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对一年生山核桃苗木采取不同程度的遮荫措施,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山核桃苗木地径生长和高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缩短培育周期、培育壮苗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光照对一年生山核桃苗木的地径和株高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全光照和弱度遮荫措施下(遮光率20%),苗木生长缓慢;中度遮荫措施下(遮光率50%),苗木生长较快;重度遮荫措施下(遮光率75%),株高生长最快,但地径生长略低于中度遮荫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薄壳山核桃实生苗地径、苗高、抽梢等生长特性的观测与分析,研究薄壳山核桃不同树龄阶段实生苗的生长规律,为薄壳山核桃实生苗的苗期管理提供初步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实生苗生长较快,第3年为苗高生长快速期,而苗木地径生长较慢;薄壳山核桃1年生苗木抽梢现象最严重,随着实生苗树龄的增加,苗木抽梢率逐渐下降。因此,苗木培育过程中,除了要加强肥、水、土壤管理外,还要适当增加移植苗木株行距,以促使地径增粗;注意适时提高地温,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和根系吸水机能,生长期合理施肥浇水,防止枝条过旺徒长,从而减轻枝梢抽条现象。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一年生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Wangench.) K. Koch]盆栽幼苗进行N、P、K配比施肥试验,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美国山核桃盆栽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施肥量范围内,美国山核桃幼苗株高增量、地径增量和生物量干重均高于不施肥处理,施肥过量时,反而会抑制苗木生长。不同元素对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对株高的影响效应为N K P,对地径和生物量的影响效应均为N P K。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生长情况与施肥成本,N2P3K1处理即施N 6 g株、P2O54. 5 g株和KO21. 5 g株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4.
马冬雪  刘仁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44-9346
[目的]研究伯乐树播种育苗过程中幼苗特性与不同年龄阶段的苗木生长规律。[方法]测定种子基本品质特性,种子萌芽阶段生长特性,不同阶段苗木生长规律以及遮阴处理对生长的影响。[结果]①伯乐树种子千粒重为830~1 384 g,含水量52.2%,为无胚乳种子,子叶留土;②伯乐树种子萌芽阶段胚根在第3 d生长很快,上胚轴生长迅速,下胚轴生长很缓慢,这是子叶留土的主要原因;伯乐树幼苗期真叶羽状复叶较短,这可能与树体营养物质贮存有关系;③播种育苗遮阴对苗木生长没有明显影响;④伯乐树一年生苗木高生长呈"S"曲线,6月初和7月初苗圃肥、水管理是促进苗高生长的关键。[结论]多年生苗木高度生长较快,第4年和第5年为苗高生长快速期,而苗木的地径生长较慢,因此在大苗培育过程中除了要加强肥、水、土壤管理外,还要适当增加移植苗木的株行距,以促使地径增粗。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生境光强,即100%自然全光照(Natural sunlight,NS)、80%NS、25%NS、5%NS的人工遮阴条件下,研究了生境光强对云南金钱槭(Dipteronia ayeria Henry)幼苗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是影响幼苗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株高、基径、生物量和光速速率均以5%NS处理的最小,基径、生物量和光合速率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而减小.80%NS的处理对云南金钱槭幼苗的生长最有利,幼苗的株高、基径、生物量和光合速率均在80%NS处理下获得了最大增长,说明适当遮阴(80%NS)有利于云南金钱槭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引进的5个品种的美国薄壳山核桃幼树连续2年的树高与地径生长节律的测定比较,结果表明:美国薄壳山核桃高生长峰值出现在4、7月份,地径增长则分别出现在5、6、8月份;生长期可划分为生长前期、生长旺盛期、生长减缓期与生长基本停止期。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不同生长阶段的高与地径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全生长期内不同品种的高生长与地径生长量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差异减小。不同品种间的高、径生长速率不同,赣选2号的月均高生长量最大,赣选1号较小;地径月均增长量则以赣选5号的较大,赣选1号的较小;引进薄壳山核桃苗木时,应考虑引进经过区域试验种源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树番茄幼苗的生长特性和N、P、K分配格局对光照和肥料的响应特征,揭示树番茄苗木生长规律、生理特性与光照和肥料的协调机制,以树番茄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施肥量:无肥(F0)、中肥(F1,20 g·株-1)、高肥(F2,40 g·株-1),设4个遮阴水平:无遮阴(L0,100%NR,NR为自然光照)、轻度遮阴(L1,75.0%NR)、中度遮阴(L2,52.8%NR)、重度遮阴(L3,30.0%NR),共12个处理组合。结果表明:树番茄幼苗通过增加对地上生物量的投资和减少对地下部分(根系)的投资来适应低光环境,52.8%NR条件下每株增施20 g复合肥,树番茄幼苗生长指标、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各器官的N、P、K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在不同处理组合中具有各自的变化规律,N、P、K含量均在叶中达到最大值,各器官N、P、K含量及其比值都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随着施肥和遮阴程度的改变,各器官养分分配存在权衡现象,全光照下,添加中肥有利于N、K向茎中分配,P向粗根中分配;遮阴后有利于N向叶分配,P和K向茎中分配;中度遮阴下每株增施20 g复合肥可以促进各器官N...  相似文献   

8.
常玉庆 《乡村科技》2023,(21):120-122
为研究遮阴对青海云杉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自然光照为对照,设置4个不同遮阴处理,分别为遮阴12%、遮阴24%、遮阴36%、遮阴48%,研究不同遮阴处理下青海云杉生长特性、干物质积累和光合特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幼苗株高、地径、叶面积、生物量、叶绿素质量分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均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遮阴24%时各指标达到最大值,因此适当遮阴对促进青海云杉幼苗生长、提高青海云杉幼苗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适宜鳞尾木这一特有药用野菜生长的光照环境,并为其人工栽培提供有益参考和科学依据,以2年生鳞尾木扦插苗为试验材料,设置10%、30%、50%、100%的光照梯度,研究鳞尾木在不同光强下的生长与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遮阴更有利于鳞尾木幼苗的生长,50%光照下鳞尾木的株高、地径及冠幅的增长量均高于其他3种水平;不同光强对鳞尾木的光合特性影响明显,50%光照有利于提高鳞尾木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50%遮阴率是鳞尾木生长的适宜条件,而强光或者弱光会对其形成光抑制或弱光胁迫,进而影响其生长。  相似文献   

10.
光照强度和容器规格对纳塔栎1年生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了解不同光照强度下纳塔栎Quercus nuttallii的苗期生长节律,筛选出适宜幼苗生长的光照强度及容器规格,为今后生产中容器苗培育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光照强度[50%、75%和100%(对照)]和容器规格(8 cm×10 cm、10 cm×15 cm和15 cm×20 cm)对容器苗生长的影响,并用Logistic方程对不同光照强度下苗高和地径生长动态进行拟合。【结果】在生长前期(6月26日前),遮阴处理明显促进了苗高生长,至生长季末,各处理间的苗高差异却不显著;在整个生长季,遮阴处理皆显著提高了幼苗地径生长,均表现为75%光照强度处理最优。纳塔栎苗高和地径生长节律有所差异,遮阴处理使得苗高线性生长起始期和末期均提前,相比对照,50%光照强度处理的苗高线性生长期缩短21 d,75%光照强度处理的线性生长期与对照无显著差异,50%和100%光照强度处理的地径线性生长期分别比75%光照强度处理延长了19和16 d;苗高的线性生长持续时间均远低于地径,这表明纳塔栎苗高停止生长后,地径还在持续生长。容器规格对苗高、地径及高径比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苗高和地径显著增长;在较大容器规格(15 cm×20 cm)中,苗高和地径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8.83 cm和11.68 mm。【结论】在生产中应选用较大规格容器(15 cm×20 cm)培育纳塔栎优质苗木。纳塔栎苗高和地径存在异速生长,在苗木管理中,幼苗生长前期采用50%光照强度培养,苗高线性生长期采用75%光照强度培养,秋季转移到全光照下培养,生长末期应以地径作为判断苗木是否进入停止生长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土沉香实生苗苗期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国校  钟瑜  刘晓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09-18511
[目的]更好地了解土沉香苗期生长节律,培育优质种苗,适应市场需求。[方法]对土沉香半年生容器实生苗苗期生长规律进行研究,并分析气象因子对苗木生长的影响,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对土沉香容器苗苗期日生长率进行分析。[结果]将土沉香半年生实生容器苗的高生长划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缓生期、生长后期4个阶段,地径生长划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3个阶段。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特性,采取不同的阶段性育苗措施,具体为生长前期注意遮阴、除草、喷药防病、喷淋等日常管护,促进地下根系生长;速生期施用高氮低磷低钾肥,薄肥勤施,保持土壤湿润,全面除草;缓生期减少氮肥施用比例,增加磷钾肥施用比例,适当减少淋水,注意病虫害防治;生长后期停止施肥,减少淋水,以促进苗木木质化,提高抗旱性和抗寒性,继续保持遮阴防霜害。[结论]该研究为科学合理地培育土沉香苗木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黄精驯化栽培不同处理对株高生长速度的影响。[方法]以野生黄精鲜根为试材,研究驯化栽培中光照及水分对株高增长速度——株高月净增量的影响。[结果]5月份,遮阴比全光照栽培利于提高黄精株高生长速度,两者达极显著差异;6~8月份无显著差异(P0.05)。灌溉措施仅在5月份对株高增长速度影响显著(P0.05),后期灌溉反而不利。[结论]有利于提高株高生长速度的较优栽培措施为:遮阴条件下,5月份前期采取灌溉措施,5月份后期及以后生长期,无需灌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美国山核桃嫁接苗生长的影响。[方法]设置核桃专用肥、复合肥、尿素以及欧普基肥4种肥料17种不同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其苗高、地径以及嫁接口粗度的影响。[结果]4种肥料各水平施肥后,均对嫁接口粗度和地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核桃专用肥和复合肥仅在6 g/株施用量下对树高生长有促进作用。施用核桃专用肥6 g/株,尿素12 g/株,欧普基肥3g/株,复合肥6 g/株时对嫁接苗苗高、地径和嫁接口粗度生长的总体效果最好。[结论]合理施肥能够促进美国山核桃嫁接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对重庆市永川城区24个地点内川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植株的生长指标、土壤质量和直径≥1cm根系空间分布进行测定,探索川山茶市街应用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永川城区市街绿化常用川山茶苗木规格为地径4.0~7.9 cm、株高1.61~2.32 m、冠幅1.31~1.96 m,基于新生枝条长度≥4.11 cm、粗度≥0.241 cm的评价标准,62.5%川山茶的生长势达到中等以上水平;川山茶为喜半阴植物,也可种植于全光照环境,道路绿地中全光照和半遮阴环境下,新生枝条长度和粗度无显著差异;现有栽植土壤pH偏碱性,有机质含量较低。在川山茶日常养护中,可通过土壤调酸、增施化肥和提高距树干1 m范围内40 cm深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等措施,恢复植株生长势。  相似文献   

15.
罗甸小米核桃幼苗对光照强度变化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罗甸小米核桃幼苗与光生境的关系,为罗甸小米核桃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罗甸小米核桃(Juglans regia L. f. luodianense Liu et Xu)一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盆栽罗甸小米核桃生理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少,地径增粗减少,全光照下的地径净增量最大,而中度遮阴环境下,罗甸小米核桃幼苗苗高净增量高于其他处理,且幼苗获得最大的苗高生长能力;②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小,逐渐加大对复叶的资源投入,降低茎干方面的投入,根冠比增大,中度遮阴可使幼苗获得最大产量;③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小,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并在轻度和中度遮阴环境下达到较高水平;④遮光条件下,罗甸小米核桃一年生幼苗的chla、chlb和chl(a+b)相对于全光照(CK)的差异显著,chl a/b在重度遮阴下显著降低。说明,适度的遮阴可能有利于罗甸小米核桃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明确底部渗灌对薄壳山核桃水分利用及生长的影响。【方法】以薄壳山核桃一年生容器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测定底部渗灌和上方喷灌处理下苗木水分利用效率、光合参数及养分含量。【结果】与上方喷灌相比,底部渗灌能节约灌溉水6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93%;苗木株高、地径分别提高了11.7%和41.5%;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作用指标显著提高;底部渗灌显著地促进了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的养分积累,与上方喷灌苗木相比,根系中N增加53.8%、K增加100%,茎干中N增加35.3%、P增加48.3%,叶片中N、P、K分别增加48.7%、117.2%、28.7%。【结论】生产中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培育建议采用底部渗灌的方式,节水同时也提高苗木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更为适合培育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苗木的基质及环境条件,以红心土、椰糠、控释肥、有机肥、钙镁磷肥等为原料配制育苗基质,在不同遮阴条件下培育盆栽台湾桤木苗木。结果表明,不同遮阴度条件下,台湾桤木苗木苗高、地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均表现为40%透光率100%透光率15%透光率,而胞间CO2浓度(Ci)表现为15%透光率100%透光率40%透光率;育苗基质中添加椰糠更有利于台湾桤木苗高、地径、Pn的提高。不同遮阴度条件下,施用不同肥料对台湾桤木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40%、100%透光率条件下,各施肥处理均表现为有机肥缓释肥钙镁磷肥;15%透光率条件下,缓释肥对台湾桤木生长表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有机肥未发挥其更好的效果。培育台湾桤木苗木最适处理为40%透光率+69.2%红泥+30%椰糠+0.8%有机肥。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马尾松对氮、磷养分的响应机制,以一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施肥试验,研究氮、磷施肥对马尾松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马尾松苗木培育、养分管理和幼林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马尾松苗木叶片氮含量范围在(10.13±0.97)~(19.88±1.70)mg/g,磷含量范围在(0.30±0.10)~(1.18±0.13)mg/g,氮磷比范围在(10.53±1.79)~(50.07±17.52)之间。施氮处理下,马尾松苗木的地径生长速率与株高生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片氮含量与苗木株高生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施磷处理下,马尾松苗木的地径生长速率与株高生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磷含量与苗木株高生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喀斯特地区特有物种——罗甸小米核桃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理响应特征,并为其早期苗木培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以1年生罗甸小米核桃幼苗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理参数的动态变化。设置100%(全光照CK)、80%、50%、20%4个光照梯度,每隔14d测定其苗高、地径、渗透物质、叶绿素、抗氧化系统相关物质等相关指标70d内的动态变化,待到动态观测周期结束时测定各处理下植株干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和时间的延长,相应指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总体来看,在50%光照处理下植物生长状况最佳,相应生理指标如Chl含量、POD活性除个别时期外与CK相比均处于较高水平,而MDA含量、Ssug含量、SOD活性各个处理下与CK并无明显差异,Pro含量随着光照的减弱呈现出逐步降低趋势。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光照(50%)条件下,罗甸小米核桃幼苗具有较高Chl含量和部分保护酶活性,使得罗甸小米核桃幼苗能够积累较大的生物量,在其苗木培育前期采取适度遮阴等措施,能够促进苗木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格木苗木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变化,探讨苗木对不同光照条件的响应特征。[方法]对1年生格木实生苗进行自然全光照(NS)、60%NS、30%NS和15%NS 4种不同光照处理,处理结束后测定苗木生长与生理生化指标。[结果]1苗高及地径的生长量和生物量,在不同的光照下呈现不同的变化,在30%NS处理下达到最大,与全光照相比差异显著。2叶绿素a、b和总含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15%NS处理下达到最大,叶绿素a/b的变化比较缓和,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呈现均匀下降的趋势;3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先上升后下降,在30%NS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而游离脯氨酸含量受遮光强度的影响不显著;4SOD活性、CAT活性以及MDA含量均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呈上升的趋势,在15%NS处理时达到最大值,POD活性在30%NS处理下最大。[结论]格木幼龄期需要适度遮阴,光强在不超过30%NS时苗木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