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茯苓产业前景广阔,发展马尾松林下套种茯苓的种植产业对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选林、选穴与挖穴、选制菌材、接种、苓场管理、采收、轮作等7个方面总结了马尾松林下套种茯苓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林采取错位块状间伐改建中华杜英林适宜面积大小及其经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现有马尾松林可以采取错位块状循序渐进的方式改建为中华杜英林。错位块状间伐改建中华杜英林间伐面积选择64~100 m2较为适宜。错位块状间伐面积100、60 m2处理造林保存率较高,高径生长正常,错位块状间伐面积100 m2处理与错位块状间伐面积25、225 m2处理绿量间达到极显著差异;错位块状间伐面积64 m2处理与错位块状间伐面积25 m2处理绿量间差异达到极显著差异,错位块状间伐面积64 m2处理与错位块状间伐面积225 m2处理绿量间达到显著差异;其他处理间绿量差异不显著;六年生中华杜英林中滞尘量最大的是错位块状间伐面积100 m2处理,滞尘量15.273 g/m2,比错位块状间伐面积25、64、225 m2处理滞尘量分别增加54.4%、15.6%和31.5%。错位块状间伐后更新中华杜英林可以在类似生态公益林改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马尾松林下套种竹柏,通过不同林分郁闭度、不同套种密度的造林试验,对竹柏的生长表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林分郁闭度、种植密度对竹柏的地径、树高和冠幅生长均有着显著影响。在郁闭度0.4、0.5下套种竹柏,宜采用900株·hm-2的种植密度;在郁闭度0.6、0.7下套种竹柏,宜采用500株·hm-2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传统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以马尾松纯林为对照,研究了马尾松成熟林林下套种阔叶树经营模式对马尾松林分生长以及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马尾松纯林相比,马尾松成熟林林下套种阔叶树经营模式能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的生长量,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林下套种阔叶树经营模式对上坡位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水解性氮和速效钾等指标的改良效果要优于下坡位,而对毛管孔隙度、全氮及有效磷则表现为下坡位的改良效果优于上坡位。  相似文献   

5.
基于知识规则的马尾松林遥感信息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遥感信息提取精度的限制,使得遥感技术在林业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制约.为了提高林业遥感信息提取精度,该文对遥感信息提取的3个关键技术环节即训练样区的选取、分类特征波段的选择及分类器的训练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知识规则的信息提取方法和流程. 应用该方法,以浙江省富阳市为研究区,进行了马尾松林信息提取,精度达到了80.5%,比最大似然法提高了近20%. 实例研究表明,该信息提取方法较为有效,尤其是在树种信息提取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潜力,同时也为浙江地区应用遥感技术研究虫害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研究了马尾松采伐基地培育杉木林分套种茯苓的平均产量和产值,以及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对杉木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马尾松采伐基地培育杉木林分套种茯苓平均产量232kg/hm2,平均产值4296元/hm2;套种茯苓让土壤变得疏松,有利于杉木林分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马尾松林公益效能的经济评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贵州马尾松林分结构的调整、优化和稳定提供参考,以贵州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个指标进行空间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选取样地林木分布格局属于随机分布的占18%,属于轻度聚集分布的占81.6%;林分中马尾松的大小分布比较均匀,在结构单元中整体处于中庸状态;50.5%的马尾松林处于零度混交和弱度混交状态,49.5%的林分混交特征表现为中度混交和强度混交;大部分林分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普遍偏低,多样性指数较高的样地为27.2%,生态优势度较优的样地占18.4%。针对马尾松林分空间结构现状,提出了以提高生态效益为目标的相应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9.
溴氰菊酯对马尾松林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7月至1996年6月,在湘中丘陵区马尾松林内用溴氰菊酯进行喷药防治害虫试验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对林内昆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有影响其中植食类群受影响的主要是同翅目,直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和半翅目昆虫,捕食类群主要是蚂蚁和蜘蛛,在药剂作用下,植食类群和寄生类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水平均呈现下降,捕食类群的物种丰富度虽有所下降,但在整个群落中所占的比例及多样性水平均有较大程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10.
桂林漓江流域马尾松林演替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立木高度结构代替种群年龄结构,结合乔木层每层的重要值,分析马尾松林在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结构和主要种群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先锋阶段种群有马尾松、毛竹、枫香、木姜子等,中期阶段种群有闽粤栲、罗浮柿、黄杞、荷木、乌饭树、野漆等,后期阶段种群有元江栲、大新木姜、栲树、甜槠等,对这些种群划分的结果与其在演替过程中种群结构的分析结果相一致;马尾松林是处于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一个不稳定的过渡类型,在群落演替的进程中,其在群落中的地位不断降低,而栲树等后期阶段的种群则逐渐取代先锋阶段种群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马尾松林土壤异质性规律,分别在4个地点于4个季节进行取样,分析土壤pH、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4个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地点的pH、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存在差异,并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而不同季节的变化也不同,除pH未达到显著性差异外(p=0.571),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研究区域的马尾松林分土壤不仅存在空间异质性,同时也存在时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2.
13.
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生长状况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林下分别套种拉氏栲Castanopsis lamontii,青栲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和苦槠Castonopsis sclerophylla,形成针阔混交复层林。对该混交模式16年生的不同阔叶树种林分生长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阔叶树种的树高连年生长量的高峰值分别出现在第14年,第4年,第6年,第12年。而胸径连年生长量高峰值分别出现在第10年,第8年,第10年,第8年。不同阔叶树种的林分生长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格氏栲>青栲>苦槠>拉氏栲。在混交林模式中,林间套种苦槠更有利马尾松的生长,种间关系更为协调,马尾松平均树高为23.1 m,平均胸径为31.1 cm,单株材积可达0.536 m3。图4表1参7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三界国有林场近年来马尾松中幼林抚育间伐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了长期存在于马尾松中幼林抚育间伐工作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以期为马尾松林抚育间伐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河南省伏牛山区茯苓人工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菌种制备、栽培与管理、采收与加工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茯苓的人工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余华 《现代农业研究》2019,(10):103-104
“择伐”抚育是我国马尾松林经营生产的主要方式,通过对林木进行“择伐”经营,为马 尾松林创造最优的生长环境,并最终提高林木经营经济效益。本文以马尾松林“择伐”经营为研 究对象,分析马尾松林“择伐”经营的意义、措施,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择伐”对马尾松林经营 效率的影响,旨在充分发挥“择伐”经营优势,创造更多林木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林龄增长和气候变化是影响森林蓄积量变化的关键因素,研究这两种因素对区域尺度森林蓄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生态过程模型(3-PG)、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及3种未来气候情景(BS、RCP4.5和RCP8.5),量化了林龄和气候变化对三峡库区马尾松林蓄积的影响。结果2009—2050年林龄促使三峡库区马尾松林蓄积年均增长2.60 × 106 m3/a或2.60 m3/(hm2·a);而气候变化对蓄积生长的促进作用较小,年均增量为1.70 × 105 ~ 2.00 × 105 m3/a或0.17 ~ 0.20 m3/(hm2·a),相当于林龄影响的6.55% ~ 7.67%。林龄和气候变化对马尾松林蓄积生长的促进作用在三峡库区中部最强,而在库区南部最弱。林龄促进马尾松林单位面积蓄积年均增长最高和最低的地区分别是万州区和巴南区,对应值为4.54 和1.17 m3/(hm2·a)。气候变化对开州区单位面积蓄积年均增长的促进作用最高,为0.40 m3/(hm2·a),而对涪陵区的促进作用最低,为0.03 m3/(hm2·a)。结论林龄和气候变化均促进马尾松林蓄积生长,其共同作用将使万州区和开州区马尾松林单位面积蓄积年均增量最高,而使巴南区蓄积年均增量最低。未来需重点关注巴南区马尾松林生长,通过加强抚育管理、调整林龄结构以维持区域森林资源增长。   相似文献   

18.
19.
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麻江地区马尾松纯林不同林龄土壤特性分析,进一步深化对林地土壤涵养水源功能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马尾松不同林龄中,土壤厚度0~20cm,非毛管孔隙含量为中龄林〉近熟林〉幼龄林。说明在马尾松不同林龄中,中龄林的土壤静态蓄水效能最好。  相似文献   

20.
侵蚀红壤人工恢复的马尾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该文对严重侵蚀红壤3种人工治理措施种草促林、乔灌混交、乔木混交(分别简称为模式Ⅰ,Ⅱ和Ⅲ)恢复的水土保持林及对照(未治理)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3种模式的水土保持林的林分持水量大小顺序为模式Ⅱ>模式Ⅲ>模式Ⅰ,分别比对照高24.97% ,17.57%和9.58%;林分地上部分涵蓄水分功能远大于对照,分别是对照的49.2,27.2和15.8倍.灌木、草本、苔藓3个层次涵蓄水分的能力较低;40cm厚土层饱和持水量以乔灌混交模式的最好,而种草促林模式的最小; 3种水土保持林的土壤初渗值和稳渗值均大于对照的.保护和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层的涵蓄水分能力和土壤渗透性,是提高严重侵蚀地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