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4.
香根草提取物虫道注射对桉蝙蝠蛾作用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香根草提取物虫道注射对桉蝙蝠蛾作用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在野外试验中香根草提取物对桉蝙蝠蛾毒杀作用较强。施药后3个月调查发现香根草枯叶乙醚热提剂的防效最高,为90.4%,对桉蝙蝠蛾有较强毒杀作用;施药后8个月调查,防效为100%。初步试验表明,香根草提取物每孔注射防治桉蝙蝠蛾的适宜用药量为5m l(1∶50),可望成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植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5.
蝙蝠蛾拟青霉新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云南采集具有冬虫夏草子座的虫草蝙蝠蛾幼虫体(僵虫)上分离得到蝙蝠蛾拟青霉新种(Paecilomyces hepiali Chen et Dai.sp.nov.)并进行了培养和形态学研究。蝙蝠蛾拟青霉的形态非常接近棒束拟青霉,但两者的分生孢子形态和量度不同,而且该种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的幼虫上,故定名为蝙蝠蛾拟青霉。本文报道该菌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6.
7.
《亚热带农业研究》2020,(1)
[目的]探索适合蝙蝠蛾蛹生存和羽化的通风、光照条件以及培养基质。[方法]分别对蝙蝠蛾蛹羽化的通风条件(分别设置室内微风、室内无风2个处理,以自然条件为对照)、光照条件(分别设置散射光、LED灯光照射2个处理,以直射光照射为对照)和基质种类(分别设置泥炭土、水苔和椰糠3个处理,以草甸土为对照)进行单因素试验,比较分析各处理的蛹死亡率和羽化率,探索蝙蝠蛾蛹羽化的最优条件。[结果]室内微风处理有利于蝙蝠蛾蛹的羽化和健康成虫的获得;散射光处理可显著提高蝙蝠蛾蛹的羽化率;以椰糠与草甸为培养基质,蛹羽化率和健康成虫获得率上差异均不显著,两者在培养蝙蝠蛾蛹时效果相似,且优于泥炭土和水苔基质。[结论]室内微风和散射光照处理有利于提高蝙蝠蛾蛹的羽化率,椰糠可作为蝙蝠蛾蛹的替代培养基质。 相似文献
8.
9.
小金蝙蝠蛾幼虫及蛹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蝙蝠蛾幼虫及蛹体的主要营养成分,评价其营养价值,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运用国家相关标准检测方法测定小金蝙蝠蛾幼虫和蛹的蛋白质、氨基酸、矿质元素、水分等含量。结果表明:小金蝙蝠蛾幼虫、蛹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08.2 mg/g和124.5 mg/g,粗脂肪含量分别为51.6 mg/g和45.4mg/g,灰分含量分别为17.2mg/g和23.2mg/g,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60.7mg/g和62.4mg/g,单位质量能量分别为5.18kJ/g和4.85kJ/g;蝙蝠蛾幼虫、蛹均含有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1.24%和41.28%,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1.06%和15.61%,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0.18%和25.67%,必须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比例分别为35.40%和37.81%,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比分别为0.55和0.61;蝙蝠蛾幼虫、蛹的Cu含量分别为11.14μg/g和15.08μg/g,略高于我国规定食品中Cu的最高限量(Cu≤10mg/kg),未检出Hg,Pb、As和Cd含量均未超出国家规定食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最高限量。小金蝙蝠蛾幼虫和蛹均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具有一定的开发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蝙蝠蛾幼虫食料初步筛选及其取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适合低海拔地区蝙蝠蛾规模化人工饲养的幼虫食料,对常见且营养丰富的食料或中药材进行初步筛选,并分析比较蝙蝠蛾5龄幼虫对所筛选食料的取食情况与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的15 d内,胡萝卜(CK)、人工饲料及太子参干品不发生变质;幼虫不取食太子参干品,喜食胡萝卜与白菜叶,但白菜叶湿度极大不利幼虫生长;白菜叶组、番薯组、鲜玉米粒组和人工饲料组幼虫增重极显著高于槟榔芋组及胡萝卜组;鲜玉米粒组、人工饲料组的食物转化率均高于8%,番薯组约为7%,三者的食物转化率极显著高于胡萝卜组。 相似文献
11.
低温诱导对星豹蛛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比较低温条件下星豹蛛的存活率以及明确温度诱导对低温条件下星豹蛛存活的影响,旨为探索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 L.Koch)种群动态与低温的关系,可为分析星豹蛛种群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将雌雄星豹蛛成蛛分别置于人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低温处理(-4.0、-3.5、-3.0、-2.5、-2.0、-1.5、-1.0、-O.5和0℃,处理5min)和低温诱导(0、2、4、6和8℃,诱导2h)2项试验,而后置室温下2h,检查雌雄星豹蛛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在-4~0℃低温范围内,雌雄成蛛的存活率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而上升,且相同低温和处理时间条件下,雄蛛的存活率显著高于雌蛛;在0—8℃诱导温度范围内,雌雄星豹蛛的存活率均呈抛物线变化,其中经4℃低温诱导的存活率均最高,且相同诱导温度和诱导时间条件下,雄蛛的存活率高于雌蛛。从而可知,雄性星豹蛛的耐寒性明显强于雌性星豹蛛。 相似文献
12.
低温贮藏对俄罗斯杨种条生理指标及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裸露和密封2种方式低温贮藏1年生俄罗斯杨种条,测定了其在造林前1年11月及造林当年全生长季各月份(4-10月)的生理指标,并调查了其在全生长季的扦插成活率.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俄罗斯杨种条组织含水量呈降低趋势,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而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先上升后下降、可溶性糖先下降后上升;2种处理方式间的脯氨... 相似文献
13.
不同温度和温湿度组合对米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温度处理对米蛾有不同饲养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以26℃饲养米蛾效果最好,幼虫存活率,平均蛹重,平均蛹长,成蛾率,产卵量,繁殖倍数均居首位。25℃和28℃对米蛾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产卵均有不利影响,21℃不适合米蛾生长发育的需要。在26℃条件下,采用人工加湿的办法,使相对湿度保持在84%左右,对米蛾生长发育和繁殖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各项生物学指标分别达到:幼虫存活率95.8%,平均蛹重31.54毫克.平均蛹长9.64毫米;成蛾率55%,单雌产卵量370粒,群体繁殖倍数达59倍。降低湿度,不但延缓米蛾的发育进度,还直接降低了米蛾的产卵量和繁殖倍数。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在不同高温(39、41、43℃)下冲击1 h后,东亚小花蝽成虫存活率、产卵前期、产卵量、寿命等生殖特性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东亚小花蝽成虫的存活率从94.44%下降到68.89%;东亚小花蝽雌虫的产卵前期随温度升高而延长,25℃恒温条件下雌虫产卵前期平均为2.56 d,43℃高温处理1 h后延长至4.11 d;短时高温冲击显著降低东亚小花蝽成虫的单雌产卵量,25℃恒温条件下单雌产卵量平均为60.44粒,41℃冲击1 h后,其产卵量为24.10粒,43℃冲击1 h后仅为13.78粒;东亚小花蝽成虫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5℃恒温条件下,雌成虫寿命平均为15.33 d,而43℃高温冲击1 h后,雌虫寿命仅为8.11 d。以上结果表明,短时高温冲击导致东亚小花蝽生殖适应性下降。 相似文献
15.
16.
低温胁迫对杏电解质外渗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导法测定15个杏品种花器官在低温胁迫下电解质外渗率,探讨了杏品种抗寒性与电解质外渗率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经一元线性回归,用回归系数b值和常数项a值来对比分析抗寒性大小发现:沙金红、山黄杏、串枝红、苹果杏和兰州杏等品种的这两个数值相对较小。因此得出结论,沙金红、山黄杏等品种在受低温影响时,膜透性变化幅度小,电解质外渗缓慢,抗寒性强。15个杏品种的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沙金红>山黄杏>串枝红>苹果杏>兰州杏>红荷包>鸡蛋杏>麻真核>华县大接杏>猪皮水杏>银香白>软条京>大杏梅>意大利Ⅱ>金荷包。 相似文献
17.
对‘独根红’和‘平韭四号’2个韭菜品种进行2℃、5℃和9℃的温度处理,观察比较不同处理后韭菜植株的萌发和生长速率,以研究不同低温处理对韭菜植株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独根红韭菜植株通过休眠后,表现为萌发率≥60%需要的天数短,发芽迅速,生长速度快;处于浅休眠阶段时,人为打破休眠后在适宜温度生长时,萌发率≥60%的天数较长,发芽较缓,生长速度较慢;处于深度休眠状态的韭菜,在适宜温度生长时萌发率≥60%的天数长,发芽和生长缓慢。平韭四号植株在接受不同程度的低温处理后萌发和生长整齐迅速,没有表现出休眠特性。韭菜植株通过休眠的指标不仅要有萌发速率,还应包括生长速率。2~5℃是韭菜植株通过休眠的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18.
弱光下长期亚适温和短期低温对黄瓜气孔特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征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摘要: 为了探讨弱光下长期亚适温和短期低温对黄瓜叶片光合机构的影响机理的差异,本文研究了两种逆境对黄瓜气孔特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7d)弱光亚适温处理(Ⅰ)后,黄瓜叶片的Gs和Ci降低;短期(3d)弱光低温处理(Ⅱ)的Gs明显降低,而Ci升高。条件改善后,前者的Gs和Ci均上升;而后者的Gs增加,Ci降低。处理后当天测定,长期弱光亚适温处理叶片的气孔多数处于关闭状态,而短期弱光低温处理的气孔开张比和开张度显著大于CK。表明较长时间的弱光亚适温处理Pn的降低与气孔开度减小显著相关;而短时间的弱光低温处理Pn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叶肉因素。长期弱光亚适温处理后淀粉粒数明显减少,而短期弱光低温处理黄瓜幼苗的生长过程基本停止,物质运输严重受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