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通过"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氮磷钾对金安区黄白土种植的小麦产量影响。试验通过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小麦产量得出结论:在试验条件下,施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分别为16kg/667m2、4.8kg/667m2、9kg/667m2时,小麦产量最高为427.06㎏/667㎡。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综合分析,得出施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分别为20.72kg/667m2、5.63kg/667m2、9.81kg/667m2,产量最高为444.20kg/667m2。  相似文献   

2.
“3414”肥料效应试验在东滩小麦上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研究崇明东滩盐碱土上小麦的最佳施肥量,2012年在上海上实农业园区进行了小麦"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施肥的基础产量最低,为95.06kg/667m2。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当纯氮用量为22.88kg/667m2时,最佳产量是341.85kg/667m2;P2O5用量为4.76kg/667m2时,最佳产量为323.31kg/667m2;K2O用量为5.2kg/667m2时,最佳产量为325.16kg/667m2。  相似文献   

3.
不同肥力水平下小麦精确施氮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2007~2009年在常熟市进行了水稻土不同肥力水平下小麦精确施氮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目标产量400kg/667m2,无氮基础地力产量为195.4kg/667m2,土壤供氮量为3.67kg/667m2,百kg籽粒吸氮量为2.38kg,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为33.1%;目标产量350kg/667m2,无氮基础地力产量为177.9kg/667m2,土壤供氮量为3.57kg/667m2,百kg籽粒吸氮量为2.16kg,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为34.4%;目标产量300kg/667m2,无氮基础地力产量为161.3kg/667m2,土壤供氮量为3.09kg/667m2,每百kg籽粒吸氮量为2.14kg,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为34.7%。  相似文献   

4.
兴化市弱筋小麦磷指标体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品种为扬麦13,在兴化市水稻土主要土种小粉浆土上,磷的临界值为7.75 mg/kg,磷的最高产量施肥量8.5 kg/667 m2,最高产量482.7 kg/667 m2,最佳施肥量7.52 kg/667 m2,最佳产量481.3 kg/667 m2,并得出磷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土壤、小麦、肥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试验的基础上,依据基础地力产量、100kg籽粒产量吸氮量和氮肥当季利用率三大技术参数,应用修正后的斯坦福方程,确定了小麦获得目标产量500kg/667m2、450kg/667m2、400kg/667m2、350kg/667m2时所需的氮肥适宜用量,建立了小麦施肥决策模型和不同产量水平的小麦施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灰树菇仿野生无公害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唐河地区在小麦施肥应用的过程中经历了4个阶段,一是只施土肥,产量150kg/667m2;二是单一施氮肥,产量250kg/667m2;三是氮、磷、钾配合,单产350kg/667m2;四是科学配方施肥,产量450kg/667m2。近几年,虽然通过培育良种、改善生产条件,但是产量≤600kg/667m2。为了创造更高的产量,采用施用硅钾基复混肥,结果使小麦产量平均达到606kg/667m2,个别地块达794kg/667m2。  相似文献   

7.
长安灌区小麦氮磷钾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法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长安灌区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穗粒数增多有显著促进作用;磷肥对小麦分蘖、成穗数和千粒重有显著促进作用。根据肥效方程确定小麦产量达最高为414.9kg/667m2,相应的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N 14.37kg/667m2、P2O511.50kg/667m2、K2O 5.97kg/667m2,N∶P∶K=1∶0.8∶0.415。最大利润施肥量为667m2施氮11.86kg、P2O56.75kg、K2O 8.44kg,此时小麦产量为409.4kg/667m2。小麦达最高产量时,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21.29%、1 109%和42.64%;小麦达最大利润施肥量时,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24.45%、17.85%和28.85%。  相似文献   

8.
探清优质小麦豫农516在南阳市的适宜播量,为豫农516的科学播种提供参考,开展豫农516播量10kg/667m2、12.5kg/667m2和15kg/667m2共3个播量水平的种植试验,对比分析小麦群体结构、抗逆性表现及产量指标。结果表明:播量为10kg/667m2时产量最高,为448.14kg/667m2,且穗粒数、...  相似文献   

9.
马晓玲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8):68-69,159
通过"3414"小麦肥效试验结果,得出最佳产量下氮、磷、钾的施肥量为:N:11kg/667m2,P2O5:6kg/667m2,K20:5kg/667m2,最佳产量493.1kg/667m2。综合不同施肥量和产量关系,结合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建议尿素、磷肥、钾肥施用量分别为:24kg/667m2,50kg/667m2,8.5kg/667m2。  相似文献   

10.
丰卉尿素在小麦上施用效果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小麦大面积生产上降氮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利用小分子丰卉尿素进行了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大面积生产上,每667m2用小麦配方肥40kg、丰卉尿素11kg(普通尿素用量的2/3),每667m2可减少氮肥用量2.58kg,每667m2增产22kg;每667m2用小麦配方肥40kg、丰卉尿素8.3kg(普通尿素用量的1/2),小麦产量略减,每667m2减产12kg。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土配方项目"3414"田间试验方案,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建立天长地区肥料效应函数模型,获得该地区最佳施肥量为氮(N) 18.32kg/667m2,磷(P2O5) 3.10 kg/667m2,钾(K2O)4.71kg/667m2,经济最佳产量为410.22 kg/667m2.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处理的产量显著大于缺氮处理、缺磷处理及缺钾处理的产量,且氮肥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磷肥和钾肥.  相似文献   

12.
不同绿肥间套作方式对培肥地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了研究在不同间套作模式下增施有机肥对中低产土壤肥力的影响,特进行了不同绿肥间套作方式对地力培肥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培肥区有机肥和无机肥施用比例为1∶1左右,玉米产量比常规施肥平均增产102.5kg/667m2,平均增产率为23.05%,其中马铃薯/绿肥/玉米分带种植模式增产幅度较小(51.2~66kg/667m2),而油菜/绿肥/玉米和小麦/绿肥/玉米种植,增产幅度在100kg/667m2以上.改良培肥区与常规施肥相比,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分别提高0.23%、0.033%、23.23mg/kg、1.5mg/kg和17.75mg/kg,土壤肥力指标都有所提高,同时玉米生长健壮,植株高大、粗壮,穗大、粒多,粒重,秃尖率低,产量高.  相似文献   

13.
施氮量和花后控水对小麦水分生产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防雨池栽条件下,采用施纯氮10kg/667m2、15kg/667m2、20kg/667m2(分别用N1、N2、N3表示)和40%~50%、60%~70%、80%~90%(分别用W1、W2、W3表示)3种土壤含水量进行处理,研究了氮肥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水分生产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量条件下,表现为花后土壤含水量过高(80%~90%)或过低(40%~50%)导致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最终使产量降低。水分生产效率,则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同一土壤含水量下,表现为增加施氮量有利于提高穗粒数,但过多(20kg/667m2)或过少(10kg/667m2)施氮均不利于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而导致减产。而对于水分生产效率,表现为增加施氮量提高水分生产效率,而施氮量过高(20kg/667m2)造成小麦贪青晚熟,导致水分生产效率下降。因此,小麦生产中可以通过施用氮肥和控制花后土壤水分含量技术,调控小麦水分生产效率和产量,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辽单121在石阡县主要土种上种植的最佳施肥量,实施了"3414"肥料试验.结果表明,辽单121的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N 14.45 kg/667m2,P2O5 8.97 kg/667m2,K2O 11.02 kg/667m2,可获得最佳产量为527.66 kg/667m2.  相似文献   

15.
低产田水稻测土配方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补贴资金项目,达到合理施肥,节本增效的目的,特进行了低产田水稻测土配方肥效试验。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低产稻田施肥量与产量的数学模型为y=298.538 12.074N 6.083P 13.061K-0.53N2-0.759P2-0.703K2 0.438NP 0.106NK 0.154PK,667m2氮磷钾最佳施肥指标为:N 12.11 kg、P2O56.65 kg、K2O 8.99 kg,最佳产量为490.65 kg/667m2。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配施对水稻中优85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杂交水稻中优85施用氮、磷、钾配比施肥试验的产量分析及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处理14产量最高(565.6 kg/667m2),比对照增产48.6%,经济效益较好,是一种理想、节本增效、经济效益较好的施肥配比方式.即在高海拔、中等肥力地区,以中氮(尿素21.74 kg/667m2)、低钾(氯化钾8.33 kg/667m2)、低磷(钙镁磷肥23.33 kg/667m2)为杂交水稻中优85最佳配比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地点、不同肥力的果园,设置柰李肥料试验,对施肥量、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柰李相对产量等试验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并求取相应的回归方程,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以此初步建立粤北山区柰李土壤有效养分丰缺指标和不同肥力土壤的推荐施肥量指标。结果表明:柰李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丰缺指标的数学模型分别为:y(相对产量)=37.334 ln(x)-89.905(R2=0.549 2,n=15)、y(相对产量)=11.149 ln(x)+37.141(R2=0.915 7,n=15)、y(相对产量)=32.779 ln(x)-65.621(R2=0.902,n=15)。柰李的推荐施氮、磷、钾肥总量数学模型分别为:y=-18.763 ln(x)+98.391(R2=0.669 9,n=15)、y=-2.611 2 ln(x)+16.07(R2=0.767 1,n=15)、y=-15.601 ln(x)+83.701(R2=0.750 9,n=15)。并根据推荐施肥量数学模型计算出粤北山区柰李不同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推荐施肥总量。当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别为:<42.41、42.41~82.84、82.84~114.56、>114.56 mg/kg时,推荐的总施氮量分别为:>28.08、15.52~28.08、9.43~15.52、<9.43 kg/667 m2;当土壤有效磷含量为:<3.17、3.17~29.84、29.84~179.40、>179.40 mg/kg时,推荐的总施磷量分别为:>13.06、7.21~13.06、2.52~7.21、<2.52 kg/667 m2;当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为:<34.03、34.03~72.96、72.96~134.30、>134.30 mg/kg时,推荐的总施钾量分别为:>28.67、16.77~28.67、7.25~16.77、<7.25 kg/667 m2。  相似文献   

18.
不同抗旱保水剂及其用量对高粱保水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不同抗旱保水剂及其用量对高粱保水性能及产量的影响,采用陕西杨凌抗旱保水剂和河北唐山抗旱保水剂1~2 kg/667m2在高粱上试验.结果表明,陕西杨凌抗旱保水剂保水效果优于河北唐山抗旱保水剂,且以陕西杨凌抗旱保水剂施2 kg/667m2对高粱土壤保水效果较好;高粱产量以处理3(陕西杨凌抗旱保水剂施2 kg/667m2)最高,为346.4 kg/667m2,较对照增产13.2%.  相似文献   

19.
高产抗病小麦丰优3号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播种量(x1)和氮(x2)、磷(x3)、钾(x4)肥施用量为研究对象,采用4因子5水平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对高产抗病小麦丰优3号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试验,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型y=305.75 11.67x2 14.5x4-9.270 83x22-8.02x24。综合得到丰优3号丰产栽培配套技术措施的优化组合是:施用2 000 kg/667m2农家肥作底肥的基础上,播种量6 kg/667m2,氮施用量22.5 kg/667m2,钾施用量30 kg/667m2,不施磷肥,产量可达314.63 kg/667m2。  相似文献   

20.
江苏农业生产化肥减量施用的路径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农业生产化肥减量施用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利用1996—2015年江苏省农产品成本收益汇编资料和农村统计年鉴面板数据,研究江苏省主要粮食作物(籼稻、粳稻、小麦、玉米)和经济作物(油菜籽、棉花、桑蚕茧和蔬菜)的种植面积、化肥施用总量和化肥施用强度对农业生产减量施用化肥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5—2014年江苏省的化肥施用强度以桑蚕茧和蔬菜作物最大,分别为50~60kg/667m~2和40~50kg/667m~2;棉花和粳稻其次,为30~40kg/667m~2;小麦、玉米和中籼稻第三,为20~30kg/667m~2;油菜最小,为20kg/667m~2左右。2)2014年江苏省的小麦、粳稻、蔬菜和其余5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30.72%、24.83%、16.61%和27.84%,化肥施用量分别占其总用量的25.21%、27.58%、21.71%和25.5%。3)针对江苏省化肥施用现状,提出了降低化肥施用强度、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增强作物轮作体系等化肥减量施用可行路径。4)化肥减量施用措施的重点是控制小麦、粳稻等粮食作物,蔬菜、桑蚕茧等经济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并优先控制苏北地区农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完善减量施肥的相应法律法规,加强化肥施用量制度的建设,运用市场机制等完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