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信息探索》2011,(10):41-41
当前正值秋粮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晚秋作物播种的重要时节,但西南地区旱情仍在持续发展,农业抗旱任务依然十分艰巨。2011年9月,农业部进一步部署西南地区抗旱保丰收和秋冬种工作,强调要继续加大对西南旱区农业生产的支持.有针对性地帮助旱区做好当前抗旱保丰收各项工作,及早谋划秋冬种,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秋粮收购在即,农发行吉林分行备足2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吉林省秋粮收购,如出现收购资金规模不足情况,可立即申请追加,确保及时足额供应。目前,已审批贷款54亿元,投放52亿元,支持收购粮食57.9亿千克,切实做到"钱等粮"。据了解,2018年吉林省粮食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粮食市场需求增加,市场化收购仍将占主导地位。吉林省农发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粮食稳产增产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抓好粮食生产时间表和路线图,实施"压责任稳面积夺丰收""强科技提单产夺丰收""防病虫抗灾害夺丰收""强化政策夯实基础保丰收""监测预警保丰收"五大行动,细化职责分工,落实关键措施,环环紧扣、一招不落,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2011年,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市场形势和异常的自然灾害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的领导下,各级政府积极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全国粮食再获丰收。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结果,粮食总产量5.7121亿t,  相似文献   

5.
入夏后,西北、华北大部地区光热充沛,降水适宜,秋粮作物长势看好,可望获得丰产丰收。江南、华南大部6月中、下旬和7月下旬两次出现大雨、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过程,造成多处江河湖库水位猛涨,洪涝灾害大面积严重发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流域发生自1954年以来的又...  相似文献   

6.
<正> 北京地区三十多年来粮食亩产翻了六倍,但近些年来,产量却高而不稳,夏粮徘徊,秋粮缓慢,1976、1979反而比1975年产量下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仅从气候与种植制度关系问题作一些分析,为农业区划,种植业区划提供科学依据。一、北京气候波动与复种指数、产量的关系北京平原粮区,解放初期的秋粮春玉米一年一熟为主,复种指数为1.17。五十年代的中、后期,发展成为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  相似文献   

7.
<正>"丰年缺粮",已成为我国粮食供需的常态。虽然粮食连续十年增产,总产量首次突破6亿吨大关,但是"中国自己养活自己"却日趋艰难,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粮食供需缺口不断增大,2012年粮食自给率已经跌破90%,三大主粮(小麦、玉米、大米)净进口成为常态化,2011年我国玉米全面进口,2013年小麦也成为进口大国。在当今粮食能源化、高价化和武器化的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直接关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  相似文献   

8.
《农业信息探索》2012,(5):25-25
农业部农情调查显示,2012年夏粮丰产的基础已经形成,只要后期天气正常,夏粮有望获得丰收。夏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近1/4,冬小麦又是夏粮的大头,占到90%以上。2012年冬小麦播种面积2266.67万hm2,比2011年增加7.67万hm2,这为丰收奠定了面积基础。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商水县的主要秋季粮食作物。2012年商水县秋粮播种面积8-3万hm^2,其中玉米播种面积6.7万hm^2.占秋粮播种面积的80.7%。近几年。影响该县玉米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玉米生产中常出现空秆。玉米空秆是指有秆无穗或有穗无粒的植株.空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玉米产量,一般减产5%。10%,严重者高达20%。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农产品市场复杂多变的挑战下,我国粮食实现两个"七连增"、两个"创新高"——即总产、面积均"七连增",总产、单产均"创新高"。大灾之年粮食缘何再获丰收,粮食生产连续7年增产的趋势能否继续保持,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商水县的主要秋季粮食作物。2012年商水县秋粮播种面积8.3万hm2,其中玉米播种面积6.7万hm2,占秋粮播种面积的80.7%。近几年,影响该县玉米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玉米生产中常出现空秆。玉米空秆是指有秆无穗或有穗无粒的植株,空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玉米产量,一般减产5%~10%,严重者高达20%。在生产中分析玉米空秆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粮食产量年际波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根据甘肃省粮食产量资料,得到气候产量序列,并确定其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后,采用熵值分析,丰歉年型划分,方差及功率谱分析方法,分析得出甘肃省粮食趋势产量变化特征,气候产量的年际波动,丰歉年及周期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夏,秋粮结构调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食基地和绿色农业示范区的扎兰屯市,2010年扎兰屯市农作物种植面积达21.85万hm2.其中粮食作物18.05万hm2。占总播面积的82.6%。目前.该市各种农作物长势喜人,早熟品种即将开始收割。晚熟品种丰收在望,2010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据扎兰屯市农业部门抽样分析.预计2010年粮食产量有望突破10亿kg,粮食丰产百年难遇将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上半年,种植业克服特大干旱、持续低温阴雨冰雪等自然灾害和重大病虫害的影响,实现了夏季粮油丰收,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势头,为全年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信息探索》2012,(7):10-10
近日从湖南农调部门获悉,我国南方水稻第一省湖南2012年早稻丰收已成定局,“九连丰”胜券在握。最新统计显示.2012年湖南早稻生产扩面明显,  相似文献   

16.
《农业信息探索》2011,(11):10-10
近日,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指导服务,强化措施落实,一环紧扣一环抓好冬前田间管理,力争小麦壮苗安全越冬,为夺取2012年夏粮丰收奠定基础。目前,华北北部冬小麦已进入越冬期,江淮以北地区还有不到1个月时间,正是冬前管理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7.
基于灰水足迹的洞庭湖区粮食生产环境效应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灰水足迹从稀释水量的角度评价水污染的总体程度,直观反映了粮食生产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为评估粮食生产对区域环境的负面影响,该文以洞庭湖粮食主产区35个县(市、区)为案例区,应用灰水足迹理论,分析了1994-2012年粮食生产灰水足迹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水环境压力(water environment pressure,WEP)和离散型灰色(discrete grey model)DGM(1,1)模型为支撑建立了多年平均径流量情景下粮食生产对水环境负面影响的评价方法,评价了2015年和2020年县域尺度粮食生产灰水足迹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1994-2012年洞庭湖区粮食生产部门灰水足迹为273.00~438.08亿m3,19a平均值为347.65亿m3。总体上,洞庭湖粮食生产部门灰水足迹经历了先下降后回升的过程;2)洞庭湖各县(市、区)粮食生产部门灰水足迹为1.19~23.61亿m3,粮食生产灰水足迹为1.06~5.58 m3/kg;3)未来几年洞庭湖区大多数县(市、区)粮食生产部门灰水足迹呈逐步增高的态势,2015年和2020年全区粮食生产部门灰水足迹总量分别达到431.16和498.54亿m3;4)在多年平均径流量情景下,洞庭湖区因粮食生产导致的水环境压力由1994-2012年均值0.60提高至2015年0.76和2020年0.87,该区域水环境受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持续增强。该文评价结果可为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及农业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粮食干燥机水分在线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潮粮干燥是东北、华北地区秋粮入库前必不可少的加工环节,由于样品流动性、水分分散性等因素的影响,干燥过程中的粮食水分快速、在线、准确检测一直是影响干燥质量的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根据粮食干燥机的工况特点,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基于多路水分传感器实时观测信息融合的粮食干燥机水分在线检测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给出了信息融合算法。系统以单片机80C196KC为信息处理核心,采用大屏幕中文液晶显示。实际运行表明,系统具有信号传输距离远、测量准确、运行可靠、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能够满足粮食干燥机水分在线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封丘地区粮食生产水分利用效率历史演变及其潜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富安  赵炳梓 《土壤学报》2001,38(4):491-497
通过对封丘县历年粮食产量、降水量、引黄灌溉水量、地下水补给量等资料计算 ,初步估算出封丘地区粮食生产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表明 ,几十年来由于技术进步 ,本地区粮食生产水分利用效率由 2 2 5逐步上升到 9 0 0kghm- 2 mm- 1 左右。兴修水利、土壤改良、新品种的推广 ,尤其是N、P化肥用量的增加 ,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增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作者认为提高肥料用量 (特别在秋粮生产上 ) ,对进一步提高水分利用率仍有一定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 ,覆膜、滴灌等先进技术应稳步地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
基于山西省1949—2012年人口、耕地和粮食产量数据,以人粮关系为核心,构建土地资源限制性模型,从省、市、县三个不同尺度全面分析了山西省粮食发展特征及土地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县级尺度上,2003—2012年粮食盈余地区在增加,不受土地资源承载力限制的县级单元由42.1%增至65%,人口超载的地区减少,其中,超载地区大部分位于山西省晋北地区,晋南地区的土地资源限制度较小,粮食盈余地区所占比例较大,中部地区偏向于人粮平衡。(2)市级尺度上,土地资源承载力以人粮平衡和土地超载为基本特征,2012年与2003年相比全省粮食盈余市级地区增加,土地超载地区减少;(3)全省尺度上,建国初期土地承载力指数整体大于1.13,土地处于超载状态。近十年间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从27.2下降到11.8,土地资源限制度降低,人粮关系好转。总体来说,2012年的土地资源限制与2003年相比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土地超载的地区减少,人粮关系趋向改善,粮食盈余地区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