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等都对水生真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报道,世界范围内约有80属、220种的水生丝孢菌被报道。中国报道的水生真菌约有20属、28种,最早报道的水生真菌是刚毛四枝孢。水生真菌的研究,对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薰衣草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薰衣草又名香水植物、灵香草、香草、黄香草、拉文德,拉丁学名Lavandula pedunculata,英文名Lavender,是唇形花科薰衣草属多年生草本。它原产地中海沿岸、欧洲各地及大洋洲列岛等雨量较少的地区,如法国南部的小镇普罗旺斯,后被广泛栽种于英、美、日等国。重庆澳美传媒集团将在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打造亚洲最美的薰衣草主题公园,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农田恶性杂草,野燕麦具有很强的环境胁迫适应能力,并且在种间竞争中常处于优势地位。本试验对野燕麦种群的繁殖与扩散特性、种子与幼苗抗逆特性及其根系分泌物对小麦的异株克生作用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找寻治理野燕麦的有效措施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野燕麦具有很强的种子繁殖与扩散能力,开花结实比小麦早,种子产量大、地下储量多、扩散距离远;(2)野燕麦种子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室温与变温条件下均可以正常萌发,而冷冻后置于室温环境是其萌发最佳条件,总发芽率可达93.33%;(3)野燕麦种子对盐胁迫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在浓度低于1.8%的NaCl溶液中均可正常萌发;(4)野燕麦幼苗对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随着NaCl浓度和PEG浓度的升高,野燕麦幼苗叶片的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P0.01),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5)野燕麦根系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株高、干重、根长及根系活力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证明野燕麦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幼苗生长具有异株克生作用。以上结果表明,野燕麦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强大的繁殖扩散能力、较强的抗逆性以及异株克生效应,相关研究可为大田野燕麦防除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燕麦萌发期抗旱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究不同燕麦品种间的抗旱性强弱,构建燕麦品种抗旱评价体系,以6种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蒸馏水(对照,CK)、-0.2、-0.4、-0.8及-1.2 MPa聚乙二醇(PEG-6000)渗透胁迫下不同燕麦品种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等7项指标,分析不同干旱胁迫对燕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以鉴定指标相对值作为抗旱评价指标,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GGE-biplot双标图,构建供试燕麦品种抗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加权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燕麦品种的抗旱性能。结果表明,-0.2 MPa和-0.4 MPa PEG-6000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不同燕麦品种在-0.4 MPa胁迫下相对发芽率、相对活力指数均显著高于CK和-1.2 MPa胁迫组(P0.05)。利用主成分分析与GGE-biplot双标图将7项评价指标转换为3个综合指标(Z1、Z2、Z3),构建出不同燕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评价体系。在Z1、Z2、Z3权重的基础上,结合加权隶属函数法评价出供试材料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强弱为青海燕麦甜燕1号燕麦奥塔燕麦ESK燕麦普兰顿燕麦干旱燕麦。本研究结果为燕麦抗旱性评价、抗旱品种选育及其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定西市对全国11个主推饲草燕麦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皮燕麦品种魁北克燕麦、坝燕6号、白燕19号农艺性状表现突出,经济性状优,抗红叶病,无坚黑穗病,耐倒伏,产量较高。裸燕麦白燕2号农艺性状表现突出,经济性状优,抗红叶病,无坚黑穗病,产量稳定。参试饲草燕麦品种中收获指数最高的是白燕19号,为0.331 3,最低的是GL381,为0.130 6。  相似文献   

6.
基于介电特性的燕麦含水率预测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为了给基于介电特性的小杂粮含水率测量仪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该文以燕麦为对象,利用同心圆柱形电容器研究了测试信号频率(103~106Hz)、燕麦含水率(12%~21%)、温度(5~40℃)和体积密度(671~787kg/m3)对相对介电常数ε′和介质损耗因数ε″的影响,分析了介电参数变化的原因;建立了部分频率下燕麦介电参数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验证了模型的精度;检验了基于介电参数预测含水率的精度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在103~106Hz频段内,燕麦的ε′和ε″均随测试信号频率的增大而减小,但随含水率、温度和体积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可用三元或二元三次方程描述介电参数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且各模型的决定系数皆大于0.96;同烘干法获得的含水率相比,基于介电参数预测燕麦含水率的误差范围在±1.2%,说明基于介电特性预测含水率是可行的。本研究对了解燕麦的介电特性以及燕麦含水率检测仪的开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燕麦蛋白的理化性质,本研究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燕麦蛋白,并分析不同pH值与温度对燕麦蛋白溶解性、ζ-电位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电点附近(pH值5.0),燕麦蛋白的表面电荷数最低,蛋白粒度较大,溶解性和乳化性较低。当pH值远离等电点时,燕麦蛋白的表面电荷增加,蛋白粒度逐渐减小,溶解度升高,乳化性也随之升高;随着温度升高(55~95℃),燕麦蛋白聚集体解离,粒度变小,溶解度增加,稳定性变好;温度进一步升高(121、130℃),燕麦蛋白重新聚集形成粒径较大的聚集体,溶解度降低,稳定性变差。本研究结果为燕麦蛋白资源的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燕麦花生间作系统作物氮素累积与转移规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燕麦‖花生间作系统中燕麦和花生的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花生根瘤固氮酶活性、固氮量及花生向燕麦的氮素转移量,明确间作花生固氮特性及花生向燕麦的氮素转移规律,进一步探索间作体系下氮素的循环机理。 【方法】 本研究在大田不施用氮肥的试验条件下,通过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的方法,设置不同种植模式 (燕麦单作、花生单作、燕麦‖花生间作),采用传统挖根法和15N同位素标记法探索燕麦与花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花生根瘤的生物固氮效率以及花生体内氮素向燕麦的转移规律。 【结果】 与单作燕麦相比,燕麦‖花生间作体系下,燕麦的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均显著增加 (P < 0.05)。随着生育时期的推移,燕麦的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在单作和间作模式下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成熟期达到最大值。成熟期,间作燕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比单作两年平均增加了40.6%,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平均增加了49.0%。间作花生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与单作相比呈下降趋势,生育前期差异不显著,到成熟期,间作花生的干物质积累量两年平均比单作下降了20.6% ( P < 0.05)。开花结荚期间作花生的根瘤数和根瘤重比单作两年分别降低了21.3%和16.8%,单位质量的固氮酶活性平均降低了26.2% ( P < 0.05)。2011年和2012年,虽然在生理成熟期间作花生的固氮效率与单作相比分别提高了10.3%和37.1%,但花生生物固氮量分别降低了52.3%和26.3% ( P < 0.05)。2012年间作花生向燕麦的氮素转移率达到21.4%,转移氮量为15.3 mg/株。 【结论】 燕麦‖花生间作显著降低了开花结荚期花生单位质量的根瘤固氮酶活性,但提高了成熟期花生的固氮效率,促进了花生固氮能力的发挥,且在燕麦和花生共生期内,花生体内氮素可以转移到燕麦,从而增加了燕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实现地上与地下的相互调节和促进作用,因而,燕麦‖花生间作是东北农区农田生态系统优化氮素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燕麦品质分析及产业化开发途径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晓凤  刘森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242-244
论述了燕麦、燕麦粉(莜麦精粉)、燕麦麸皮的主要营养素含量及保健功效,介绍了国内外燕麦制品和新产品开发概况,并为燕麦产业化途径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高寒地区,不同燕麦品种的生长特性不同,可以进行株高、产量、茎叶等的对比。从产自高寒地区的集中燕麦品种的对比研究中发现,引进的燕麦品种株高为140~155 cm,如丹麦444燕麦品种的种子,适合营养体生产,青永久52具有较高叶片含量,相比来说,两种燕麦种子的产量较高,具有耐寒性,适合在高寒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麦二叉蚜生物型、燕麦种质资源对麦二叉蚜的排趋性、抗生性和耐害性鉴定、组合配置以及杂交后代群体抗性基因标记定位研究的分析,对燕麦抗蚜性鉴定技术、燕麦抗蚜机制、燕麦耐蚜性鉴定、燕麦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旨在为燕麦抗蚜种质创制提供思路,解决单基因抗蚜品系应用麦二叉蚜分化新生物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燕麦需要经过熟化工艺的处理,即在燕麦磨成粉末之前,把籽粒炒熟,和面时用热水烫熟燕麦粉,通过蒸熟或煮熟方式食用燕麦食品,这样就是"三熟"加工。为了研究熟化加工对燕麦传统食品营养和加工品质的影响,针对不同处理过程的窝窝进行了营养指标测定、流变学特性测定、过氧化酶活性及白度测定、和感官评的测试分析和数据分析,得出了炒熟、蒸熟、煮熟的窝窝感官效果最佳。总的看来,炒熟对燕麦窝窝的整个营养和加工品质影响最大,是"三熟"过程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燕麦品质分析及产业化开发途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凤  刘森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3):242-244
论述了燕麦、燕麦粉(莜麦精粉)、燕麦麸皮的主要营养素含量及保健功效,介绍了国内外燕麦制品和新产品开发概况,并为燕麦产业化途径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探究燕麦抗冻蛋白对非发酵面团在冻藏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其在饺子皮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该研究将燕麦抗冻蛋白按照0.5%的比例添加到饺子皮中,以未添加燕麦抗冻蛋白为对照,并进行冻藏处理,通过测定不同冻藏周期饺子皮含水率、可冻结水含量、色泽、质构、流变学特性以及面筋蛋白游离巯基、二硫键含量和二级结构,研究燕麦抗冻蛋白...  相似文献   

15.
对燕麦红叶病的发病机理、欧美燕麦抗红叶病育种、燕麦红叶病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燕麦麸分离蛋白的酶解对其功能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改善燕麦蛋白的功能性质以扩大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该文以燕麦麸为原料制备了燕麦麸分离蛋白(OBPI),并利用胰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得到了3种不同水解度(4.1%、6.4%、8.3%)的酶解产物。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OBPI中的主要蛋白成分是球蛋白,其经过胰蛋白酶处理后,球蛋白酸性亚基被部分水解而碱性亚基相对保持完整。胰蛋白酶水解显著改变了OBPI的功能性质。在所考察的水解度范围内,随着水解度的升高,酶解产物的溶解性、持水性、乳化活性及起泡能力等方面均逐渐增加;但持油性、乳化及泡沫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内蒙古阴山北麓旱作农区水分利用效率,对比分析了生物炭和有机肥配施(BM)、生物炭(B)、有机肥(M)、不施生物炭和有机肥(CK)4种不同耕种方式对燕麦、全生育阶段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土壤耗水特征及燕麦关键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和有机肥及两者配施均可促进燕麦生长发育,以灌浆期为例,与CK相比,B、M和BM处理下燕麦株高分别提高17.73%、22.29%和26.03%,单株叶面积分别提高13.32%、17.05%和23.67%,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6.48%、7.39%和20.30%,燕麦生育前中期生物炭效果优于有机肥,生育后期有机肥施用效果优于生物炭,两者耦合效果最好;BM处理可提高0~40 cm土壤含水量1.65%~19.12%,显著降低燕麦土壤贮水消耗11.34%~20.09%,总耗水量降低0.38%~0.88%,施用生物炭保水减耗效果强于有机肥,随着生育期推进和降水增加,两者效果差异逐渐减小;在产量方面,BM处理可同时显著提高收获穗数、穗粒数和单穗粒重,促进燕麦籽粒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籽粒产量提高7.63%~14.8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62%~16.64%。生物炭和有机肥配施可显著促进旱作燕麦生长,有效保持土壤水分,提高燕麦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是适宜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旱作燕麦种植的抗旱保墒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适量燕麦β-葡聚糖改善面团流变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讨燕麦β-葡聚糖在强化面粉中应用的可行性,该文利用粉质仪、拉伸仪和糊化仪分析质量分数为0.5%~5.0%燕麦β-葡聚糖的添加对低筋面粉、中筋面粉、高筋面粉及馒头专用粉的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β-葡聚糖添加量的增加,4种面粉面团的的吸水率、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均增大;0.5%~2.0%添加量增强了4种面粉面团的最大拉伸阻力,0.5%~1.0%添加量能够使低筋面粉的拉伸特性接近馒头专用面粉的拉伸特性;燕麦β-葡聚糖能够使中筋面粉的糊化温度稍有升高,但亦能降低馒头专用粉的糊化温度及4种面粉(2.0%~4.0%添加量的低筋面粉及4.0%添加量的高筋面粉除外)的最高黏度、保持黏度、最终黏度、衰减值和回生值。研究表明适量的燕麦β-葡聚糖能够改善面团的流变学特性,研究结果为燕麦β-葡聚糖在强化面粉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燕麦β-葡聚糖的流变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主要探讨了燕麦β-葡聚糖溶液的流体流变学性能和黏弹性能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燕麦β-葡聚糖在食品增稠和食品凝胶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中国山西产燕麦为原料提取制备燕麦β-葡聚糖产品,采用动态流变仪测定动态黏度和黏弹性能指标,利用计算机拟合牛顿幂律方程和Maxwell方程,系统考察了β-葡聚糖浓度、分子量、温度等因素对燕麦β-葡聚糖流体流变性能和黏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β-葡聚糖溶液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高而逐渐降低,表现为典型的剪切稀化型非牛顿流体;当溶液浓度从0.1%增加到1%时,其对应牛顿幂律方程的流动指数n从0.998降低至0.842,流体的剪切稀化行为增强;燕麦β-葡聚糖溶液黏度与其分子量成正比,与溶液温度成反比;在相同浓度下,燕麦β-葡聚糖分子量越大则其流体牛顿幂律方程的流动指数n越小;与中性溶液相比,弱酸性或弱碱性环境均可导致β-葡聚糖溶液黏度的下降;燕麦β-葡聚糖的黏弹性能受β-葡聚糖浓度、分子量和体系温度的影响.随着燕麦β-葡聚糖浓度的增加和分子量的增大,其流体的黏性行为特征减少而弹性行为特征增强;随着流体温度升高,燕麦β-葡聚糖流体的黏性和弹性行为均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0.
高温处理燕麦籽粒对面粉黏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旨在研究高温处理燕麦籽粒对燕麦面粉黏度特性的影响,为确定燕麦的制粉工艺提供依据。燕麦籽粒采用热风干燥140、155和170℃处理30 min;远红外烘烤200、220和240℃处理15 min 6种方式处理;用法国肖邦公司CD-2实验磨粉机制粉,测定皮粉、心粉和面粉的黏度参数。结果表明,和对照(50℃热风干燥6 h)相比,经高温处理的燕麦籽粒,其皮粉、心粉和面粉的平均糊化起始温度均明显降低;140、155℃的热风干燥和200℃的远红外烘烤处理,均能提高皮粉、心粉和面粉的峰值黏度、最终黏度、低谷黏度;随着热风干燥或红外烘烤温度的升高,燕麦的皮粉、心粉、面粉的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和低谷黏度呈下降趋势。初步研究认为,适宜的处理温度(140~155℃热风干燥或200℃远红外烘烤)可降低燕麦粉的糊化温度,增加燕麦粉的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