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探究农户环境治理支付意愿对建设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福建、河南和四川3省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两部模型,将环境治理支付意愿分为参与意愿和支付水平,分析虚拟社会网络和收入状况对农户环境治理支付意愿的影响,探讨虚拟社会网络和收入水平对农户环境治理支付意愿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60.98%的农户愿意为改善村庄环境支付费用,具有参与意愿的农户平均支付水平为429.08元。农户之间虚拟社会网络存量分布较不平均,有较多农户虚拟社会网络存量尚处于较低水平,农户之间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虚拟社会网络和收入水平均对农户环境治理支付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群体差异。农业收入越高的农户参与意愿越高。虚拟社会网络的拓展有利于缓解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在参与村庄环境治理时所面临的不利影响。因此,提出应推进农村地区互联网建设,改善农户用网环境;激发农村地区经济活力,改善农户收入状况。  相似文献   

2.
全面改善黑土地耕地保护质量,充分释放黑土地保护社会生态效益是夯实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资本作为农户嵌入社会结构的重要资源,在农户黑土地保护意愿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以黑龙江省绥化市为对象,利用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双栏模型,分析农户黑土地保护意愿水平,探讨社会资本对农户黑土地保护参与意愿和支付意愿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大多数农户在有黑土地保护参与意愿的基础上,其支付意愿水平为1 181.40~1 859.85元/(hm~2·a)。社会网络和社会参与正向激励着农户黑土地保护参与意愿,强关系网络、社会参与强度和社会参与广度对农户黑土地保护支付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社会信任中的一般信任正向影响农户黑土地保护参与意愿;尽管特殊信任抑制了农户黑土地保护参与意愿,却正向激励着农户黑土地保护支付意愿。因此,政府要夯实农户社会资本水平、搭建农村社区内部信息交流平台、完善黑土地生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3.
农民用水协会是提高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重要组织形式,而目前实践表现为农户参与积极性较低。基于集体行动理论,采用分层模型,从村庄和农户两个层面,以社会资本为核心变量,分析农户参与农民用水协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参与农民用水协会意愿不高,仅有51.98%的农户表示愿意参与。村庄层和农户层因素均是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重要原因。村庄层因素中,村庄类型、机井总数、渠道是否存在维修养护问题对农户参与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农户层因素中,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对农户参与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社会网络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效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社会资本总量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显著为正。研究表明,在人际关系为重的中国农村,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意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提出从村庄和农户两个层面激发农户参与用水协会意愿,应着重培育各维度社会资本,以改善农业用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增强农户对于农村水污染治理的主体地位认知及主人翁意识,提高农户对农村水污染治理的意愿,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渭河流域427位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信任、数字素养对农户参与水污染治理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信任、数字素养在农户参与水污染治理决策中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数字素养的提升拓宽了农户获得信息的渠道,对社会信任促进农户参与水污染治理意愿起到促进作用;与现代节水灌溉方式相比,采用传统灌溉方式的农户数字素养对于社会信任与参与水污染治理意愿之间的正向调节作用更大,而在学历水平上不存在异质性。据此建议,治理农村水污染需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升数字乡村治理能力,完善互惠共享的社会规范,提升农村居民之间的普遍信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户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缓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贡献度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利用18个省市的微观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农户参与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意愿的整体情况,探讨在区分不同类型村庄公共产品时,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愿意参与村庄交通设施、医疗设施和清洁能源设施供给的农户比例依次为70.4%、65.5%和64.9%,农户参与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的整体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不同地区农户参与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的意愿有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农户参与意愿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在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中,社会信任、社会网络和社会参与对农户参与村庄交通设施、医疗设施和清洁能源设施供给意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性别、是否为村干部和心理认知程度对农户的参与意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村庄特征和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现状是影响农户选择参与哪一种类型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要重视政策引导与非正式制度对农户参与供给的积极作用,大力培育建设农户不同维度社会资本,根据村庄发展程度与实际发展需求,合理安排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次序。  相似文献   

6.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河北省48个村414个调研样本数据,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投资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变量中,是否为村干部(X_(03))、是否外出打工(X_(04))、受教育程度(X_(05))分别在0.01、0.1和0.05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投资意愿,即农民外出务工时间越长、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村环境改善投资的积极性越高;解释变量中,和谐因子(f_3)、信任因子(f_2)和交往因子(f_4)分别在0.01、0.01、0.05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参加农村人居环境投资意愿,社会互惠因子(f_1)在0.05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农民参加农村人居环境投资意愿,即农户间交往越密切、相互信任程度越高、社会风气越好,农村环境改善投资的积极性越高,绿化、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改善投资意愿越低。  相似文献   

7.
为保护农村环境、保障公众健康,农药包装回收成为重要举措。基于安徽省305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实证研究社会资本和价值认知对农户农药包装回收受偿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和社会规范对农户参与农药包装回收的受偿意愿有正向影响;农户的社会价值认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有偿补贴条件下农户的参与意愿;农户参与农药包装回收的受偿意愿受到农户个体和家庭特征的影响,如年龄、收入对农药包装回收有正向影响,而劳动力数量则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垃圾分类是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积极的垃圾分类意愿促进有效的垃圾分类行为对环境环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三农"的重要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以及改变农村人居环境的迫切需求等因素都使得农村垃圾分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对山东省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之一的郓城县的调查发现,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三个方面,社会资本水平越高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意愿也越强烈,同时受教育程度等控制变量也对农村居民垃圾分类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可通过丰富农户人际关系网络、村干部等开展一些集体活动、适当加强垃圾分类约束机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来提高农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愿,以有效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探索建立垃圾处理农户付费制度是缓解各级政府对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公共品供给压力的有效途径,对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北和河南两省农户调研数据,分析农户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支付意愿,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探讨责任认知和社会资本对农户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意愿的影响,并使用条件混合估计方法(CMP)解决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当前仍有48.53%的样本农户不愿为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费用,而在愿意支付费用的农户中,其意愿水平为每月10~19元。责任认知通过内容认知和后果认知两个维度正向激励着农户的支付意愿。除人际信任外,社会资本中强关系网络、弱关系网络、制度信任、社会支持和社会需要都对农户支付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强关系网络、社会支持在结果认知与农户支付意愿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弱关系网络、制度信任和社会需要在内容认知与农户支付意愿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建议提高农户责任认知水平,强化多维度社会资本积累,并完善工作机制以发挥社会资本在组织运行中的显著优势,从而有效推动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相似文献   

10.
农村环境治理要充分发挥农村居民的主体作用.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研究分析了村域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现代农村社会原始性村域社会资本流失严重,新型村域社会资本尚不成熟;村域社会资本3个基本内涵社会信任、社会网络、社会规范通过不同机制影响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其中社会信任促使形成多元主体的合作机制,社会网络助推搭建主体利益表达与沟通机制,社会规范推动形成环境规范约束机制.因此,建议发掘并重塑原始性村域社会资本、培育业缘为基础的新型村域社会资本,以建设现代村域社会资本、提高农村居民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村现代化,对公众参与农村环境治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为提高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意愿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福建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开展的专项调查数据,建立Logistics回归方程,分析农民参与意愿对环境治理的影响。【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制度建设、社会资本与行为表现等对农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健全教育体系、培育社会资本、扩大公众参与权和加强环境保护立法等方式,来提升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意识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四川省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农户社会资本以社会网络、社会声望、社会信任、社会参与4个维度表征,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政府监管机制、市场机制以及教育引导机制的农户响应意愿,构建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分析多维度社会资本对农户响应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资本不同维度对农户的响应意愿有显著积极影响,在构建和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机制时,应重视对农户社会资本的利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湖北省634个农户样本,通过分位数回归探讨了社会资本对农户村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户的社会资本与村域生态治理的参与意愿呈现出"倒U型"非线性关系。主要表现为随着参与意愿分位点的提高,社会资本对农户村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作用方向由激励效果转为最后的约束效果,且在作用大小上呈现为由"弱激励作用"到"强激励作用"再到"弱激励作用"最后转为"约束作用"的过程。这一关系的呈现不仅可以让我们深入认识在村域生态治理中社会资本的阶段性作用,同时也对农户村域生态治理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应对老年化浪潮,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重要政策,也是一项长期的、面向未来的发展政策。农民作为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与主体,他们的参与意愿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效果。通过对江西58个县(市)436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意愿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的文化程度对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并呈负相关,农户人均纯收入、农户劳动力比重、农户承包耕地面积对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并呈正相关,农户年龄、性别、婚姻、家庭人口、离公路距离和离乡镇距离等变量对农民养老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说明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农民的保障需求水平和缴费能力,兼顾制度的公正与效率,还要充分考虑到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特征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村环境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相对落后。政府环境规制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主要手段,其对农户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程度关系着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农户是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中的主要主体之一。本文以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准回归与倾向得分匹配,构建政府环境规制的反事实框架,研究政府环境规制对农户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环境规制能够提升农户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增强农户环境治理的意愿,影响效应为29.2%。因此,本文提出发挥环境规制促进作用的措施,助力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农户作为农村环境治理主体,其是否愿意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关系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成效。本文基于2020CLES公开数据,采用Logit模型,通过交互效应和中介效应,考察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1)引导型环境规制和奖惩型环境规制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引导型环境规制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的宣传教育作用要强于奖惩型环境规制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的约束激励作用。另外,二者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2)引导型环境规制和奖惩型环境规制除了可以直接影响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外,还能通过环境认知、价值感知和社会信任产生间接影响。据此,应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环境规制体系建设,提高农户的环境认知、价值感知和社会信任水平,以增强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提高农村垃圾分类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长效运作离不开村民主体的广泛参与。通过对陕西M村人居环境治理过程的实地调查,发现以社会网络、社会规范和社会信任为要素的社会资本,对控制村民私利最大化倾向、促进村民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治理集体行动有明显正向作用。研究表明,社会网络有助于促进村庄利益沟通协调,增强利益共识,化解利益冲突;社会规范能够约束村民的环境行为,提高个体对其他村民参与集体行动的确定性,增强村民的参与信心;社会信任有助于推动优势资本交换,吸纳村民为人居环境治理投资,降低人居环境治理成本。三者共同作用于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可依赖性和可预测性,促进村民对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退耕还林(草)是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为新疆加快林业产业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研究尝试运用一些主流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对农户退耕还林(草)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农户的意愿,为促进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草)工程,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相关政策建议.[方法]定性分析与计量模型(Logistic模型)相结合.[结果]农户的退耕还林(草)意愿受区域、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总体环境、对封山育林的态度、人均农用地、非农收入、劳动时间以及地块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结论]在做退耕决策时,农户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其行为总体来看是理性的.  相似文献   

19.
发挥社会资本对农户农业信用担保融资意愿和行为的促进效应,对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户抵押担保融资难题意义重大。基于陕西3县(区)666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Bivariate Probit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户农业信用担保融资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同时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探讨其影响机制和农户异质性。结果表明,50.4%的受访农户愿意进行农业信用担保融资,但融资行为率仅为18.6%,农户对农业信用担保融资有效意愿较低,且意愿与行为间存在偏差。各类社会资本中,政府关系资本仅有利于提高农户农业信用担保融资意愿,而银行关系资本和村级关系资本能显著促进农户同时具有农业信用担保融资意愿和行为,减少二者之间的偏差。社会资本通过提高农户农业信用担保融资流程认知和政策认知而提高其具备融资意愿和行为的概率;相比于其他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农户,社会资本对年龄在60岁以下、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下和低收入水平农户的融资意愿和行为影响更显著。因此,提出丰富农户社会资本,加大农业信用担保融资宣传力度,制定差异化的农业信用担保贷款政策和申请条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原因,缓解当前农业环境污染现状,基于甘肃省730户有施用有机肥意愿的农户的调研数据,利用二元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从社会资本视角实证探究社会资本及各维度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并验证了信息可得性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社会资本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农户社会资本越丰富,其有机肥施用意愿向行为转化的可能性越强。2)社会资本各维度均显著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现象,且影响方向为负,影响效应从大到小依次是社会规范(13.1%)、社会网络(4.7%)、社会信任(4.1%)。3)信息可得性在社会资本及各维度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中均具有中介效应,社会资本及各维度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既可产生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信息可得性产生间接影响。社会资本和信息可得性是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促进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向行为转化的过程中,应重视农户社会资本的积累,加大对其社会资本的培育力度;同时政府等相关部门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拓宽农户信息获取渠道的来源,加大信息获取渠道的数量,增加农户的信息可得性,为农户提供有关绿色生产的相关知识,让绿色生产深入农户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