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农业信息探索》2012,(2):47-47
国家发改委与工业信息化部近期联合发布《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果蔬加工业到2015年产值达到3000亿元,果蔬汁产量达到300万t,果蔬罐头产量超过200万t,水果平均加工转化率超过15%,蔬菜平均加工转化率达到5%以上。  相似文献   

2.
兰州市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是甘肃省省会城市,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连"的独特位置,所辖3县5区,总面积1.31万km2,总人口330万人,国道312线、陇海铁路西线穿城而过,是西北交通枢纽中心。2010年兰州市蔬菜面积达到5.33万hm2,产量达到了180万t,外销蔬菜近80万t。实现收入达20亿元,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农产品流通中心。  相似文献   

3.
果蔬差压预冷设备及预冷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果蔬采后预冷是果蔬贮藏、流通中重要的前处理技术,是果蔬采后保鲜流通冷链的重要环节。差压预冷技术因其成本低、使用灵活,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于果蔬采后处理。此技术很适宜我国果蔬小规模生产、多品种、低成本的生产现状和高品质大流通的发展。本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差压预冷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对引进差压预冷库的研究、测试、消化、吸收,研究出可在冷库中使用的3种不同预冷量的差压预冷通风设备,并建成一次预冷量12 t的差压预冷库。应用此技术,一般蔬菜预冷时间在4~6 h,仅为同等条件下冷库预冷时间的1/4~1/10,预冷过  相似文献   

4.
果蔬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果蔬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进入门槛低,追溯制度不完善,存在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要解决果蔬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必须把好果蔬生产基地的源头关,建立安全生产质量监管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果蔬产品所特有的营养物质,促进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果蔬热处理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及验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果蔬采后热处理过程的传热机理,建立了柱状与球状果蔬热处理的普适传热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多种边界条件下柱状与球状果蔬热处理时的组织温度变化及动态响应,柱状及球状果蔬的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及均方根误差均低于5%。热水浸泡法与热空气法的对比试验表明:达到相同的热处理效果,伊丽莎白香瓜热水浸泡法的处理时间仅为热空气法的35%~50%;热水浸泡法中香瓜果实的表面换热系数为190~250 W/(m2·℃),而在热空气法中仅为10~30 W/(m2·℃  相似文献   

6.
果蔬在贮运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性及质地检测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为了研究果蔬贮运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从力学的角度,讨论了果蔬组织结构与生物力学性质间的关系,分析了果蔬机械损伤特点,介绍了目前果蔬质地力学检测的应用情况和技术概况,总结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然冷资源库中果蔬冷却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果蔬在自然冷资源库中的冷却过程对于冷库设计、冷藏工艺安排和分析果蔬冷藏时的品质变化都是至关重要的。该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果蔬在自然冷资源库中的冷却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给出考虑多种因素的果蔬冷却时间计算公式。研究表明,冷却时间与果蔬半径、冷却前初始温度、对流换热系数的倒数近似成线性关系,与冷却介质温度近似成二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8.
果蔬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果蔬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是一种新型的果蔬干燥技术,它结合了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的优点.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生产的果蔬产品绿色天然、营养丰富、品质优良,应用前景广阔.该文综述了果蔬变温压差膨化干燥设备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生产工艺和干燥机理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果蔬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的特点和难点,并论述了该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为果蔬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果蔬导热系数的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蔬类产品大多具有含水率高的特点,用常规的方法难以测定其导热系数。采用探针法测量了几种果蔬的导热系数,证明了该方法测量时间短,测量过程中试样温升小,测试结果可以准确反映被测物料的实际状态。文中介绍了探针法测量果蔬导热系数的基本原理、测试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天然植物提取物在果蔬保鲜中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3,自引:7,他引:43  
农产品采后保鲜始终是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采用天然植物提取物对果蔬进行保鲜可以减少化学合成杀菌剂对人类健康的不良影响,并有效防止植物病原菌的抗药性。能够应用到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天然植物提取物主要是天然香辛料和部分中草药, 其提取物对果蔬贮藏保鲜过程中的主要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天然防腐保鲜剂的活性成分大多是挥发性精油,主要通过作用于微生物的细胞膜或者能量代谢途径达到抗菌效果。天然植物提取物在果蔬保鲜中的主要应用方式有浸蘸、熏蒸、喷洒或与保鲜纸及涂膜剂等载体相结合,但目前尚缺乏成熟的产业化应用技术。发展植物源果蔬保鲜剂的未来研究应集中于确定植物提取物的活性成分与构效关系,以及产业化应用的系统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信息探索》2010,(6):32-32
依托优良生态优势,黑龙江省2010年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将达到406.7万hm^2,产量将超过3400万t,将实现总产值750亿元。  相似文献   

12.
宋艳波  刘振宇  郭玉明 《核农学报》2012,26(1):91-94,106
通过对苹果和白萝卜进行高压脉冲电场(HPEF)预处理及超微结构电镜试验,研究HPEF预处理脉冲强度、脉冲宽度和脉冲个数对果蔬细胞结构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HPEF预处理可改变果蔬细胞膜通透性,使果蔬细胞结构受到严重破坏。通过结合介质理论对其机理进行推导,得知高压脉冲电场处理果蔬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电场强度。在电场作用下,果蔬组织内部的受力与电场强度的平方成正比,脉冲宽度和脉冲个数对电击穿也有一定的影响,为高压脉冲电场处理果蔬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长寿区土地总面积14.24万hm2,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6.77万hm2,粮食总产量36.85万t。其中,水稻2.22万hm2,产量18.87万t;玉米1.23万hm2,产量8.15万t;红苕1.31万hm2,产量4.65万t;小麦0.58万hm2,产量1.70万t;其他1.43万hm2,产量3.48万t。分析了该区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提出"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着力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面积;以农业部粮油高产创建为契机,集成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强化农业信息服务,规避市场风险;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自然冷资源利用中的相变传热和果蔬保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使利用自然冷资源贮藏果蔬的研究进一步向实用化发展,本研究通过对屋外水箱自然状态结冰贮冷的测定和解析,建立了估算水在自然冷风中传热和相变的简易计算模型;还通过小型利用自然冷资源果蔬保鲜柜的贮藏实验,证实了这种新式保鲜方法对家庭式贮藏的利用前景。该文还报告了世界第一座大型利用自然冷资源果蔬保鲜库的部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减压干燥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几种果蔬的减压干燥过程及其特点,并与热风干燥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一、粮食生产 最近,国家统计局或有关部门先后发布:200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0150亿t,比2006年增产350万t,增幅0.7%,是1985年来首次实现连续4年增产。其中:夏粮1.1534亿t,比2006年增产145万t,增幅1.3%;秋粮产量3.5420亿t,比2006年增产0.6%。按主要品种:小麦产量1.0303亿t,比2006年增产167万t,增幅1.6%;水稻产量1.8649亿t,比2006年增产2.2%;早中稻均增产,晚稻减产,早、中、晚稻产量为3210万t、1.2023亿t、3416万t,分别增产0.7%、3.6%和减产1.5%;玉米产量1.48亿t,比2006年增加252万t,增幅1.73%;大豆产量1400万t,比2006年减少12.32%。其中主产区黑龙江2007年种植大豆316.5万hm^2,降幅7.91%,总产量462.1万t,低于2006年596万t,降幅22.47%。  相似文献   

17.
果蔬涂膜保鲜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果蔬涂膜保鲜剂的作用、主要种类、应用范围、涂膜方法以及存在问题等,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8.
大型自然冷资源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总结世界第一座大型利用自然冷资源果蔬保鲜库(简称ZL1200库)的试验结果,阐述了利用自然冷资源果蔬保鲜技术的原理、特点、保鲜效果,并进行了库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ZL1200库比普通的机械制冷式果蔬保鲜库节电在90%以上;库内温度稳定、湿度高,保鲜效果优于普通机械式冷库。该库还具有无污染、便于自动化管理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9.
龙山县是全国"百合之乡",全县常年种植0.33万hm2,产量5万t,2011年产值达8亿元。"龙山百合"形态卷曲、颜白如玉、味微苦,可食用和药用,除营养丰富外还具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补脾健胃、清心安神、利尿通便、润肤防衰等作用,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畅销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川等10多个省(市)。  相似文献   

20.
为加快我国油料生产的恢复发展,增加有效供给,稳定市场价格,农业部决定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组织实施振兴油料生产计划,力争2008年油料生产全面恢复到2006年的水平,即面积达到2306.7万hm^2,平均每667m^2产量达到135kg,总产量达到4700万t;到2010年,油料面积比2006年扩大138、7万hm^2,平均每667m^2产量提高10kg,总产提高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