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提高磷钾肥的利用率,减少磷、钾在土壤中的固定,提高其有效性,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将普通磷钾肥料与四种磷活化剂按不同比例掺混并进行细微化处理,研制出高效细微化磷钾—活化剂肥,并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细微化磷钾—活化剂肥对小白菜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施用细微化磷钾—活化剂肥料能增产提质。与氮磷钾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添加腐殖酸与沸石粉(FF)、腐殖酸与硅藻土(FG)处理的小白菜分别增产8.13%和10.27%,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5.90%和9.55%,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15.87%和32.72%,土壤有效钾和可溶性钙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76.43%和91.00%,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5.95%和32.26%。处理中,以细微化磷钾-腐殖酸-沸石粉在小白菜上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
在黔西北山区进行两年的肥料试验,分析了施肥与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后小麦产量增加,氮磷钾肥配施时小麦产量达到最高,为5 811 kg/hm2。单施氮、单施钾和氮钾肥配施处理与不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肥可以提高小麦对土壤中氮、磷的吸收,且肥料配施效果优于肥料单施;单施氮肥时氮肥利用率仅为30.09%,分别与磷、钾、磷钾肥配施后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单施磷肥时磷肥利用率仅为17.40%,分别与氮、氮钾肥配施后磷肥利用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摸清冬油菜在传统施肥及测土配方施肥条件下对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效果,本研究开展了同田对比试验,测定了冬油菜对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结果表明,氮素肥料是油菜产量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其次是磷素,再次是钾素;传统施肥条件下冬油菜对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8.56%、6.68%和25.62%,配方施肥条件下对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是38.98%、17.27%和28.89%,配方施肥较传统施肥提高了冬油菜对氮、磷、钾肥料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0.42%、10.59%、3.27%。由此表明,根据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及其比例,结合油菜的需肥水平,开展测土配方进行科学施肥,能有效地提高冬油菜单产和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土的改良效果,通过腐植酸土壤调理剂与常规肥料配伍,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上进行3年小麦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能够改善土壤化学性状。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3.8%~5.0%、8.6%~12.0%、16.4%~29.2%、27.3%~30.7%。腐植酸土壤调理剂能够改良土壤盐碱障碍,相比常规施肥处理,pH降低0.30~0.43个单位,碱化度降低4.6%~27.2%,脱盐率为17.28%~23.53%,钠离子含量降低15.4%~42.7%,氯离子含量降低20.7%~37.6%。2250 kg/hm2和3000 kg/hm2土壤调理剂施用量间均无显著差异。腐植酸土壤调理剂能够提高小麦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小麦产量提高7.47%~25.83%。综上,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2250 kg/hm2是改良黄河三角洲盐碱土以及提高小麦产量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5.
4 种肥料对设施菜地土壤性质 和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4种肥料施用后对设施菜地土壤性质、小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设施菜地土壤的科学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羊粪、生物有机肥、矿源腐植酸钾和酸化土壤调理剂为供试肥料,研究其对设施菜地退化土壤pH值、EC值、碱解氮含量,以及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施用羊粪5 000、10 000 kg/hm~2,土壤pH值比常规施肥(CK)分别提高0.58和0.81,土壤速效钾含量比CK分别提高43.0%和78.2%,羊粪施用量增加1倍可显著提升土壤EC值和碱解氮含量;施用生物有机肥3 000、6 000 kg/hm~2,土壤pH值比CK分别提高0.71和0.81;施用矿源腐植酸钾300 kg/hm~2+酸化土壤调理剂1 200 kg/hm~2、矿源腐植酸钾600 kg/hm~2+酸化土壤调理剂2 400 kg/hm~2,土壤pH值比CK分别提高0.99和1.00,土壤EC值、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矿源腐植酸钾+酸化土壤调理剂”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而仅施用矿源腐植酸钾对土壤基本性质无显著影响。施用羊粪的第1茬小白菜产量提高33.7%和11.6%,硝酸盐含量降低23.4%和8.3%;施用“矿源腐植酸钾+酸化土壤调理剂”使小白菜Vc含量提高66.6%和105.1%,但施用量增加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无明显提升效果。在种植第2茬小白菜时,4种肥料对其影响不显著。【结论】设施菜地底肥施用羊粪或“矿源腐植酸钾+酸化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性质改善和蔬菜产量、品质提升效果显著,用量以羊粪5 000 kg/hm~2或矿源腐植酸钾600 kg/hm~2+酸化土壤调理剂2 400 kg/hm~2的组合为宜。  相似文献   

6.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燕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121-123,166
本试验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氮、磷、钾3因素4水平14个处理的田间试验设计(即3414设计),初步研究了崇明地区中等肥力水平下土壤供肥能力、氮磷钾肥用量和配比对崇明县单季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对氮、磷、钾养分元素的吸收利用情况,通过探索适合本地区水稻最佳施肥方式,由此提出提高施肥利用率的科学养分管理方法,为本县测土配方施肥提供技术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解氮总体表现偏低,有效磷和速效钾中等,无肥区相对产量及氮磷钾含量均处于低水平;推荐施肥处理N2P2K2产量最高;平均肥料利用率氮肥为27.30%,磷肥为17.50%,钾肥较高为34.83%。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腐植酸与磷肥施用方式对土壤磷素移动性和淋失量的影响,通过室内土柱淋溶试验,分别设计了不施肥(CK)、基施腐植酸钾追施/不追施磷肥(HA-P、HA)、基施磷肥追施/不追施腐植酸钾(P-HA、P)和磷肥腐植酸钾共同基施(P+HA)共6个处理,来探讨将腐植酸水溶性肥料中的主要原料腐植酸钾与磷肥按照不同施用方式施入土壤后对土壤磷素剖面迁移能力和淋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灌溉条件下,HA-P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磷素的淋出,分别比P-HA、P和P+HA 3个处理的磷素淋出总量高244.08%、78.51%和35.34%,而P-HA则显著降低了土壤磷素的淋出量;P+HA和P-HA处理土壤剖面的速效磷和全磷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与P处理结果相似,而HA-P处理剖面各层土壤的速效磷和全磷含量差异较小;HA处理会使土壤磷素淋出略有增加。研究表明,腐植酸钾与磷肥等量输入时,以腐植酸钾为基肥、磷溶液进行追肥的施用方式对土壤磷素移动的促进作用最大,有较高的淋失风险,而基施磷肥、追施腐植酸钾则可以显著控制土壤剖面磷素移动,降低土壤磷素的淋出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磷、钾肥次之;氮、磷肥的回收利用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钾肥的回收利用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以及碳氮比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与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在招远市6个乡镇进行了冬小麦施肥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磷肥增产效果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密切相关,土壤有效磷达到20mg/kg,磷素属高肥力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越低,施肥增产效果越显著,土壤有效钾含量〈80 mg/kg,施用钾肥的经济效益最高。不同土壤肥力对产量和氮磷钾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高、中、低产麦田全肥区的产量最高,并且全肥区的氮磷钾肥的农学利用率高出缺素区,因此,要提高肥料的农学利用率,必须氮磷钾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0.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玉米常规施肥与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检测2种施肥方法对玉米的产量及氮、磷、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产量方面,配方施肥区比常规施肥区增加27.5 kg/667m~2,增产3.8%;在肥料利用率方面,配方施肥区比常规施肥区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分别提高了6.45%、13.23%和17.97%。根据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可以看出,该类土壤进行配方施肥后,氮、钾、磷肥利用率有较大的提升,配方施肥用量科学合理,能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有机肥料用量对低产稻田土壤养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3 a在中低产水稻土上进行有机肥料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料使水稻经济产量平均增产25%,而秸秆产量增加效果高达47%;在低量有机肥料处理中,养分的农学效率为6.3 kg,肥料养分利用率36.8%,高量处理中养分的农学效率只有1.7 kg/kg,肥料养分利用率仅为20.8%,有机肥料最佳施用量在15~30 t/hm~2。施用有机肥料可以快速培肥土壤,3 a后,土壤中的OM、全N、全P、有效N、有效P和有效K含量比不施肥处理分别增加8.0%、9.6%、20.0%、8.2%、183.1%和21.5%。其中以增加土壤全P和有效P效果最为明显,有效P平均增加183%,土壤OM也增加8%,全N增加9.6%。有机肥料能够快速培肥稻田土壤和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2.
以生物有机肥基施用量为因素,在大棚栽培青菜上开展了生物有机肥不同用量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增施生物有机肥能促进青菜叶绿素合成,增加植株高度、叶片总数和叶片厚度,提高青菜产量;同时,生物有机肥基施能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综合考虑,有机肥用基施用量以6000 kg/hm2为宜,比对照(CK)增产5.8%,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较对照增1.5%、6.0%和14.7%。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小麦施肥结构,推动化肥减量化,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田间试验,开展了常规施肥、测土测土配方施肥等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生长及肥料利用率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有助于提高小麦籽粒产量。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下小麦籽粒产量为7845 kg/hm2,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3.56%。测土配方施肥提升了小麦籽粒与秸秆对氮和磷养分的吸收,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籽粒氮和磷含量分别提高5.85%、8.75%。各处理中测土配方施肥处理100kg籽粒养分吸收量中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最大,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12.34%、10.95%、4.67%。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有利于提高小麦肥料利用率,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季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升了3.5、2.3、6.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土壤类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施肥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在不同类型土壤上的养分吸收特点及施肥增产效应,为因土施肥和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池栽试验,选用4种土壤(中壤潮土、砂壤潮土、砂姜黑土、黄褐土),设置3个施肥水平(不施肥、中量施肥、高量施肥),研究不同土壤的养分供应特点和施肥增产效应及肥料利用效率。【结果】在不施肥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的植株氮素、磷素、钾素积累量和产量在4种土壤上均表现为:中壤潮土砂姜黑土黄褐土砂壤潮土,表明不同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和基础生产力差别较大。施肥显著增加了冬小麦、夏玉米植株的养分积累量和产量,周年植株氮素积累量增加37.7%—98.7%,磷素积累量增加23.6%—75.3%,钾素积累量增加29.3%—76.1%,周年作物增产26.5%—64.4%。冬小麦、夏玉米植株氮素、磷素、钾素积累的增加量和增产效果均表现为:砂壤潮土黄褐土砂姜黑土中壤潮土,整体表现出基础生产力较高的土壤,养分供应能力较强,施肥增产效应较小。冬小麦、夏玉米的肥料农学效率均表现为:砂壤潮土黄褐土砂姜黑土中壤潮土,即基础生产力较低的土壤,肥料的利用效率更高。高量施肥使砂壤潮土和黄褐土上冬小麦、夏玉米的植株养分积累量及产量显著增加,中壤潮土和砂姜黑土增加不显著。【结论】不同类型土壤的基础生产力不同,较高基础生产力的土壤养分供应能力较强,施肥增产效应较小,肥料利用效率较低;较低基础生产力土壤表达趋势相反。肥力较高的中壤潮土和砂姜黑土,应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降低肥料的施用量;肥力较低的砂壤潮土和黄褐土,应注意培肥地力,不断提高土壤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连续20 a的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的定位试验,研究了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褐土耕层土壤钾素平衡、各形态钾素含量及其在全钾中的比例和全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氮磷化肥或与有机肥配施都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地上部对土壤钾素的吸收;土壤钾素除单施高量有机肥处理有所盈余外,其余处理都表现为亏缺,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钾素的亏缺量减少;只施用氮磷化肥处理,随着氮磷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水溶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他钾素形态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水溶性钾、非交换性钾和矿物钾在全钾中的比例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钾素各种形态含量以及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钾和特殊吸附钾比例均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矿物钾的比例则呈下降趋势,非交换性钾变化规律不明显。长期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可以减缓土壤全钾含量的消耗。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疆覆膜滴灌棉田生产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和氮肥利用率不高问题,研究氮肥减量下炭基肥对棉田土壤养分、棉花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于2018年在新疆石河子121团炮台土壤改良试验站进行,设置不施氮肥(T1)、减氮施肥(T2)、施炭基肥(T3)、常规施肥(T4)4个处理。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显著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T3处理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最高。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产量和产量构成有显著影响,同等施氮量下,T3较T2处理产量提高5.2%;从棉花单株结铃数和单铃质量可以看出,T3>T4>T2>T1,与产量变化趋势相同。通过氮素投入量、氮素吸收量、产量以及干物质累积量分析棉花氮素利用率和氮肥产量贡献率发现,T3处理棉田氮吸收量最高,氮素利用率为55.1%,氮肥产量贡献率为31.9%,其次为T4和T2处理。综上,在新疆覆膜滴灌棉田采用炭基肥方式(T3)进行氮肥减施15%可保持棉田产量稳定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目标,该研究结果可为新疆棉花化肥减施增效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配方施肥技术在苦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配方施肥对苦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缺氮处理相比,配方施肥处理施氮300 kg/hm2,苦瓜产量增加19.5 t/hm2,增产率为92.1%,每公斤氮素可使苦瓜增产65 kg;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高的地块施磷、钾肥对苦瓜产量作用不大;在配方施肥处理基础上,加施钼、硼、牛粪分别增产7.45%、3.69%和9.29%;与当地习惯施肥相比,可减少NPK养分87 kg/hm2,果实可溶糖含量相对增加40.6%,氮素农学利用率提高29.5%。  相似文献   

18.
In order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fertilizer and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wheat in this region, and to promote the technology of soil testing and formula fertilization, we conducted a three-year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 in whea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nitrogen (n), phosphorus (P2O5) and potassium (K2O) were increased by 3.1-5.47%, 3.83-6.23% and 1.3-8.48%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9.
研究阿克苏市棉花氮、磷、钾肥利用效率,进而指导阿克苏市棉花科学合理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以棉花为试验材料,设置氮磷钾、无氮、无磷和无钾4个处理,在收获期对棉花株高、单铃重、产量、含水率、含杂率、收获指数、氮磷钾利用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全年亩施65kg尿素、20kg重过磷酸钙和20kg硫酸钾能提高阿克苏棉花株高、平均单铃重、产量和收获指数,降低了含杂率和含水率;棉花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40.4%、 19.1%和 4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