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研究秸秆全部还田对减施化肥、增加经济效益的影响,开展了为期一年的麦—稻轮作秸秆全部还田化肥减量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区土壤容重下降,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高于秸秆不还田区;随着秸秆还田次数的增加,土壤中缓效钾含量增加,有效磷含量下降;秸秆还田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经济效益。配合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调整施肥结构,水稻土麦—稻全年连作区种植作物,可以适度减少化肥用量(20%左右),对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减量增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秸秆还田的综合效益,开展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的水稻缓苗期长,分蘖发生迟,成穗率高,增产201.73 kg/hm2,增效479.3元/hm2;全量施肥区产量较减量施肥区增产127.65 kg/hm2,减效88.9元/hm2;具有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平塘县油菜秸秆腐熟还田化肥减量水稻试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7,(21):7-9
作物秸秆腐熟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供肥能力,进而减少化肥施用量。为了掌握我县油菜秸秆腐熟还田后油菜化肥常规用量的减少量和土壤理化性状,设置本试验。结果为:油菜秸秆腐熟还田后,水稻化肥常规用量减少5%增产极显著,可以减少至15%,但增产不显著。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由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 H值都减少,说明土壤理化性状都在变化。  相似文献   

4.
采用配方纯N 105 kg/hm~2、P_2O_5 90 kg/hm~2、K_2O 112.5 kg/hm~2、不施用油菜秸秆作对照,用腐秆剂15 kg/hm~2将粉碎的油菜秸秆7 500 kg/hm~2拌匀施入试验小区中,在施用氮、磷、钾肥分别同比减量10%、20%、30%的情况下,对比油菜菜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栽培化肥减量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化肥不同用量对水稻生育期有影响,随着化肥用量的减少,生育期缩短;不施用油菜秸秆对照,有机养分低于各处理,生育期缩短;施用粉碎的油菜秸秆7 500 kg/hm~2,氮、磷、钾肥施用量同比减量10%的产量最高,与不施用油菜秸秆对照和各处理比较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与其余处理比较产量差异也达显著水平,不施用油菜秸秆对照和其余处理比较产量差异不明显,化肥减量30%的处理与不施用油菜秸秆对照比较,产量差异极小,说明油菜秸秆能够提供大量营养物质供水稻产量的形成。由此说明,油菜秸秆还田与科学使用化肥结合,不仅可以培肥土壤和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而且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油菜秸秆还田对于实现化肥零增长和减少面源污染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具有十分丰富的秸秆资源,农作物秸秆是宝贵的物资源,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是合理利用秸秆资源,提高耕地质量,有效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实验比较了秸秆全量还田方式和稻茬麦普遍采用的稻田套播方式对稻茬麦田间出苗率、生育进程、茎蘖动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方式下的小麦田间出苗率、茎蘖动态、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7.
焦维成  杨军  周振元  戴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2):216-217,230
论述了高沙土麦套稻全量秸秆还田的特点、方法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此技术从根本上杜绝了秸秆焚烧 ,减少了环境污染 ,培肥了土壤。连续 3年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质增加 0 .2 1~ 0 .43个百分点 ,同时比常规栽培省工节本 2 0 %以上 ,增产 4%左右 ,有利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纯N 105kg/h㎡、P2O590kg/h㎡、K2O112.5kg/h㎡为对照,不适宜施用废弃麦草。在氮、磷、钾含量依次下降10%、20%和30%的条件下,对比研究了麦秸还田条件下水稻种植的减肥效果。结果:我市化肥用量的减少缩短了不同施肥量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粉碎麦秸7500kg/h㎡,由于氮磷钾施用量同比下降10%。与自身相比,化肥减量30%的处理技术与不使用麦秸的处理技术的研究产出差距很小,说明利用麦秸资源可以为水稻产量的形成提供学习需求,大幅增加养分。结论:将小麦秸秆还田技术与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土地,减少施肥量,还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小麦秸秆还田对实现化肥零增长、减少土地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但亟待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介绍了超高茬麦套稻秸秆全量还田栽培技术,它具有省秧田、省工、减少投入、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结构、减少污染等优点,是一种种地养地相结合的环保型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1.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腐殖质组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以棉花长期连作定位试验田为研究对象,分析秸秆还田条件下长期连作棉田土壤腐殖质组分含量变化特征,为衡量和评价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质量和肥力的影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棉花长期连作定位试验田进行。设秸秆还田模式下5、10、15、20、25和30 a棉田连作小区,无秸秆还田模式下1、5、10和15 a连作小区,共计10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土壤初始背景值相近。棉花种植品种为“新陆早46号”,按“30+60+30”宽窄行距配置,种植密度为每公顷19.8万株/hm2。全生育期滴灌11次,滴灌总量5 400 m3·hm-2,采用膜下滴灌。共施纯氮495 kg·hm-2,30%基施,其余随水滴施,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管理。【结果】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3个土层土壤胡敏酸含量,随着连作年限增加, 胡敏酸含量逐渐升高,20-40 cm土层土壤胡敏酸积累幅度最大,连作30 a棉田土壤胡敏酸含量比连作5、10、15、20和25 a分别增加139.90%、86.68%、93.33%、58.60%和22.86%;秸秆还田长期连作棉田0-20、20-40和40-60 cm土层土壤富里酸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保持稳定不变, 分别维持在(2.79±0.19)、(2.56±0.10)和(1.77±0.15)g·kg-1的水平上,而且0-20 cm和20-40 cm土层富里酸含量明显大于40-60 cm土层。秸秆还田能够显著地增加长期连作棉田各个土层胡敏素含量,胡敏素含量0-20>20-40>40-60 cm土层。秸秆还田不同连作年限CHA/CFA值均大于1,PQ值均大于0.5,且随着年限增加而增大,连作5 a最小,连作30 a最大,0-20、20-40和40-60cm土层连作30年CHA/CFA比连作5 a分别增加120.04%、116.39%和112.91%,PQ值连作30 a比连作5 a分别增加37.15%、36.44%和36.81%。【结论】秸秆还田能够提高长期连作棉田土壤胡敏酸和胡敏素的含量,增加富里酸含量并使之处于稳定水平上,还能够显著地提高 CHA/CFA和PQ值,使土壤腐殖质品质朝好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12.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棉花长期连作定点微区试验, 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长期连作棉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SMBC、SMBN、SMBP)含量的变化规律, 为衡量和评价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质量和肥力的影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不同土层SMBC、SMBN、SMBP含量, 且随着连作年限增加, SMBC、SMBN、SMBP含量逐渐升高;秸秆不还田条件下, 随着连作年限增加SMBC、SMBN、SMBP含量下降, 0~20 cm土层秸秆还田条件下连作5、10、15年SMBC比无秸秆还田条件下分别增加 20.8%、67.2%、70.4%, SMBN比无秸秆还田条件下分别增加22.2%、81.2%、85.4%, SMBP比无秸秆还田条件下分别增加22.3%、81.2%、85.3%;秸秆还田条件下, 0~20 cm土层连作30年棉田SMBC比连作5、10、15、20年和25年分别增加了116.6%、86.2%、101.6%、28.9%和7.99%;0~20 cm土层连作30年的SMBN含量比连作5、10、15、20年和25年的分别增加了114.1%、82.1%、99.65%、27.8%和7.15%;0~20 cm土层连作30年的SMBP含量比连作5、10、15、20年和25年的分别增加了65.7%、6.9%、34.2%、1.4%和2.22%。不同土层间微生物量差异表现为0~20 cm> 20~40 cm> 40~60 cm。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连作棉田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含量, 且可以缓解棉花连作的不利影响, 有利于提高土壤质量和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3.
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长效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张家港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分析,针对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机插秧技术以及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与小麦机播集成技术,提出了适合当地的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工艺路线,探索适合当地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长效发展机制,改善现有机械化还田生产工艺路线,优化当地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以为秸秆机械化还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陕西关中地区麦玉复种体系下作物生产过程对秸秆还田与氮肥合理配施的响应,为实现当地粮食作物增产及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陕西杨凌地区设置连续5年的定位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秸秆还田,设秸秆还田(S)和秸秆不还田(S0)2个水平;副区为施氮量,设常规施氮(F1)、减量施氮(F0.8)、不施氮(F0)3个水平,对冬小麦与夏玉米籽粒产量及水肥利用状况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秸秆还田与施氮及二者交互作用对麦玉两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肥利用效率等方面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秸秆还田较不还田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达6%-14%、8%-34%、3%-5%、3%-10%;同时显著提高麦玉播种前及收获后0-100 cm土层的储水量,播种前及收获后5季均值分别增加5%-11%、12%-15%(麦)和4%-9%、11%-17%(玉)。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并显著提高了秸秆还田水平下麦玉播前及收后土壤储水量。在产量和水氮利用方面,秸秆还田较不还田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2012-2016 4季冬小麦和5季夏玉米产量,其中,冬小麦每年依次提高4%-6%、5%-10%、7%-10%、8%-12%,夏玉米依次为1%-2%、3%-6%、4%-7%、5%-8%、3%-7%;秸秆还田显著提高麦玉水分利用率WUE,5季均值分别增加4%-7%和8%-11%;并显著提高2012-2016 4季麦玉氮肥偏生产力PEPN、2012-2016 4季冬小麦和5季夏玉米农学利用率AEN。施氮较不施氮处理显著提高麦玉产量,且均以F1处理最高,冬小麦F1处理在两秸秆还田水平下分别较F0处理显著增产30%-38%(S)和29%-33%(S0),夏玉米为21%-25%(S)和19%-22%(S0);施氮显著提高了两作物WUE,S0水平下F1处理WUE均值最高,S水平下F0.8处理WUE均值最高;F0.8较F1处理在5季中均显著提高作物PEPN和AEN,5季均值最高的SF0.8处理较最低的S0F1处理分别增加31%和30%(麦)、30%和31%(玉)。经济效益方面,秸秆还田较不还田处理提高了麦玉净收益均值,分别为808-1 258元和733-1 212元;施氮较不施氮处理提高两作物净收益,施氮处理中以F0.8处理获得收益最大。麦玉5年净收益均呈现出SF0.8>SF1>S0F0.8>S0F1>SF0>S0F0的趋势,其中SF0.8处理下净收益均值较CK分别增加3 052元和2 145元。【结论】长期秸秆还田配减量施氮在保证冬小麦及夏玉米维持较高产量的情况下,显著改善作物水肥利用情况。综合考虑作物产量、水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不同处理间以秸秆全量还田配施减量氮肥处理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翻压紫云英、不同化肥减量水平对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云英翻压后,若不配合施用化肥,后茬水稻产量、经济效益降低;在翻压紫云英、化肥减量40%~60%的条件下,后茬水稻产量、经济效益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其中紫云英+60%化肥处理水稻产量、经济效益最高,与纯化肥处理相比,水稻增产6.3%,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以郑麦366为材料,在秸秆还田和不还田的条件下,进行不同施肥处理(不施氮肥、施纯氮180 kg/hm2、施纯氮180 kg/hm2+干鸡粪1 500 kg/hm2、施纯氮270 kg/hm2)的田间大区对比试验,以探讨秸秆还田与氮肥、有机肥配施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有机肥的情况下,秸秆还田对小麦的生育时期无影响;在施加有机肥的情况下,秸秆还田能使小麦的开花期和成熟期提前;施有机肥能够推迟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在不施氮肥条件下,秸秆还田能促进小麦分蘖和穗的发育,增加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提高小麦产量;在施纯氮180 kg/hm2时,秸秆还田能增加小麦成穗数、千粒质量,提高小麦产量;在施纯氮270 kg/hm2时,秸秆还田抑制小麦分蘖和穗的发育,降低小麦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在秸秆不还田时,施加氮肥和有机肥均能促进小麦分蘖和穗的发育,提高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且成穗数和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在秸秆还田时,施加氮肥能促进小麦分蘖和穗的发育,提高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但成穗数和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施加有机肥能增加小麦成穗数,但降低小麦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总之,在秸秆不还田条件下,施纯氮180 kg/hm2+干鸡粪1 500 kg/hm2处理最优;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纯氮180 kg/hm2处理最优,且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秸秆与氮肥配施对冬小麦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对土地整理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氮肥相比,秸秆还田配施等量氮肥的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累积量均较高,根系活力较强,三者分别增加2.9%~6.9%,0.71%~19.77%,1.25%~22.96%;冬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分别提高0.15~3.65,0.06~0.99,0.17~1.17 g/kg。  相似文献   

18.
以新麦26为试材,采用3年定点大田试验研究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秸秆腐蚀剂及精制鸡粪配施对冬小麦群体、产量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秸秆全部还田情况下,冬小麦群体有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多的趋势;千粒重变化不明显;穗粒数和产量的变化相一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在666.7m2施纯N13 kg+精制鸡粪100 kg和施纯N13 kg+腐蚀剂150 g处理情况下,其产量和千粒重与分别单施纯N 16、19 kg的处理相近。综合考虑生产成本,试验地区666.7m2宜施纯N 13 kg+腐蚀剂150 g。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秸秆还田对巢湖地区油菜-水稻两熟制农田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为源头控制巢湖流域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连续3年(2017—2019年)的田间小区实验,设置无秸秆+无施肥(CK)、常规施肥(F)、秸秆还田+常规施肥(SF)和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减15%(SDF)4个处理。通过测定油菜-水稻轮作下农田地表径流中氮磷浓度和流失量,油菜水稻作物收获时土壤养分、作物氮磷养分吸收和产量,探讨秸秆还田对农田径流养分流失规律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秸秆还田配施化肥降低了农田径流中氮的质量浓度,增加了磷的质量浓度。SF较F处理油菜和水稻季总氮(TN)平均质量浓度减少15.6%和26.0%,总磷(TP)增加12.5%和8.1%。SF、SDF处理降低了油菜-水稻轮作农田氮磷流失量。2017—2019年F处理的油菜和水稻径流TN、TP的流失量分别为11.9—26.7、1.3—2.8和15.6—27.0和0.8—2.0 kg·hm-2,较F相比,SF处理的油菜和水稻季TN显著降低18.4%—29.7%和21.9%—28.1%,TP流失量则降低1.3%—4.0%和1.0%—6.6%。秸秆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