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林地面积分类及其变化情况等方面介绍了定西市安定区林地资源现状,并分析了林地变化的原因,包括人工造林更新、自然灾害及其他因素等,总结了林地保护利用措施实施的成效,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当地林地管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介绍了彰武县山体及林地资源现状,从林地面积发展、生态建设水平、资源保护方面进行分析,存在主要问题是有林地森林群落结构简单、林地管理形势严峻、林业投入资金不足。提出以增加森林生态功能为前提,加大公益林建设力度;以严格保护为前提,确保林地总量不变;以科学经营为核心,大力提高森林质量和综合效益;以增加森林面积为重点,确保森林覆盖率目标实现的总体发展对策,对林地资源规划及林业发展方向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嘉定森林面积的显著增加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倡导回归自然、享受自然,到森林中健身、赏景、游憩。但是在目前嘉定区现有森林资源中,部分林地在景观结构、层次结构、配套设施等方面仍难以满足市民走进森林的需要。如何提升林地功能和效益,使林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结合安亭生态林改造,探索和总结了林地综合利用的经验和做法,对后续林地的有效利用、森林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开放式林地的改造等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林业资源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保护林业资源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域,根据1978—2015年江西省林地资源的统计数据,分析江西省林业面积、森林覆盖率随时间变化的特征。以2015年江西省各市的林业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的数据为基础,分别制作出江西省各市林业面积的分类图和森林覆盖率图。同时选取影响江西省林地变化的10个社会经济因素,采用Pearson系数法进行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人口数量与林业面积变化呈负相关;年末总人口、城市化率、财政收入等社会经济因素都与林地面积呈正相关。充分利用好社会经济驱动因素,为未来增加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一、征占用林地预测分析(一)2008—2010年征占用林地情况分析宜阳县2008—2010年征占用林地4宗,分别为国家西气东输项目、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项目、矿山开发项目、洛卢高速公路项目,共征占用林地78.48 hm2,年均占用林地面积26.16 hm2。(二)规划期内建设用地对林地的需求分析1.城镇建设用地。根据《宜阳县土地总体规划》,到2020年全县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达到3320 hm2,比2009年增加1087 hm2。根据宜阳县历年建设用地审批数据统计,新增城镇建设用地中林地的比例在  相似文献   

6.
在林业六大工程项目实施和林业生产管理过程中,林地小班面积的测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传统的林地小班面积测量方法存在费时、费力,且精度偏低。借助现代测量仪器全站仪的程序测量功能,对不规则的林地小班进行面积测量,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易操作的特点。由于该法不受地形高低影响,更适合林地小班面积测量。同时得出了面积测量精度可超过1/497。对现代林业生产管理、项目实施和科学研究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阜蒙县林业用地多为平原及低山丘陵,受自然条件影响,林地生产力较低,相同立地条件下,造林与种地相比经济收入相差过大,群众造林的积极性不高,虽有工程造林项目推动,小开荒及无林地面积仍然达到4.60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8.70%,通过科学合理编制规划,引进新品种及新技术,提高林地生产力及经济收入,从而提高群众造林积极性,增加有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被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西吉县本次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林地面积总体上有所增加的现状,本文主要阐述了因规划调整将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造林面积和前期规划为补充林地的耕地面积转入了本期的未成林造林地、宜林荒山荒地面积等内容,并深入分析了其动态变化原因。此次更新中,自非林地转移到林地增加的林地面积为22105.48hm2。  相似文献   

9.
基于RS林地退化监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永安市、连城县、漳平市为研究区域,选择林地土层厚度、林地土壤侵蚀、林地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森林气候生产力、森林生产力等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林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RS技术提取各指标专题信息,生成林地退化图。结果表明,研究区无退化林地面积289 204.20 hm2,轻度退化面积264 772.24hm2,中度退化面积142 851.71 hm2,严重退化面积60 473.69 hm2,剧烈退化面积139.99 hm2,分别占总面积的38.18%、34.96%、18.86%、7.98%、0.02%;3县(市)中永安市林地状况最好,漳平市次之,连城县最弱;研究区林地退化状况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10.
林地面积数量是对森林火灾案件、违法征占用林地案件、改变林地用途案件等涉林案件定性,以及对行为人处罚的重要依据。根据实际办案经验,结合调查访问、模拟现场实验等方法,分析几种常用林地面积测算方法的适用条件,比较不同方法测算结果的差异性及测算效率,提出应根据不同案情及案件现场的具体情况,考虑测量精度、工作效率等因素,确定林地面积测算方法,并经司法机关认可取得合法性。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为维持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占用林地进行经济建设的现象越来越多,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林地征用管理制度,但是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违法占林、违规审批、林地占用费处置不当等方面。为合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将非法占用的林地收回并加强各个组织部门间的合作关系;设立林地档案专管人员协助工作;施与以森林为生活资源的农民和森林员工检举权利;使用卫星遥感系统对森林进行实时监测等手段,以此增加对林地征用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2.
林地养鸡是利用经济林、用材林等林地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养鸡方法,它对林地实施种养结合立体开发.以短养长,减少土地利用和林地害虫、抑制杂草丛生、培肥土壤,提高果园、林地单位面积收入,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林地养鸡要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结构存在森林面积较少、区域分布不均、林分质量不高、林分结构单一等问题,为解决林地结构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区未来10年林地结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明水县于2016年12月31日,完成了林地数据库的更新,该工作是在全省林地"一张图"的基础上,按年度开展的林地范围和林地保护利用等变化情况的调查。1林地范围变化明水县由非林地转为林地增加的林地面积为0公顷,由林地转为非林地减少的林地面积为619.91公顷,净减少林地面积为619.91公顷。详见表1。林地转为非林地减少的林地面积为619.91公顷。其中,有林地转为非林地的面积为248.08公顷,灌木林地转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森林防火能力,对林地喷灌设施的材料、功能、安装和操作技术进行了改造提升。应用改造提升的林地喷灌设施在森林火灾高发期(12月至次年3月)定期进行喷灌,提高了森林可燃物含水率和林间空气相对湿度,降低了林间地表温度。森林可燃物含水率和林间空气相对湿度较不喷水分别提高了357.6%和70.2%,林地间表温度较不喷水降低了18.3%。林地喷灌设施改造提升提高了森林防火能力,兼具灌溉和防火功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静海县现有林地面积4.5万hm2,森林覆盖率31.8%,其中成方连片面积在20hm2以上的林地有3333.3hm2以上。香菇又叫冬菇,主要是在冬季和春季生产,夏季和秋季为生产空白期,但通过有效技术措施可以反季节生产。文章就利用林地无公害、阴凉、潮湿的自然环境,通过引进耐高温香菇品种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反季节生产,每年4~...  相似文献   

17.
根据《贵定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与贵定县2018年度林地变更成果,分析贵定县2009年末—2018年末林地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总结贵定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情况。研究表明,贵定县森林资源稳步增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得到了有效的实施。但也存在地类、树龄结构不合理,生态区位价值未体现等问题。为此,提出了控制森林采伐,加强管护,开展与国土三调数据相结合、多规合一的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8.
林地养鸡是利用经济林、用材林等林地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的养鸡方法,在实施林地种养业立体开发,减少林地害虫、抑制杂草丛生、培肥土壤,提高果园、林地单位面积收入,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发展前景广阔.林地养鸡与庭院养鸡相比要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黑龙江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规划范围、期限以及黑龙江省地方林业的规划目标,提出了黑龙江省地方林业将通过认真实施规划,全面保护林地和森林资源,加大生态修复的力度等措施,促进森林面积持续、快速增加,进一步提高森林质量和综合效益,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推进黑龙江省地方林业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当前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或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RTD GPS量测林地面积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林地面积与森林蓄积量的估算精度,以RTD GPS(实时差分全球定位系统)为主要工具,通过对面积大小不同、形状规则的地块进行试验研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相对中误差、标准方差、精度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最低的测量精度达到97.67%,能够满足各类森林资源调查中林地面积测量的精度要求,并且随着测量面积的增大,RTD GPS的测量精度逐渐提高;采用实时差分定位的缺点是必须到现地观测,这对于大面积森林调查是不现实的,根据林地调查的实际分析,RTD GPS适用于林地面积传统调查(图上勾绘等)的实地精度检验,这种方法较传统的检验方法快速高效,而且能够保证精度.图1表2参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