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杜书廷  尚世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74-20176
结合河南省人居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生态理念,本着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原则,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3个方面,研究了污水、垃圾、粪便等生活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以及饮水工程、基础设施、居民住宅、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的建设方法,以期能为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维  李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055-13056,13058
在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收集阅读,简要回顾了人居环境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并通过案例分析重点介绍了我国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进展以及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综述了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研究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3.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质量评价方法,填补相关研究空白,本研究基于美丽乡村视角建立了以村庄为空间单元的农村人居环境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一级指标和31个二级指标构成。采用综合指数测算法对村庄的人居环境客观指标予以评分,并进行了质量分级。结果表明:各村庄综合评分和一级指标的评分均有一定的差异,说明村庄人居环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一级指标中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评分较低,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村庄治理能力,多途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各村庄人居环境质量客观指标评分情况,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划分为优、良、一般和差4个级别。提出了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相关建议,确定以村庄为空间单元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目标与规划,建立以村庄为单元的农村人居环境客观指标统计制度,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提高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能力,多途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当务之急,发挥水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主角作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提升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针对绥化市近年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存在的规划不合理导致黑土地遭到破坏、垃圾存放与处理不当、经费不足及农村居民的行为意识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建立可持续整治规划路径、稳妥处理生活垃圾、强化政府职能与加大资金投入及坚持农村居民的主体地位等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引下,南阳近期提出了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的战略目标,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的重要支撑。但目前南阳农村人居环境面临一些问题,按其主要来源有生产上的污染和生活上的污染以及乡镇企业"三废"污染。通过对政府部门、排污企业以及村民的行为选择分析,设计了以政府、企业、村民共同参与的南阳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机制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成为农村生态振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广东省德庆县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和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民满意度评价体系,研究发现:总体上,村民总体满意度水平处于比较满意等级;去模糊后支持层满意度排名第一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是空间规划布局,再次是村容村貌整治和公共服务供给。因此,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强化行政监督;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渠道,充分发挥乡村自身力量等。  相似文献   

8.
莆田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产业集聚强劲、配套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湄洲湾港口城市”的战略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加快农村生态家园建设步伐。我市共有881个行政村,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90.13%。目前,我市农村已经建成1.6万户生态家园,均已显示出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农村生态家园建设,不仅能大规模综合利用农村资源,变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加速农村奔小康进程,还可破解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难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农民生活品质重要标志之一的农村人居环境,其质量的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居住环境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安溪县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梯度的感德镇槐植、大格和炉地三个村庄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借鉴满意度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村居民满意度问卷调查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认为:村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总体满意度不高;不同发展状况的村庄满意程度不同;村民满意度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完备度上,还反映在后续修缮维护方面;人居环境满意程度与乡村环境不一定正相关。最后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实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宁夏作为研究区,对宁夏生态移民新村村民的人居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影响生态移民人居质量的因素,为生态移民工程后续工作提供决策支持。运用GIS与RS技术,选择地形、土地、植被、气候、水文等自然因子,以30 m×30 m栅格为基本单元,在评价单因子人居适宜性的基础上,构建人居环境指数(HEI)模型,探讨宁夏生态移民新村自然适宜性特征及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①宁夏境内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标准化后值介于0~100。地被情况、水域和海拔因子制约着宁夏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且是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②生态移民新村明显集中分布于适宜程度较高的地区,在该区域边缘地带呈包围态势安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参数化组合算子评价河北坝上地区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国丽  李祚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529-2530,2604
生态环境系统信息的不确知性导致了生态环境评价问题的复杂性。根据Zimmermann提出的参数化组合算子理论,建立多指标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并采用免疫进化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参数化组合算子模型应用于河北坝上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相吻合,并具有意义明确、计算简便和适应非线性问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乡村人居环境的涵义,介绍我国目前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分析乡村人居环境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从规划的角度构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东省城市人居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山东省17个地级城市的基本状况,在构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SPSS统计软件,对山东省17个地级城市的人居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威海、青岛、济南、日照、烟台这5个城市属于人居环境较优的城市,东营、临沂、莱芜、淄博、泰安、济宁、滨州为人居环境居中的城市,潍坊、德州、枣庄、聊城、菏泽属人居环境较差的城市。进而针对各个城市人居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荆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农村“脏乱差”整治、河湖“清四乱”、农村生态治理等方面已初见成效,但是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还存在部门权责不清晰、“重建轻养”、村民自治意识不强、保洁体系不健全、农村特有风貌流失等突出问题,制约着荆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的提升。对此,提出了健全治理权责机制、发动村民共建共治、坚持因地因时制宜、建立长效治理机制、聚焦聚力资金保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居民点人居适宜性研究是居民点整治分区的基础,也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伊犁河谷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研究区,结合研究区实际地形特点,综合运用分布指数、GIS空间分析和结构熵权等方法建立了基于伊犁河谷地区的农村居名点人居适宜性评价体系,并运用引力模型计算居民点的城镇影响分值。结果表明,地势较陡且距离水系越近的区域,人居适宜性越低,适宜性分布指数表明察县面积73.41%的农村居民点位于最适宜区,建议通过对内部改造区、迁移并点区等不同整治分区的初步整合,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合理引导,为农村居名点的整治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居环境视角的乡村旅游吸引力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林  张骏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236-5240
乡村旅游目的地人居环境的开发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方针的要求,同时鉴于其对旅游者的独特吸引力,又理应成为广义旅游资源的一种.因此可以从生态环境优化、原住民教育、农业景观及产品升级、乡村旅游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利用乡村人居环境优势来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分析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人类各种活动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其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足迹为1.2503hm^2/人,生态承载力是4.1476hm^2/人,生态占用率为0.3015,草地的生态占用率为11.535,水域的生态占用率为5.386,说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虽在整体上处于较为安全的状态,但其草地和水域生态系统尚处在不安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参考国家最新颁布的《生态环境评价规范》,从5个方面构建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利用GIS技术进行数据获取、运算及评价单元细化,以监测局部区域的具体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空间变化趋势,最后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探讨生态脆弱移民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红寺堡区各乡镇生态环境状况一般,EI值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和地带性,东南部优于中西部。太阳山镇生态环境状况最好,镇东南存在土地胁迫度和污染指数高的生态环境问题;南川乡和红寺堡镇次之,分别存在乡东南部水网密度低和镇中南土地胁迫高的问题;大河乡生态环境最差,西南地区存在植被覆盖度低、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陈芳  邱昊  范小丽 《江西农业学报》2014,(2):140-143,147
通过阐述农村客运交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制约因素,提出了推进农村客运交通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谦  刘秀娟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611-5612
在明确阐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国内相关研究结果,建立包括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三大类指标15个单项指标的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进行总体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