+aMg基本上是常数.(4)花岗岩地区水稻土pK-(1/2)p(Ca+Mg)、-RTlnaK和-△Ko对盆栽水稻临界值分别约为2.84,5400卡/克分子和0.08毫克当量/100克土,PBCK对于全部水稻土盆栽水稻的临界值约为46[(毫克当量/100克土)]/[(克分子/升)1/2].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氮用量对冷浸田水稻氮钾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探求在冷浸田水稻氮肥适宜用量;以D优202水稻品种为材料,田间试验研究6个不同氮量(0、45、90、135、180、225 kg hm-2)下水稻含氮量、含钾量、氮和钾的积累量以及产量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在冷浸田开沟降渍的条件下,在0225 kg hm-2纯氮范围内,随氮肥水平的增加,水稻含氮量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期、抽穗期均显著增加,成熟期先增后减,含钾量除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外其他时期均显著降低,含氮量相应提高含钾量会有所降低;植株氮和钾的积累量基本具有相同的趋势,先增加后减少。分析表明:水稻各个生育阶段的氮、钾与稻谷产量均呈正相关,增施氮肥有利于水稻氮和钾吸收利用的提高,但氮肥过高时氮和钾吸收利用不再增加,甚至有所降低。在磷钾一定的条件下,冷浸田水稻最高产量施氮量为169.0 kg hm-2,经济施氮量为153.9 kg hm-2。 相似文献
10.
广东滨海强酸性盐渍水稻土(反酸田)化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广东沿海部分滨海地区有一种呈强酸反应的鹽渍性水稻土,俗称为“反酸”田或“咸矾”田。分怖放澄海、潮阳、汕头、东莞、番禺、中山、吴川、湛江、合浦、防城等沿海地区,据作者初步估计,面积约在30禹亩以上,受害水稻产量极低,有的颗粒不收。 相似文献
11.
12.
关于水稻土研究中某些数据和观念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把水稻土分为"爽水、滞水、侧渗、漏水与囊水型",即水稻土的"五水"分类,提出于1979年[1].<中国太湖地区水稻土>一书(下文简称<太>书)的出版[2],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到"五水"分类的全貌.朱莲青从水稻土指示性层段的观念对"五水"分类提出了有相当根据的不同看法,指出了其中"主要的错误和混淆"[3].本文仅就水稻土分类研究中尚可商榷的某些数据和观念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区域和亚类水平的中国水稻土氮储量空间分异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田氮循环是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对中国水稻土氮储量及其空间变异特征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农田土壤氮循环。本研究基于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库和1490个水稻土剖面数据,在水稻土亚类和土壤大区水平上对中国水稻土氮密度和氮储量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水稻土平均氮密度为12.4Mghm-2;中国水稻土氮储量为569Tg。不同亚类水稻土平均氮密度以潜育型水稻土最高(19.7Mghm-2),漂洗型水稻土最低(8.71Mghm-2)。不同土壤分区氮密度最高的是西南区(17.4Mghm-2),最低则是南方区(11.5Mghm-2)。各亚类和区域间水稻土氮密度均有显著差异,但水稻土氮密度在各亚类间的变异大于各区域的差异,这表明水稻土地表水分状况对水稻土氮空间变异的影响程度较气候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4.
秸秆还田下氮肥管理对低中产田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探究氮肥运筹管理对湖北中低产田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为中低产田水稻生产提供合理的施肥技术措施。本研究在秸秆还田和总氮(180 kg/hm2)控制的条件下,以水稻两优培九为材料,研究不同基、 蘖、 穗氮肥配比对中低产田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不同时期叶片SPAD值、 氮含量、 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及其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2011年和2012年两年大田试验的4个基、 蘖、 穗氮肥配比处理中,各试验点水稻产量均以40-30-30的处理最高, 其中在田块A与田块C中比80-0-20处理增产15.9%和8.6%,在田块B与田块D中比60-20-20处理增产6.7%和5.5%。同时40-30-30处理的氮素收获指数(NHI)和氮肥偏生产力(PFPN)也最高,优化基、 蘖、 穗肥比可以提高氮素收获指数(NHI)和氮肥偏生产力(PFPN)。综上研究结果,各中低产田中不同基、 蘖、 穗氮肥配比处理的水稻产量依次为40-30-3050-20-3060-20-2080-0-20,结合产量构成因子、SPAD值、氮肥利用率等因素综合考虑,40-30-30是湖北中低产水稻田氮肥配比的合理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亚热带低山丘陵区混播冬性牧草—水稻短期草田轮作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1-1994年亚热带低山丘陵区进行的混播冬性牧草-水稻短期草田轮作系统的华表明,混播冬性禾草和豆草与水稻轮作,即意大利黑麦草+紫云英-水稻,意大利黑麦+南苜蓿-水稻和意大利黑麦草+白三叶草+水稻3个轮作系统在水稻产量于对照的情况下获得高饲料价值,较充分地利用禾草和豆草的共生互补作用,改善了土壤肥力状况,提高了农田生态位珠利用效率,从而获得了较高的总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6.
1991~1994年在亚热带低山丘陵区(四川芦山县)进行的混播冬性牧草-水稻短期草田轮作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混播冬性禾草和豆草与水稻轮作,即意大利黑麦草+紫云英→水稻、意大利黑麦草+南苜蓿→水稻和意大利黑麦草+白三叶草→水稻3个轮作系统在水稻产量高于对照的情况下获得高饲料价值,较充分地利用了禾草和豆草的共生互补作用,改善了土壤肥力状况,提高了农田生态位的利用效率,从而获得了较高的总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土壤肥力实质的研究——Ⅳ.水稻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三种水稻土(黄泥土、棕壤型、草甸型)的肥力性状。所得结果与旱田土壤比较有如下一些不同之点:(1)土壤腐殖质缩合作用较弱;(2)<10微米各级微团聚体的量减少;(3)微团聚体中C,N,P含量变化随粒径增大而缓慢地减少;(4)微团聚体对NH4和P的吸附和解吸附量较高;(5)土壤的贮水能力较高,渗水能力则较差。测验证明,在腐殖质含量较多的草甸土型水稻土和旱田土壤都是以<10微米的各级微团聚体为影响肥力的主要部分,而含腐殖质较少的棕壤型水稻土和旱田土壤都是以>10微米各级微团聚体为影响肥力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8.
水稻土引人注目的形态特点是呈花斑状,这种形态特征是在基质色调的背景上由铁锰斑点,灰色胶膜与潜育斑镶嵌而成的。在进行水稻土剖面观察时,从远处看基本上是灰色或灰棕色色调,而在近处仔细观察,则不难看出在底色的背景上穿插着纵横交错的杂色斑纹。其镶嵌程度要比相应的起源土壤细致得多。这种形态特征,无疑同水稻土的形成特点有关系。 相似文献
19.
沿黄稻麦区水稻赤枯病的缺锌诊断与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沿黄稻麦轮作区水稻赤枯病发病区土壤及病株的调查及测试结果表明,水稻赤枯病发病率与土壤有效锌含量呈明显的线性负相关,缺锌是该区水稻赤枯病的主要诱因之一,锌肥对病区水稻的赤枯病发病率及作物产量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锌肥早施对水稻赤枯病的防治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的粮食体系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我国有65%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但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种植水稻的制约因素增多,限制了水稻产量的增长。由张金恒、唐延林共同编撰的《高光谱技术在水稻氮素营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一书,是课题组经多年研究水稻氮素营养高光谱的成果总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