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同步发展,巢源地区的实践证明,有四条途径;(一)优化生产技术要素,以高产求效益;(二)调整种植模式,以优化结构求效益;;(三)发展优质米生产,以优质求效益;(四)推行“产、加、销”,提高粮食生产附加值。  相似文献   

2.
国际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世界各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均不可避免地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国家与地区经济与环境关系演替过程,寻求各国工业高速发展时期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目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4.
松嫩平原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推进农业综合发展水平事关粮食安全,也关乎到农民增收、农村生活条件改善。文章基于松嫩平原2005-2019年46个县域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实证测度松嫩平原县域农业综合发展水平并探讨其与农民收入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判别分析影响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外部因素,提出了推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表明:(1)松嫩平原农业发展质量水平空间格局出现由“南高北低”向“北高南低”的调整趋势,区域内部发展差距逐步缩小;15年间松嫩平原46个县域农民收入均呈不断增长态势,2005-2012年和2012-2019年8年间增长幅度均在50%~53%,但增长趋势渐缓,后劲不足;县域间收入差距减小,呈均衡发展趋向;(2)农业发展质量水平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较好的县域,农民收入相对也高,大多数县域协调性发展向好,且各县域协调差距也在不断缩小;(3)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二者协调水平多数处于初级与中级发展阶段,水平较低,提升空间大;影响因素中经济实力与政府支持、人民生活水平、产业发展情况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4~2014年,中央连续11年出台了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第一号中央文件,再度强调要"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区作为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如何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构建新型粮食生产经营服务体系,确保粮食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北水南调虚拟工程”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基于中国南北方粮食调动的变化分析,结合农业水足迹与虚拟水理论,提出中国在实施南水北调实体工程建设的同时,自1990年已经形成并运行着一个“农业北水南调虚拟工程”。计算结果表明,该工程在1990-2008年期间年均调运虚拟水量已超过200亿m3,远大于南水北调实体工程目前的调水规模;北水南调虚拟工程调水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依靠现有南水北调实体工程难以支撑中国北方粮食生产,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出路只能是依靠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用水效率。考虑到中国南北方经济状况的现实差距,以及“农业北水南调虚拟工程”的长期运行,建议国家实施区域虚拟水贸易战略,同时,加强区域农业水足迹演变与控制研究,制定区域农业水足迹相关技术标准,为实施区域虚拟水贸易战略提供科学依据与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1“藏粮于水”内涵“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些民间谚语形象地说明粮食在民生中的战略地位。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是影响粮食生产重要的资源要素,在粮食生产战略中,曾有人提出“藏粮于地”、  相似文献   

8.
从2004年开始国家实行种粮直补,该项政策的出台在一定时期内对稳定粮食生产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在南方丘陵农业生产区现行的种粮直补政策对稳定粮食生产的作用在下降,有待调整。文章从基层农技人员角度,分析了种粮直补与稳定粮食生产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2004年开始国家实行种粮直补,该项政策的出台在一定时期内对稳定粮食生产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在南方丘陵农业生产区现行的种粮直补政策对稳定粮食生产的作用在下降,有待调整.文章从基层农技人员角度,分析了种粮直补与稳定粮食生产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以来,国家对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格局进行了重大调整,大幅度增加了"三农"投入,逐步构建了农业与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保护体系,促进了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1近年来粮食支持保护政策的回顾近年来,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种类越来越多,扶持标准逐步提高,对粮食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逐步构建了新时期粮食生产支持保护体系。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是,  相似文献   

11.
集约度变化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而目前对西部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特征及原因解释的研究较少。该文采取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以大渡河上游典型河谷与半山区为例,共调查农户357户,通过Tobit和OLS估计方法,定量对比分析了河谷与半山区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河谷区和半山区在耕地利用集约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无论是资本集约度还是劳动集约度,河谷区均高于半山区。影响河谷与半山区耕地利用集约度差异的因素有承包耕地面积、人均实际耕地面积、家庭固定资产、离集镇的距离、二三产业收入、农业劳动力、年需换工数量、人情往来支出等。耕地资源禀赋和农业劳动力数量是导致集约度差异的关键因素,农业生产条件或环境和家庭收入水平对其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暴雪天气过程对江苏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2008年1月25—29日江苏省内大范围的暴雪天气过程中农业损失的调查,与历史暴雪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比较,分析了此次暴雪过程的可能影响。结果得出,此次暴雪天气过程对农业设施危害严重,棚内温度降低,引起蔬菜生育期推迟;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成龄茶树和露天蔬菜影响不大;由于小麦正处于越冬期,此次区域性暴雪天气对提高小麦产量有利。  相似文献   

13.
《农业信息探索》2008,(9):45-45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秸秆相对过剩、随意焚烧的现象,不仅污染环境,危害群众健康,而且影响交通安全,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将这些秸秆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使其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紧迫课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的毕于运、王道龙、高春雨、王亚静等专家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常德市鼎城区位于洞庭湖西滨,环绕常德市城区,现有耕地面积7.7933万hm^2,其中水田69200hm^2、旱地O.8733万hm^2,全区总人口82.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05万人,农民人均耕地0.122hm^2,是一个以种植水稻、油菜、棉花、蔬菜、柑橘等农作物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胶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购销市场化为导向,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基础.以确保粮食安全为目标.以建立完善“三大体系”为重点.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粮食流通体制的完善与创新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2010年8月7日深夜,甘肃省舟曲县城北面的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发生了特大泥石流,导致舟曲县城千余人遇难,数百人失踪,近半楼房被淹,造成震惊世界的甘肃舟曲"8.7"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着重探讨该地区土地利用、水土保持和水利水电开发等主要人类活动对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影响,分析目前西部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目前西部地区水土保持研究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正>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4%,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全国最少,开发利用率最高,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之一。得益于良好的耕地条件和充足的光热资源,在大量化学肥料投入和充足的灌溉保障下,华北平原粮食生产达到了较高的单产水平。粮食生产长期依靠抽取地下水来实现,用于农业的地下水消耗占到全部地下水消耗的80%以上,近40年来的持续过量开采导致该区域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初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造成损失之重,都是历史上罕见的,也是其他灾种难比的,尤其是农业生产受灾严重。以宜昌市为例,据各气象站点统计,日平均气温≤0℃的最长连续日数大多居建站以来第一位,最长达到21天;连续雨雪日数也大多居历史第一位,最长达到20天,过程雨雪量大部分地区是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9.
对略阳县、成县、礼县长治工程区的10多条小流域治理情况的调研结果表明:通过多年长治工程的实施,这些小流域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增强了防灾减灾能力,使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而且探索总结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同步、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路子。长治经验告诉我们:水土保持要有成效,必须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并且措施到位、少有空白;必须遵循循序渐进、连续治理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有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必须在确保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林果。  相似文献   

20.
农业环境污染事故一旦发生,对农业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对农民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本文以一起农业环境污染事故为例,解析了事故调查程序,分析与思考了当前农业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和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提出了保护农业环境,应对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